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第7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国桢说:“形意,八卦,太极,兼习自然拳。”
两人还没动手,周赫煊就招手问孙永振:“八门拳是什么拳?”
孙永振解释说:“八门拳在大西北很出名,有八门封手拳、八门信子和驷意八门拳三个分支。八门拳的来历传闻很多,他们自称创立于诸葛亮和岳飞。但根据行内一些老师傅猜测,八门拳应该是明清时候的军中拳法。这种拳打起来干净利索,没有任何花架子,身法幅度不大,适合于古代战阵。”
明清两代为了巩固边疆统治,朝廷调集了大量军队戍边。而这些来自于大江南北的军中汉子,又带了他们各自家乡的武艺,再结合军阵操练之法,便诞生出各式各样的西北拳种。
其中最著名的两个西北拳种流派,就是八门拳和通备拳。严格说来,八极拳、劈挂拳、翻子拳等拳法,都属于通备拳之流。
就在周赫煊与孙永振说话之间,聚义厅内已经开始交手了。
张德彪使用的是八门封手拳,打起来非常激进。就像古代战场冲锋一样,没有后退,也没有腾挪躲闪,只有一往无前的往上怼。他的双手或拳或掌,直往朱国桢脸上呼,但真正的杀招却在腿上。
说白了,八门封手拳就是以手部动作为掩护,阻挡干扰对方的注意力,然后双腿暗中往死里弄。如果腿部攻击无效,那就扑上去用手拿人,要么擒拿关节,要么抱人摔跤。
我们可以把擂台换成古代战场,两军列阵对战,双方的前排士兵撞到一起。此时已经没有兵器攻击的距离了,于是挥舞手臂干扰敌人视线,趁机提脚往裆部就是那么一踢。对方反应很快,躲开了这记断子绝孙腿,那我们就直接扑上去把敌人摔倒——战场上被摔倒约等于死亡。
朱国桢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拳法,刚开始就被对方的手部攻击给迷惑到,结果膝盖被踹了一脚,疼得差点直接跪地。
“太毒了。”孙永振低声说。
张德彪的八门拳招招奔着腿脚关节和裆部走,而且每次出腿都藏在双手动作的掩护下,就好像潜伏于草丛里的毒蛇一样。
朱国桢不小心被踢中膝盖以后,已经完全落入下风。
张德彪得势不饶人,进攻越来越猛烈,把朱国桢逼得慌忙退后躲闪。
到此时,朱国桢已经完成了试探,终于明白对面的双手攻击都是假动作。可惜他膝盖中招导致下盘不稳,没法跟敌人进行腿法对攻,朱国桢灵机一动,直接朝张德彪扑过去。
朱国桢的想法很简单,对方的双手属于假动作,扑上去也不怕被攻击中门,且拉短距离后又能废了敌人的腿功。
形意搓手。
只见朱国桢贴身而上,一腿别住对方的双腿进攻路线,双手在张德彪胸口跟搓麻将一样乱拨,同时不断寻机用肘部击打空出。
这种打法刚好跟八门封手拳相反,双腿成了干扰阻拦对方的工具,双手展开猛烈进攻。
张德彪那边也有应对方法,八门封手拳对待贴身敌人,要么擒拿关节,要么直接玩摔跤。现在朱国桢的形意搓手速度太快,而且各种巧劲泻力,犹如泥鳅般根本抓不住。张德彪连续被肘击数次后,干脆直接贴上去抱腰。
好吧,两人玩成摔跤了。
张德彪的八门拳非常脏,摔跤的时候居然还不忘掰朱国桢的指头,这种小关节技在后世的UFC擂台上都是禁用的。如果是在战场上,估计张德彪还会用牙齿咬……
“啊!”
朱国桢连连被阴招算计,终于动真怒了,直接低头一脑门撞过去。
张德彪被撞得头晕目眩,朱国桢也好不了多少,但却趁机把对方给推开,随即又是追着一阵搓手。
张德彪渐渐只剩下招架之力,双手不断阻拦朱国桢的双臂动作。
写得这么激烈,其实在现场观战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打到现在,两人不断双臂搓抓,就像两个泼妇打架一样,只知向对方挥手挠爪子——比王八拳还难看。
有很多人嘲笑传统武术的王八拳,其实传统武术很少用王八拳,而是用王八掌。
在不戴拳套的情况下,实战最好能不用拳头击打,因为很容易造成自己的手部骨折。特别是像泰森这种重拳手,也别吹一拳打出有多少公斤了,你让他徒手全力攻击试试。
为了避免自己受伤,传统武术在实战的时候,能不用拳就不用拳,就算用拳也不用平拳。中国的各种拳法打人,拳头基本上都是竖着出去的,但更经常是大巴掌呼过去。
平拳的进攻可以在擂台上得分,但实战当中还不如巴掌好用。巴掌可以推人,可以糊脸,可以遮挡,可以变爪抓衣服,只是没有拳头打出去那么拉风凌厉而已。
现在聚义厅里的二人就是各种大巴掌,根本就不动拳头了。
只见朱国桢连续使出形意搓手动作,把张德彪的双手节奏完全打乱。接着他突然抬掌,钻过对方的防御空挡,掌根直接拍在张德彪的下巴处。
“轰!”
