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横海异闻录 >

第5章

横海异闻录-第5章

小说: 横海异闻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游想了想又问老汉:“张老伯,不知你后边这件正屋原本是做什么用的?”

    老头说:“这个屋子听我那去世的师傅说啊,是以前山神爷的弟子的起居室,后来他们不知道啥时候也离开了。庙里也就越发的荒废了,就成了堆杂物和香火供奉的地方。早先呐,这个庙比现在大两倍,后来啊,年深日久山神爷不灵了,香火慢慢的就少了,这庙一点点的就撂荒了,到了我师傅这辈就我们师徒爷俩,到了我这辈就剩我一个了,连我儿子都不愿意接着。哪一天我要是也没了,估计这庙就彻底废了。”

    “山神爷的弟子?怎么这神仙还像我们这练武人一样有徒弟?”赵大听着觉得新鲜。

    老汉笑了,这种事确实一般人难以理解。老汉说:“二位,还不是小老儿瞎说。听我师傅说啊,这山有山神,水有水神,连地面都有土地爷。这些神仙都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啊,玄天上帝他老人家封的,用来保护人间。我们庙里供的这位山神爷听说啊,是一个位得道的地仙,听我师傅说啊,他老是黑虎成精修炼得道的。后来位列仙班被封到此处做山神,当年他的几个弟子为他筹款建庙,后来也就自然在这做庙祝伺候他的仙驾了。”

    说着老汉好像想起了什么,匆匆跑出了耳房。不一会儿又紧忙奔了回来,手里还捧着一个大大的紫檀木的牌位。这牌位看来年深日久,颜色很暗,但是质地极好给人一种非常结实厚重的感觉。上面有一行金字,竟然也是用飞龙篆写成,写的是,敕封九品仙官清羽山神华风行之位(古时皇帝对臣下册封,五品以上称诰封,五品下称敕封)。

    见秦游三人仔细端详着牌位,老汉自豪的说:“听我师傅说,这个牌位是山神爷的弟子们,当然用一种仙界的檀木为原料以法力做成的。到现在得有四五千年的时间了,木不腐朽,字不褪色,端的是个法宝。”

    “你可快拉倒,就这么个破木头,连鬼都不鸟你,还法宝呢!你就吹!”赵大一脸的瞧不起。

    看赵大不信,老头老脸通红,大声分辩道:“小老儿绝不扯谎,这牌位真是仙人留下的,我庙中有好几代的主持用他驱走过鬼怪。就是小老儿在年轻的时候也见我师傅用他打跑过一个不是什么的精怪。”

    赵大兀自不信,还要与老张争辩。却听秦游“咦”了一声,二人都回头看他。他也不抬头,自顾的端详那牌位,一边说:“这木工的雕法古朴,不似近代所为。以手抚摸,竟有一种暖意流转,看来确实不是凡物。这几个大字用的也不是现在的字体,是这三圣王治世时期用的飞龙文。”

    他顿了顿又解释说:“三圣王垂拱而治,大概距现今也有四千多年了。而这种字体由于书写繁琐,所以很快就被钟鼎文所取代,再后来到了先赵天子统一天下时,世人就又使用了赵杌书字体。如此说来张老伯说的大致没错。”

    他说的平静,但心里却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这个山神爷的牌位与家中所供的祖先之位何其相似,稍有不同的是,家里的那个比这个要大上一些,但木头的质地好像没这个好,年代似乎也不是很久。再有等级略有差异,祖先高乾云是‘诰封’,这位山神是‘敕封’,天帝封天下众臣,五品以上行文用诰封,五品以下是敕封,后世的人间帝王也是学这个规矩。老祖是四品天官,这位山神是九品,所以待遇不同,不过这恰恰又对照验证了两边的传说。看来这上古天庭是真有其事啊,那么说来林振衣所讲也应该大多是真的了。

    听到秦游支持自己,老汉大乐,用眼角夹了赵大一下,流露出一丝对没文化粗人的鄙视。他高兴的说:“到底是举子老爷有见识!”

第四章 惊闻天庭变() 
想到这,他不由得多看了林振衣几眼。拱手道:“秦某不知林兄所言是何意?还望指点一二。”

    林振衣听他这般说,倒是有点意外,他颇有深意的看了看秦游,说道:“那小弟就卖弄一下了,传说上古时有天庭掌管天下,为了教化四方,玄天上帝就设置了各种仙官。上品的仙官管理天界,中下品的仙官管理人间。他还使人有三魂七魄,为了能让人间的生命流转不息,设置了阴司地府,统计世人的作为。善的记为功德,恶的记为罪责,用以明赏罚。就连这水族,他也设了龙宫来管理。但后来不知何年何月,天庭突然消失不见,天界也无影无踪,海中水族的龙王和他的水晶宫也跟着失踪。倒是这地府却是还在,据说当时地府的阎罗天子派鬼仙上天寻找,却是无功而返。无奈之下他也只得继续自己的活计,等待天庭的回归。”

    秦游有些震惊的看着眼前这位林振衣,吃惊的问:“然则,兄台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呢?”

