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京华-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丫鬟见自己拦不住,便想跟在小姐身后。
“你站住,都撞到我了!别跟着我,我自己走。”
低个子小姑娘见小丫鬟还跟着自己,便猛地停下来,刚一回头,后面猝防不及的小丫鬟便撞到了她的身上。
“可是小姐。。。。。。”
“没有可是。我是小姐还是你是小姐?不准跟着我!”
低个子小姑娘哼了一声,朝偏殿院子的外面走去,留下小丫鬟一个人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
甩掉柳洵,柳邕一个人在寺院里逛了起来。可惜今天站岗的当兵的太多,很多地方都守着不让进,柳邕只能绕开。
不一会,便转到了繁塔脚下。
柳邕抬起头,看着繁台上立起的九层高塔,很感兴趣。
上一次爬繁塔的时候,才四五岁吧。
柳邕在脑海中搜索着自己对繁台的记忆。因为离孟半仙的私塾不远,柳邕每天上学放学都能看到高耸在天际的繁塔。但他到天清寺的次数却屈指可数,相比之下母亲更喜欢带着他去相国寺。
繁塔并不禁止香客和游人登塔,唯有放置舍利的地宫寻常不会开放。塔旁住着一位老僧人,每天的工作便是在繁台上扫去落叶、洒水去尘。
老僧拿着扫帚在仔细的清扫着繁台的地面,看到柳邕准备上塔,也不搭理,继续低着头扫地。
柳邕走近了繁塔,便看到塔壁上一块块密密麻麻的佛砖,这便是繁塔的特点之一,一砖一佛。
繁塔的正门是南门,从此可以进入地宫,但从这里并不能上塔,上塔须从北门洞内左右两侧砖筑蹬道攀登,可到达塔的单数层,直至塔顶第九层。但从北门却不能进入繁塔的双数层,如果想登双数层,则须沿单数层外宽约两尺多的塔外壁盘旋而上,里攀外旋,如入迷宫。
柳邕有些恐高,虽然贪玩但也没有大胆到在塔外攀爬的地步,自然不会去寻找刺激。从北门进到塔内,光线瞬间暗了下来,只有楼梯两旁的墙壁上挂着几盏油灯发着微弱的亮光。
塔内的楼梯又陡又窄,还没有扶手,柳邕爬了没两层便气喘吁吁的。
因为今天是中元节,远没相国寺规模宏大的天清寺可以说是被皇家“包了场”,前来烧香的香客和游人少了许多,又是下午,柳邕在塔里半天都没有遇见一个人。
“这是第五层。。。。。。”
“这是第七层。。。。。。”
“第九层。。。乖乖的,可算爬到顶了。
哎?是你?”
柳邕用了至少一炷香的时间,才爬到塔顶,正准备找个地方休息,眼前便出现了一张有些熟悉的小脸——这不是七夕那天和自己一样走丢了的小姑娘吗。
“咦?是你这个小屁孩。”
小姑娘打量了柳邕半天,认了出来,有些惊讶的说道。
“你这人好不讲理,我好心帮你找到家人,还给你买‘谷板’和‘水上浮’,你凭啥说我是小屁孩。”
柳邕从楼梯里完全爬了出来,往里面走了几步,不服气的向小姑娘说道。
“不为什么,本小姐说你是小屁孩你就是小屁孩。”
小姑娘蛮横的说道。
“你!
怪不得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好男不跟女斗,我不和你顶嘴。”
柳邕拍了拍下身上蹭上的灰尘,往小姑娘身边靠近了些,伸出一只手说道:
“拿来吧。”
“拿来什么?”
小姑娘诧异的问道。
“我的褙子啊。那天下雨,你淋湿了,我担心你凉着就披你身上了,现在还我吧。”
柳邕提醒到。
“噢,那件褙子啊,我见破破烂烂的,随手就给扔了。”
小姑娘随口说道。
“你!那可是我的新衣服,哪里破破烂烂的了!”
“怎么没有?上面连绣花都跑线了,针脚做的还没我家丫鬟做的好。”
小姑娘耸了耸肩说道。
“。。。。。。”
柳邕看着眼前的小姑娘一阵无语,觉得她比坑自己挨孟半仙打手掌的杨章还要可恶。
“你干什么?”
柳邕趁小姑娘不注意突然伸手扒起她身上的衣服来,小姑娘顿时惊慌了起来。
“不干什么,拿你这件衣服抵债!”
柳邕将小姑娘外面穿着的粉色绣花短褙子扒了下来,团成一团,往袖子里塞去。
“你!”
“你什么你,这叫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懂不懂。”
柳邕把褙子往袖子里塞了半天,没塞进去,便果断放弃了,然后拿在手中,冲小姑娘晃了晃,准备离开。
“你不准下去!”
小姑娘把住才两扎宽的楼梯口,不让柳邕下来。
“凭啥?这是你家修的路?”
