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足饭饱后,众人移师前往福特剧院。
这个剧院还是很有名的,废奴总统林肯,当年就是在此看戏时被刺杀。
到了剧院,梅兰芳和他的梅剧团直接去后台准备,伍朝枢和容揆则带着周赫煊去见大牌观众。
第一个介绍的是美国国务卿,伍朝枢笑着说:“周先生,这位是美利坚国务卿亨利·刘易斯·****生先生。****生阁下,这位是中国著名学者周赫煊先生。”
“国务卿先生你好!”周赫煊好奇地打量对方。
这个****生,在二战期间可活跃得很啊。他担任当时的美国陆军部长,主张支援反法西斯国家,负责监督原子弹研制,建议对日本实施核打击。
对广岛和长崎的日本人来说,****生应该是恶魔般的存在吧。
****生也在观察周赫煊,随即笑道:“周先生,我对你在《大国崛起》中的预言很感兴趣,有机会的话可以聊聊。”
“荣幸之至。”周赫煊说。
事实上,美国股市发展成如今这般狂热的情况,稍微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要出事。只不过大家都心存侥幸,觉得今年至少不会崩吧,赶紧趁着股市崩盘前再捞一笔。
特别是那些大财团和大证券公司,他们明知股市要崩,为了自身利益还在推波助澜。
美国股市即将崩盘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没人当回事,反正以前又不是没崩过,缓几年就好了。
至于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种观点则无人赞同。
****生做为美国国务卿,他还是想做正事的,下令出台了许多给股市降温的法案。但毫无作用,就像给一团烈火浇冷水,不但不能灭火,反而助长了火势。
跟****生聊了几句,伍朝枢又带着周赫煊去见其他客人。各国的驻美大使,还有一些美国知名人士,都对周赫煊表现得很热情,这属于国际顶尖学者的待遇。
反应最强烈的还是中国人,一个个围着周赫煊热情握手。
直到……
伍朝枢指着一个戴眼镜的青年介绍道:“周先生,这位是五洲洪门致公总堂监事、《公论晨报》司理,司徒俊葱先生!”
“司徒先生你好!”周赫煊很想问问对方,到底跟美国洪门老大司徒美堂是什么关系。
司徒俊葱玩味地看了看周赫煊,突然笑道:“周先生,听说你也是美国洪门中人?”
周赫煊狂汗,这尼玛李鬼遇到李逵了,机智道:“美洲华人皆出洪门,司徒先生觉得呢?”
“有意思,”司徒俊葱笑道,“不知周先生如今下榻何处,我改日专程拜访。”
周赫煊说:“驻美使馆安排的旅店,好像叫什么福斯特公寓。”
“我记下了。”司徒俊葱点头说。
演出很快正式开始,周赫煊总算舒了口气。
美国洪门总堂口设在旧金山,或许是该去拜码头了,把自己随口瞎编的身份给确定一下。
第316章 315【完美演出】()
舞台上,高力士和裴力士念白结束,六位宫女持符节出场。
梅兰芳扮演的杨贵妃,人未到、声先至:“摆驾!”
戴着凤冠的梅兰芳款步莲移,身段和容貌都妖娆至极,根本看不出是个男子。
二位宫女手持屏扇跟在梅兰芳身后,于舞台后方站定,梅兰芳却甩袖子走到台前,乐队奏起四平调,只听他唱到:“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
“好!”
现场的中国观众齐声喝彩。
洋人观众虽然不知道“叫好”这一看戏传统,但还是跟着奋力鼓掌,不少洋鬼子痴迷地看着台上。
周赫煊在孟小冬、以及几位朋友的熏陶下,已经渐渐学会欣赏京剧的妙处。他也被梅兰芳超高的技艺给折服,那眼神、那表情、那唱腔、那身段,无不带着一种勾魂夺魄的魅惑,简直能把直男给当场变弯。
周赫煊唯一想吐槽的是,由于害怕外国佬听不懂,现场有人举着写有英语翻译的纸牌子:“海岛上一轮圆月升腾,啊,又见明月东升。那圆月从海面跃起,天空和大地都格外光明。明月挂在天空,就好像月神离开月之宫殿,我也像月神离开了宫殿。”
那些手动英文翻译字体不大,周赫煊估计靠后排的观众,根本就没法看清。
但随着演出的继续,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陷入了对艺术的狂热中。那些外国佬很有意思,刚开始只是鼓掌,很快就学中国人一起叫好。
“耗!”
洋人数量毕竟更多,把中国观众的声音都完全压住,“耗耗耗”的叫个不停。
对西方人而言,京剧实在太神奇了。
传统歌剧只有演唱,没有对白;而传统话剧只有对白,没有演唱。
中国的京剧居然又念又唱,而且还附带着微妙的肢体表演。再加上精致华美的戏服,奇奇怪怪的道具,一切都让西方人感到如此新鲜而美妙。
特别是美国观众,更是看得如痴如醉。
别看如今的美国非常强大,但却被视为文化艺术的荒漠。西方顶尖艺术家都在欧洲,在美国基本见不到,即便欧洲二流的艺术家赴美演出,也会被美国人当成大师来对待。
一群没见识的土包子!
