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中国高层新智囊 >

第14章

中国高层新智囊-第14章

小说: 中国高层新智囊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本流遍全球,利润流向西方”和“发展的陷阱”。 
    这两条经典的房氏语录从20世纪90年代一直流传到现在,经久不衰,成了房宁
的一个思想标签。
    房宁是第一个对全球化作出警示,提出“发展的陷阱”的中国学者。而这个概
念意在揭示西方资本主导的全球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揭示其不利于第三世界的全球
分裂的结果。房宁认为“外围”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必将为全球化所排斥,进而将
产生在西方与非西方、“中心”与“外围”之间的文明冲突。这正是他的那些“educational guess ”的基本依据。 
    当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浪潮汹涌之时,房宁就断言:全球化不可能导致人类差
别的缩小,不可能带来世界大同。全球化必将导致分裂化。后来他在《全球化阴影
下的中国之路》中更详细地分析了全球化导致的全球分裂。
    全球化的确激发出人们许许多多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马歇尔·麦克卢汉把世界
称为“地球村”,而巴克敏斯特·福勒描绘我们的星球为“地球号太空船”。人们
原以为资本的国际大循环、日益增加的经济贸易联系能消除人类彼此的差别与分歧,
全球化会把全人类带入地球村中和睦相处。
    然而,现实与愿望相去甚远。房宁说,从迄今为止的历史中看到:经济全球化
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是经济全
球化的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在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在资本国际循环过程
中,作为“外围”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处于“中心”的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的对象,
发达国家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资
金、劳动力、利息的不平等交换获取巨额利润,其后果就是“资本流遍世界,利润
流向西方”。
    “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是房宁对全球化经济机制的深刻揭示。
    房宁曾做客凤凰卫视《时事大讲堂》,主讲“反思全球化”。他居然把一个
“芭比娃娃”拿到现场做道具,讲起了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他说,
这个美国发明的玩偶——芭比娃娃是在场许多女同学都喜欢的玩具,而美国女孩子
平均每人有10个芭比娃娃。在美国,一个芭比娃娃的售价是10美元,而大多产自中
国。中国产芭比娃娃运到美国的到岸价格是两美元,其中还有一个美元是运费和管
理费。最后仅剩下的一个美元,中国的加工者仍然拿不到。因为这个东西要销售到
美国还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这个东西要来料加工。芭比娃娃的料钱是65个美分,而
最后加工者只拿到了35个美分,折合人民币3 元。一个生产者只有3 元的报酬,而
产品却可以到美国卖出折合人民币八九十元的价格。
    房宁指出,在资本有机构成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不同,也就是工资水
平的不同,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剩余价值的转移。通过全球化的过程,如芭比娃娃
的例子,无数利润、无数经济剩余转移到了发达国家。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
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得到优化,也不是真正的受益者。
    由于蕴藏经济全球化内部广泛而深刻的不平等交换及利润转移,全球日益分化
为两个对立的经济体,“中心”积累“外围”。“外围”工业化的道路本质上不同
于“中心”,两者是性质、功能、方向全然不同的两种进程,是一个“同分异构体”。其结果必然是在“外围”积累矛盾、积累贫困,最终导致工业化在“外围”地区的逆转,即出现产业结构的劣化,农业和农村的衰落,社会的分化和与西方国家经济交换中贸易条件的下降。房宁把这些因全球化而在“外围”地区发生或将要发生的
现象称为全球化中“发展的陷阱”。
    在房宁著作中,对“发展的陷阱”的论述和论证比比皆是。他提出,在全球化
时代“三农”问题是全球性的现象。因为,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资
本永远要向劳动力价格低、利润率高的地方流动。农村的一点剩余资本,往往要向
城市集中。所以,在整个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在不断地萎缩。
在50年代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除去一些中东地区的干旱地区以
外,一般的粮食都能自给。到了90年代统计,60%~70%的发展中国家粮食都不能
自给了。
    全球化还使社会出现分化,因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毕竟有一个“马太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是整个经济活动的高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
