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之九品芝麻官 >

第616章

仙之九品芝麻官-第616章

小说: 仙之九品芝麻官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个举人,秦之初都认识,顺德五十七年的时候,秦之初曾经跟他们一起参加过会试。他还清楚地记着年纪比较大的那个举人的一些轶事,这位举人名唤岳麓南,为了备战顺德五十七年的会试,提前一年半,就进了京城备考,结果还是名落孙山。

秦之初后来还听说,岳麓南之后干脆就在京城买了一个小院,连老家都不回了。也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老年,听说你收到了家乡的信了?快给愚兄说说,老家最近都有一些什么新闻?”岳麓南问道。

“能有什么事呀?对了,要说新闻,还真有一件。岳兄,咱们老家最近也开始兴起了兴建国师祠的浪潮。听说国师祠那里都有仙师做监工,给的工钱很是丰厚,很多匠人都争着抢着过去。”老年说道。

岳麓南摇了摇头。“说起来,咱们跟国师还是同窗呢,一起参加的顺德五十七年的殿试。你说秦之初他怎么就做了国师了?做了国师不要紧,他干嘛张罗在全国各地兴建国师祠呢?这还有一点读书人的超然和洒脱吗?沽名钓誉。有辱斯文呢。”

老年哂笑道:“你这就不懂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追求。说不定这里面还有什么说道,只是咱们不知道罢了。对了,岳兄,我听说国师祠的香火特别灵,在哪里许什么愿都能够实现。要不,咱们也去给咱们的同窗烧烧香。许许愿。保佑咱们今年会试旗开得胜,怎么样?”

“你拉倒吧。”岳麓南不客气地拒绝了老年的提议,“什么狗屁的灵验呀。我可是听了不少人说,去国师祠许愿,就没有应验的时候。我还听说很多人不但经常到国师祠烧香,还暗中给咱们那个同窗树立了长生牌位,虔诚的不得了,那也不管用。住在豫州会馆隔壁的冯寡妇。你知道吧?”

老年连连点头,“知道,冯寡妇可不容易呀。丈夫死得早。她三十岁出头,就开始守寡,含辛茹苦把几个儿女拉扯大,颇受街坊邻居的赞赏。怎么,她有什么事了?”

“冯寡妇得病了,还是一场怪病,把她那点家底全都耗干了,人也没有治好。从她得病到现在,她跟她的几个儿女不止一次到国师祠许愿,还不是一点用都没有。冯寡妇的大儿子一怒之下。把供奉着咱们同窗的长生牌位就给劈了,当柴火烧了。”

“竟有此事?那就真的该把长生牌位给劈了,要是换成我,我也劈。”

……

秦之初蹙起了眉头,他的神识在昊天金阙中一扫,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已经坍塌下来的长生牌位。上面果然有那个冯寡妇的名号。

秦之初的神识再仔细的巡视了一边,先先后后又找到了二三十个坍塌或者半坍塌的长生牌位,这么一点数量,掩埋在七十余万的总量中,显得很不起眼,他原来根本没有注意过。

突然之间,秦之初似乎有些明白了。他不再继续在豫州会馆中盘桓,起身出了会馆,径直朝着冯寡妇的家中走去。

冯寡妇这个人,秦之初也知道。冯寡妇年轻的时候,就是豫州会馆的帮佣,后来,她的三儿子也到豫州会馆做事,是个打杂的,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勉强糊口而已。

从豫州会馆出来,往东走,有个又窄又挤的小胡同,这里住的基本上都是贫民,在京城,都是勉强度日。

在胡同中,没有走几步,秦之初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药味,他循着药味往里走,一直快要走到胡同的底部了,才动了冯寡妇的家。

冯寡妇家的门口坐着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女人,衣服上补丁摞着补丁,怀里趴着一个哭闹不已的孩子,女人正手捧着一个豁口的陶碗,喂孩子喝清的能够照出来人影的稀粥。

见秦之初走过来,那女人连忙站了起来,有些拘谨地说道:“举人老爷,你有什么事吗?”

秦之初冲着女人温和地笑了笑,“本……,嗯,你是这家什么人?冯寡妇是你的亲人吗?”

那女人忙道:“她是我婆婆,我是她大儿媳。”

“这样啊。”秦之初说道,“国师知道了你婆婆的一些情况,特地派我过来看看。我呢,懂些医术,国师在我来之前,还赐了我一些灵丹妙药。快带我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救你婆婆?”

女人长大了嘴巴,“你,你,你是国师派来的?国师怎么会知道我婆婆病了?”

秦之初笑了笑,“你们不是到国师祠许愿了吗?你们的心诚,国师自然就知道了。呵呵,不说这些了,还不快点带我进去看看。”

女人醒过神来,连忙冲着院子里面喊道:“当家的,快出来。国师派人来看婆婆了。”

一个大汉从院子里走了出来,“什么?你是国师派来的?滚,你给我滚,我们家都不再信那劳什子的国师了。”

秦之初笑了笑。“你把我撵走,谁来医治你娘的病?”