    林振衣好像很是理解他的惊讶,正色说道:“天庭消失之时,有一些中下品的仙官在人间或海外各有任务,他们并没有跟着失踪。在失去了和天界的联系之后,一些人就在凡间自立门户。有些隐遁起来潜修,有的开宗立派建立了仙派,秘密的招收弟子传授仙术。还有那最不成器的,仗着些小术做起了人间帝王。这些消息就是从那些仙门中流传出去的。”

    秦游闻听之后半晌无语,这林振衣的话看来轻描淡写,说的却是惊天的秘密,好似一个炸雷震在他心里。半晌之后他才犹豫的问道:“不知林兄可曾听说过越岭山云门宗?”

    “哦?”这回轮到林振衣愣住了,他略一犹豫,回问道:“兄台如何问起这云门宗来?”

    秦游一笑,道:“家父说我出生那年,曾有一位醒道人,上门化缘,他自称是越岭山云门宗的人。后来我父问了不少人,这越岭山云门宗是什么所在,都无人知晓。方才听林兄说起的仙门,我忽然想到,这云门宗会不会就是一个仙门呢?”

    “原来如此,”林振衣点了点头,郑重的说道:“云门宗是方今天下的仙家大派,你说的这位醒道人是他门中一位前辈。他名醒世子,是该派的第十代弟子,论辈分是门中长老,只是他一生喜欢游戏人间,四处云游,很少有人能得见真容。”

    他顿了顿,又说:“这位醒道人,常为世人指点迷津。他去贵府化缘,怕是与府上有缘。公子可曾听令尊说过他对你们说过什么特殊的话吗?”

    秦游做出思索装,沉吟了一下,才说道:“这个倒没听父亲说起,他只说是醒道人当时在我家小住了一阵,然后就飘然离去了。”

    他本欲将道人和他的机缘道出,但话到嘴边又犹豫了,毕竟与这林公子不认不识,说这些有点唐突了。

    林振衣没打听出什么也不以为意,和秦游又聊了几句别的,知道了他是要去京城赶考。看看船也快到对岸了,正欲说几句客气话告辞,秦游忽又问道:“适才听林兄一番高论,受益匪浅。林兄对仙家秘史如此了解,莫不是也是仙道中人?”

    林振衣摇了摇头,说道:“我这些都是听师傅提起的,我师傅的祖父曾是一个仙派的传人。但他终其一生也没能修得仙体,终身只是一个外门的俗家弟子。后来年纪渐大,就回家娶妻生子了。但是他学得了一些小术,后来传于了我师傅父子。我的望气之术便是得于他老的传承。”

    秦游听罢,连连点头叹息。但仍是不死心的问了一句:“但不知林兄可知道云门宗在何处?”

    林振衣一笑,道:“这些仙家宗门最是隐秘,就连我太师祖的宗门位置我且不知,更别说其他了。”

    正说话间,船已靠岸,众人相互告辞各自登岸。秦游带了赵家爷两个去租车马,准备去对岸的和风郡,林振衣则和他的同伴沿着河岸向东走了。

    两人走了一段路,四下渐无人烟。那中年汉子从背囊中拿出了几张黄色的符纸出来,递了两张给林振衣,说道:“林师弟,咱们用神行符。看天色还早,估计不会耽误事了。”

    林振衣点了点头,接过符纸,贴在腿上。中年人突然问道:“师弟,你刚才为什么和那秦姓少年公子说了那么多呢?他们一看就是世俗中人啊。”

    林振衣微微一叹,说道:“不瞒张师兄,我学的是望气之术,这位秦公子不但身上有贵气,而且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灵气在围绕其身。而且我注意观察了他,他的气息不似常人,十分的悠长,像是精通吐纳之术。所以小弟才格外的攀谈几句。”

    那张师兄说道:“师弟只怕是多虑了。凡间的武功有些也讲究吐纳之术,毕竟都是当初从仙家流传出去的。我看他的仆人就是个武林高手,他也大概是个练武人?”

    林振衣想了想,说:“不然。他身上的灵气绝不是练武人能有的,而且他说的醒道人前辈的事应该是真的,只是我觉得醒道人能告诉他们自己的宗派和名字应该不是只化缘那么简单。尤其你看他对云门宗那么感兴趣,恐怕这其中还是有些曲折。”

    二人之后便不说话,用法决催动了腿上的仙符,化做两道流光飞远了。

    却说秦游这边,下得船来,在码头边租了俩牛车,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到了和风郡。进到了城内,他先打听到了牛马市的位置,便和赵大父子俩去卖了四匹年轻健壮的骡子。三人各骑一匹,再用一匹驮着他的书箱和三人的铺盖。三人用了点饭,便穿城而过,直奔京城的官道去了。小六是头一次出门,处处都感到新鲜,在路上就问秦游:“大少爷,人家那些公子老爷都骑马,咱为什么要骡子啊?那高头大马多威武啊。”

    秦游看着这小子兴奋的脸,一笑说道:“之所以用骡子,是因为骡子耐力好,而且温驯,我和赵大叔还好,你却是没怎么骑过马,骑骡子安全点。再有呢,骡子价格便宜些,不扎眼,咱们出门在外身上又带有现银,要防着歹人惦记。这叫财不露白,明白了。”

    一日无话,主仆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