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张济大帝 >

第134章

三国张济大帝-第134章

小说: 三国张济大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平乃是北地郡之治所,亦是将军根基之所在,而此处北有青铜峡,南有长城为辅,又有上河天然屏障,将军可在富平驻军一万。”

    “廉县,北有灵武谷,西有贺兰山,南有青铜峡,将军只需派兵一千,令人时刻关注灵武谷和贺兰山,亦可保无虞。”

    “只有这里,地势开阔,无险可守,故,庶断定西凉联军必然会猛攻此处,所以,只要将军能固守此地,此战必胜。”

    “汧县?”韩遂一愣,有点不解,“汧县乃是马超之城,我军如何能守?”

    徐庶微微一笑:“不出数日,马超必然会放弃此处,到时候将军可亲自领军驻守,以等西凉联军来攻。”

    这段时间,徐庶屡屡奇谋,韩遂对他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自然不会对徐庶的话怀疑,当即就拍板道:“好,就以元直之谋。”

    徐庶淡淡一笑:“此战之后,西凉八部必生摩擦,我主平定西凉之日不远也。”

    韩遂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已经见识了张济的厉害,心里更是暗叹,像徐庶这样的谋士,自己一个没有,张济却有五六个之多。

    所以,韩遂不敢有任何跟张济争雄的念头,而且他也已经想好了,等雍凉的事情了却之后,他就军队交给张济,自己去宛城养老去。

    争雄天下,固然是好事,但是,韩遂知道张济的厉害,若是再想继续争雄天下,说不定连个全尸都没有了。

    正事说完了,韩遂便提起了他的一个打算,笑眯眯地问道:“元直,那日本将摆下家宴,欢迎元直,本将二女,不知元直都可看清?”

    徐庶一愣,不明白韩遂的意思,点了点头:“看清了,不知将军之意……”

    韩遂笑着问道:“本将听说,骠骑将军后院,只有两妻三妾,实在太过于单薄,是故,本将欲跟骠骑将军结为秦晋之好,不知元直以为哪一女合适也?”

    原来是这个意思,徐庶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道:“将军之二女,皆是相貌不俗,兰心蕙质,不过,相比较而言,或许嫣儿小姐更为合适一些。”

    韩嫣儿,就是韩遂的小女儿,西凉有名的美女,跟马云禄合称为西凉双姝,一文一武。

    历史上,韩嫣儿是被韩遂许配给了他麾下的大将阎行,可现在情况变了,徐庶点了这个鸳鸯谱。

第212章 郭嘉的连环毒计() 
徐庶明白韩遂的想法,他抗不过张济,自然就只能选择急流勇退,以保全身。

    但是,韩遂在西凉的影响力不小啊,张济能不对他忌惮一些吗?

    可若是张济娶了韩遂的女儿,韩遂就是他的老岳父了,自然就没事了。

    同样,对于张济而言,这也是一件好事。

    首先,以他和韩遂的影响力,收服凉州自然不成问题。

    其次,韩遂麾下大将,尤其是阎行,对张济自然不会再有任何异心。

    徐庶微微一笑:“韩将军爱女与我家主公,乃是美女与英雄耳,当该如此。韩将军放心,此事庶会亲自向主公说起,绝对能让韩将军满意。”

    以徐庶如此大才,在张济处的地位会是如何,韩遂当然能猜想得到,大喜之极:“若此事能成,本将感激万分。”

    张济丝毫不知道,徐庶和韩遂竟然为他定下了一桩婚事,而且是他这个当主公的,无法拒绝,除非他不想快速平定雍凉二州了。

    这个时候,雍州的战局已定,张济丝毫不慌张,每日只派人不停地向长安城中写信。

    信函的内容,自然是吕布突然攻打豫州,曹孟德挥兵去救,双方鏖战不定。

    还有就是雍州除了长安之外,其他县城全部失守,长安已经成为孤城,早晚必破,骠骑将军希望钟繇校尉早日投降,不要因为缺粮而出现人吃人的情况。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张济这一手,就是攻长安百姓之心。

    果然,随着信件一封封地被射入,长安的民心很快就被触动了,一股股不安分的潮流,在长安城里到处涌动着。

    一座孤城,意味着什么,几乎人人都知道。

    曹操忙于跟吕布鏖战,姑且不说他没有精力顾及长安,就算有吧,关键援兵也得能来到啊,能够进入长安城中。

    再者,援兵是来干嘛的,是来救钟繇和郭嘉的,不是来救老百姓的。

    长安城的情况不容乐观,曹操对钟繇的回复只有四个字:保存实力。

    保存实力?

    坐以待毙肯定不是保存实力,保存实力就是率军离开长安,退回司州,曹操的意思就是让他们放弃长安城。

    说着容易啊,长安城内几乎没有骑兵了,全都步兵,足足两万人。

    要想让这两万人安然离开长安城,撤退到司州境内,先问张济的西凉骑兵愿不愿意。

    钟繇的校尉府中,李典一脸黯淡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吭声。

    郭嘉是勉强来这里的,本来钟繇是准备去郭嘉府上议事的,但郭嘉却说不合适,坚持抱病来校尉府了。

    比前几天,郭嘉的脸色更加苍白了,这几天,为了稳定病情,郭嘉将五石散的用量加了几倍,以至于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钟繇一脸担心地望着郭嘉,他真的很担心,撤离长安最需要的就是速度,以郭嘉目前的身体状况,能受得了一路颠簸劳苦吗?

