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茅蓬语录 >

第85章

茅蓬语录-第85章

小说: 茅蓬语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人心中涌出的好言行,与良好的范例一样有益。

佛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他慈悲的教导众生,从不控制众生。

对别人最好的教育,是你的一切言行。

养子不教如养豺虎。

不去告诉别人要怎么做,就先做给他看。

天下治乱,在于家庭中,操之有道与否。

一枝嫩竹很容易弯曲成形,但是竹节长粗后,就很难再改造。

世无圣贤之士,由少圣贤之母所致。

圣人不责人至于无过,惟多方诱之改过。

钟不扣不鸣,人不劝不善。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教学生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但不可太严,太严叛逆心易起。

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熔金铜,倾入模中,模直则直,模曲则曲。大小厚薄,未入模之先,已可预知,况出模乎。

责善,要看其人如何,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勿指摘其所忌,勿尽数其所失,勿对人,勿峭直,勿长言,勿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也。

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词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

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鹜,虽欲自新而不可得。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溺爱如同毒药。儿童乃照写父母之镜。

一个孩子的未来命运,永远是母亲的工作。

教人有二:成人之长,去人之短。

天才出于困厄。

天才就是专注。一个人追求目标的渴切与坚毅,如果能像一只斗犬竖起每根颈毛追逐一只猫一样,他必能得到他所应得的。

天赋才能就像天生的植物,也需要后天的学习来修剪。

那留心小事的人就是天才。

轻易地做到别人感到困难的事,是人才;做到人才所不能做的工作,是天才。

才能即是一种恒久的耐心。

善用你的才华吧!如果没有小鸟栖息树上歌唱,树木也不过是一块安静的地方。

才华只有在你善用它时才有价值。

每一个具有精明观察力而坚持到底的人,不自觉地变成天才。

人们把成功归于天份;其实天份只是刻苦而已。

需要往往激发出天才。

具有寻常才干但有非常恒心的人,一切均可获致。

天才是金矿中的黄金,有才干的人是发掘它出来的矿工。

天才是带着自己的灯火,找出自己道路的人。

天才只是无限的惨淡经营与勤勉。

天才是智慧的眼睛,是思想的羽翼。它常走在时代前面,是时代的先驱者。

爱迪生:「我不认为自己是天才,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去作而已。」

你可由一种现象看出来,有一个天才在这世界上出现,那就是一些蠢才们都联合起来反对他。

瓜是生在纯粹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横溢的天才一如沃土,如不加耕耘,可能只长莠草,而不产葡萄或橄榄供人享用。

常识是本能,而丰富的常识即是天才。

天才是作他需要作的事;能力是作他能够作的事。

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灵感,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所组成的。

天才常被认为是一种忍受痛苦的无限能力。

天才的秘诀,即在于能够一直保持童年的那股赤诚至老。

天才永远知道可以不把什么放在心上!

天才最强烈的特色之一——有能力点燃自己的火。

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

对自己不满足,是天才的根本特征。

凡事只要用心,千里马总会遇上伯乐。

恒心与天才,流向同一大海。

令平凡人目眩神迷的旷世才华,通常只是他们坚苦卓绝的表现而已。

世界上有天才,但是他下的苦功比别人深。

所谓天才,只是指忍受无穷痛苦的雅量。

渡河的木筏

仪式只是要辅助我们的学习,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正题。

佛陀只能指出修行的道路,却不能替我们修行。

所有的教导只不过是譬喻,用来帮助心灵看到真理。

所有修行的标准,都是为了洞察和见到法的善巧方法,人们应当依法实践。

透过教法的实际应用,才是真正的护持。

如果你只是经过了受戒仪式而没有去反省戒条的意义,要进步是很困难的。

佛法就是一方面要使人类种种互相侵害的事减少下去,一方面要使人类良善的德性行为增长起来。

就像蜜蜂只汲取花蜜,毫不破坏花瓣的美丽和芬芳一般。仁者随缘而住,亦只是吸取智慧,而不迷失于他物之中。

为了拔除扎在脚上的刺,往往必须借助另一根刺,而脚上的刺一旦拔除,两根刺同时都可以丢弃。同样地,为了除去蒙蔽「真理」的无知,知识有其必要性,但要知道,知识只不过是一种工具。

