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94章

扬帆1980-第94章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挣多少钱?”

    “问了,他跑出租,确实比一般车间职工挣得多。”

    “好,那我有数了。”

    周建平结束跟马兴伟的通话,又找到出租车司机小孙,“孙师傅,如果我给你的工资,不比你开出租车挣得少,你愿不愿意来我们单位开车?”周建平道。

    “这个事,我从来没考虑过,因为我以前就在单位开车。”

    “据我所知,你以前在单位开货车,到这里开小车没有那么辛苦,而且收入不比跑出租挣得少,你考虑考虑吧。”

    “考虑。。。。。。,那些固定客户就得流失了。”

    “嗨,你管那么多干嘛?如果你不嫌我多管闲事,我劝你把出租车卖了,今后一直在我这里开车,将来年龄大了,不愿开车了,我还可以给你安排其他工作。”

    也许后面这句话打动了小孙,“那,好吧,我愿意给你开车。”

    “你都知道了,我们还要买一辆车,你的朋友或以前的同事有没有会开车的?请你帮我们再介绍一位司机。”

    “这个嘛,我以前学开车时候的师兄弟,倒是有几个跟我还有联系,我帮你问问。”

    “你的师兄弟开车技术肯定没得说,但我希望人品要跟你一样好。”周建平这话等于变相表扬,小孙当然爱听。

    司机小孙上任后,一会儿拉着周建平回老家村委会联系蔬菜种植事宜,一会儿拉着赵馨梅去新项目的建设工地,要么去市里的职能部门办事。小孙的感觉,怪不得周总还要买辆车,这每天几乎停不下来,可比开出租车还忙。

    回老家元坝村办事,三十几公里路程,即使有几公里乡村土路不好走,从公司出发,一个小时也能到村里,办完事情往往当天就返回单位。

    以前没有车,来回不方便,周建平回村办事,都要回家住一晚上,现在有车方便了,办完事当天就返回城里,这样三番五次,“三过家门而不入”,让常玉玲非常不满。

    这一次,常玉玲让人给周建平捎信,说孩子感冒了,希望他回家看看。

    到了村委会,听说家里孩子生病了,周建平把司机打发回单位,商量完工作,他推掉了晚上村委会为他准备的酒局,早早回到家里。

    进了院门,见毛毛活蹦乱跳地在院子里玩耍,周建平蹲在旁边:“毛毛,你不是感冒了吗?怎么还到处乱跑?”

    孩子没理他,只顾自己玩。

    周建平又摸了摸孩子的手心和额头,感觉并无异常,“你没感冒呀?”

    听见外面的说话声,常玉玲从屋里出来,两人的目光相对,互相待答不理,一点没有久别胜新婚的感觉。气氛冷清,还是玉玲先说话,“回来啦?”

    “你不是让人给我捎信,说孩子感冒了吗?”周建平肚里憋着气。

    “听你这意思,孩子不感冒,你还永远不回这个家了?毛毛都快三岁了,多少次感冒,多少次生病,你管过几次?”提起这些,玉玲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我不是忙得脱不开身吗?干嘛这么斤斤计较!”周建平虽然觉得理亏,但他并不认同玉玲的说法。

    女主内,男主外,这样的家庭组合方式常玉玲也赞同,六七年都过来了,以前她啥也没说,但这几个月周建平经常回村里,自从有了车,他办完事就回城里,三四次都没回家看一眼,这令常玉玲非常生气,才以孩子生病为由,把他骗了回来。

    “自从进城上班以后,你就没有不忙的时候,我以前说过啥?周建平,你现在坐着车回村里,办完事就走,连家门都不进,跟没有这个家一样,一次两次我理解,你三番五次这样,还说我斤斤计较,你这不是强词夺理吗?”常玉玲越说越激动。

    “有事直接说,为啥编造孩子生病的理由?你这就是欺骗!”周建平也是满腔怒气。

    “我倒是想跟你直接说,可那管用吗?你早就把这个家当成了旅店,就算欺骗,也是你逼的。”玉玲眼里噙着泪水。

    “好吧,我不跟你吵了,别吓着孩子。”

第95章 坚守底线() 
周建平不愿回家,跟单位事情太多,工作太忙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哪怕他嘴上不肯承认,不可否认的是,他内心对常玉玲几乎失去了兴趣,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常玉玲也停了下来,不再跟周建平理论,“晚上吃什么?”

    “你是在问我吗?”周建平看着她。

    “除了你,还有谁?”

    “你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周建平好像对吃饭没啥兴趣。

    “我吃的饭菜,你吃不下。”

    “你以为我每天都在吃香喝辣,山珍海味?”

    “好,我去做饭,炒土豆丝,家里只有这个,主食是馒头米饭。”

    晚饭后,哄着孩子玩了一阵,当毛毛睡着后,周建平洗漱一番,也上床躺下了。

    过了一会儿,常玉玲也挨着躺了下来,见周建平没有动静,她非常认真地说:“周建平,咱们得好好谈谈。”

    “好好谈谈?你要跟我谈什么?”

