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济大帝-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吕布,张济派关平守舞阴,张绣守比阳,也是各自率军五千。
最后一路就是孙策了。
张济丝毫不把孙策放在眼里,这家伙就是一武夫,有勇无谋。
但是,孙策这次北上,是带着周瑜来的,那家伙绝对是个厉害的角色,使得张济不得不慎重对待。
六万大军,已经分出去四万五了,只剩一万五千人。
宛城必须留一万人马,张济的可用人马就是五千了。
五路诸侯来到的那一天,宛城的那些大户,张济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闹出点什么动静来,毕竟,他们的私兵可不少啊。
当然,张济还有六万屯田兵,也不是小数字,可不到关键时候,张济还不想过多地暴露实力,这是他的杀手锏。
五千兵马,对付孙策的三万大军,依然只有一个办法:守。
但是,守在哪里,却是有学问的。
原本张济是打算守蓼县,可袁术将安丰的守军抽走,张济只有五千人马,不能分兵,于是就不得不改变了主意。
这个主意,改变得相当大胆,张济准备在孙策攻克合肥之下,在曹操拿下陈国之前,一战而下寿春。
然后,张济就准备留五千人马驻守寿春,以桥蕤为主将,刘详和许褚副之,祢衡为谋,抵御江东大军。
除此之外,张济还派蒋琬再次北上邺城,面见袁绍,将曹操欲五路诸侯讨伐之事相告,并请袁绍在五路诸侯大军齐动的时候,陈重兵于兖州和徐州边界,以震慑曹操和吕布,使其不敢全力出兵。
这一次,袁绍没犯糊涂,手下的谋士也没有不一样的声音。
有了袁绍的支持,张济的底气就充足多了,嘿嘿,只要这一关能熬过去,老子先灭了曹操这厮。
张济心里明白,曹操这厮眼光太毒辣,做事太果决了,还有他手下的谋士。
只要张济拿刘表开刀,这丫的十有八九会出兵扰乱张济的后方,万一他再把吕布给鼓动了,一不小心又成了几面受敌了。
刘表不是袁术,荆州不是淮南郡,张济要想吃下来,非得用全力不可,后院绝对不能着火。
一番布置之后,张济亲领三万大军,以祢衡为谋,许褚、胡车儿、关平、祖郎、陈牧为将,东征寿春。
桥蕤和刘详是袁术降将,张济没带他俩来,等打下寿春城之后再调他们二人前来接管。
第120章 不是老子不上朝()
听到张济率军前来的消息,袁术忍不住破口大骂:“张仲益,简直是混蛋王八蛋,朕招你惹你了吗?”
张济打过来,袁术逃到合肥去了,现在刚回来,屁股还没坐稳呢,张济就又打过来了。
关键是,上一次袁术能逃到合肥避一避,可这次不行了,孙策马上就打到合肥了啊。
袁术对张济真的是又怕又恨,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心中拿捏不定,到底是寿春城安全啊,还是合肥安全啊。
于是,袁术便将阎象等人再次喊过来,向他们问计。
阎象立即说道:“陛下,万不可再逃了。若是陛下两次遇张济而逃,就算我军有百万,亦无战心啊。”
杨弘也表示同意:“陛下,寿春城易守难攻,又有十万大军,而那张济只有三万之众,想要破城,绝不可能。”
“不可能?”袁术可不相信,皱了皱眉,“上一次张济不就已经破了寿春城吗?”
袁涣接着说道:“陛下,上一次城破,乃是刘详逆贼里应外合。然此番,刘详府中地道已被填平,我军也无通敌之奸细,必能守城。”
阎象又说道:“若陛下再次弃城而逃,张济一旦兵锋南下,与孙策南北夹击合肥,则陛下连退路也没有了,还望陛下三思。”
退路也没有了。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袁术,当即就一拍龙案:“好,就以众卿之言,坚守寿春城。”
“只是……”袁术微微叹了口气,“纪灵在合肥,这寿春城的守城之将该是何人才能胜任啊。”
阎象一拱手:“陛下,微臣以为,陈兰将军可担此重任。”
“陈兰?”袁术登时眼睛一亮,不错,他怎么把陈兰给忘了,貌似六安还有兵马三千的吧。
袁术大喜,立即说道:“传朕旨意,任命陈兰为骠骑将军,着令其火速赶回寿春。”
阎象等人齐声说道:“陛下英明。”
很快,天使就带着袁术的圣旨,赶往六安。
陈兰接了圣旨之后,自然不敢怠慢,留下副将雷绪镇守六安,率领另外两员副将梅乾、梅成兄弟,一起动身,赶往寿春城。
有了陈兰守城,袁术就安心多了。
不过呢,经此一难,袁术就更加荒淫无度了。
之前留守的一大堆嫔妃和宫女不是被张济一窝端了吗?
