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1980-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嘛不吃饭?别说咱俩还是两口子,就算来了个曾经的同事,你也得管饭呀!”
“你少废话,吃完饭赶紧走。”赵馨梅极不耐烦。
“着急赶我走,是不是怕你上司看见我?嫌我给你丢人?呃,赵馨梅,你们厂长知不知道你是有夫之妇?他不会以为你是大姑娘吧?”
这几句话彻底激怒了赵馨梅,她指着曲卫东骂道:“你给我闭上你的臭嘴!要是再这么胡说八道,信不信我让厂里的人把你轰出去?”
“喲嗬,当了常务副厂长牛逼了哈,竟敢找人打自己的丈夫!”
“你简直是放屁!我啥时候找人打你了?我警告你不要胡搅蛮缠,否则让人轰你出去,这叫找人打你吗?”赵馨梅继续骂道。
“那你为啥着急让我走?”
“你在这里耽误我工作了,你以为这里是向阳食品厂吗?在这里工作就是工作,没有闲扯的时间。你又没有正经事,吃完饭不回家还想干啥?”
赵馨梅带曲卫东在健生食品厂附近的一家餐馆吃了顿便饭,终于把他送走了。
回到办公室,赵馨梅回想跟曲卫东的婚姻,要说后悔,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自己又不是小孩,当初处对象,虽然曲卫东追的紧,但也是赵馨梅自己愿意的,平心而论,曲卫东的父母都是好人,不仅关心赵馨梅,而且在她辞职调动的问题上,两位老人表现的甚至比赵馨梅的父母都开明。
但是曲卫东这个人得过且过,上班就是混工资,根本没有人生目标,他与赵馨梅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即使在家里,两口子也没有语言上的交流,越是结婚往后,这种趋势越明显。
曲卫东今天来这里的目的,赵馨梅心里一清二楚。一方面,夫妻二人没有共同语言,这两年一直缺少交流,另一方面,还在向阳食品厂的时候,面对妻子赵馨梅,曲卫东就很不自信,别看平时没有语言交流,要是赵馨梅有什么应酬,每次回家后曲卫东都会刨根问底。
赵馨梅思前想后,现在跟曲卫东毕竟还是夫妻,也应该照顾到他的感情,原来决定半个月回一趟家,考虑到各方面原因,她决定每星期回去一次。
。。。。。。
周建平这次出差的目的,一是拜访客户,二是催收货款,第一个目的捎带着很容易达成,主要目的是催收货款,因为赵馨梅向他反映,现在的流动资金占用率已经接近百分之五十的警戒线。
真如他事先估计的一样,出去转这一圈,用了整整半个月时间,货款的催收很有成效,但遇到一家即将倒闭的商场,对方欠下的两笔货款不但催收无果,还有可能打了水漂。
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次遇到,周建平觉得很棘手,赵馨梅提醒他,只要签有合同就好办。
“合同当然签了,但拿着一纸合同也要不来钱呀!”
“不敢肯定凭借合同能要回来多少钱,但有合同在手,对你追收货款肯定有好处。在经济活动中,现在逐渐形成了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手握合同,咱们可以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债权。”赵馨梅道。
周建平一拍脑门,“对呀,如果对方耍赖,咱们可以起诉他。正好,我有个最好的哥们,就是华兴市最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第71章 三位校友()
马兴伟调到方正律师事务所已经半年多了,周建平还从来没去过他的单位,出差回来后,把积压在案头需要他亲自处理的工作做完了,抽了个时间,周建平想去马兴伟的单位看看,并顺便向他咨询一些经济纠纷方面的法律问题。
不愧是华兴市最大的律师事务所,方正律师事务所占据了这座写字楼的整整一层,经打听,周建平来到马兴伟的办公室门口,门敞开着,他在门上敲了几下,“建平!是你?快请进来。”马兴伟抬头看见周建平,很是惊奇。
“想不到吧?”周建平走进去,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来。
“真没想到。你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有空出来?”马兴伟沏了杯茶,放到周建平跟前的桌子上。
“咱俩又有快两个月没见面了,这期间,我聘请了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专门搞管理,现在厂里的日常事务全交给她管,这样我就可以稍微清闲一点了。”
“建平,你这个决定太正确了,否则,那么大的摊子,光靠你一个人,不仅管理起来很吃力,你也太劳累,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压力之下,对你身体也没有好处。”马兴伟道。
“对,就是觉得太累,而且我还要顾及市场这一大块,根本没有精力管厂里的事,但厂里的事没人管也不行呀,所以我决定聘请专职管理人员。”周建平道。
“这样的人好找吗?想找就能找到?”
