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第699章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699章

小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国大西北的土匪结果一般是这样的,最上级为杆首(寨主),第二级为门神(总指挥)、师爷(参谋长)、白扇(书记)、账架(会计),第三级为坎手(匪众)、巡风(警卫)、踏线(目标侦查)、插签(情报调查)、压水(评估谈判)。

    这率众拦截周赫煊的土匪头子,就是匪窝里的门神(总指挥),专门负责抢劫行动。他们事先早就侦查好了,一旦动手就必定成功,没有把握则会选择直接放行。

    “你,下来!”土匪头子指着婉容道。

    婉容下车之后,土匪们个个两眼放光,那跟班还说:“司令,这女人可以带回去给杆首做压寨夫人。”

    土匪头子顿时唾骂:“我们只要财货,不抢女色不杀人!连规矩你都忘了?”

    “呵呵,我也是说说而已。”跟班尴尬道。

    这几年来,西北各省的大土匪基本上已经绝迹了,要么被剿灭,要么被招安。剩下的小土匪也学会了保命之道,不敢过于乱来,越是积年老匪就越谨慎。

    特别是对待周赫煊这种开洋车使洋枪的“野鬼”,胆子小的根本不敢碰,胆子大的也只是抢钱绑票而已。撕破脸对谁都不好,甚至有可能引来官府围剿。

    当然,这是在寻常年月,遇到荒年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1943年西北各省大灾,土匪们抢无可抢,干脆成群结队攻打县城,烧杀抢掠那是无恶不作。甚至许多土匪本身属于良民,饿得发慌了纷纷加入匪窝,这些新匪杀起人来比老匪更狠,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明天。

    回土匪窝的路上,那土匪头子亲自坐在副驾驶,拿枪指着周赫煊负责押送。

    至于婉容,则被土匪们赶去车斗里。

    周赫煊一边悠然开车,一边聊天道:“你们的装备不错啊,人人骑马拿枪。”

    土匪头子有些惊讶,问道:“你就不害怕?”

    “害怕有用吗?”周赫煊反问。

    “有点意思,”土匪头子笑道,“你肯定是大官吧,一般人早就吓得屁滚尿流了。”

    周赫煊摇头道:“我只是个小官,来西北传递国府命令的。”

    土匪头子哈哈大笑:“你越这样说,我就越不信。你肯定是个大官,害怕说出来我们会杀人灭口。”

    周赫煊道:“那你们会杀人灭口吗?”

    “这可说不定。”土匪头子笑道。

    周赫煊说:“希望我们能和平解决。”

    土匪头子道:“说说看吧,你到底是什么人?我总感觉你不一般。”

    周赫煊说:“这个得跟你们大当家谈。不过话说回来,你们还挺讲规矩的,打劫起来也有些梁山好汉的作风。”

    土匪头子自吹自擂道:“那是当然,入伙之前,我和大家当都是刀客。你知道什么是刀客吗?杨虎城将军你知道吧,他以前也是刀客。我们刀客专门劫富济贫,为民除害,不是一般的土匪。”

    周赫煊笑道:“刀客也抢劫?”

    “我们抢的是为富不仁的奸商,和贪赃枉法的狗官!”土匪头子强行给自己洗白。

    刀客本来是陕甘一带的侠客统称,他们通常的身份是私盐贩子、无业游民和镖师,并渐渐结成帮会组织。说白了,其实跟青帮、袍哥没啥区别,但也确实出现了不少的侠客。

    干土匪行当的刀客被称为“伪侠”,俗称“贼愣子”——传统刀客叫“刀客愣娃”,抢周赫煊他们的这波土匪就是“贼愣子”。

    跟其他土匪比起来,“贼愣子”自称信奉侠义之道。所说只是一层伪装,但装久了也成真的了,至少得做出一副劫富济贫的样子,不像恶匪那样随意杀害良民。

    西北真正让人害怕的恶匪,分别是:积匪、兵匪、会匪、烟匪和拐匪。

    顾名思义,积匪是几代人都为土匪,兵匪都溃兵纠集而成,会匪是帮会蜕变形成,烟匪的主业是经营鸦片,拐匪专攻人口拐卖。

    这五种土匪轻易招惹不得,也是政府和军阀严厉打击的对象。如今除了烟匪以外,其他几类基本上都已经绝迹了。剩下来的都不成规模,两杆汤姆森冲锋枪就可以教他们做人。

990【土匪窝】() 
    在军阀混战最严重的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中国土匪数量超过2000万。如果按照四万万国民的数量来算,大概20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土匪,所以当时有些外国专家把中国称为“土匪王国”。

    国民政府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之一,大概就是剿匪了。

    特别是抗战时期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大土匪基本都被灭掉——主要手段是招安。但凡超过1000人规模的土匪都会被盯上,然后一封委任状发过去,土匪摇身变成正规军,许多还被送上了抗日战场。

