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第407章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407章

小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于佩琛认为自由史观很危险呢,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历史和宇宙,并通过纯正的学术语言来做例证。如果不是学识渊博,或者思想坚定者,很容易被太虚和尚忽悠进去。

    而且,这本书是专门用来忽悠知识分子的,平头老百姓很难完全读懂。它需要阅读者有一定的知识量,才能真正的读进去,并且从内心深处接受那些观点。

    徐志摩完全沉浸于追求自由的佛学思想当中,一直读到最后几章,他才自言自语的笑道:“太虚大师的见解,未免还是有些脱离实际。”

    自由史观此书的最后部分,讨论理想中的教育、经济和政治制度。然而,徐志摩当年留学的专业就是“政治经济学”,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他一眼就看穿太虚大师在自说自话——观点太幼稚了!

    徐志摩把自由史观扔到一边,起身在书架里取出本楞伽经。虽然太虚和尚的教育、经济和政治观点,让徐志摩感觉不足取,但关于追求自由的佛学思想,却让徐志摩大感兴趣。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炎”

    楞伽经里边的这些偈语,徐志摩以前是研究过的。但此时此刻再读,却有着另一番感受,联想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就好像做了一场黄粱大梦。

    梦醒了,一切化为虚无。

    当天夜里,徐志摩便离家出走了,只给陆小曼留下一张字条:“小曼,这应该是我写给你的最后一封信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我要去寻一些永恒的东西。珍重!——志摩。”

    陆小曼睡到大中午才起床,刚开始并没有发现异样,还以为徐志摩是去学校教书了。她打着哈欠洗漱一番,坐到客厅沙发上无聊的翻阅杂志,只等着佣人把午饭端来。

    突然间,陆小曼看到茶几上压着张字条,她拿起一看,顿时脸色有些苍白。

    以前徐志摩写信,都是称呼陆小曼为“龙龙”、“龙儿”,现在却直呼“小曼”,让陆小曼顿时感到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生疏。

    出事了!

    说实话,陆小曼是非常爱徐志摩的,只不过她的爱过分自私。她离不开享受,离不开纸迷金醉的生活,离不开让她忘却烦恼痛苦的鸦片,她不想为了徐志摩而改变自己。

    或许,陆小曼曾经想过改变,想过融入徐志摩的家族。但当初在徐家遭受的刁难,严重伤害了陆小曼的自尊心,外界流传的风言风语,也让陆小曼彻底选择破罐子破摔。

    此时此刻,陆小曼突然慌了,似乎她正在失去生命中某样宝贵的东西。

    “太太,吃饭了。”佣人过来说。

    陆小曼连忙问道:“你看到先生了吗?”

    佣人摇头说:“没有,今天一直没有看到先生。”

    陆小曼把家里的所有人都叫来,终于门房透露了信息:“先生是半夜出门的,我看到他往东走了,没有带行李,手上只拿了一件西装。”

    陆小曼有些站不稳,她让下人们都离开,自己坐在客厅沙发上发呆。

    茶几之上,不仅有徐志摩留下的字条,还有几张银票和存折,总共加起来接近2000大洋。

    陆小曼迷迷糊糊的爬上烟塌,抽了一角鸦片,吞云吐雾过后,她的大脑终于清醒过来,疯狂地跑到电话机前,给徐志摩的朋友们打电话:“喂,志摩有在你那里吗?”

    短短两三天时间,整个上海文坛都传遍了——徐志摩失踪,很有可能要剃度出家。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 网址:

584【找不见人】() 
海格路,周公馆。

    聂耳拿出四首歌的全谱,说道:“周先生请过目,编曲已经做好了,我也已经联系好伴奏乐队,随时可以进行录制。”

    周赫煊根本没看歌曲全谱,反正他也看不太懂,笑道:“那就明天吧,希望可以早点录完。”

    “那就说定了,明天上午九点开始录制,”聂耳突然又拿出几张电影票,“周先生,这是我朋友主演的电影,希望首映那天你能够去捧场。”

    周赫煊接过来一看,却是渔光曲的电影票,他立刻说:“没问题,到时我一定去。”

    渔光曲啊,30年代中国电影的代表作之一,打破了很多纪录: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广告赞助的影片,第一部荣获国际奖项的影片,第一部卖出全欧放映权的影片,创下连映84天的纪录,创下原声唱片的销量纪录(10多万张)

    这部电影有很多幕后故事,比如刚刚上映时反响并不强烈,一位上海的富二代觉得此片可以跟外国一流影片媲美,于是自掏腰包给渔光曲打广告。刊载广告的是新闻报,费用极高,广告足足耗费了两个版面,“渔光曲”三个字,每一个字都有一部电话机那么大。

    还有渔光曲的女主角王人美,在拍摄期间突然宣布结婚,随即被联华影业解除合同,理由是女演员一旦结婚,追捧她的影迷就要数量大减。王人美被解约后没有马上离开,不拿片酬坚持把渔光曲拍完。

    不管是富二代影迷,还是女主角王人美,他们的事迹都让人感叹,放在几十年后绝对不可能出现。

    至于聂耳所说的那个朋友,正是王人美。

    聂耳正待离开,佣人突然进来通报:“老爷,徐申如先生和陆小曼女士来了,要不要见他们?”

