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官路浮沉 >

第897章

重生之官路浮沉-第897章

小说: 重生之官路浮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现在的萧书记,如果他是2017退的话,算一算他在核心层也呆了20年。

那郑介之可能就是另一个‘萧书记’的翻版,12年后能摆正位置再干10年的话,他将风光22年。

郑介之比凌寒大12岁,今年还不到50岁,如果能拖后一两年的话,也必比现在要强的多……

这是特殊环境造成的特殊形势,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而郑介之同样也是萧书记比较看重的人才。

拿现在的苏靖阳来说,他都六十多岁了,就算两年后进入常委,也和杜南江、谭继先一样,只能呆一届,而到退下来的时候也就六十七八了,再在呆一届也不可能,对他来说能上到这个位置也难得。

“……嗯,我也赞同谭部长的看法,在干部年轻化现在还只体现在基层,部省一级也适当体现体现还是可以接受的,必竟我们有些干部是很优秀的嘛,而且这次的决策也是个特例,不是不能理解的。”

“凌寒,你怎么看啊?”杜南江笑了笑,语锋一转,望向了凌寒,他一向知道考虑问题是全面的。

只听这三个人这般说法,凌寒估计决策层已经拍了板,当下道:“我现在不是考虑介之书记要去哪,我现在担心我自已的问题了,介之书记一走,鲁东的形势必然变的更为复杂,我更年轻,当不得大任。”

“哈……”杜南江、谭继先、苏靖阳全笑了起来,凌寒这么说自然是对郑介之的安排没有异议了,他却在担心上面把他挪到书记的位置上去,谭继先一拍大腿,道:“你的担心是多余的,鲁东这样的重量级省份,暂时不会叫你坐镇的,唉,你是太年轻了,过了年才38岁,你猜猜是谁来接郑介之呢?”

凌寒剑眉蹙了下,沉吟着……郑氏离开了鲁东,必然破坏眼下形成的平衡,这个位子自已也上不去,海胜威也不可能跃过自已爬上去,张战东更就不用说了,最有可能的还是派个郑系的干部过来吧。

“……这个不好猜测,我认为郑系干部过来的可能性大一些,不如此的话,鲁东的形势如何安定?”

杜南江看了一眼谭继先、苏靖阳,笑道:“……鲁东这盘棋是不太好安排,主要还是你们几个人太显眼,要不放一块,要不中央全收回去,现在是不允许你们搞小山头的,呵……2017后鲁东归地方。”

“这样好啊,呵……”凌寒笑了起来,“有些局势是要慢慢打破常例的,就拿这次介之书记下广南来说吧,是不是辽东有可能放个海系干部?2017我是不是有可能去东南省坐镇?我看这样挺好……”

……

“小寒,我能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试着打破家族政治体系,但这个几十年来形成的特殊政治格局也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摒除的,有可能一败涂地,主要还在于执政者能从更高的层次认识到政治的弊端,我党提倡我们的干部都拥有海阔的胸襟和超卓的能力,要更善于团结在认识上有分岐的同志一起工作嘛,做领导不是那么简单的,也不能因为人家的意见与我们不同就排除,理不辩不明,话不说不清,在对待某些问题时,我们的同志们不排除有狭隘的思想,甚至固执已见,这个时候领导就要体现作用嘛,要正确的引导,要替一些干部解除他们脑子里的旧枷旧锁,改革开放这么些年了,我们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摸索,执政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不过……家政观念也是个雷区啊……”

“爸爸,我明白你的意思,的确,这种观念影响深远,打破看用什么方式了,交叉式的互相渗透我认为还是可以试行的,总比消灭一家打破一家来的稳妥,就象改革之初,摸着石头过河那样,这样的渗透也能摸索出经验来,也认让家族彼此之间有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的淡化家族政治的影响。”

“嗯,是这个思路……”萧正勋很是安慰的看了一眼儿子,笑道:“反弹是肯定会有的,这次拿郑介之来试水,异议也不小啊,不过中央也下了一定的决心,就看介之在广南的表现了,如果搞的好,2017就让你们互相渗透,如果闹出了乱子,我最后也有收手的能力,两年时间应该够用了,但愿郑介之不会叫我失望吧,还有一点我要说,鲁东的势态现在很好,2017年,要还给地方干部去主持的。”

萧正勋所说的‘势态很好’指的是政治的平衡形势,而不是这一阵子闹出的地皇会所大案,有疮就要治,不能等它形成危害更大的毒瘤,长痛不如短痛,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不治,将来更治不了。

父子俩晚上一起吃的饭,凌香兰和苏靓靓陪着,饭后,在书房萧正勋又问凌寒,雪梅去哪合适?

