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茅蓬语录 >

第35章

茅蓬语录-第35章

小说: 茅蓬语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感谢别人的帮助,除了口头感谢,更要以行动配合。

如果你不得已非让某人失望不可,千万不要是在你失意时帮助你的人。

感恩的心为灵魂创造了奇迹。

骄傲的人很少知恩。因为他永远不会认为他已得到他所应得的一切。

一个人想活得自在,就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得太顺理成章、轻而易举。其实我们都是受尽恩惠的人,活着已难能可贵。

爱是让父母无忧无虑安享余年。

爱是功成名就时,不要忘了记上一笔父母的功劳。

感恩有助於丰富生命。

忘恩负义经常是人类的一个弱点。但是,我还不曾看见有作为的人做出忘恩负义的行为。

如果感恩是最大的反省行动,那么收获最大的是自己也是别人。

我们要感谢贵人的提携,也要感谢小人的提携。

我们的成功和喜悦,不全然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奠基在前人的经验上,拜整体文化之赐,才创造出那么一些成果。

不应等到有成就才回报,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对活下去表示感恩和回馈。

「感恩」及「回报」,此二者是相互配合的。

快乐来自於以感激的心情,去接受眼前的生活。

知恩为大悲之本,开善业之初门。

我们要感恩逆境,逆境就是我们的名师,是我们成就佛道的增上缘。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本,生时以孝养为先,回报养育之力,死后以追孝为本,致力报恩。

一般人受到非难,总想以牙还牙,其实这犹如朝天唾痰,不但无法伤人,反而污秽了自己。

一般人总因受批评而怨怒,受赞美而欣喜,其实,应当将对方的批评当成关心,而加以感谢才对。

无量的喜悦及感恩,即近於「佛」。

给你最大的痛苦的人,也是你最要感恩的人。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感恩每个人,用感恩心过日子,舒畅多了。

一个人在绝境时,还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难得的。

世间一切乃众缘和合,众力所成,非独一人所能,是故当怀感恩之心。

对於指示过失、谴责恶行、指责缺点的人,应心存感恩。

凡事心怀感恩,而不自赞己功。

没有平地,显不出高山来。

受人点滴,涌泉以报。

百善孝为先。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畜;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母亲就是上帝的别名。慈母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用一颗感谢的心可治好万病,这是信仰真理者的体验。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慈悲之门

慈悲比任何事都更重要!有了慈悲,你可以做到许多你认为可以做到的事。

人类的梦想应该建筑在远大与无尽的众人福祉上。

仁慈是一种聋子听得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愿死者有不朽的名,愿生者有不朽的爱。

把「爱」当作动词,而不是名词或副词。

热爱生命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热爱许多事物。

真正的仁慈,必须付诸行动,接纳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仁慈是无法抗拒的,但确实需要不含任何杂质的真诚作为后盾。如果你坚持对人仁慈,即使是再不讲理的人,也奈何你不得。

和人分享快乐,则快乐加倍;和人分担烦忧,则烦忧减半。

要帮助别人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做人的原则只有一个:助人。

人类必须消灭战争,否则战争将消灭人类。

对待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用仁慈来杀死他们。

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建立在慈悲的基础上。

西哲云:「我不会把一个无故踩死一只小虫的人,列在朋友的名单里。」

同情仅次于慈悲,是人心最圣洁的感情。

同情别人的遭遇是好的,但绝不能同情自己。

自私者的心田里,开不出同情的花朵。

对付敌手完美的优点,除了爱,没有其他的对抗手段。

慈悲的行动算是个人心灵进化的一种活动,即使它是完全为了他人的成长所付诸的行动。

爱他人不只是心手相连而已,最终要做到与爱自己无任何分别的境界。

若欲知何处可以寻得慈悲,那就从自己的内心寻起吧!

我们一生的任务,就是要以慈悲来行销这个世界!

要爱,但不要执着。单纯地去爱,让爱为我们带来的是喜乐而不是痛苦。

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对万物怀有慈悲之心。

爱是消除仇敌最佳的办法。

真的慈悲之爱,是没有美丑的区别;真正的善行,是超越好恶的。

纯洁的爱使人类臻于至善;淫逸的爱则使人类败坏。

爱是建筑于实际的行为,而不是建筑于抽象的言语。也只有以行为表现的爱,才是有生命的爱!

