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古玩鉴定辨伪 >

第12章

古玩鉴定辨伪-第12章

小说: 古玩鉴定辨伪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釉面:古陶瓷器物的釉表面光泽柔和,一般有细小的棕眼。仿古陶瓷的釉面浮光耀眼,十分光滑。但要注意有些仿古陶瓷已用酸泡去表面的浮光,显得陈旧,若细加分辨,还是能看出破绽的。

(四)、纹饰:古陶瓷的图案一般笔触流畅、古拙;仿古陶瓷的图案则较为生硬,甚至画些离奇古怪的图案。

(五)、底款:自明代永乐年开始,各朝代官窑瓷器的底部都印有帝王年号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各朝代陶瓷的底款所用的字体、格式截然不同,根据这些特点也是鉴别真伪古陶瓷的一个直接方法。

 (林朝 文 摘自《信息时报》)

 古代瓷器辩伪准则

中国陶瓷文物被视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一些完整器物,甚至某些时代一些著名窑口的零星残片亦被世人奉若拱璧。至迟自宋以降,瓷器的仿制做伪,代不乏人,因此这类文物的辩伪工作就极为繁重。在分析仿制做伪时,首先应掌握它与其他门类文物做伪的共同规律。这种共性体现在:

它们防伪的对象,绝大部分为各时代的精品、美品,一般品、大量存世者即较少去防伪,例如,对明清瓷器,防伪对象基本是官窑器或民窑精品,这样可使鉴定工作有大致的范围。

防伪的水平是随着人们研究收藏活动深入而提高的。时代越晚,越可能出现足以乱真的货色。应对近年出现的貌似真精的“文物”更为深入地推敲。

鉴定时除了考虑以上“共性”外,更要考虑瓷器文物的特殊规律及表现,即在鉴定具体文物时,往往对“个性”的掌握更为重要。

瓷器文物防伪手法代不相同,有发展益精的过程,且手段繁多,层出不穷。粗略介绍,有杜撰(凭空捏造),模仿、复窑、提彩、脱釉、补釉、补缺、拼接,旧坏新彩,旧胎加刻,新物旧款,套口,撞底,磨口磨底,去耳补彩,去流除柄补画,等等。但归纳起来,不外加周晓陆先生指出的由“质、形、文”三项来考察其仿制与做伪(这符合绝大多数文物防伪的一般规律)。下面,就瓷器文物具体地作些分析:

从“质”入手。主要针对瓷器的胎质胎色,釉色釉质来看其年代的窑口。如胎质细腻或粗糙,含沙量多少,胎烧结程度,胎敲击发声是否清越,胎色区别及深浅程度。化妆土施用情况,厚薄,色泽。'奇+书+网'釉的性质,透明与否。釉的厚薄均匀否,釉开片及缩、流情况如何,釉施的方法(蘸、刷、浸、荡等等),釉的色别及深浅程度,釉胎结合状况,等等。

从“型”入手。造型是瓷器文物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造型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的实用选择与审美意识。一般地说,有型似与不似,大至有无此品类的出现,小到口唇,腹壁,底足,流口,金板耳,系耳等等诸方面的形象,也包括内部,如内壁、管孔的形象等方面。有型变与未变,如套口换底,如磨口去耳等等。有型的尺寸如何,如大小、厚薄、长短、口径或其他部分直径,等等。

从“文”入手。对于瓷器文物而言,包括它们身上除釉色本身而外的所有装饰,如刻、划、印、贴、塑、绘、釉上彩、釉下彩、写等等手法,如纹样、文字、款识(款识当然主要也是文字,主要指纪年款、堂号款等,而文字主要指诗文词赋,吉祥词句等)的内容与风格。这一方面面广量大,牵涉到许多实用的、装饰的、审美的、时代的乃至社会阶层的与民族的、民俗的问题。

从这三方面入手的方法归结于一句话,就是认准它们的“时代风格”。从正面分析,要看所仿所伪的货色与真品时代风格相去多远;从反面再分析,则要看这些防伪货色本身的时代风格。因为,防伪文物是人们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出现“赝鼎”的历史直溯于春秋之前,所以广义的文物概念,应包括这些防伪品。可是,针对某一时代、某一类或某一件文物而言,却有真品原件与赝品伪件的区别。如清雍正朝仿北宋官窑瓷瓶,无疑它属清代文物,但相对北宋官窑瓶而言自然又是一件伪品。这即是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应获的结论。再例如,仿一件宋汝瓷,有南宋仿、明仿、清前三朝仿,清末民初仿,现代仿,自有不同的时代风格,它们的价值是不一样的。鉴定瓷器,除了“时代真”范畴之外,还有“窑口真”的问题,如同是一件钧瓷,有八卦洞窑烧制的御用品,也有其他窑烧的一般钧瓷,两者价值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作瓷器文物的鉴定辩伪,除了多读文献书本,更重要的是多接触实物。真品、伪品都要多看,胸中烂熟百千件,才具备了尝试鉴定的本钱。完整器要看,残破瓷片更要看,这样由表及里,胎质、釉厚等要点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把握。完整器上往往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而残片上往往可取得完整的信息。此外,要培养“灵气”,具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本领。同一时代文物不论质地差异,总有一定相关性,如一件所谓明代青花瓷器,图案用清代绘画中常见题材,那么基本可依据书画文物标准来否定这件瓷器的时代真实性。这方面牵涉的知识面非常宽泛,所以有成就的古瓷鉴定家必然是饱学之士。

