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人生幸福论 >

第2章

人生幸福论-第2章

小说: 人生幸福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

    幸福问题,就是这颗芥子和砂粒,它几乎包含着人生问题的一切。也可以说,幸福问题像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它在人生问题的顶巅之上,它激发、召唤着人们去攀登,而且从这个角度,可以看清楚人生和人世的一切。

    然而,要攀登这座人生问题的高峰是极为困难的。

    困难之一,是它涉及到许多部门的科学知识,这里包括哲学、历史、生理、心理、伦理以及社会学等等,还有一些处于边缘学科的知识。例如关于幸福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机制等,虽然人类科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离彻底解决问题还很遥远,至今仍然需要研究。更何况,由于行业等方面的局限,对于已经取得的科学进展,我们也知之甚少。

    困难之二,也是最重要的,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才会找到人生幸福问题的正确答案,并对人生有益;否则将会陷入泥潭,不但理论上可能走到死胡同,而且对我们现实的人生产生极其有害的影响。这不是耸人之谈,而是

…… 13

    4前  言

    事实。我们知道,幸福问题非常重要,它直接地指导着人生的实践,但是,它的解决决不像初等数学那样简捷明确,一是一,二是二,也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各种不同的人都会有共识。幸福问题虽然不能说每人一个答案,但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阶级和阶层中的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自然,这些不同之中,又会有联系,不但互相矛盾和对立,而且相互吸收和渗透。

    它们自身往往都包含有一些真理性的因素,却又有不同程度的谬误。我们应该正确地判定它们的是非,汲取其精华并剔除其糟粕,更重要的,是要从人们的社会实践之中,得出科学的关于人生幸福的各种结论。要做到这一点,在当代,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进行探索和研究。舍此则别无出路。

    例如,关于幸福中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中的关系问题,世界上便没有一种公认的结论和统一的比例。孔子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至今被一些人非议,其实他老先生讲的是事实。

    在道德高尚的人那里,道义的力量无比巨大,无比重要;而在道德水平低下的人眼里,只会有暂时的眼前的物质利益。发挥孔子的话,也可以说“君子乐于义,小人乐于利”

    ,“君子以义为幸福,小人以利为幸福”。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

    再如,幸福中的个人幸福与他人、集体幸福的关系,也存在着尖锐的分歧:有人以个人的幸福为幸福,不肯为别人,甚至为天下人的幸福损伤一根毫毛。尤有甚者,有人残酷暴

…… 14

    前  言5

    虐,以别人的不幸为快乐和幸福,像殷纣、夏桀,像法西斯和希特勒。但是,更多的人却愿竟与人同乐、助人为乐,还有少数优秀人物,像范仲淹所说的那样,可以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的英雄人物,提出“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

    ,以自我牺牲为幸福,这又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不同的幸福观,相差十万八千里,简直是南辕北辙,霄汉泥垠。

    综观幸福问题,可以说,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的幸福观,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关于幸福的理解。幸福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人的本质和本性问题,人的个性与共性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靠抽象的人性论不行,只靠生理和心理学更不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条关于人的基本观点:“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运用这个原理作指导,最终从人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人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分析和把握其幸福观,这才是解决幸福问题的根本钥匙,是科学的人生幸福论所赖以建立的最稳固的理论基础;离开了它,研究立刻就会走到斜路上去。当然,只有正确的指导和出发点还不行,马克思主义的条文,背得再熟,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正如只有指南针方向盘,远远不能算航行,只有坚实的地基并不等于盖成了高楼大厦一样,还必须继续深入研究人生幸福的多种具体问题。

    研究幸福问题,攀登人生问题的这个高峰,还要有一个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8页。

…… 15

    6前  言

    条件,也可以说困难之三,就是研究者本身要有丰富的亲身体会和人生经验。没有这些,就不容易找准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抓不住其要害和实质,达不到像理学家讲的那样“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即使讲起来头头是道,也只能是轻飘飘地,缺乏说服力,不能感动人。其实不只是搞研究,就是学习人生哲理和幸福问题,也必须时时把自己摆进去,结合着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去学,不能把它当作寻常的知识,这样才能学得深刻,把握得牢靠。

    正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放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人生幸福论》,应该说是由一些不很够格的作者贡献给大家的试作。我们既缺乏丰富的科学知识,又没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学习过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既粗又浅。但是鉴于人生幸福问题的重要,特别是处在当前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大潮滚滚而来,而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重要关头,许多朋友,特别是青年朋友们对此非常关注,多有思索,出于理论工作者的良心和责任感,我们不揣冒昧,将自己的一些研究和心得贡献出来,以期能对读者有所助益。

    本书共分四编,第一编介绍古近代哲人,特别是西方近代思想家对于幸福问题的思考,总结其经验教训,以便鉴古而知今。第二编主要论述了我们对于幸福问题的理解,着重从哲学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编讲述幸福问题在人生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例如职业、健康、婚姻家庭、休闲生活等。第四编着重研究实现幸福的道路,例如怎样正确对待主客观条件,怎样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主客体关系等。总之,我们力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从史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 16

    前  言7

    的角度,论述人生幸福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愿我们的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们,把握幸福的真谛,走上幸福之路,敲开幸福之门。

…… 17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1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

    获得幸福、享受幸福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都期望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虽然个人的生命只有短暂的几十年光阴,但是,每一个人为获得幸福而孜孜以求、奋斗不止的实践活动,组成了我们这个人类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篇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留下了许多思想家对幸福的思考和探寻,这既是思想家个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对无以计数的平凡人幸福实践的总结。伴随着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脚步,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认识走过了几千年漫长的历程。

    对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来说,追求幸福依然是人生中的重大主题。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人生经验,选择自己所期望的幸福生活道路。但是,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在我们追求幸福的人生实践中,绝不能忽略历史上思想家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我们不敢保证,了解了这些思想家的幸福观就一定能找到追求幸福的最佳方案,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借鉴这些思想家们的智慧,听听他们对幸福是怎么说的,能得到许多有益的人生启迪。

…… 18

    2第一章 西方历史上幸福观简述

    第一编 第一章西方历史上幸福观简述

    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一部人类文明史,从伦理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历史。考察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幸福观的发展历程,大致了解西方思想家们对于人生幸福的思考和探索,我们会获得这样一个印象:尽管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在人生幸福观上各有差异,有些甚至相互对立,但是,他们追寻人类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因而,各种幸福观在人类的思想宝库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后人是幸运的,先哲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我们尽可以充分利用,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加以甄别与评判,拓展自己的智慧空间,寻求最佳的人生幸福之路。

…… 19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3

    第一章 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A古希腊罗马时期:对幸福的思考全面展开A欧洲中世纪:幸福观的基督教色彩A近代西方世界:幸福研究的兴盛与繁荣A现代西方社会:笼罩在幸福观上的悲观情调A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A西方人对幸福的思考开始得很早,我们从荷马史诗《伊利昂记》、《奥德修记》,赫希阿德叙事诗《工作与时日》以及古希腊早期的抒情诗和寓言中,能够感受到古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希望和他们对幸福的初步理解。尽管他们没有明确地提出“幸福”概念,但是,他们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主张。

    我们将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六世纪。传说中的希腊“七贤”之一、雅典人梭伦(前639—前559年)出外考察,在这期间,他去撒狄会见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国王在梭伦面前炫耀了他所有的华美贵重的物品之后,他们俩人开始了一段关于幸福的对话(以下梭伦简称“梭”

    、克洛伊索斯简称“克”)

    :克:雅典来的客人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