张德彪翻着白眼,仰身倒地,那一掌的威力跟上勾拳没啥区别。
写了这么多,其实两人就打了三分半钟。
“承让!”朱国桢抱拳道,一瘸一拐的回到周赫煊身后。
张德彪很快被掐人中弄醒,头脑发晕的回座位靠着,再也没有说什么废话。
马永奎拍手赞道:“好身手!”
“客气。”朱国桢说。
周赫煊低声问:“感觉八门拳怎么样?”
朱国桢说:“一言难尽,在战场上肯定很管用,特别是以前的冷兵器战场。”
993【大忽悠】()
这个土匪窝里,大部分成员都是刀客出身,对个人武力极为推崇。
朱国桢三分钟就把“土匪司令”给打晕,让那些大小头领们纷纷侧目,都知道今天是来了两条好汉孙永振也被视为好汉了,而且更加高深莫测,毕竟有大本事的都不轻易出手。
马永奎偷偷朝庞攸眨眼,庞攸立即打听道:“明公是来甘肃公干的吗?”
周赫煊鬼话连篇道:“去了一趟新僵,跟苏联商谈援华物资事宜。”
庞攸立即肃然起敬,抱拳说:“明公为国奔走,真是辛苦了。”
周赫煊随口说道:“听闻甘肃鸦片种植泛滥,我这一路走来,发现烟苗禁种工作搞得很好,这里的地方官是如何施政的?”
“反正不准种鸦片了,发现谁家种鸦片,官府就直接驱马踩踏烟苗,农民还得倾家荡产交罚款。”马永奎说。
周赫煊道:“这是好事啊,鸦片祸国殃民,早就该禁绝了。”
庞攸笑着摆手:“你当西北四马真有那么好心?他们不让别人种烟苗,自己却偷偷种,而且还打着中央的旗号到处查抄鸦片屯起来。这几年,甘肃的鸦片价格是打着滚儿的往上翻,那些军阀靠做独门的鸦片生意已经赚肥了。”
“原来如此。”周赫煊哑然失笑。
以前听张恨水说过,甘肃处处是烟田,中上等的耕地全部用来种鸦片去了。可这次周赫煊路经河西地区,却看到沿途都种着粮食,他还以为甘肃省来了一位禁烟高手。
现在听庞攸这么一说,周赫煊才发现自己想岔了。
负责在甘肃禁烟的是马步青,去年中央专员前来视察禁烟工作,非常惊讶的发现河西走廊一带的烟苗已经绝迹两年。经过仔细调查,那位中央专员哭笑不得,原来是某位谋士给马步青出了个好主意。
那谋士说:“河西各县遵令禁种鸦片,一可以获得中央好感,二可以借此囤积境内烟土。囤个一年半载,必然烟价暴涨,定可获利数倍。”
马步青觉得有理,立即照做,在禁烟的同时自己悄悄种,现在已成为甘肃最大的鸦片供货商。
不仅如此,由于兰州在抗战时期迎来大发展,马步青、马步芳、马鸿逵等军阀,还把卖鸦片赚到的钱,大量投进了兰州工商业。兰州的工厂数量,从战前到现在已经增长一倍有余,那来钱速度可比卖鸦片快多了。
国民政府的战时西部大开发政策,显然还是卓有成效的……
周赫煊又问:“既然甘肃烟田大面积改种粮食,那粮食应该比以前更充足吧?”
庞攸摇头说:“粮食是否充足我不知道,但老百姓的日子更苦了。特别是今年,田赋不收法币,只收粮食。农民的口粮在交税以后所剩无几,我估计今年冬天就要闹粮荒。再这么继续下去,明后年必然饥荒遍地。”
周赫煊默然无语。
西北土匪问题在1935年后就得到很好的控制,然而到了1943年,却突然大面积爆发匪患,看来也是被缺粮给逼出来的。
马永奎咬牙切齿道:“老百姓吃不起饭,都是被贪官污吏给害的!”
周赫煊说:“贪官污吏的问题肯定也有,但罪魁祸首却是日本人。”
“这跟日本人有什么关系?”庞攸问。
马永奎也说:“是啊,日本人又没打进甘肃。”
周赫煊说:“国府为什么不收法币,只收粮食?”
庞攸冷笑道:“就跟大明宝钞一样,中央政府印的钞票太多,钞票成了废纸。”
“这只是其一,”周赫煊解释道,“日本鬼子侵略中国,让中国财政崩溃,物资紧缺,政府职能靠印钞票支撑。这还不算,小鬼子还一直在印假钞,专门用来扰乱中国经济。那些小鬼子的假钞,都是上亿上亿的印,你说法币还能值钱吗?”
“可恶!”马永奎拍着椅子扶手唾骂。
周赫煊又说:“想要日子过得好,就必须先把小鬼子赶出中国。西北男儿都是好汉,我一向是很佩服的,特别是马彪将军。”
马永奎问:“就是马步芳的那个叔叔马彪?”
庞攸说:“马彪的战绩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他三年前在龙驹寨痛宰千余伪军。两年前又在淮阳歼灭日寇800多,干掉伪军1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