    直到郭嘉的咳嗽停了,钟繇才开口了:“眼下的情况,于我军实为不利,根据主公的命令,我大军须火速撤离长安。”

    “眼下我长安守军两万有余,但尽皆步兵,骑兵只有数百。而张济大军骑兵尚有一万有余在雍州,若其只是半数拦截,就是我军之灾啊。”

    “奉孝,此番撤兵,乃是为主公保存实力,以图将来,奉孝和曼成有何妙计,可速速讲来也。”

    钟繇话音刚落,李典就狠狠地拍了一下案几,咬牙切齿道:“以典来看,此番撤兵,须得有一路人马拼死掩护,典不才,愿率军三千,担此重任。”

    这就是敢死队了,李典是抱了必死之心。

    李典的心思,钟繇和郭嘉心里都明白,是因为夏侯渊被俘之事,李典自觉没脸回去见曹操,倒不如拼得一死,掩护大军撤退。

    但是,钟繇和郭嘉却不认可李典的这个念头,毕竟曹操麾下的可用之将越来越少,而李典虽然武力值不高,但绝对是帅才一枚。

    郭嘉皱了皱眉,重重咳嗽了几声,摆了摆手道:“曼成不可如此,嘉有一计,有绝地而起死回生之效也。”

    钟繇大喜道:“奉孝既有妙计,可速速讲来。”

    郭嘉微微一笑:“此番我军在雍州,接连失败,以至于不得不放弃雍州之地,此乃我郭奉孝之奇耻大辱也。”

    “此番退兵,嘉早就猜到,这几日一直在思考退兵之事,还真是让嘉思得一计,不但我军能安然撤退,更是可以大败张济军,一雪前耻。”

    钟繇大喜,立即问:“奉孝有何妙计,可速速讲来。”

    郭嘉嘴角泛起一丝得意,眼神中闪烁着浓浓的期待之色,嘿嘿一笑:“从明日开始,我军就可以全军向司州方向撤退了,将长安城拱手让给张济。”

    “我军退,则张济必然会派兵追赶,同时会派兵进驻长安城。”

    “嘿嘿,只不过,张济万万想不到,我军东撤的,是穿着盔甲的长安百姓。而留在长安的百姓,却是没有穿盔甲的士兵。”

    “张济不可能亲自追击我军,而会进入长安城,接受胜利果实。所以,此战若是运用得当,说不定能一战而杀死张济。”

    钟繇登时就倒吸一口凉气,郭嘉的这一条计策实在是太毒辣了,以假士兵吸引张济的主力大军,以假百姓伏击张济,连环毒计啊。

    甚至于,钟繇都可以想象得到,一旦张济真的被杀死在长安城。

    就意味着,曹操可以来一把天大的反转,不但雍州尽皆收复,更是可以趁着南阳郡大乱的时候,以天子旨意招揽张济麾下文武。

    “妙,妙,真是太妙了。”钟繇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但仍是激动之极,猛地一拍案几,大喝一声,“此计若成,主公之霸业成也。”

    郭嘉望了李典一眼,叹道:“此计之关键,乃是东撤的两万百姓,须得一员上将亲自率领,方可骗过张济的斥候也。”

    李典明白,几乎没有任何疑虑,立即一抱拳道:“典不才,愿领此重任。”

第213章 法正失算() 
“启禀主公。”深夜,张济正在熟睡,却被斥候的喊声惊醒,立即一个纵身下床,睡意全无,“可是钟繇已经退兵?”

    “回主公,正是如此。”斥候立即汇报道,“钟繇趁着夜色,于三更时分开东门,一共是两万大军,正在向豫州方向撤退。”

    “大军队伍之中,只有寥寥几面旗帜,分别是钟繇、郭嘉和李典三人之旗,而城头上的旌旗也一面不少。”

    “好。”张济大喜,果然不如法正所料,钟繇和郭嘉不得不退兵,而且,只会趁着夜晚退兵。

    钟繇退兵,长安城就是空城一座,张济轻易就可以将之占领。

    长安往东,什么霸陵、什么新丰、什么郑县,什么华阴,绝对会望风归降,张济大军锋芒能够直指到潼关之下。

    当然,反过来说,潼关在曹操的手中,华阴、郑县、新丰、霸陵等城,也难以阻挡曹操的西进大军。

    所以,潼关在谁的手中,谁就掌控者雍州和司州的主动权。

    当年,董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于潼关、武关处皆是布有重兵,才能高枕无忧。

    先得长安,至于潼关嘛,可以趁着曹操跟吕布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趁机北上司州,将潼关隔离成一座孤城,自然是轻易可破也。

    张济立即派人将法正喊过来,准备执行夺长安和追击钟繇大军的计划。

    按照法正的计划,派大将关羽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