    “请他们进来吧。”周赫煊感觉有点纳闷儿,徐申如和陆小曼这翁媳俩互相看不惯,怎么今天一起跑来了?

    聂耳抱拳道:“周先生,既然有贵客来访,那我就先走了。”

    “慢走,我送你。”周赫煊笑道。

    周赫煊刚把聂耳送出客厅,就跟徐申如、陆小曼两人撞见。

    陆小曼焦急地说:“明诚,志摩不见了!”

    徐申如也抢着说道:“志摩留了一封信,里面提到佛家偈语,似乎有可能是要出家。”

    “出家?”

    周赫煊顿时有些心虚,徐志摩很可能是看了他带回来那本自由史观,才突然产生出家的念头。现在人家的老爹和老婆找上门来,周赫煊难免有那么一丁点罪恶感。

    陆小曼说:“是啊,我已经打电话问了朋友,都说没有看到志摩。他有没有来过你这里?”

    “志摩昨天下午来过,说是要借一千块给你办画展,但他吃过晚饭以后就走了。”周赫煊如实说。

    一听又是跟陆小曼有关,徐申如忍不住瞪了儿媳一眼,然后说:“我派人到上海的各大寺庙都问了,也没人见过志摩。明诚,你是志摩的朋友,你觉得他有可能去哪儿?”

    周赫煊苦笑:“我怎么猜得到。”

    徐申如似乎瞬间矮了一截,他垂头丧气地说:“志摩若真的出家当和尚,徐家可怎么办啊!”

    可怜徐老爷子辛苦奔波大半辈子,闯出丰厚的家业,膝下却只有徐志摩这一个独子。徐志摩为了陆小曼而跟家族闹翻,徐申如都还能咬牙接受,觉得儿子总有一天会幡然醒悟。

    结果呢,徐志摩不但悟了,而且是大彻大悟,直接跑去当和尚!

    “伯父,你先不要着急,最要紧的是把人找到。”周赫煊安慰道。

    徐申如万分后悔地说:“我当初就不该给他改名,叫什么志摩啊,现在一语成谶,他还真就去出家了!”

    周赫煊想了想说:“这样吧,我去请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帮忙,他们是地头蛇,找人应该比较容易。伯父呢,你去请商会的同仁帮忙,大家分头行事。”

    “好好好,”徐申如连连点头,“我再让报纸登寻人启事,只要谁能提供确切消息,就给他5万元。如果能把人带回来,就给他10万元!”

    这是壕无人性啊!

    十万大洋,老蒋悬赏捉拿红军高级将领,最高也才开出这个价码——顺便一提,王亚樵此时已经被通缉,坐船逃到了香港,常凯申捉拿王亚樵的悬赏是100万。

    周赫煊立即打电话请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三位大佬吃饭,私人掏钱给了5000元活动经费。他们立即派出小弟到处找人,再加上徐申如的登报悬赏,一时间整个上海都在寻找徐志摩。

    上海各大报纸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徐志摩出家事件”立即成为街知巷闻的话题,上海文坛也闻风而动,热热闹闹的写文章加入大讨论。

    一些人把徐志摩跟李叔同做比较,因为这两位都是著名文人出家。

    一些人幸灾乐祸,认为徐志摩是咎由自取,当初就不该抛妻弃子。

    一些人把火力对准陆小曼和翁瑞午,觉得是这对狗男女逼得徐志摩了无生趣,于是才选择剃度出家。

    事件从上海迅速传播到全国,成为六月份最热门的话题,居然再度掀起一股“徐志摩热”,好多青年都连忙去买徐志摩的作品拜读。

    财帛动人心,徐申如发出登报悬赏以后,每天都要收到无数的消息。有人看到徐志摩在徐家汇现身,有人看到徐志摩登船去了日本,有人看到徐志摩坐火车前往苏州,有人看到徐志摩南下前往福建

    消息太多,等于没有消息,根本没法辨别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

    徐志摩彻底失踪了。

    陆小曼像变了个人,也不参加沙龙聚会了,也不去舞厅跳舞了,整天就窝在家里抽鸦片。

    让徐申如感到愤怒的是,翁瑞午居然还敢上门勾搭他儿媳,他直接花钱找人将翁瑞午乱棍打出,又跟陆小曼大吵了一架。

    这家人的破事,周赫煊实在懒得掺和,他连忙躲到百代唱片公司录歌去了。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 网址:

585【全新版本】() 
百代唱片公司。

    周赫煊走进录音棚时,里面的伴奏乐队和伴唱团早就到齐了。

    聂耳热情地介绍说:“周先生,这些都是英租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