不怕,继续选秀,老子要做灭亡前的最后疯狂。
孙策兵临合肥城下,张济兵临寿春城下,袁术竟然还在为选秀忙活,人心彻底背离。
梅乾和梅成兄弟也是很恼怒,一起对陈兰说此事,让陈兰进谏袁术,放弃选秀,同时拿出军饷,犒赏三军。
陈兰果然进宫劝谏去了,却惹得袁术一阵怒骂,若非是现在他只得倚重陈兰,只怕就把他给关起来了。
这陈兰的性格很是刚毅,眼睛揉不进沙子那种。
历史上,陈兰就因为袁术太过于奢侈,听不进劝谏,就跟雷薄一起离开了袁术,在灊山,也就是现在的天柱山落草为寇。
此番被袁术所骂,陈兰对袁术是灰心之极,就跟梅乾和梅成兄弟商议,留下骠骑将军印,趁夜离开寿春城。
离开寿春之后,陈兰三人回到六安,喊了雷绪,带了一千心腹军士,向南去了灊山,落草为寇,跟历史上的情况差不多。
陈兰的离开,再次给袁术一次巨大的恐慌,他手上已经没有大将可用了。
于是,在杨弘的举荐下,袁术起用了大将李丰,将骠骑将军之位给了他。
李丰刚刚到位的第二天,张济的大军就兵临城下了。
李丰对袁术还是忠心耿耿的,历史上,袁术与曹操作战,兵败后退走,留下李丰与桥蕤、梁刚、乐就四人断后。
李丰等人退守寿春,曹操派乐进、于禁等人围攻寿春,城破之后,李丰四人阵亡。
张济兵临寿春城下之后,只安营扎寨,并不进攻,每日只是操练兵马。
但李丰却丝毫不敢大意,几乎是吃住在城头,唯恐张济玩什么花样,来一个夜半攻城什么的。
一晃就五天过去了,张济依然是按兵不动。
李丰也是久经战阵,隐约感觉到,张济肯定是有阴谋。甚至于,李丰几乎能猜到,张济肯定是玩老花样,挖地道。
立即,李丰就派出了一万军士,在寿春城内到处搜查,张济的地道口会挖在什么地方。
查了整整两天,整个寿春城几乎都被掀了个遍,却也没有发现哪一处地方的下面是空的。
李丰就更加奇怪了,若张济的阴谋不是地道,那么,以三万大军来攻十万大军坚守的寿春城,而且还按兵不动,他在等什么。
袁术也听说了此事,亲自来到城头视察,却也没看出什么所以然来,就叮嘱李丰一定要谨慎守城,不要给张济任何可乘之机。
然后,袁术就回宫继续享乐去了。
这一次的选秀,袁术的后宫又充实了五十多名嫔妃和二百多名宫女。
每天,袁术也不上朝,就是跟一众嫔妃在后宫喝酒、嬉戏。
丫的,不是老子不上朝,上个鸟的朝啊,老子的大仲皇朝只有巴掌大的地方了,而且还打着仗。
袁术的确疯狂了,跟曾经的汉灵帝有一拼了,每天宠幸两人,中午一个,晚上一个。
似乎,只有那处子之血才能激发起袁术曾经的斗志,让他从张济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寿春城这边风平浪静,但合肥城那边却是已经开战了。
孙策兵临合肥城下之后,没有急着攻城,而是率兵搦战。
纪灵的瓶颈突破,武艺大增,自然也想再次会会孙策。
昔日,孙策和纪灵同在袁术帐下为将,二人自然也切磋过。
那时候,孙策虽然还很年轻,只有十六七岁,但纪灵就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第一高手的称号被孙策轻易摘走。
这口气,纪灵已经憋了好几年了,今天,他要洗刷曾经的耻辱。
两军摆好阵型之后,纪灵纵马上前,手中三尖两刃刀一扬,朗声说道:“孙伯符,汝可敢与某大战三百回合?”
孙策生性好斗,闻言立即纵马上前,口中冷笑着:“手下败将,也敢言勇,纪灵,待某家擒你。”
第121章 刀挑孙策()
“当啷”一声,两人的兵器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三国时期的大将单挑,第一回合基本上都没有太多的花样,彼此之间都是先试探对方的力气。
当然也有特殊的,就说关羽,最厉害的杀招除了拖刀计之外,就是前三招了。
关羽是一个会蕴积能量的人,在出招之前蕴积一定的能量,一旦出手,前三招的威势会比正常状态上高出一倍。
历史上,关羽跟颜良的实力其实是相当的。
之所以关羽能杀得了颜良,一是颜良受刘备所告,说是曹军中可能有一个枣红脸,长须的汉子,是他麾下大将关羽,是以颜良见到关羽,以为他来投靠,并没怎么防备。
第二呢,就是关羽的赤兔马确实快了,等颜良发现不对劲的时候,留给他的反应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关羽的前三招,尤其是第一招,雷霆万钧之势,纵然是颜良,发现这一点的时间,已经避不开了。
第一回合之后,两人错马分开,孙策冷笑一声:“没想到纪将军的力气比以前大了一些啊。”
孙策天生神勇,力大惊人,以前纪灵的力气比他稍有不如,但现在基本上能平分秋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