“我说爸,你心里早有安排了吧?我又做不了主,就不发言了吧?”凌寒苦笑,递给父亲一支烟。

萧正勋淡淡一笑,点着了烟又道:“爸爸也是老思想,比较保守,多听听你们年轻人的意见也好。”

凌寒也点了烟,深深吸了一口道:“爸……那我客观的谈一下看法,雪梅对党的忠诚是不庸置疑的,我还没有发现目前有任何形势的负面东西能侵入她的思想,而以她的能力是水平应该能应运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去,也算个女性干部的典范吧,除了年龄一项略显单薄之外,其它方法倒是没有问题……”

“呵……新社会新风气了,男女地位也是平等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有不少的女性现在,咱们国家的权力中心是不是也应该培养一位女性领导呀?雪梅和陈琰都很出色,年龄上前者更具优势哦!”

在这里,雪梅的‘年轻’反倒成了优势,凌寒明白父亲所指,培养需要时间和过程,年龄太大就失去了培养的价值,而雪梅现在确实有这样被培养的优势,看似单薄的缺项,换一个角度看就不同了。

第570章 形势突变

2014年10月上旬,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原鲁东省委书记郑介之增补为中政局委员,并转任广南省委书记……原中组部副部长陈琰,转任中纪委副书记(正部级)……原中办副主任(正部级)雪梅增补为中政局候补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中政室主任……原西南省委常委、蓉市市委书记萧遥调入中组部出任副部长……原辽东省委副书记展秀芝调中宣部出任常务副部长(正部级)……

11月的济州已经寒气迫人了,10月底,新的省委书记袁志浩就走马上任了,他是从浙东省过来的,虽是平职调动,但鲁东的地位要比浙东高出一格,袁志浩是郑系色彩浓厚的旗标性人物,也曾是郑老三的秘书,这趟履任鲁东前,他还去京城的郑氏四合院去拜望了昔年的老领导,也与郑介之见了面,他是清楚鲁东局势的复杂性的,但他亦深知自已和郑介之的份量有相当差距,能不能坐稳鲁东很难说,而此时此刻的郑介之已经完全确立了新一代郑系领军人物的地位,对他面授机宜也是理所应当的。

凌寒离开京城前也和萧遥、雪梅、陈琰等人开了座谈会,另外还有新江系两名干部,贾政民和苏裕峰,前者要西进蓉城接替萧遥留下的位子,后者北上辽东出任副省长,另外陈琰也谈了一下几名年轻干部的安排,杜德民(南江之子)调往庐南惠平市出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正厅级)(惠平在2012年升格为计划单列市),谭林(继先之子)调往北省柏明市出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蓉市还有几个人也一同在‘干部交流’中给调派出去,黄志博、许向平、肖鹤、萧伟,这四个人走了董小刚的路子,一鼓脑全给‘调派’到济州来了,组织关系在省委组织部,暂时还没有安排他们走上新的岗位……

近期,鲁东省委又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中了,11月8号的省委常委会上,讨论关于大港市委书记的任命问题,其实大港事件之末,凌寒基本已经定了由郑贵之接班的,这因为地皇案子一直没有捋清一些干部的责任,又因为国庆期间省委一二号大员都在京,所以延误至此,哪知这天的会议一讨论这个议题,专管人事干部的副书记海胜明就抛出了一个比较‘震撼性’的说法,说大港现任市长郑贵之与新兴矿业总裁孙晓桐频频约会,在当地造成了不太好的影响,最近更传出两个人可能结婚的问题。

“……当然,关于贵之同志的生活问题我们组织上也是要关心的,几年前他因与前妻感情失合而离异,至今还是单身,结婚是好事嘛,呵……我是赞承的,不过……新兴的孙总是很知名的企业家啊,政府有规定,党政班子干部的直系亲属可不许涉及商事,这是个比较头痛的问题,作为贵之同志的上级领导,我们也不能棒打鸳鸯散嘛,可是问题也是存在的,大港正要上马深水港建,新兴集团又要投资,这期间若是涉及到其它一些敏感问题就更不好说了,至少我们要对贵之同志的前途负责嘛……”海胜威的发言使会议室气氛凝结,现在不说要不要提拔郑贵之了,好象他担任这个市长都不合适了。

连凌寒都为之蹙眉,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郑贵之还唱了这么一出?空穴不来风,想必有些闲话的。

袁志浩第一次鲁东常委会上就吃了一瘪,却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为郑贵之说什么,只是拧着浓眉半垂着头思索着什么,常委们的目光大都在省委四大员的脸上扫荡,首先是凌寒、其次是突然了难的海胜威,然后才是新任书记袁志浩,最后是张战东,海胜威侃侃而谈,神情悠容,凌寒只是用笔在小本子上写些什么,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张战东一脸的肃容,不苟言笑,也是眼观鼻、鼻观口的老僧样。

这时,纪委卢剑平道:“我这有一份材料,是在调查地皇案子时顺带整理出来的,因为之前郑书记和凌省长都在京参加会议,这情况就向主持工作的胜威书记和战东省长做了汇报,这是调查结果……”

不用说,这又是针对郑贵之的材料吧,想想他在大港呆了三两年,难免有些小毛病给人家捏在手里,而交待情况的那些落马干部,对郑贵之能不恨吗?末了咬他一口也是正常的,凌寒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