    “你是对我有意见,还是心理有了另外的人?”常玉玲历来是个直脾气,这话她憋在肚里已经好长时间了。

    玉玲这句话,像触动了周建平的敏感神经,他腾地坐了起来,“常玉玲,你别跟我无中生有,胡说八道!”

    “你激动什么呀?但愿我是无中生有。”玉玲确实是猜测,她没有任何真凭实据。

    “为啥突然跟我说这些?”周建平凶狠地看着躺在旁边的常玉玲。

    “为啥,问我?你说为啥?我觉得你应该最清楚!”常玉玲并不着急。

    “我不知道,你最好跟我解释清楚。”

    这话让常玉玲气往上涌,她也坐了起来,“咱们说话小声点,别把孩子吵醒了。你不知道?这种事还用得着我解释吗?你扪心自问,以前你回家对我啥样的,现在又是啥样的?周建平,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嫌我老了丑了,不愿看见我?你要真有这种想法,我不会跟你死缠烂打,别的没有,这点志气我还有!”

    “污蔑,这完全是污蔑!你愿意说啥说啥,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没那么想。”

    “对了,关键是身子要正。”常玉玲反唇相讥。

    “我的身子正得很,不信你可以去打听。”

    “我自己带着个孩子,没那闲工夫,希望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说完,常玉玲又躺下了。

    “劝你别在家里胡琢磨,尽把别人往坏处想。”

    “我倒是愿意把你往好处想,你跟我解释一下你现在回家为啥跟以前不一样?可别跟我说什么事情多,工作忙,可能有那方面原因,但不是全部。”常玉玲步步紧逼。

    周建平打着哈气,“算啦,我不跟你翻这些烂账,明天还有事,我得睡觉了。”

    近一两年,周建平对常玉玲确实冷淡了不少,他心里装着赵馨梅也是事实,但周建平理智尚存,赵馨梅虽然年轻漂亮,气质不凡,能力超强,要是触及到家庭层面,他并不想破坏跟常玉玲组成的这个家庭。祖祖辈辈都是老实本分人的周建平,在婚姻感情方面遗传了父辈保守传统的基因,他不会轻易突破家庭这个底线。

    第二天起床后,两口子还在为昨晚上的事怄气,因为谁也没有说服谁,那口气还没理顺。周建平洗漱完毕后,只跟常玉玲随便打了个招呼,没吃早饭就出门走了。

    周建平头天和司机已经约定,他让司机一早过来接他,今天必须尽早赶回单位,上午要接待来自南方一家食品工业研究所的客人,商讨有关蔬菜加工的技术转让细节,并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上午十点,司机孙师傅把研究所的客人从华兴火车站接到健生食品公司,周建平和赵馨梅跟客人见面后,再把他们安排到宾馆稍事休息。

    张工也从家里被接到公司,下午两点多,周建平和赵馨梅,加上张工,在公司会议室跟客人们进行了会谈,因为工艺路线已经确定,双方主要就产品技术指标、产能、土建和工艺设计进度、员工培训、质量检测、试车技术指导等事项进行商谈,并最终确认下来,最为主要的,对技术转让费进行了初步沟通,但当天下午并未谈出结果。

    第二天上午,双方继续就技术转让费进行协商,接近达成一致时,研究所(乙方)代表提出,生产设备由他们指定厂家进行加工制造。

    周建平听后,好长时间没有说话,他跟这一行已经打过几年交道,岂能不知其中之奥妙?在设备加工行业有个公开的秘密,外面介绍的业务,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回扣,乙方代表想在这方面挣钱,周建平当然不能答应。

    “要不这样吧,技术转让费就依你们目前的报价,我们不再往下压,但设备加工企业就不要指定了,你们只需提出设备明细和设备条件,由我们自己寻找加工制造单位。”周建平以不容商量的口气说道。

    “周总,我们指定的设备加工企业都很专业,你们毕竟不是这方面的内行,我怕你们寻找的企业加工制造的设备,跟我们的技术要求不符,出现麻烦分不清责任。”乙方代表道。

    “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没有必要,因为就在我们本市,有一家华兴轻工机械厂,就是一家大型轻工机械制造企业,你们听没听说过不知道,但在我们本省,这家企业却是名气不小,如果你们有时间,愿意跟他们接触的话,我现在就可以把他们的技术人员找来跟你们见面。”周建平道。

    “这又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华兴轻工机械厂完全可以胜任。”张工也在一旁帮腔。

    周建平坚持不让对方指定设备加工企业,除了避免对方在其中拿回扣,主要考虑到本市就有这样的企业,何必舍近求远,设备在本地加工,不仅运输方便,而且安装维修随叫随到,非常便利。

    还有一点,周建平早就听马兴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