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门-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从一般情况来看,大家还是会维护中政局委员的权威的,毕竟大家都有这方面的需要,不能自毁长城。
“看来还是得加把劲儿才行……”叶开说道,“宣传部那边儿,可以搞一搞嘛,不能只是我们明珠市这边儿在自己唱独角戏嘛。”
叶子平听了就笑,宣传部是他的大本营,作为蛰伏多年的前副部长,叶子平在宣传部里面也是很有影响力的,尤其是在他入局之后,那边儿的几位副部长跟他联系得非常紧密,要办这么一件事情,自然没有多大的障碍。
如果是放在去年的话,可能还有点儿问题,毕竟当时宣传部的声音是偏左的,对于明珠市这边儿的宣传也是持否定倾向的,但是经过了去年的政治斗争之后,宣传部的风向就变了,所以方和同志的声音,又回到了宣传部,出现在京城的媒体上。
让宁天和搭上方和同志南巡讲话的顺风车,这对于叶子平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
“你这么卖力地力挺宁天和,是不是真的看上人家丫头了?”叶子平问道,“不过我可跟你讲,你自己把握好尺度,别让宁天和找上门来理论,你又娶不了人家丫头。”
“就是关系不错的同学而已。”叶开被叶子平这么一说,自己也有点儿不好意思。
事实上,他跟宁霜之间,真的是非常清白的同学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宁霜的性子比较恬淡,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而叶开因为自己的原因,也没有敢捅破这层窗户纸,所以就只好这么继续同学着。
“学校那边儿安排的怎么样了?”叶子平向何晴询问道。
叶开因为工作的事情,复旦那边儿自然是不能去上学了,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当然不能够把学历给耽误了,所以叶子平就让何晴过去沟通一下。
“已经办了在职进修,每个学期末参加一下考试就行。”何晴表示道。
“那么今年的考试也要参加喽?”叶子平问道。
“就是走一个形式而已……”何晴回答道,“今天下午去一趟儿学校,跟校方负责人坐一会儿,考试的事情自然有人给弄好。”
校方的领导跟叶子平也算是同学,这点儿面子肯定是要照顾的,无非就是走一个程序而已,为了让事情变得简单一些,何晴给叶开把专业转成了国际经贸。
“你还不如转成哲学呢,那个就更简单了。”叶开笑着说道。
实际上,后来的很多官员进修,都是选择马哲,这个东西弹性大,只要立场不出问题,就能够顺利通过,属于是官员进修的不二法门,而且马哲的文凭拿到了,也有利于今后的提拔,毕竟大家都可以把这个坚持立场不动摇拿来说事儿,也算是一个亮点。
下午的时候,何晴陪着叶开去了复旦,果然,这边儿的表现是非常热情的,一切都给安排好了,叶开不过就是坐在那里,跟几个老师代表聊了一阵子国际关系,又谈了谈目前的市场环境和具体操作手法,就被几位老师连连称道,表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生,真的是不多。
所以,这事儿就很容易通过了,叶开也向1991年说了拜拜,这一年算是比较完美地度过了,接下来的挑战就比较大了,圣王新区的建设也好,前苏联方面的事情也好,还有国内政局问题也好,都是需要他关心甚至插手的。
他觉得,自己比国家领导人还要忙碌,毕竟人家是抓大放小,他是大小都得抓,而且还得抓到东西才行。
这一年开春,那些已经沉默很久的大多数老百姓,明显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氛——即便思想保守的官员,也开始挥泪斩马谡,让亏损严重的国企破产。
“三峡工程”要在全国人大讨论,社会上早已纷纷扰扰,支持者引用太祖的“高峡出平湖”唤起人们的记忆,一般公众则担心,下游几亿人头上悬这么“一盆水”,是不是安全?
“姓资姓社”没有人公开争了,方和同志在圈中发话,要让爱搞这种争论的人“回家睡觉去”。
但为男足是否该聘用外教,上千万人一样争得面红耳赤,那些唱高调儿的理论家们也掺和进去,凑个热闹,说这么重要的事情,怎能让外国人说了算?
