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官门 >

第264章

官门-第264章

小说: 官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王利之这个橡树园最早的缔造者在重重债务和不平的心理压力下,一命归天。

踌躇满志的邓友仁将橡树园收入囊中后,满以为自己打了一场收获颇丰的胜仗,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费尽心机获得的项目竟是一块烫手山芋,成了其事业的终结者。

1993年6月,国家对地产实行宏观调控,别墅项目最先亮起红灯,银行拒绝放贷。

与此同时,邓友仁发现刘常明并没有将橡树园开发的钱用于开发,该项目陷于停顿。

而后京城有关部门在检查时判定,橡树园别墅手续不全,是一个不合法的项目!

别无选择的邓友仁没法放弃接近一个亿的投资,为救活橡树园,他赤膊上阵,从代理的后台走向开发的前台,完全不熟悉内地情况的他为了办理手续,让橡树园复活,不得不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政府机关,前后耗去一年多。

突如其来的状况将这个专程从香港赶来内地淘金的房地产精英打得措手不及,而他的事业也在接手橡树园以后走上了下坡路,橡树园花去了他太多的资金和精力,为补橡树园开发资金不足到处求资,邓友仁甚至变卖了香港的资产。

面对事业一落千丈的情况,急红了眼的邓友仁开始频繁更换主要管理人员,造成橡树园内部管理上的混乱。

1997年3月,邓友仁带着简单的行李黯然离京。

想他刚进入内地市场的时候,可谓是意气风发,在市场并不成熟的年代,他以闪电之势,挟带着成熟的港式房产策划和营销手段,在京城房地产市场赢得无限风光。同行们还未回过神来,他已经在一边数着大把大把的钞票了。

就这么一个从没有在市场上出过错,眼光精确的人却在进入内地商场没有多久就遇到了事业上致命的失败,最终惨淡收场。

在叶开看来,这位邓友仁先生还是很有些能力的,只是他命运多磨,对于内地市场不清楚,贸然行动下终于陷入了资金黑洞。

事实上现在的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们,都是在玩银行贷款,一旦国家政策方面出现了偏差或者改变,就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崩盘儿。

“钟离先生是要跟邓先生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了?”叶开问了一声,他想着是不是因为钟离天的企业没有倒下,反倒越发红火了,连带着邓友仁的选择也出现了偏差?

“哦,我跟邓先生是在香港的时候认识的,这一次他是应橡树园项目的开发者王利之先生邀请而来,出任项目总策划人。”钟离天回答道,“我只是给他接风洗尘而已。”

“哦,原来是这样子……”叶开点了点头,心说历史还是历史啊。

“橡树园项目是别墅区,位置很不错,叶主任有兴趣的话,可以留两套,将来肯定会升值的,我可以给你一个很好的折扣价。”邓友仁随口对叶开说道。

“邓先生真是敬业啊……”叶开笑了笑,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提醒道,“请恕我直言,这个项目最好不要做。”

第322章 要理解国情的不同

“什么?!”

叶开的话,不仅仅让邓友仁感到了吃惊,就连钟离天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叶主任,你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难道橡树园这个项目有问题?”邓友仁表示了疑问。

钟离天虽然没有直接反驳,但是也有些疑惑地看着叶开,不知道他的话究竟代表了什么立场,难道说橡树园项目里面,存在什么猫腻不成?

对于叶开的情况,钟离天的了解要多一些,至少他知道叶开的身份和出身,知道他不会随便信口开河,也没有必要糊弄自己的朋友。

正因为如此,钟离天就感觉到,叶开的话里面肯定是有深意的,难道是说,国家的政策又出现了不同的风向了?

但是邓友仁的想法又跟钟离天不同,他觉得钟离天的这位熟人小朋友,说话似乎有点儿太不着调儿了,橡树园项目为什么不能做?

从他的调查来看,京城的别墅区开发项目并不多,而他入手这个橡树园项目以来,感觉各方面的情况都是非常好的,没有理由不赚钱。

所以,他认为叶开的话,估计是随口乱说,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这个项目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他的资金来源很有问题,全部都是借贷来的。”叶开回答道。

“投资房地产行业,基本上都是依靠银行贷款嘛,这又不是什么稀罕事儿。”邓友仁听了之后,就对叶开说道,“叶主任对房地产行业不大了解吧?”

