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第692章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692章

小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在大学里面,国府大肆推行党化教育,并强迫学校领导集体入党。这让追求学术自由的先生们如何能忍受?

    就拿西南联大来说吧,从院校领导到系主任,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主动发给你国党的党员证。有些人对此无所谓,有些人则坚决反对,比如闻一多。

    南开校长张伯苓的态度是能躲就躲,听说有人要来发党员证了,他立马跑路。被人堵在家里劝说入党,张伯苓就各种打哈哈敷衍,甚至孔祥熙等人来做说客也没用。

    但张伯苓终究还是入党了。

    半个月前,国党秘书长吴铁城亲自拜访,领走时把一张党员证放在桌上。张伯苓本想退回,但打开证件一看,发现入党介绍人一栏写着“常凯申”,他只能苦笑着收下。

    ……

    陶行知离开没几天,张伯苓也来到了周公馆。

    张伯苓不是来找周赫煊筹款的,虽然南开中学和南开小学属于私立,并不能得到中央财政的“贷金”扶持,但张伯苓根本就不缺钱用。他是弄钱的高手,以前张学良主掌华北时抢着给他捐款,现在常凯申同样主动给他捐款。

    在各方机构都资金缺乏的时候,张伯苓甚至有钱接管其他学校,比如三年前就把自贡的蜀光中学并入南开系统。

    周赫煊抱拳道:“什么风把伯苓先生吹来了?”

    张伯苓开玩笑说:“我是来给学生做家访的。”

    小维烈去年就已经升入南开中学,并念完了高一,下学期就要念高二。

    做家访什么的,当然是说笑,现在暑假都快放完了。

    周赫煊道:“犬子顽劣,麻烦张校长了。”

    张伯苓哈哈大笑:“如果人人都能如贵公子那般,我倒希望能多出现几个顽劣学生。虽然我不经常到学校,但每次去视察的时候,都听老师们说南开中学出了个天才。”

    “他的文科还是不行啊。”周赫煊连连摇头。

    张伯苓也收起笑容:“确实。我亲自审阅了维烈上学期的试卷,他的国文水平都不够初中毕业,是该好好下些苦功夫了。”

    周赫煊说:“我不会允许他再跳级。”

    聊了几句孩子的话题,张伯苓终于说到正事。他抱拳正色道:“明诚,西南联大已经收到你派人送去的物资,梅校长写信托我来当面致谢。”

    “一点心意而已。”周赫煊说。

    “不管如何,明诚此举都是帮西南联大解决了实际困难。”张伯苓道。

    两人好久不见,各自聊起近况,又谈了一番时局,以及教育界、学术界的各种趣事。

    突然,张伯苓问:“明诚可认识张正权?”

    张正权就是张大千,周赫煊道:“曾在天津见过一面。怎么了?”

    张伯苓有些气愤道:“我刚从成都回来,听四川省立博物馆的冯汉骥馆长说起一件事。冯馆长前几天收到一封举报信,状告张正权肆意毁坏涂抹敦煌壁画,已造成无法挽回之巨大损失。”

    这是张大千一生难以抹去的污点,周赫煊在穿越前略有所知,但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

    “此事属实吗?”周赫煊问。

    张伯苓说:“暂时还不知真伪,但写信告发者亦非无名小卒,恐怕不会轻易的信口开河。张正权此人跟国府要员交往甚密,更与于右任先生是至交好友。在没有取得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无人敢动他,甚至都不好直接登报谴责。”

    周赫煊问:“谁写信告发的?”

    张伯苓说:“卫聚贤。”

    “那应该是真的。”周赫煊说。

    卫聚贤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第二届学生,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李济等人,还担任过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他本人亦是著名的考古学家。

    张伯苓说:“卫聚贤正准备从敦煌回四川,他没有能力阻止张正权。四川省立博物馆也要等他回来,得到确切证据才敢发声谴责。”

    “我去看看吧。”周赫煊说。

    傻等着卫聚贤回四川,那黄花菜都要凉了。

    历史上,四川博物馆也没能力阻止张大千,只能写信给中央博物院告发。中央博物院对此很重视,于是请求教育部组织考察团前往敦煌,等考察团抵达敦煌时,张大千已经持续毁坏了敦煌壁画一整年。

    奈何张大千手眼通天,居然连教育部考察团都无法制止他,又在敦煌胡搞了几个月才自行离开。

981【西安】() 
    当周赫煊决定亲自去一趟敦煌之后,他立即召集专业人士随行。

    首先是联系中央博物院,李济和傅斯年都工作繁忙,派来一个叫夏鼐的考古学家与周赫煊同行。等夏鼐从李庄抵达重庆的时候,另外两名画家也住进了周公馆。

    两名画家分别叫吴作人和林风眠。

    吴作人曾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和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师从徐悲鸿。他本来精通西洋画,但最近几年专攻国画,长期在前线创作抗战题材作品。就算没有周赫煊邀请,吴作人也会在两年后前往敦煌临摹壁画。