仁爱或同情,一方面需以情感来启发,另一方面还得以理智来领导。

自私者的心田里,栽不出「同情」的花朵来。

「同情」是一切内在的道德和尊严中最高的美德。

不要把你的爱置于绝壁之上,因为那是很高的。

当我们爱这世界时,我们才住在这世界里。

「慈悲」乃是一种能和蔼、温柔地对待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人、事、物的能力。

慈悲心不是要自己去喜欢我们所不喜欢的,而是要能允许它的存在,并且愿意与

它和平共存,乃至放下!

将慈悲用来除去某些事物是不应该的,相反地,我们应该利用它来提醒我们自己,要以最深的耐力来对待所有不愉快的存在。

最佳的礼物,乃是用爱包装,然后用心弦系着送去的。

以仁慈播种,收割友谊。

一盎司的慈悲与一吨的聪敏一样有价值。

帮助他人正是生命的本质。

生命就是一朵火焰,慢慢烧尽自己。

视人如己,则人间如天堂。

悲哀是一个人不胜负荷的重担,但若两个人就能很容易抬起它。

怜悯胜于施予,金钱乃身外之物,同情则是深入灵魂的感情。

我们衡量一个人,除了看他作些什么之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看他付出些什么。

行善的自觉便是一种丰足的报酬。

仁心胜于冠冕。每一件善行都是永恒中的一颗谷粒。

善良是付诸行动的爱。

最勇敢的人,也就是最温顺的人,是故唯爱人者方有大勇。

一件善事正如同一枝蜡烛,为罪恶的世界带来了光明。

成熟的人生观必须能从多方面去了解人生,而对众生产生一种悲悯与恕道。

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爱者,隘也;通过爱,走出狭隘的自我,心灵将更宽广敦厚。爱者,碍也;通过爱,克服所有的障碍,生命将更丰美成长。

慈悲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很多人将它遗忘了。

每个人都需要关怀,如果你有能力,何不给别人多一点关怀?

把你的爱送给人——也许那将是他们所有的全部。

为行善而行善的人,虽不求取歌颂,也不求取报酬,但两者终将来临。

行善不分事大事小,只要有这份心意,都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每个人都需要无条件的爱。

多关心周遭的人需要什么,你将会有意外的收获。

爱是你必须贡献给其他人的最好的礼物,而且不求回报。

学习去爱,爱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力量。

竞赛的输赢只是一时。能真正受到肯定的,是对别人贡献最多、活得最精采的人。

凡是心中有爱,不求回报的人,就是活菩萨。

哪里有爱,哪里就是人间天堂。

生命无法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我们关心的,远比我们知道的少;我们知道的,远比我们所爱的少;我们所爱的,远比我们能爱的少;我们所表现的,远比真正的我们少。

一位具有爱心的人,满眼所见尽是惊奇与生命的喜悦。

仁慈的行为,乃是善人一生的至美。

善心慈爱是唯一不会垮的投资。

当一个人想谋杀一只虎时,他说那是游戏;但当这只虎要残害他时,他便说那是残暴了。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的感情,它像甘露一样从天而降,它不但赐福给受施者,也同样赐福给布施者。

为人设想多,为已设想少,抑制私欲,实施慈爱之念,即构成人性之完美。

我们祈祷上帝慈悲,自己就应该做一些慈悲的事。

爱就意味着,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

「慈」,一点也不困难,难是难在对所有我们不爱的人都培养这种感觉。

我们在面对一个十分不受欢迎的人时,最需要长养慈悲,这是真正下功夫来改变理性和感性的最佳时刻。

每一个众生都是你学习慈爱的情境。

爱别人,是要朝着使「自我」愈变愈小的方向去做。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没办法去爱他人的。

内心拥有愈多慈爱,「自我」就会愈微弱;「自我」愈是消除,内心就会显露出更多的爱。

「悲」是去融入、去感同身受。

若要终止感官欲望,可以将精神放在服务人群上。

不带执着的爱,是唯一不夹杂恐惧的爱,这种爱才是清净的。带有执着的爱是枷锁,蕴藏了情绪的狂浪,往往制造一种看不见的铁链。

送一块翡翠给公主,不如送一个面包给乞丐。

每个人都有一把通往福报的梯子,就看你愿不愿意攀爬。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

仁惠之言,乃尘世的音乐。

仁为最高尚的武器。

博爱之心,乃真正的智慧。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在人类善良的灵魂里,隐藏着自然的珍贵感情。它并不是只赞成自己的幸福,而是在别人的幸福中,不断追求自己的幸福。

非出于利已的善意行为,会带来最高最美的利息。

因为我爱得更多,所以我得到更多。

人生不只是生存而已!

在爱心的付出上,越陷越深,但也越感到生命的充实感。

「爱」最伟大之处,就是打开了人生的视窗。

没有能力爱人比没有人爱更可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