“嘿。”钟离天听了,顿时就明白叶开的意思。

如果说别人对银行贷款表示无所谓的话,钟离天可是太明白这种事情的风险了。

上一次如果不是叶开出手,帮了他一把的话,钟离天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铁定是要破产了,而且他还会欠下一大笔债,赔掉美国那边儿的房子和自己存下来的养老钱,都不够还的。

也正是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情之后,钟离天才对国内的房地产行业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只要是你在玩银行贷款,就不能不留意到风险问题,一旦政策的风向有变化,银行贷款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只要是资金链断裂,那么再大的工程都是要烂尾的,而烂尾的直接后果,就是整个项目变成了一个吸金的无底洞,把开发商给彻底拖垮。

“大陆的国情不同,你要选择合作伙伴儿,也要选择像钟离先生这样自身资金雄厚的合作者,跟橡树园项目合作,风险太大。”叶开淡淡地说道,“本来这话我不想说的,只是你不远万里从香港过来内地,也是存了做大事的想法,我不忍看你被陷进去而已。如果仔细查一查橡树园的底细,你就能够发现其中问题多多了。”

“有什么问题?”邓友仁反问道,他还是对叶开的话不以为然。

“资金方面我就不说了,这个项目本身就没有拿到政府审批许可,是一个非法运作的项目。”叶开回答道。

“怎么可能,我明明看到有许可证的。”邓友仁笑了起来。

“那种是假的,糊弄外人可以,但是细查起来就不行了,不信你可以找个政府部门的熟人问一问这事儿。”叶开毫不客气地说道,“最近京城里面根本就不给办法兴建别墅的许可证,他怎么可能拿得到?”

邓友仁听了之后,将信将疑地把目光转到了钟离天的身上,只见钟离天微微点了点头,这才有些吃惊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嘿。”叶开笑了一声,扭头就走了。

“哎……叶主任……”邓友仁正要喊住叶开,却见叶开跟那个女孩子已经离开了。

这说话只说一半儿,算什么事情呢?邓友仁觉得一头雾水,可是觉得叶开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不像是胡编出来的,于是就问钟离天道,“钟离老兄,他说的话是真是假?”

钟离天也是京城房地产行业的大鳄了,邓友仁觉得他应该知道事情的真相。

“嗯,怎么说呢?这应该就是违规操作吧。”钟离天不知道该怎么跟邓友仁解释这件事情,斟酌了一下之后才说道,“橡树园的资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是不清楚的,但是就叶主任所说的没有拿到许可证的事情,倒是有可能是真的。”

“拿不到许可证,项目怎么可能做起来?”邓友仁表示很难理解,要知道没有许可证,项目就是违法的,在香港那边儿的话,根本就不用想这样的事情,可是听钟离天这么一说,似乎这种事情却是司空见惯,怎么不让他感到吃惊?

“地方政府为了税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有的。”钟离天解释道,“这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但是如果中央的政策出现了变化,那么这种情况就危险了,一抓一个准儿。就我所知,最近京城一直没有核准兴建别墅的申请。”

听他这么一说,邓友仁总算是有了一些印象了。

不过这么一来,他就有些犹豫了,是否应该继续跟进橡树园别墅区项目?

如今他顶多就是一个管理者而已,即便是这个项目垮了,也影响不到他什么,因为他是拿工资办事的,但是如果真的把钱投进去的话,麻烦可就大了。

“这位叶主任究竟是什么来头?”邓友仁想了想后,忽然向钟离天询问道。

钟离天暗笑道,你现在才知道询问叶开的来历啊,一看就知道不是大陆人,否则的话就不会犯这种低等错误了。

只是关于叶开的身份,钟离天也不愿意多讲,只是含糊地回答道,“他是名门之后,很有能量的大人物,之前我的公司遭受重创,也是承他的人情才起死回生的。”

“哦。”邓友仁听他这么一说,脑海里面顿时出现了三个字,太子党。

在大陆,似乎也只有太子党们才有能力,解决这些因为政策走向发生变化之后造成的乱局,没想到钟离天居然能够认得这样的牛逼人物,怪不得他在京城生意越做越大了。

钟离天此时的心情却不一样,他在从叶开刚才的话语中,寻找重要的信息。

从叶开的话里面,钟离天分析出一件事情来,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可能在未来几年中,会存在比较大的变数,叶开是不赞同大量利用银行贷款来进行操作的。

钟离天甚至感觉到,假如不是因为自己,叶开不可能说这样的话,来提醒邓友仁。

叶开明着是警告邓友仁橡树园项目有问题,实际上则是在提醒钟离天,房地产市场存在比较大的变数,要让他谨慎对待,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事实上,最近的房地产市场,确实是火起来了。

自从年初,方和同志南巡讲话之后,经历了几年疲软的国内经济,终于有了抬头的趋势。

以南粤和江口市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再次成为投资的热土,也正是从今年之后,在国内诞生了一大批很有实力的地产大鳄,并逐步将市场化商品房的运作模式,扩展至全国各地。

也正是从今年开始,房地产行业才从无到有,从粗犷到精细,渐渐做大。

后来国内的几个粤派地产大鳄,都是在今年之后诞生的,即便是早在80年代从贸易起步的万科,也是在今年才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重点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