    林风眠也是巴黎高等秘书学院毕业的,他留学期间半工半读,给人做油漆工。刷油漆似乎和创作油画类似,也算是学以致用了。此人一开始是学习国画的,最近两年在重庆弹子石的破军火库里,整天大门不出潜心钻研国画。

    吴作人是徐悲鸿推荐的,林风眠是蔡元培推荐的,周赫煊想要召集人手非常轻松。

    周公馆。

    周赫煊与夏鼐握手道:“夏先生,这趟要劳烦你了。”

    “不敢当,周先生叫我小夏就是。”夏鼐连忙说。

    夏鼐今年才31岁,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在留学之前就参与过殷墟的发掘。他去年还在埃及开罗博物馆工作,今年初回国,在李庄的中央博物院担任筹备处专员。

    这是个民国考古界的小字辈,但几十年后,夏鼐将会获得“七国院士”的成就。

    周赫煊又对吴作人和林风眠说:“等咱们到了敦煌,夏先生负责考古坚定,你们负责美术鉴定。”

    “没问题。”吴作人和林风眠都很高兴。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外加又物价飞涨,想要去敦煌考察研究非常困难。现在有周赫煊这个金主在,不用自己花钱,而且还不担心安全问题,吴、林二人都对此行非常期待。

    “咚咚咚!”

    崔慧茀敲门来到书房,向周赫煊汇报道:“先生,白市驿机场那边说,想包专机需要再等几天。唯一能动用的那架飞机被孔令伟包走了,其他都为国府要员准备着。我们要么等些时候,要么去成都坐飞机。”

    “孔令伟闲着没事儿干,包飞机做什么?”周赫煊无语道。

    “不清楚,听说是要去西安。”崔慧茀道。

    白市驿机场是抗战期间重庆最大的机场,但只有前往南方和国外的固定航班,往西北飞就必须出钱包机。

    周赫煊想了想说:“再打电话问一下机场,孔令伟是什么时候出发。反正她也用不完整架飞机,搭她的顺风机过去,还可以为国家节省航空燃油。”

    “我马上去问。”崔慧茀道。

    林风眠这几年都在重庆,对孔二小姐的大名如雷贯耳。他担忧道:“周先生,那位孔家千金怕是不好说话。”

    “没事的。”周赫煊笑道。

    两天之后,周赫煊带着大部队出发。除了三位专家和两个保镖以外,随行的还有婉容和林国达。

    婉容如今也算是小有名气的画家了,她死活要跟着去敦煌。至于林国达,则是被周赫煊带去长见识的,顺便还能沿途向夏鼐请教历史方面的学问。

    机场。

    孔令伟穿着一身西服,头发梳得油光可鉴,脚上还踩着一双高筒马靴。她手里牵着条宠物狗,身后跟着两个负责衣食住行的仆人,风风火火就踏上舷梯走进机场。

    坐在飞机上等了几分钟,孔令伟显得有些不耐烦,冲驾驶舱喊道:“怎么还不起飞?”

    民国时候也是有空姐的,而且穿着打扮已经很接近21世纪的空姐了。她们清一色的大波浪发型,穿着齐膝短裙和半袖衬衣,头顶还歪戴着小礼帽,显得端庄又干练。

    “孔公子,飞机还要等人。”那位空姐显然对孔令伟比较熟悉,直接称呼“公子”而非“小姐”。

    “等人?”孔令伟顿时就怒了,“这是我的包机,还等个屁的人,给我马上起飞!”

    空姐微笑道:“那位先生说,他是你的朋友。”

    孔令伟冷笑:“呵呵,我今天还真要等等看,究竟是谁敢冒充我孔二的朋友。”

    空姐道:“是周……”

    话音未落,周赫煊就已经走进机舱,笑道:“小孔,好久不见啊。”

    “原来是周兄,”孔令伟哈哈大笑,“快进来坐,咱哥儿俩好好叙叙旧!”

    周赫煊说:“该叫叔叔。”

    “滚蛋,别在我面前充长辈。”孔令伟没好气的说。

    周赫煊指着身后的随行人员,解释道:“小孔,我要带人去一趟西北,没飞机了,咱们凑合凑合。”

    “没问题,周兄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大家随便坐。”孔令伟翘着二郎腿说。

    夏鼐、吴作人和林风眠感觉非常惊讶,传说孔二小姐嚣张跋扈,没想到居然这么好说话。

    孔令伟指着婉容问:“这是你小老婆?”

    婉容顿时脸色微变,对孔令伟印象大坏,只差没当场怼回去了。

    周赫煊介绍道:“这是内人郭婉容。”

    “前清皇后啊!”

    孔令伟顿时来了兴趣,瞅着婉容左看右看,甚至还眼睛发亮的舔舌头。

    周赫煊立即提醒道:“你别乱来啊。”

    孔令伟笑道:“我知道,朋友妻不可戏,你就放心好了。”

    周赫煊翻了翻白眼,他放心个屁。

    范哈儿为了讨好孔祥熙,把自家宅子都让出来了,如今孔祥熙全家都还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