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茅蓬语录 >

第47章

茅蓬语录-第47章

小说: 茅蓬语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有心取相为实,定知见性不了。

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一一诸心,当处寂灭,当处是道场。

境本自空,何须坏相。

离忆想而无法可成,除分别而无尘可现。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不住一切相。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我心空寂,本无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尽落邪道。

我心本来空寂,一切相貌皆是妄相,但莫取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

不着文字名解脱。无心相处,名为彼岸。

不见相,名为见佛。

有时我们为了小小一句话,争得脸红脖子粗,哭笑不得,好似语言有生命一般。

人因怕死而祈求长生不老,怕容貌改变而浓妆艳抹,因厌弃年老而祈祷青春永驻,不断追求不变的事物,有如走进无花果林中,如何能寻找得到花朵呢?

忠诚老实不贪心,道在心中勿外寻,善恶因果自己种,苦乐因缘随心生。

见诤终日喧哗生,久远难能得清心,若依言论求明性,枝叶亦可伪作根。

万境本闲,唯人自闹,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若因想获得别人的赞美,或是来自出锋头的贪婪心,即使是难得的善行,也会产生负面作用。

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因某种人生观改变而带来震憾,改变当然是种可喜的进步,但依然还是要以平常心看待之。

昨天是张兑现过的支票,明天是个不可预知的未来,而现在呢?「现在」只是不实在的一种观念。

道是在心,而不是在外表。

若不了解佛法的真理,只求外在的感应,那就容易退失菩提心。

佛法多门,修心第一。佛称大觉,觉即是心,故离此心外,无佛可成。

语言及文字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而已。

要离开文字的执着,就要将文字当成是一种真理的观照。

圣人并不是被大多数人赞叹而伟大,圣人是因为彻底了悟自己的这颗心而伟大。

若心不依法修行,名为佛门外道。

着相而求,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

纵你学得多智,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

功德智慧乃万行之初,功德智慧从无相而来。

自心如秋月,何必向外驰求?

时间并没有所谓一定的定数,于每一个空间当中都可以讲现在。

当你执着于外境之时,清净妙明的真心自然显现不出来。

若透过文字,则会产生执着文字的假相,而加层揣测便偏离了真如。

执着心是业,分别心是业,是非心是业,起心动念无非是业。

修道之人,切莫外求。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望文生义,三世佛冤。

所有的论断,都不是在外而是在心。知见不立知,当下即是涅槃。

戒为无相,名究竟戒。

不见一法即如来,是则名为观自在。

无论遇到甚么境界,皆以无相待之。

了了见,无所见,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若不着一切相,见一切境皆是至真、至善、至美。

但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迷时爱欲心如火,心开悟理火成灰,灰火本来同一体,当知妄尽即如来。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所谓的「放下」,即是把什么事都化为没有的力量。

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别的名字,仍然一样芬芳。

透过语言,任何事情多少会有偏差。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大部分的人,迷于肉体的美好,即无法看见其结果所引起的灾害。

人情变化无常,世路崎岖不平,以出世的心,面对入世的事,才能解脱自在。

佛陀舍弃有限,故赢得了生命的永恒。放下有限,才能赢得无限。

想获得心灵的解脱,要能不为物牵。

花样越多,越显出一个人的浅薄,如同水流,只在浅滩上才水花四溅。

人因为眼见耳闻,迷惑于假相,活在错误中,才不断地滋生烦恼。

对境无心,色即是空;分别取相,空即是色。

至理无言,大道无相。

内容愈不好的东西,它的商标和包装才是愈像样。

「肉体就是我」乃认贼为父。

肉体只不过是我们的心念所投射的影子,根本无实体。

明心见性无法经由我们的感官觉受到。

我们称之为时间的这个名词仅是测量的代用品;真正的「时间」是唯一的且不可分割的。

智者将心灵从粗钝的物质世界收回。专注于宇宙中不生不灭的本体。

知妄想为空,妄想即是般若;执般若为有,般若即是妄想。

幻相是罩住真理的面纱。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能成就佛道。

为什么美容、整形中心的生意如此鼎盛?因为人们习惯认假为真,而用错心了。

人生最大的障碍和不自在,就是受外界的牵制。对外在虚假的认同,而破坏了我们心灵的统一。

绝对的本体是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因果律的范畴。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着之病。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也。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着,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虽知是假,仍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根身器界一切境相,皆是空花水月,迷着计较,徒增烦恼。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不识佛道,徇(徇:营求之意。)世名字,如狗逐块。

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当令心如虚空,超然尘表。如虚空者,不住相是也。

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于诸法离相是精进,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自初下手至成佛为止,皆是不住于相。

佛所说法,须于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时契入。

法性本无青黄,众生谩造文章。

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名为无相行。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

三十二相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八十种好属色,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外求有相佛,与你不相似。

有心取相为实,定知见性不了。

逸态闲情,唯其自尚,何事外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人怜,无劳多费胭脂。

佛性本来圆满,不住一切相。

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

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无人无我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

若不随声色动念,不逐相貌生解,自然无事。

法身无相,应物现形。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虽纷纷万有,而有即是无也。何以故?本不生故。

五蕴山头一段空,来时无口去无踪;要明落叶归根旨,末后方能达此宗。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我相一起,便有人相。有人有我,便有和合的众生相,有众生相,便有相续的寿者相。那就诸相竞起,无由见道。

心不住相,还叫什么做世间呢?

三藏修多罗如黄叶止儿啼。若只向句下钻研,各执家法,何异各特黄叶剪成种种花样?

一切施为,尽是法性。不解返源,随名逐相,迷情妄想,造种种业。

真佛无形,真道无体,真法无相。

没来也没去,就是「没事儿」。

离言绝思,任运自在。

如人妄认生死为有,或无生死人告云:本无生死。彼人一朝妄息,生死自除,方

知生死本来是无。只生死未息时,亦非实有,以妄认生死有故。

眼不见谓之希,耳不闻谓之夷,故云无心道现。又真心无形,非见闻觉知之所能解。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法身无相,谁云自他?境智非一,孰云去来?

诸佛说心,令知心相虚妄。

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看万法不用肉眼,而是透过真如之眼,即法眼、道眼。道眼不通,是被肉眼阻碍了。

生死大梦,随倒想生,如从梦觉,倒想自离。若悟真空,五蕴六入,一切皆如,

尘劳本净,无道可修,无灭可证。若得大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