文物鉴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干这行的几乎人人都有看错、看走眼的辛酸甚至苦痛经历,这是很正常的事。瓷器文物鉴定和其他文物鉴定一样,“辩伪易,认真难”,即有明显破绽的防伪品,一望可知。对一些“真、精”品,则要揣摩再三,慎之又慎。当人们看到一些鉴定专家不愿把话说满。常留很大余地,总感到一种玄机妙术。其实,这是科学态度,因为个人的认识总有局限。文物鉴定是人人可学,但并人人可干的,人们在这方面的成功与否,将与其勤奋(眼、手、脑)成正比。

来自:华夏收藏网

 古代瓷器鉴定原则

鉴定瓷器主要包括辩真伪、定朝代、断窑口、估价值等几项,要想做到这几点,首先必须对各个朝代、各个窑口的瓷器的风格特征了然于胸,并能一贯到底,可以具体到某个特征在什么时代出现。例如,东晋浙江德清窑的产品中出现了光亮如漆的黑釉瓷;两晋时期,南方青瓷器中出现了褐色点彩乃至釉下彩绘的新工艺;北朝后期,在北方出现了白釉瓷器,等等。广大读者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瓷器史略和一些相关知识。

在距今三千年前的夏商时代,中国劳动人民就烧制出了“原始青瓷器”,即本书所说的“早期青瓷”。东汉时期烧制出了成熟的青瓷器,并有可能烧成了最早的白瓷器。由于制烧技术的很大提高,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发展兴盛,许多新的品种相继涌现,从单色釉发展到多种彩色釉,装饰纹样繁华复杂。由于名窑的此消彼长,最终使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下面粗略地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瓷器在历朝的主要发展,作为读者鉴别瓷器的基本知识。

在夏商时代出现的“早期青瓷器”,最早见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接着出现青釉完整器属于郑州二里冈时期,标志着中国瓷器的起源。早期青瓷器选料尚不够精,所以胎比较粗,工艺较简陋,奇Qīsūu。сom书器形品类较少,釉层厚薄不匀,且容易剥落,与成熟的瓷器尚有一段距离。西周时期,早期的青瓷器数量增加,器形,胎釉等方面与商代相比有了较大进步,在已发现的一些青瓷簋、豆标本上,可以见到最早应用“化妆土”的痕迹。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地方的大量早期青瓷器的胎质已经比较细腻,成型端好,釉质均匀,器类增加;战国晚期,早期青瓷器的烧造因为楚文化的东进而出现一次中断。秦、西汉一些同类产品又逐渐出现。东汉是“早期青瓷”的终结期。

同时,东汉时期是成熟的青釉瓷器出现期。成熟的青瓷器胎土细致,瓷胎以已烧结,胎釉结合紧密,釉色纯正,透明而有光泽。此时,还出现了黑釉瓷,在一些东汉墓葬中见到少量白瓷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有了很大发展。两晋时,金华婺州窑在粗质瓷胎上明显地应用了化妆土。化妆土是以上好的瓷土加工调和成泥浆,施于质地较粗糙或颜色较深的瓷胎体表面,其颜色有灰色、浅灰色、白色等。施用化妆土可以使粗糙的坯体表面变得光滑、整洁、坯体较深的颜色得以覆盖、釉层外观显得美观、光亮。南方瓷业中出现了最早的匣钵烧造,匣钵是瓷器陪烧时置放坯件,并对坯件起保护作用有匣状窑具。由于它的封闭性好,提高了瓷器的质量;由于它的承重力强,提高了瓷器的产量,使瓷器的质、量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青瓷发展到极高水平,为“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瓷器史上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青瓷以越窑产品的质量为最,白瓷以邢窑产品的质量为最高。这一时期是重要的窑具“匣体”普及发展的时期。使得瓷器制作与造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胎壁由厚重趋向轻薄,底足由平底、饼形足变为玉壁形底、圈足。釉面不受窑内烟熏污染。从而保持了色泽纯净,器物造型趋向于轻巧精美。这时还出现了纹胎瓷、花釉器、秘色瓷等高级品类,长沙窑普通使用了瓷器高温釉下彩、釉上彩新技术。河南一些窑在唐代烧成了最早的釉下彩青花瓷器。

两宋夏、辽、金时期是中国古代瓷器的繁华时期。瓷器的品种繁多,釉色缤纷。除了官窑(是指官府经营的瓷窑,又指明、清时期在景德镇为官廷生产的瓷器,可称作“御器”)之外,民窑(指历代民间经营的瓷窑,明清之后凡官窑以外的窑场均称为“民窑”)兴起。根据产品在工艺、釉色、造型、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形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