“你把衣服还给我,我就让你下去。”
小姑娘撅着嘴说道。
“哼。”
楼梯口太过狭窄,柳邕见自己过不去,也不着急,找了块挨着窗户的空地坐了下来。
“不让我下去我就不下了,反正这繁塔顶上的风景不错——
哎呀!乖乖滴,怎么这么高!”
柳邕往窗边探了下头,只见底下的房屋如同红豆般大小,站岗的士兵则像蚂蚁一般。向远处看,则是东京内城的城墙,再往里,有一座大概只达到繁塔塔腰高的“铁塔”,那是开宝寺塔。
不待细看柳邕恐高的症状便明显发作,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一片,心里直发渗,连忙回过头来,大声叫道。
。。。。。。
第二十七章 天清寺(下)()
“天清寺塔六角九层,高二百四十尺,就连仁宗皇帝时的苏子美初次登塔时尚且‘苟得从而登,两股应已挛。复想下时险,喘吁头目旋’,更何况你这个小屁孩呢。”
小姑娘见柳邕的囧状,噗嗤的笑了起来,然后打击道。
“你才是小屁孩了,我只不过没想到繁塔这么高,一时没心理准备。。。。。。
还有苏子美是谁?”柳邕不服气的辩说道。
“连苏子美都不知道是谁,你读过书没?”小姑娘笑了笑,继续打击道。
“我凭什么要知道苏子美是谁?还有,你才没读过书,你全家都没读过书!”柳邕顶撞道。
“我全家没读过书?笑话!”小姑娘眼睛白了下柳邕,对柳邕的话轻蔑的回答道。
“苏舜钦,字子美,东京开封府人,仁宗景祐元年进士。曾历任蒙城、长垣县令,入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参加范希文为首的庆历新政,为人所弹劾,以“监守自盗罪”削职为民,庆历八年卒。
小屁孩,记住没?”
“我,我先生还没讲到他。而且,不准叫我小屁孩!”柳邕呲着牙,对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叫自己小屁孩十分生气。
“你还没我高呢,不叫你小屁孩叫你什么?”
“你!谁说我没你高了?不信咱俩比比!”
“比比就比比!不过你休想趁机逃跑。”
小姑娘从楼梯口往里走了一步,不过还是牢牢的堵在柳邕身前,两个人背对背比起了身高。
果不其然,小姑娘说中了。同是十岁出头的年纪,还没发育的柳邕比已经开始发育的小姑娘还矮了半寸,顿时一脸颓败的坐了回去。
“刚刚某人不是说他没准备好,有本事再往下面看呀。”
小姑娘还嫌打击柳邕打击的不过瘾,继续说道。
“你说往下看我就往下看了?什么都听你的我岂不是很没面子?再说了,你怎么不看?莫不是你胆小?”
“别想激将我,我到窗户边上你一定会趁机跑掉,我才不会上当了。更何况我是女孩,胆小就胆小了,没人会说什么。至于你。。。哦,我忘了,你就是个小屁孩,没胆子也正常。”
柳邕见小姑娘不上当,一时也没了办法,便气呼呼的扭过头不看她。
两人就这样,一人守着塔的一边,背对着谁也不搭理谁。
“喂,你今天怎么来这?”
场面冷了有一刻多钟,小姑娘首先沉不住气,说道。
“哼。”
柳邕轻哼了一声,不做回答。
小姑娘撇了撇嘴,小声嘟囔道
“小气。”
开封人大都热情好客,慷慨大方,对小气这个词眼很是敏感。这和开封紧邻黄河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黄河在汉朝时便水患频发,皇宋开国后就愈发严重。关西和河东的大量黄土随着咆哮的黄河水一路向东,过了河南府便沉积在宽广平缓的河道上,形成了地上悬河,比周遭的地面高上数丈。开封府紧邻黄河,又是一马平川的地势,常年受黄河水患影响,三年两头被淹,故而便有了“吃干抹净河里蹦”的俗语,和不好积蓄热情好客的习俗。
作为一个“开封人”,柳邕自然十分介意别人说自己小气。
“你才小气呢。今天先生领着我们来上香。那你为什么来这了?”
“我爹爹带我来的。”小姑娘回答道。
“噢,我知道了,你爹爹是和我们先生一样,是想来攀附‘权贵’来了。”
柳邕很“聪明”的想到。
“笑话!”
小姑娘不屑的笑了笑,不过却也没说什么。感觉站的有些累了,便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手帕,垫在地上坐了下去。
“喂,你到底叫什么啊?”
柳邕扭过头来,看着坐在地上模样煞是可爱的小姑娘,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畅感。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小姑娘说道。
“我都告诉你我的名字了,那天走丢的时候。”柳邕提醒道。
“唔?有吗?我忘了。”小姑娘低着头,露出了皎洁的小虎牙。
“。。。。。。我叫柳邕,柳河东的柳,邕州的邕,广南西路的那个邕州。
好了,我自我介绍完了,该你了。”
柳邕深吸一口气,忍住想要打人的冲动,咧着嘴勉强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重新介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