“你少猫哭耗子假慈悲。我娘不稀罕国师派人过来。你快滚,你要是不滚,我可要撵人了。”大汉一边说着。一边撸起了袖子,大手张开,就要推搡秦之初。

秦之初随手一挥,大汉就被定住了身,龇牙咧嘴,一只脚抬着,动弹不了了。然后。秦之初径直就朝着院子里面走去,那女人扑到自家男人身上,又摸又推,想把自己的男人救过来。

秦之初走进院子,发现这家连个正儿八经的房子都没有,浓重的药味从一间破旧的茅草屋中传出来,秦之初抬腿走了进去,就见地上铺着一层破油毡。油毡上有一层厚厚的稻草,上面是一床残旧的棉被,一个瘦的只剩下骨头的老太婆躺在上面。呼吸微弱的可怜,或许连小猫小狗的气息都要比她重一些。

秦之初的神识在老太婆身上扫了一圈,发现冯寡妇的病乃是因为腹中有了寄生虫引起的,这些寄生虫在她的体内已经形成了规模,遍布了她的五脏六腑,即便是从皇宫之中,把御医请出来,也别想救冯寡妇的病。

不过这个问题对秦之初来讲,根本就不能称之为问题。秦之初取出了几个药瓶,倒了几粒丹药出来。他先用一枚丹药吊住冯寡妇的命。然后用一种药性比较猛的药给冯寡妇服用,用刚猛的药性,逼着那些寄生虫,往一个地方聚集。

随后,秦之初不客气地用真元在那个地方划了一个口子,把所有的寄生虫都从哪个口子中逼了出来。然后用真火烧了个一干二净。

然后,秦之初又给冯寡妇服了一些其他的丹药,就见冯寡妇的气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的好起来。她的身上慢慢的也有了些肉,整个人快速地恢复着健康。

冯寡妇猛地睁开了眼睛,看了看秦之初,“你是谁?老太婆以前怎么没有见过你?你不会是国师派来的吧?”

秦之初呵呵一笑,“不错,我就是国师派来的,我给你服用的丹药,也都是国师赐给你的。冯氏,国师之所以要救你,是因为你的虔诚。以前不派人过来救你,是为了考验你,而不是放弃你。你可明白?”

人都救了过来,自然是任由秦之初信口给他自己找理由了。冯寡妇本来就对秦之初有着极深的信仰,这会儿又是秦之初把他救了过来,那股信仰马上又复生了,并且变得更加的虔诚和狂热。

“请神使转告国师,老太婆已经吸取了教训,以后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再对国师有任何的质疑了。从今以后,我们一家都是国师最虔诚的信徒了。”冯寡妇说着并不华丽的语言,表达的却是坚定不移的决心。

秦之初点了点头,然后取出一块玉牌,递给了冯寡妇,“你们家很贫困呀。这块玉牌,你拿着,去韩国府一趟,就说是我说的,让韩国公酌情给你们家安排一份养家糊口的差事做。”

冯寡妇大喜,“多谢神使。”

秦之初点了点头,转身就朝着屋外面走去,冯寡妇紧紧地跟在他的身后,送他。

从茅草屋中出来,秦之初打了一个灵诀,解除了对冯寡妇大儿子的禁锢,然后脚下生风,腾空而去。

冯寡妇的大儿子先是迷迷瞪瞪地看了看远去的秦之初,又把目光转向了冯寡妇,“娘,你好了?”

冯寡妇拉着儿子的手,“儿呀,是国师派人过来救了娘,快,去给国师的长生牌位烧一炷香,谢谢国师。”

……

从冯寡妇的家中出来,秦之初径直去了国师祠,在哪里,他逗留了半天时间,在国师祠内外,他用各种手段,监听了一些人的谈话,从他们的谈话中,秦之初了解到了不少跟冯寡妇类似的事情。

这些事情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就是不管他们在国师祠许什么愿,他们都不会得到任何回应。神灵吸引香火,不能够适当的给予信徒回应,那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它会导致信徒对所信奉神灵的怀疑,并且阻止信徒的进一步壮大。

当然,那些虚构的,不存在的神灵,不存在这些问题。不过这些神灵存在的时间比较长,很多信徒会主动地给这些神灵编撰一些有求必应的故事。

秦之初就比较特殊一点,他的时间太短了,信徒的基数不大,即便是智屏公主、虞美惠等人施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编制出来一个环绕着秦之初的完整故事体系,然后再用这个故事体系去吸引人。

长期以来,秦之初用来吸引信徒的,是他的强大,是他的无敌,是他捍卫治下百姓的利益,这是他刚强的一面,却不一定能够完美地契合信徒们的心理需要。

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队和入宫

秦之初了解完情况之后,给智屏公主发了一个传讯符,把情况跟她说了说。很快,智屏公主就让他去皇宫一趟,智屏公主还特意交代,让他穿上国师的那套行头。

秦之初不知道智屏公主为什么要他去皇宫,不过还是依言穿上了国师袍服,这身袍服的款式跟天命地赐给他的那一身,一模一样,倒也不用担心让未来的老丈人心里面有什么疙瘩。

再去国师府把卤薄仪仗带过来,肯定是来不及了。何况,秦之初急着去和智屏公主讨论一下应对之策,也懒得花费时间再在国师府和皇宫之间,往返一趟。

秦之初干脆把飞天梭取了出来,驭使着飞天梭,朝着皇宫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