“说来也巧,否则还真不好找。我跟这个人以前有过一面之交,她毕业于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是大型企业国营向阳食品厂的企管科副科长。”
“哟,人家可是体制内的国家干部呀!”马兴伟道。
“对,跟你一样,你们原来都是国家干部,你现在不也逃离体制了吗?”
“你想了什么办法才把人家请来?”
“这个人有能力,很务实,她对国营企业那种人浮于事的现象很反感,而且对体制内外的事看得很淡,到健生食品厂考察过一两次,也许我们企业的活力对她产生了影响,我跟她谈了我们的愿望以后,大约不到一个月,她就从向阳食品厂辞职来到了我们厂里。”周建平道。
“嗯,看来这个人办事效率很高,看准了的事,说干就干,没有那些拖泥带水的啰嗦事。”马兴伟道。
“兴伟,说起来这个人跟咱们还有点缘分呢。”
“怎么回事儿?”
“这个赵馨梅是咱们的高中校友,她八四年毕业于华兴六中,比咱俩低四届。”
“她也毕业于华兴六中?真是很巧啊!有时间认识一下。”
“你随时可以去厂里。兴伟,现在手头忙不忙?”周建平道。
“忙与不忙都没关系,有事你就说。”
“前几天我出了一趟差,解决货款占压问题,其中有一家客户,是一家零售商场,这个单位现在处于关门倒闭状态,拖欠我们的两笔货款,现在看来有点棘手。”
“你跟我谈这件事,是不是想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我也只能从法律的角度给你建议。”
“我到对方单位去过了,现在看来只能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那就起诉对方。你跟他们签有供货合同吧,合同上是否注明了管辖地?这涉及到在本地起诉,还是到对方属地起诉。”马兴伟道。
“这些我倒没注意,回去查看就知道了。关键是起诉对方,我能得到什么?通过起诉能不能收回货款?”
“这个不好说,要看对方的经济状况和资产状况,如果对方就是个穷光蛋,即使官司胜诉,最后也可能一无所获,不过只要有资产,通过执行庭,也可以获得跟货款等值的资产。”
周建平停了一会儿,他突然决定道:“兴伟,你做起诉的准备吧,我必须起诉对方,几万块钱货款,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们。”
“我认为也该起诉,你想想,对方从健生食品厂进货,如果货物没被销售,咱们可以把货拉回来,损失的仅仅是点运费,如果货物已经销售了,销售所得的钱款肯定被他们挪作他用。既然这样,一定要让对方付出代价。”
“你看需要什么材料?我这就让厂里准备好了,一会儿让他们送过来。”
“其他不需要什么,你让厂里把那份购销合同送来就行。”
周建平用马兴伟办公室的电话,告诉销售科小梁找出那份合同,马上送到方正律师事务所。
上午十一点左右,周建平准备起身离开,“这才几点?厂里又不像以前那样随时离不开你,着什么急呀!”马兴伟道。
“这一聊起来就占用你两个多小时,我怕耽误你工作。”
“嗨,我们这工作,就跟农民种地,没有结束的时候,如果事情紧急,下班后把工作带回家,继续做到深夜也不少见。”
“细细想来,做哪一行都不容易!”周建平感叹道。
“建平,中午别走了,我们单位附近有的是饭店,咱们又有近两个月没见面了,一会儿找个稍微大点的地方吃午饭。呃,要不要把你聘请的这位校友招来?我做东,给她接风。”马兴伟建议道。
“这个,”
周建平稍一迟疑,马兴伟道:“你要觉得不方面,那就不叫她了。”
“不不不,我这里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觉得这个人很有性格,她要是不来,我怕把咱们俩的面子都得驳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周建平对赵馨梅还有那么一点点心理上的距离,他怕被赵馨梅拒绝,让他在马兴伟面前没面子。
“我无所谓,被人拒绝又不是天大的事,凭什么咱们一句话,人家就得听呢?你告诉一声,她愿意来就来,如果厂里有事来不了,那也很正常。”马兴伟道。
“那好吧,我还得使用你的电话。”周建平拨通了赵馨梅办公室的电话,“馨梅,我是周建平,你现在忙不忙?”
“厂长,有事吗?”
“没事,我现在方正律师事务所这位朋友办公室,刚才说起来,原来咱们三个都是校友,今天中午这位校友想为你接风,问你肯不肯赏光?”怕让赵馨梅反感,周建平说得很客气。
“厂长,你可别这么说,什么赏光不赏光的,我可以赴约,但是厂里明文规定,中午不能擅自外出呀!”赵馨梅道。
“是啊,不过特殊情况,偶尔也可以有例外,你说呢?”
既然周建平都这么说了,赵馨梅本来就是个豁达的人,她当然没有必要固守原则,“好吧,我去哪儿找你们呢?”
周建平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转向马兴伟,“咱们上哪儿?”
“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