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大帝-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背靠城墙而战,有着城墙上的城防的支援,但是也付出了自己的机动xing作为代价。
本来冯胜是答应了傅友德和常升两人不到最后不加入占据的,但是此时此刻战甲上已经布满了血污。他实在没法眼睁睁的看着,看着自己、或者是傅友德、常升还是王弼辛辛苦苦培养的jing英铁骑一个个逝去。这些骑兵,已经在漠北征战无数。目睹了自己的战友马革裹尸,甚至是抛尸荒野……
这些战斗,让他们经验丰富,也让他们不畏惧死亡……他们虽然不畏惧死亡,但是他们确是大明的栋梁。冯胜虽然是主帅,但是却和很多的老兵关系匪浅,很多的时候,他往往会在老兵的营地走走,和他们一起追忆。
想到这里,冯胜是已经杀红了眼。他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本来是一帆风顺的伐北,现在似乎是被北伐。先是宣府镇粮道被抄,步军被堵在关内,再是太上皇朱元璋中箭昏迷……似乎,这些事情都有些联系。
城墙上的鼓声缓缓的响起,冯胜暂时退回了自己阵中,仔细的辨认着鼓声。
鼓点一会密一会疏,似乎毫无规律,但是冯胜从鼓声中听出了另外一番天地。
就在鼓点响起之前,负责远观jing戒的岗楼传来了呼号--在远方发现了大明的旗帜。这就意味着,已经有一只援军出现在了宣府镇的周围。在城上指挥的傅友德急忙让传令官去传令击鼓,传递消息。
……
“晋王殿下,您的晋王府卫骑兵,几次想咬上鞑子的队伍,都被鞑子赶离。现在鞑子好像已经停止了急行,我们的候斥已经和宣府镇联系上了。宣府镇也已经看见了我们的旗帜。”
朱棡稍微皱了皱眉,说道:“既然天命如此,那么分下四个千户所来负责两翼,其余的将士随着我晋王府卫的马蹄,对北元鞑子掩杀过去……”
“标下明白了。”
朱棡却没有动,虽然他知道这次战斗或许更需要他的指挥,但是实际上,他却不能去直接指挥,更多的就是像现在这样的要隔空的指挥。
几个候斥、加上几个传令官,直接构成了朱棡的指挥体系。虽然似乎有些纸上谈兵的意味,但是毕竟朱棡还是打过仗的,就算是纸上谈兵,也比历史上的某人靠谱很多。
再加之就算是这次战役失败,也不会对大明照成恐怖的打击。况且蒙古人的军队最起码在人数上不占任何优势,想让朱棡这支算是步步为营的万人大军全军覆没也不算一件简单的事情。
……
现在的战局其实就是在一种微妙的情况下,宣府镇内不能等下去,朱棡认为宣府镇不得不去救,蒙古人却在宣府镇周围徘徊多ri,烧杀抢掠完毕以后也出现了军粮短缺。
尤其是ri益炎热的天气,更是让蒙古大军有些不适,已经有少许将士想回漠北修养。
可以说朱元璋中箭昏迷就是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虽然蒙古人并没有完全知道she中了谁,但是看着宣府镇整个乱起来,如临大敌的情况就知道she中的肯定不是什么小人物。
这个利好也算是鼓舞了蒙古众人的军心,不然现在就算朱棡不出现,蒙古人也已经不战自退了。
俗话说的好: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
“晋王殿下的援军来了!弟兄们撑住,为死难的弟兄们报仇!”冯胜在仔细辨别了鼓声之后,立即高声喝道,“晋王殿下的jing兵已经离宣府镇不远,很快就可以和鞑子短兵相接!”
其实冯胜清楚,到底朱棡带来的是怎么样的军队。因为收到了朱棡的信,在他的信中,朱棡明确的表示这些将士基本都是内兵,这些内兵往往都没有什么的作战经验。
前景依然堪忧……这是冯胜的心中最大的想法。虽然现在不是完全的被水、没有希望的战斗,但是胜利,最多也就是五五之数罢了……
在听完鼓声之后,冯胜又一次拍马上前继续血战。
此时,晋王府卫的骑兵,已经抄了蒙古人的后路,和后队的蒙古人交手上了。
“杀!”杀声震天。
蒙古人才感到似乎杀神天降,毕竟之前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援军的出现。
本来上面给下达就是不顾一切阻止宣府镇突围,防止其击溃在居庸关外的拦截线。很多蒙古兵,尤其是步兵,为了快速,都没有穿上盔甲,直接轻装上阵。直接让这些没有身披盔甲的蒙古兵心凉透。
仅仅不一会,这为数不多的晋王府卫骑兵就把蒙古人的队伍杀了一个对穿。
蒙古人的军纪也不算那么的严明,仅仅是被杀了一个对穿之后,就出现了涣散。
“快去飞马报告殿下,就说现在蒙古人全部轻装,已经被杀的军心溃散。”
领头的骑兵百户直接传达下去,让人前去回禀朱棡。
“甚好!”朱棡直接大笑了起来,“通令全军,全速前进,把鞑子全部灭掉!”