美国国务卿****生,此刻已经看得目瞪口呆,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梅兰芳演完《贵妃醉酒》,又演了一出《游园惊梦》,整场表演便宣告结束。
“啪啪啪啪!”
全场观众起立鼓掌。
所有演员回后台卸妆完毕,穿着现代装束重回舞台,由使馆翻译负责介绍他们的名字,以及刚才在戏中所演的角色。
当听到是一个男人在演杨贵妃时,****生不由惊呼:“偶买噶,真是难以置信!”
梅兰芳火了。
美国******的官员,以及各国的使节,纷纷排队上前与梅兰芳握手,满口溢美之词。
第二天上午,华盛顿的几家报纸,纷纷报道了这次演出的盛况,并称京剧为“来自远东的完美艺术”。
梅兰芳虽然受邀去百老汇演出,但却不太懂美国这边的操作。
正好南开大学的张彭春教授,如今正在美国讲学,二人是熟识的老朋友。
梅兰芳找来张彭春一合计,后者帮他出了两个主意:第一,在商业演出前,要先在报纸上做宣传;第二,聘请一个熟悉美国演艺界的经纪人。
梅兰芳是真有钱啊,宣传费撒得很干脆。梅剧团还没出发,纽约那边的报纸已经开始铺天盖地的进行报道,并在文章里向美国人民科普京剧的相关知识。
直至梅兰芳踏上前往纽约的火车时,《纽约时报》的新闻标题是这样的:“受五万万人欢迎的大艺术家梅兰芳要来纽约了!”
周赫煊比梅兰芳更先出发,不过在离开华盛顿前,他跟司徒俊葱在旅馆中有过一次交谈。
周赫煊第一句话就问:“阁下跟司徒美堂先生是什么关系?”
司徒俊葱笑道:“同乡且同名而已。”
周赫煊却是不信,因为司徒俊葱太年轻了,而且担任的职务也非常微妙。
我们先要搞清楚一点,中国致公党和洪门是有区别的。
中国致公党的第一任领袖是陈炯明,第二任领袖是李济深,主要活动地点在中国本土。
而司徒美堂领导的是五洲洪门致公总堂,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
两者虽然名义上属于同一组织,后来也最终合流了,但如今双方机构管理和运营是分开的。
至于司徒俊葱,实为中国致公党的人,也是唯一被五洲洪门接纳的致公党中人。他现在有两个身份,一个负责中国致公党的宣传工作,另一个负责五洲洪门与国内的联络工作。
这种关键且敏感的身份,再加上他姓司徒,怎能不让人多想?
即便不是司徒美堂的直系后辈,也至少是族人。
司徒俊葱也不绕弯子,直接说道:“周先生,恐怕不是洪门中人吧?”
“为什么这样说?”周赫煊笑道。
司徒俊葱解释道:“我常年奔走于旧金山、香港和广州三地,早就听说了周先生大名,也从青帮口中得知,周先生自诩为洪门兄弟。我立即前往旧金山,向司徒美堂先生查询实情。司徒美堂先生对此很重视,调查了美国所有的洪门堂口,但都没有周先生的存在。”
“哈哈哈哈哈,”周赫煊大笑不止,实话实说道,“司徒兄,实不相瞒,天津青帮当时要拉我入伙。在无法推脱的情况下,只好说自己的洪门中人。这样做确实有欠考虑,还望司徒兄向司徒美堂先生禀明实情。”
“原来如此。”司徒俊葱哭笑不得。
要知道,周赫煊在欧美闯出偌大的名声,美国洪门这边也是很重视的。当听说周赫煊也是洪门弟子后,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足足调查了一年多,最后得出结论:查无此人!
司徒俊葱跟周赫煊闲聊片刻,试探着邀请道:“周先生是否愿意加入致公党?”
周赫煊问:“是中国致公党,还是五洲洪门致公总堂?”
“都可以加入,两者并不冲突,我们已经计划着逐渐合并为一体了。”司徒俊葱道。
中国致公党跟国内联系太深,周赫煊仔细考虑说:“我还是加入五洲洪门吧。”
司徒俊葱问:“那我们就先定个时间。”
周赫煊说:“我接下来要去纽约,等把事情办完,自会前往旧金山向司徒美堂先生谢罪。”
“谢罪不敢当,”司徒俊葱抱拳道,“在下恭候周兄大驾!”
第317章 316【股神】()
10月初,纽约证券交易所。
周赫煊看着那些交易员跑来跑去,交易大厅嘈杂不堪如同菜市场,所有人都伸长脖子盯着黑板,这传统且原始的股票交易方式让他大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