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北宋京华 >

第14章

北宋京华-第14章

小说: 北宋京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到了东华门,与一队巡察的士兵相遇,这才高呼有贼。贼人猝不及防,连忙丢下王寀跑了。

    这个故事一度在东京流传的很广,常常被父母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就你最能,那为什么别人不走丢儿而偏偏唯独你自己走丢了呢?”

    沈沐氏弯下身子摸了摸柳邕的脑袋,调笑道。然后让身边一大群孩纸互相手拉着手,自己则走在最后面照看着,慢慢悠悠的往沐氏酒楼走。

    回到酒楼的时候,柳邕的母亲柳沐氏和柳清之松了一口气。见柳邕走近柳沐氏将手上的单子递给身旁的丈夫,自己则伸出手掐起柳邕的耳朵道

    “这么长时间你去哪了?就算被人群带出内城,一个时辰也应该早就回来了。”

    “我不是避雨了吗?”

    柳邕狡辩道。

    “雨早就停了,一共还没下半刻钟。”

    杨章揭穿道。

    “就是!”

    “你。。。。。。”

    被损友一记神助攻,柳邕又陷入到了“水深火热”之中。

    “我又摸不丢,以为你们不担心了,就又在街上玩了一会。。。。。。”

    。。。。。。

第十七章 三伯() 
“你的褙子呢?”

    过了子时,一家人才从酒楼回家。一路上游人依旧有很多,到朱雀门时只见几个守城门的士兵也挤到摊市里热闹去了。

    回到家,柳邕正打着哈欠,一路上总觉得少些什么的沐氏突然问道。

    “褙子。。。褙子被挤在在人群里的时候丢了。”

    柳邕突然想到自己的褙子还在那小姑娘身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于是便撒了个谎说道。

    “你啊你,怎么不把你自己给丢了?”

    沐氏气愤异常,方才穿了一日的新衣服便给丢了,怎么看都和他那不靠谱的爹爹一样,指着柳邕的脑袋生气道。

    “我丢了不是会惹母亲伤心嘛。”

    柳邕讨好道。

    “丢了才好,我正省心。整天油嘴滑舌毛毛糙糙的,你看洵哥儿多乖,你丢了我正好和你三伯说把洵哥儿过继过来。”

    沐氏将手上的物什放到桌子上收拾整齐,还没有消气,看到坐在椅子上打盹的柳洵说道。

    “三伯父家就这他一个男娃,才不会过继给你。”

    柳邕不服气的小声嘀咕道。

    “你说什么?”

    沐氏的声音明显提高了几分。

    “没,没,没什么。。。。。。”

    第二天上学,柳邕一直都是昏昏沉沉的,料想是昨天玩得太晚,睡眠不足。但是看到一旁依旧很精神的杨章、王寀二人,便十分困惑。趁着“孟半仙”转过身去的时候,拍了拍杨章,疑惑的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要看每个人的体质了。我和王寀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疯玩半个晚上根本没啥问题。看见没,这都是强壮的象征。”

    杨章呵呵一笑,撸起袖子露着一胳膊的肥肉对柳邕道。

    “看看你,瘦的跟蚂蚱似的,一看就是。。。医师是怎么说来着?哦,对,就是体虚。你这身子骨啊,肯定经常生病,熬个夜就像今天似的,无精打采,日后必定早夭。”

    “早夭你个鬼啊!你那是满身肥肉好不,相扑手那才叫壮,你这充其量叫累赘!”

    柳邕伸手拍了一下杨章的脑袋,没好气的说道。

    “算了,不问你了,我问王寀去。”

    柳邕说着便转过身子,扭向了另一边的王寀,问道。

    “你今天怎么这么精神?”

    “你不知道崇明门外新开了一家浴房吗?哦,对了,忘了你家住在朱雀门外,寻常不会往西边走。他家的招牌便是药浴,泡过之后让人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我爹爹担心我昨天玩得太晚,一早便买桶洗澡水让人送来,我还没醒便把我丢进去了。”

    王寀实诚的回到道。

    竟然可以这样!柳邕使劲揉了揉自己的脑袋,想着中午回去也要泡一泡解解乏。

    柳邕中午并没有泡成他的“药浴”,刚到了午时,柳洵的父亲,柳邕的三伯父便到了他家。

    柳邕回到家的时候,爹爹正和三伯父在正厅谈论着什么,柳洵在一旁静静地坐着,而母亲则在厨屋忙着炒菜做饭。

    “邕哥儿,过来剥两骨朵蒜,再剥一根葱。”

    正在柳邕想偷偷溜回房间的时候,厨屋里传来了沐氏的声音,柳邕只好过去干活。

    沐氏娘家是做酒楼生意的,柳邕的外祖父有没有什么传男不传女的狭隘观念,故而沐氏的厨艺也是相当不错的。

    “先生教过,孔子曾经说过,君子远庖厨。。。。。。”

    柳邕笨手笨脚的废了半天功夫把蒜和葱剥完,正想去水井边洗洗手再回屋里小憩一会,但是沐氏接着又指使他去巷子口灌瓶醋去,于是不大情愿的嘀咕道。

    “你说啥?你以为你娘我没读过书?孔夫子说的是君子,你就是个小孩,才读了几天书而已。再说了,是谁一到酒楼就往后厨钻?别废话,快去。”