础是全球的分工体系,这个分工体系是一个垂直分工的体系。垂直分工体系中,发
展中国家处于低端,生产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发达国家处于高端,生产高技术、
高附加值产品。
    全球化导致的分裂化就是“发展的陷阱”。
    “发展的陷阱”受害最大的除俄罗斯,还有东欧、拉丁美洲和亚洲四小龙。
    房宁曾访问过东欧的匈牙利,不但亲身感受到“天鹅绒革命”带给匈牙利人的
创伤,还感受到匈牙利在“陷阱”中的挣扎。他写过一篇流传很广的政治游记——
《风雨凄迷十年路》,讲述他的匈牙利见闻。在匈牙利十年加入全球化进程和私有
化的过程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外国资本在匈牙利可谓“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
忙”。匈牙利第二、三产业中的优质资产大多成了西方大资本集团的囊中之物,匈
牙利以盛产铝矾土著称,其工业部门中最重要的是采矿业和加工业,现在这两个生
产部门中的外国资本均已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一些小的生产行业,外国同业资本
甚至采取整体购买,然后破产,迫使匈牙利全面进口的办法,全面占领该行业的市
场。外国资本控制匈牙利经济最成功的莫过于对现代经济的枢纽——金融业的全面
收购。外国资本,包括西方国家的银行和投资基金,已经占据匈牙利60。4% 的银行
资产,其中大部分是匈牙利最优质的金融资产。西方国家的投资基金组合也主导着
布达佩斯证券交易所的大盘走向。西方资本并不满足于对市场的占领,还向匈牙利
经济更深入的领域渗透,这其中也包括了对匈牙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领域施加
影响。匈牙利最著名的大学之一,经济类高校的翘楚——布达佩斯经济大学(原卡
尔·马克思经济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的一个课题,竟然是如何使习惯于天然
果汁的匈牙利人转而爱喝美国的可口可乐。
    房宁认为,“发展的陷阱”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是一场灾难,对于西方来说同样
是致命的。新殖民主义的生命就在于资本的国际循环。西方通过国际循环从全世界
获取资源与财富,但其前提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循环。因为如果发展中国家
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美国的汉堡包就成了问题。所以发展的陷阱虽然出现在第
三世界,但对西方同样是致命的,它正在阻塞资本的国际循环。
    西方国家为了维护经济全球化,维护资本的不断循环与周转,开始向旧殖民主
义时代复归。于是西方即采取了两个维持世界新秩序的方法。房宁称它为“垫高”
和“削平”。所谓“垫高”,即对那些实在是经济困顿、社会萧条,已经被经济全
球化的循环甩出去的那些国家实行垫高,还要把你拉到经济循环当中,让你的资源
和市场能够进入这个循环。所谓“削平”,就是对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种种原因发
展起来的一些国家,像以中国为代表的这些国家采取抑制发展手段,因为他们决不
希望再有一个新的发达国家来抢他们的资源。因此房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也是一
场斗争。
    房宁对全球化导致的“发展的陷阱”的警示无疑是深刻的,它似乎为我们提供
了一个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展的模型——全球化的完蛋模型。而这恰恰揭示出当代
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复兴的历史原因。在房宁的视野里,全球分裂化激发了各个民
族,尤其是外围民族的生存意识,他曾多次说:民族主义是因全球化而起、逆全球
化而动的世界性思潮。

                               房宁(6)
    实现民族自立必须六面出击
    房宁多次声言,他对全球化进行的是理性反思,而不是简单的“反全球化”。
他认为面对全球化,中国知识分子应该独立思考,而不能人云亦云。否定性思维是
人类思维的本质,对全球化的批判是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思想动力。
    既然全球化带来“发展的陷阱”,作为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又不能置身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如何超越“发展的陷阱”,如何突破“中心—外围”格局,是房宁思考的重要课题。
    房宁在多年研究中,先后提出论述过“实行适度开放”“推进经济区域化进程”
“兼顾效率与公平”“矫正媚外的弱势心态”“发展战略产业”“加速国防现代化”
等六个理论观点。现在综合地看起来,房宁提出的相互联系、具有内在逻辑性、被
他泛称为“强国思想”的观点主张,实际上构成了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六大基本诉
求。
    ——反对全面开放,主张适度开放。房宁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
化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相对独立的
经济循环与经济主权,中国人具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记忆,这些都是在全球化
中免受西方经济剥夺与政治巅覆的有利条件。但中国毕竟处于格局的外围,全球化
对于中国风险大于机遇,不利多于有利,对此中国人不能一厢情愿,还需要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