    咱们说此时西北的土匪已经绝迹,指的是那些大土匪。小股土匪依旧数不胜数,三五成群为祸一方,能有100人规模的已经可以傲视群雄。

    在永登县西北的大石洼,地处金咀、通远和中堡三乡交界处,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十多年前,这里有以包海城、张衡为首的数十土匪盘踞,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直到中原大战之后才被清剿。

    包海城、张衡土匪团伙被消灭后,大石洼又很快被一群刀客占据,匪首叫做马永奎。在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的甘肃地区,马永奎作为一个回人,手下居然有汉、回、蒙各族土匪和谐共处,不得不说他是个人才。

    刚开始,马永奎团伙只有六人,发展得极为缓慢。而且由于他坚决不吃窝边草,导致土匪们还时常饿肚子,中途有好些手下都不堪艰苦而退伙。

    直到抗战爆发,苏联援助需要通过大西北输入,政府加大了对沿途公路土匪的打击力度。大土匪消失,军阀兵力又被调去抗日前线,竟然使得丝绸之路重新繁荣起来。

    马永奎的春天来了,他专抢公路上的客商。

    为了防止被官府盯上,他从来不杀人,而且还会留下些食物饮水,让那些被抢的客商自己走回县城。团伙规模扩大到150人后,马永奎也不再招收新成员了,害怕人太多引来官府围剿。

    这家伙用抢来的钱,跑去内蒙购置马匹,又从军阀那儿弄来不少破枪,甚至还花重金搞来一挺马克沁机枪。

    不仅如此,马永奎还时常给土匪窝周围的三个乡镇分发粮食,搞得当地士绅和百姓都对他非常拥护,甚至连县里面来收税官员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依当地百姓的说法,马永奎是在“保境安民”,士绅百姓们自发的给他打掩护、传消息,从县长到镇长都在悄悄为他销赃。

    这种官匪勾结的现象在大西北很常见,因为这边实在太乱了。像马永奎如此“仁义”的土匪,绝对比官府更受欢迎,相比而言官府更加残暴虐民。

    马永奎正在和师爷庞攸下象棋,突然一个负责巡风的土匪进来禀报:“大当家,有好消息,司令弄来了一辆洋车!”

    “哦,什么样子的洋车?”马永奎问道。

    巡风土匪说:“就是那种运送苏联物资,屁股后面拖着大车厢的洋车。”

    师爷庞攸笑道:“那叫卡车。”

    “对对对,就是卡车,”巡风土匪说,“已经开到山下了,司令还抓回来几个肉票,其中有个女人长得特别水灵。”

    马永奎皱眉道:“能开卡车的人绝对不一般,该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甘陕这边的商队,大部分使用骡车和驴车,少数走远路的使用骆驼。至于卡车,那基本上都跟政府和军阀有关,常常伴有士兵押送,土匪是不敢去招惹的。

    庞攸问:“那些肉票什么来头?”

    巡风土匪摇头道:“不清楚。”

    马永奎转头道:“庞师傅,你怎么看?”

    庞攸捋胡子道:“把人带上山来,再搜搜他们车上和身上有什么文书。如果真是国府大员,那就礼送放还。如果是县里或者省府的大商人,那就趁机捞一票!”

    马永奎当即拍板:“照师爷说的办!”

    又过了大半个钟头,周赫煊四人被带到,全身捆绑着被塞椅子上坐着。

    抓周赫煊上山的土匪头子叫张德彪,他拿来一个蓝色小本本走进来,说道:“大哥,师爷,这是从那家伙身上搜出来的。我不识字,你们看看是什么东西?”

    马永奎接过来一扫,差点没拿稳,只见小本本封面上印着七个大字:中华民国,将官证。

    马永奎强自镇定着翻开,右边写的还是中华民国将官证,左边是孙中山的头像。头像上边写着“天下为公”,两边分别写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再继续翻开,是周赫煊的编号、姓名、籍贯、年龄、民族、将种、职务等信息。

    将种:陆军航空兵。

    任职:副委员长。

    马永奎咽了咽口水,把将官证递给庞攸:“庞师傅,陆军航空兵的副委员长是个什么官?”

    庞攸往证上瞟了一眼,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再看,顿时吓得浑身瘫软。他扶着椅子站起来说:“快,快给周委员长松绑!快啊,还愣着做什么?”

    “快松绑,快松绑!”

    马永奎也知道招惹了大人物,他低声问道:“庞师傅,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庞攸苦笑道:“航空委员会的委员长是常凯申,指导长是宋美龄,你说副委员长是什么来头?这位爷是中国空军的副总司令啊!”

    马永奎两脚发软,连忙奔到周赫煊身边,亲自解绳子道:“哎呀,周将军,搞错了,搞错了,怎么把你给抓来了?我还以为是日本间谍!”

    周赫煊笑问:“我长得像日本间谍?”

    “不是,不是,”马永奎扇了自己一耳光,赔笑道,“你看我这嘴,就是不会说话,该打!哈哈,该打!”

    张德彪走到庞攸身边,小声说:“师爷,这么个大人物,不能放回去啊,干脆杀掉灭口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