这一年元月到二月,方和同志南巡明珠市等地,沿路发表一系列的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谈话,呼吁经济改革。经行之处,地方官员头上的紧箍咒都没有了,全都跃跃欲试想当改革的孙悟空。
《特区报》上方和同志说的话分量很重,“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这又是一个春天的故事。
开春之后,中央党校开学,一号首长江成同志在开学典礼上说,“左也能葬送社会主义。”
这句话让大家顿时有了新的感受,要知道在这几年,大家可一直批“和平演变”的!有件事可以说明这几年大家脑子里面的这根弦,绷得有多紧——当时热播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有句歌词“猫和老鼠亲密密”,不少老同志看了就写信表示反对,“猫怎么被老鼠和平演变了”。
一号首长江成同志在中央党校的演讲之后,当初把温州比作“和平演变的温床”的领导,立刻改口说自己其实是一直支持保护温州的。
从春节过后,街上晃的人少了,人人都像充足了电。
温州的小老板们,也纷纷开始参加“礼仪班”,学吃西餐,学跳交谊舞,甚至学服饰搭配和走路,为的是进军大城市,上得了大场面。
叶开检讨了一下,认为自己这一年过的,还是比较充实的,他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想着要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搅动整个世界局势。
第289章 高新区的发展方向
春节过后,叶开召开了第一次管委会干部大会,对今年的主要工作做了安排。
此时陆陆续续的,管委会和党工委的主要负责干部,都已经纷纷就位,一个小特区的架子算是搭起来了。
叶开在会议上,重点强调了招商引资的方向,严把入口关,让真正的高科技企业进来,那些圈地跑马的皮包公司,休想进入圣王新区。
大家在会上也感受到了叶主任的杀气,所以也没有就这个问题提出什么异议。
在大多数人看起来,这个地方除了能够把自己的行政级别提起来之外,真是一个荒山野岭,想要把圣王新区建成叶开口中的高科技园区,没有五到十年的时间,连个雏形都看不到。
圣王新区采取的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建设起来的,尽可能低减少行政机构,党工委书记是霍东来(副厅级),叶开出任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副厅级),谢君玉出任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副厅级待遇),黎二是纪工委书记(正处级),此外还有冯天易、李钰、冯青霞等三个副主任(正处级),也都是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下设机构有财政局、管委会办公室(党工委办公室、工会、机关党委)、组织部(人事局)、发展改革局(金融工作办公室)、科技和创新局(自主创新办公室)、企业服务局(安全生产监督局)、投资促进局(招商局、外经外事局)、建设管理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房产管理局)、社会发展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人民武装部)、教育文化卫生局、纪律监察综治办公室(信访办公室、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处)、城市管理局(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产业项目服务办公室、现代服务业促进办公室。
班子搭起来了,人员也陆续到位,如今管委会旗下,共有正式职员一百二十二人,分到每个局办,可能也就是七八个人而已。
不过这正符合叶开的心意,人太多了反倒是影响工作效率,如今的圣王新区刚刚起步,精简机构,让每个人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那是必须的,不能够胜任工作的职员,叶开也不介意立刻就给踢出去,省得占着位置白白浪费钱粮。
对于今后圣王新区的发展,叶开给出了大致的方向,光伏发电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灯具产业、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基地。
他的意向出台之后,谢君玉立刻提出了疑问,“怎么一个大型项目都没有见到?如今最有希望的芯片产业也没有提到。”
作为常务副主任,谢君玉的权限也是很大的,当然敢直接质问叶开。
“大型项目正在密谈中,估计年中可以进入园区,我所提的几个项目,都是利润附加值最高的朝阳产业,也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叶开解释道,“至于说为什么没有芯片产业,实际上还是基于我们自身现状作出的考虑,毕竟我们没办法跟浦东新区那样的地方相提并论,想要引进芯片产业有点儿困难,这个事情以后可以考虑。”
“绿色食品基地是个什么意思?”党工委书记霍东来也提问道。
“绿色食品的意思,就是健康食品。”叶开解释道,见大家有些不解,就打了个比方,“简单地说,就是不用农药和化肥的那种农作物。”
“不用农药和化肥的话,那庄稼长得起来吗?”副主任冯青霞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性,戴着眼镜,看上去比较文静,不过说话就比较尖锐了,“农村我也经常走动的,现在没有农药和化肥,庄稼长不好不说,产量也上不去,拿什么来跟人家竞争?叶主任你有点儿想当然了吧?”
这是敌人派来恶心我的人吗?叶开的第一感觉是这样,不过人家的问题也很合理,他不得不作出解释,“这个问题,从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不久前,齐省的一些医院陆续接到多名食用韭菜后中毒的患者,他们都是食用韭菜后出现了头疼、恶心、腹泻的症状,经医院检查属于有机磷中毒,也就是说韭菜上的残留农药严重超标导致中毒。尽管这些患者经过医院救治目前已恢复了健康,尽管被检出的农药残留超标的韭菜已全部销毁,但这起毒韭菜事件还是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