经典的教化,只是方便令我们明心见性,不是要你对文字执着。

法是渡河的木筏,而不是为人执取,负在背上用的。

佛是众生药,众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瘥(瘥:病愈之意。)乐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赵州:「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自性无名,心佛众生,皆是假名。」

司空本净禅师:「佛是虚名,道亦假名,二俱不实,总是假名。」

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强名。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大道不在言也,非言无以显道;佛法不在学也,非学无以明法。

认定死语,重增虚妄,辗转惑乱,无有了期。

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

不起诸见,无一法可得,不被法障。透脱三界凡圣境域,始得名为出世佛。

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屏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

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

本无烦恼,焉有菩提。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佛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以其与真如本体无关。

万法已知便应舍,因其妄心也。妄心变幻无常,故法亦无常,名为因缘,名为方便。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外无一法而建立,法尚应舍况非法。

彩云端里神仙现,手把红罗半遮面;急须着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

若欲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言语亦是大道。

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法性本来圆明,病愈何须执药?

法本如渡筏,得渡不执筏。

处世态度

要有接受别人忠告的雅量,别人才会诚恳地对我们提出忠告。

人类改造一切,唯独没有改造自己。

恕自己一过,则万过必从之而生。

承认过失决非耻辱,此不过所谓「昨非而今是」耳!

接受忠告就是增加自己的能力。

求得进步之方法,在于能接受别人切实的规劝。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优点和缺点,但是缺点比优点容易暴露。

不论你卡在哪里,坚持到底,直到你解决它为止。

当我们开始修行时,才能真正地开始看到自己的过失。

承认错误,并不表示你就不必改过。

我们练习着去将我们的犯错减少,不去为恶也不说恶语,这就是佛法了。

专注别人的错毫无益处,你更该做的是看好自己的过错。

身体只是一种工具,供你用来造善业,并尽你所能地全部还清你所负的旧恶业。

处理错误的方式是:有宽大的胸襟承认错误,有足够的智慧从中学习,并聪明到足以弥补之。

人们常以为犯小过无伤大雅,那知更大的失败常是小过导引而来。

知过而不认过,是最大之过。

喜闻过者,忠言日至;恶闻过者,谀言日增。

公开忏悔有益于灵魂。

人皆知涤其器,莫能洗其心。

病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念自己有几分不是,即我之气平,肯说自己一个不是,即人之气亦平。

过莫大于纵己之欲。恶莫大于言人之非,病莫大于不知己之失。

云去而本觉之月现;尘拂而真如之镜明。

那个名叫「失败」的妈妈,其实不一定生得出名叫「成功」的孩子——除非她能先找到那位名为「反省」的爸爸。

高雅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忏悔包括改过。

雷霆之怒尽当息,虎狼之威人不同。

将错误推给别人,是一种极为脆弱的托辞。

最急需改变的不是你的收入、职位、房子,而是你的观念和信念。

智慧来自于自省,也就是花时间去探讨你之所以成为你的原因。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看自己的前面,不如看自己的内心。

我们在自己身上发现了别人对我们隐瞒的东西,我们也从别人身上认出了我们对自己隐瞒的东西。

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自动管制自己的人就是聪明人。

一个人要研究和反省自己的过错,否则,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为一件过失辩解,往往使这过失显得格外重大,正像用布块缝一处小小的破洞,反而欲盖弥彰一样。

但见己过,不寻人非。

我们必须独自为自己的解脱而努力。

人的心也像庭园一样,每天都要整理,才不会杂草丛生。

只见人之过而不知己之失,乃愚昧的天性。

知过则已改过了一半。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而不能改,是无勇也。

人皆有过,唯愚者执过而不改。

忏悔对灵魂有益。

聪明人往往从别人的错误中纠正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