    沐氏将勺子放到锅里,转过身叉着腰说道。

    柳邕只得拿着醋罐子悻悻的出去了。

    很快便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柳邕坐在靠门口的地方,如同母鸡下食般困得脑袋一点一点的,夹着的菜放在嘴边半天没有有意识到。

    柳邕犯困中,隐约间听到爹爹和三伯好像是在谈生意的事,两人准备去荆湖北路一趟,说是三伯父有些门路,两人去做些茶叶和药材生意。

    爹爹不放心,问了好多遍门路是否牢靠,三伯父也再三保证着。最终两人好像答成了什么共识,然后喝了不少酒,开始拉家常,说着说着就说到柳洵那了。柳邕顿时清醒了不少,连忙夹了几口菜,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我这儿子在老宅时也开过蒙,但年初先生被他儿子接了去,私塾自然也就散了,洵哥儿就一直在家待着。”三伯说道。

    “那为什么不再给洵哥儿再找一个私塾呢?”柳清之问道。

    “咱家也没读书的料,子澄想必比我明白,几代人也没出现个有功名的。

    洵哥儿也愚笨,他先生都曾说,诸科都无异于异想天开,考进士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近来有传闻说官家要废除科举,直接从太学生里面选拔,但谁又说的准是真是假?

    更何况即便是真的又有什么用?以洵哥儿的资质,又托生在咱们这种平民家庭,想要进太学除了使钱就没有别的路子。而使钱进太学。。。。。。

    唉,家里的田地咱也不指望,大兄肯定是占大头,所以我就想让洵哥儿开蒙识个字,会个算数,过几年长大了就到我那做个学徒,以后和我一样当个账房好了。”

    三伯一下子说了很多,似是在诉苦一般。

    沐氏静静的在一旁坐着,给柳邕柳洵分别夹了些菜,刚刚生意上的事她插不上嘴,这会拉起家常也不吭声。

    “三哥这就说的不对了,孩子怎么能不读书呢?你看看东京城里城外这些做大事的人,哪一个没有念过书?当官的就不说了,这年头丘八考武举都得读书。

    旧宋门外的曹大官人,也是行商出身,现在呢?娶了个县主,朝廷给封了个官,叫什么迪功郎。这曹大官人年岁和我差不多大小,就是因为比我多读了几本书,过了一次解试,如今混得可比我好得多。”

    “是是是,十五郎说的是,咱俩同为账房,而十五郎发了大财,我还天天为两个女儿的嫁妆发愁,可不就是十五郎比我多读了两年书吗。”

    柳邕的三伯给柳清之倒满酒,敬了一杯,奉承道。

    “哈哈,三哥你就莫要说笑了。你没发财那是时运还没到。咱们不是说好了要往荆湖跑上一趟吗?如果不出差错和预料的一般的话,这一趟就能给两个侄女的嫁妆钱挣回来了。到时候,跑上几年,还愁没有钱使给洵哥儿上太学读书?”

    柳清之搂着堂兄豪爽的说道。

    “三哥你要是放的下心,就让洵哥在我这住下,明天就到邕哥儿上学的私塾报道去。陆先生的水平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儒们,但肯定比乡下那些强多了。”

    “好!”

    三伯父痛快的答应道。

    。。。。。。

第十八章 奸臣?() 
爹爹真是雷厉风行。下午柳邕上学时柳清之便和三伯带着柳洵去了通御街的私塾,一同带去的还有一大包沉甸甸的铜钱,交束脩用的。当然,钱是柳清之准备的。

    不知道三伯给灌了什么汤药,柳邕还从来没见过爹爹何时这么大方过了的,背着沉甸甸的铜钱,满脑子疑问,都顾不上瞌睡了。

    到了私塾,柳邕将钱递给爹爹,自己先进去了。

    孟先生见又有人领来一个学生,高兴的都笑开了花,摸着柳洵的脑袋,不停地夸着柳邕在他的教导下学业是如何如何飞快进步的。然后又对柳洵曾经的先生做出的评价嗤之以鼻,很专业的说道名师才能出高徒,学生考不上功名分明是先生水平不够,怎么能怨学生资质差呢?当然,资质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不过再三保证,柳洵在他的教导下,一定会取得非凡的进步的。

    “你爹怎么来了?门外的那个小孩不是你本家弟弟柳洵吗?”

    柳邕将书包放到桌子上,拉起凳子就往下坐。不过他没敢趴在桌子上睡,爹爹正在外面,只得装模作样的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一旁的王寀和杨章则探过身来问道。

    “今天中午我三伯来家里了,不知道给我爹爹说了些什么,我爹爹非要柳洵住在我家,和我一起上学。”

    “那不是挺好的吗?以后你就能多了一个玩伴了?”

    王寀说道。

    “错,是跟班。你看柳洵那么小。”

    杨章纠正道。

    “好什么好?多了一个人,以后我娘再给我零花钱买东西的时候都要买两份了。”

    柳邕明显还记得昨天晚上被小姑娘“坑骗”的事情,愤愤的说道。

    “那你不会找你爹要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