其实朱棡的步军也没落后多少,可以说迅速的赶上了骑兵的步伐。
当黑压压的大明步军出现在蒙古军队的眼前的时候,整个蒙古军队已经出现了恐慌。在他们的视角中,不知道来了多少明军,也不知道明军到底什么实力。
虽然内地卫所兵并没有什么太强的战斗力,但是和真实历史上明中后期的内地卫所兵还是有战斗力上的天壤之别。
在朱棡的鼓动下,几个懂得蒙语的、在蒙古军队中混战的士兵纷纷发出了“我军败了”的呼号。然后谣言越传越凶,最后成为了“皇上和丞相要抛弃我们,把我们葬送在南地……”
当在战争中知道了这种消息,每个士兵都不会再战下去了,反而倒戈,把武器指向了自己的战友。
这就是营变……
整个战场就乱成一锅粥,明军、营变了的北元军队和还坚定的北元军队完全乱战成一团,在城头上的傅友德看着,不禁嘘了一口气,发布了收兵的鼓号。
**********
说句实话,这章感觉写的略差……战争还是处理的不好啊!
月下道歉!
第六十一章 拔箭()
修改过了!
啧啧……这章卡了一个悬念,明天揭晓
月下厚颜求推荐票!
***********
朱棡也没有想到,自己这堪堪只有两个卫所多一点点人数的小股部队会直接击溃了北元鞑子的军心。
虽然打头阵的晋王府卫骑兵很少,但是,这些骑兵基本上都起到了自己的作用。
从事实上来说,骑兵在古代的作用主要就是提供强有力的冲击能力。骑兵强大的冲击能力是步兵没法匹敌的。
坐在马背上的朱棡听着传令官交代的战果,不禁一阵唏嘘。
“可惜的是本王的骑兵不够,不然这次鞑子谁都跑不了啊!”朱棡唉声的叹息了一句。
“晋王殿下,这不是您的原因,这是桂王殿……”
“够了!”朱棡直接喝止住了传令官的话,“有些事可以说,但是有些事不能说。你说的,我都不会妄自去说……”
“是,标下明白了……”这名传令官不禁有些颤颤巍巍。
“下去……”
朱棡叹了一口气,看着南方。
侄儿,这件事情靠你去查了……
……
“参见晋王殿下!”冯胜、傅友德、常升、王弼四人并没有去放任手下的去大肆的庆功。在现在他们是个参见晋王的时候,关于一切如战时例的军令正在各个百户所和百户所之间流传。
“恩,现在也不必多礼,这次怎么急着向周围发出告急文书,到底是怎么了?”朱棡倒是很关心这告急文书的事情,毕竟宣府作为边境重镇,这次这么急的递出告急文书,却没有受到非常恐怖的攻击,实在有些难以置信。
傅友德看了看周围,看到现在五人在一个封闭的院落里,不禁舒了一口气。
“晋王殿下,太上皇来宣府镇了,您可知道?”
朱棡倒是一愣,“父皇来了?父皇在哪里?”
傅友德无奈的摇了摇头,说:“这就是这次速度给周围边镇送发告急文书的原因。太上皇,在前几天巡视城楼的时候胸口中箭,至今昏迷。太医说,如果不拔箭,太上皇的箭伤随时可能恶化发作。但是就算是拔箭,也只有五五之数的……所以我们现在初步的意见是拔箭……毕竟不能等死……”
朱棡的脸se马上大变,他知道,现在他的父皇就是大明的支柱,要是他出事的话。现在的大明必定乱成一锅粥。
“现在皇上知道没有?”朱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现在有没有通知他的侄儿皇帝朱允炆,毕竟这种事情是要朱允炆提前准备的。
“晋王殿下,出事的当天,臣已经排了八百里加急的军驿密信直接递到了云奇云公公手上。应该这件事情知道的人非常的少。”常升开口说道。确实,在出事那天,也就是他的头脑还相对清醒,组织发的告急文书和到京师的密报。
朱棡的神se稍微缓和了一下,但是整个人明显还是紧绷着的,现在他也在想,到底怎么去面对这个问题。
“现在是第几天了?”
“距离太上皇出事已经五天了……太医说,最好今天做出决断,不然可能后面治愈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小了……”
朱棡狠狠地一挥拳头,说:“拔!这件事,本王做主了,等皇上的旨意发来,父皇说不定就驾鹤而去了!马上传太医,做好准备!”
“是!”
……
这两天太医基本都想是供着的一般,就是为了面对可能的拔箭或者是伤口恶化。
“太医,我父皇的生命、整个大明江山的稳定就看你的了,希望你可以成功的拔箭!”朱棡的情绪显然有些激动。
“王爷,现在……”冯胜出声道。其实现在就和敢死队上战场是一个道理,不能说太重的话,然而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