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38章

扬帆1980-第38章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食品厂对他们的谢意。

    食品部主任告诉周建平,饼干这种点心只是销售量处于中等的一种大众食品,他向周建平推荐了几种值得生产的产品。

    周建平在市待了四五天,又转了几家商场,用同样的方式向顾客和营业员了解情况,带着从顾客和基层销售人员了解到的信息,周建平回到了单位。

    随着多个市场的开发成功,“健生牌”饼干的销量直线上升,车间现有的两条生产线早已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以目前的趋势看,不出几个月,不要说增加产品种类和花色,仅就现在这一种产品,现有设备的产能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周建平认为,增加设备,扩大产能,已经成为下一步迫在眉睫的工作。扩大产能不仅要增加设备,还需要扩大地盘,修建厂房,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都需要钱。

    整天忙里忙外,周建平已经有几个月没跟徐继明见面了,他让马兴伟在最近一两天约请徐继明吃饭。

    “你跟他直接联系多好啊,还从我这里转个弯不嫌麻烦吗?”马兴伟道。

    “一点也不麻烦,咱们三个,你是中心。”周建平道。

    “什么中心呀,都是哥们,不分彼此。那好,我这就跟他联系。”

    过了几分钟,马兴伟打回电话,让周建平安排时间地点。

    现在的周建平已经有了点钱,再请马兴伟和徐继明吃饭,就不能像以前那么寒酸了,他把当晚见面的地点定在华兴市比较有名的“鸿盛大酒店”。

    “建平,去那么好的酒店干嘛,咱们仨就是见个面,吃顿便饭,主要为了聊天,找一家小饭馆就可以了。”马兴伟是想为周建平省钱。

    “兴伟,要是在以前,这样的酒店我想都不敢想,你跟继明帮了我多少忙,咱们从来没去像样的饭店吃过饭。现在我也不是有钱了,但总归不像以前那么寒酸,这几年你已经为我省了很多钱,今天咱们就去稍微好一点的地方,你让我破一回费吧。”周建平诚心邀请。

    的确,给周建平办事,或为了周建平的事,非得吃饭喝酒的时候,马兴伟总是尽量不让周建平买单,在周建平非花钱不可的情况下,那也尽量把饭局放在小饭馆,马兴伟知道周建平一直缺钱,能让他节省,就绝不让他多花一分钱。

    周建平并不是要摆阔气,更没有打肿脸充胖子的虚荣心,他承包经营健生食品厂也快一年了,如果还是一副寒酸相,马兴伟倒无所谓,徐继明会怎么想?毕竟当晚这顿饭,除了见面聊天,主要还要谈扩大产能和增加产品品种花色等事宜,要是招待应酬还是以前的老样子,他怕徐继明认为企业经营不善,连一顿像样的饭也吃不起。

    周建平是东道主,他早早来到“鸿盛大酒店”预定的包间等候。马兴伟第二个达到,两人聊了一阵,徐继明才推门进来。

    “建平,吃顿便饭,你找这么高档的地方,是不是有点奢侈呀?”进屋没等坐下,徐继明开口便说。

    “姐夫快坐下,这几年你们没少为我帮忙,咱们一直很节省,很长时间没跟你见面了,今天就当过个年吧。”周建平拿起一本精美的菜单递给徐继明,“服务员问咱们要标准还是零点,姐夫比较有经验,你来安排。”

    “兴伟呢?”徐继明问。

    “我们都听你的,零点还是标准,你就看着安排吧。”

第39章 一步好棋() 
徐继明翻看着菜单,“要标准的话,上菜比较快,但他配的菜咱们不一定喜欢吃,零点当然都是合咱们口味的,等待上菜的时间可能比较长。”

    “嗨,咱们又不着急,等待时间长点,正好聊聊天。不要标准,他把那些卖不出去的菜给你上来,咱们花了钱,图的是啥?”马兴伟道。

    “那就各自点自己喜欢吃的,建平你先来。”徐继明把菜单递给周建平。

    “不,姐夫你先来。”周建平又把菜单退了回去。

    “你俩别推辞,每人两道菜,谁先谁后人人有份。”马兴伟道。

    点完菜,服务员自然要问客人喝什么酒,他们这里最好的酒是五粮液。“那就来五粮液。”周建平对酒水不了解,他不知道五粮液是一种什么酒。

    “建平,咱们用不着喝这么好的酒。”徐继明道。

    “我觉得也是,喝个地方酒就行了,都是自家兄弟,用不着这么铺张。”马兴伟也不同意。

    “我不知道什么酒好喝,你们俩定吧。”周建平道。

    徐继明点了一种地方名酒,三个人喝酒,他干脆让服务员一齐上了两瓶。

    “建平一直很忙呀,厂里经营情况怎么样?”除了周建平自己,没有人比徐继明更关心健生食品厂现在的经营状况。

    “姐夫,今天这次聚会,就是为了向你们汇报厂里的生产经营状况。”

    周建平把厂里这三四个月的情况作了简单介绍,马兴伟平时跟周建平接触比较多,他对这些情况并不陌生。

    徐继明就不一样了,他听的聚精会神,对周建平的工作和企业状况赞口不绝,“建平,情况出乎意料,推荐你承包前,想到了你会把健生食品厂经营好,但没想到你接手才半年多,就把企业经营的这么好。”

    “姐夫过奖,其实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什么事都得一步步来,你现在的工作就已经卓有成效了。据我所知,过去那么多年,健生食品厂从来没有满负荷生产过,你现在不仅让生产设备满负荷高效运转,而且产品库存并不多,这说明你把产销两方面工作都做得很好。”徐继明道。

    “生产方面,人手不够,建平还从他老家的村子里招来一批临时工;销售方面,建平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现在总算有所回报。”马兴伟道。

    “没有走出去之前,觉得市场没有多大,通过前段时间的一番努力,我发现健生食品厂那些设备的产能不大呀!”

    “建平你的意思,是想扩产吗?”马兴伟首先意识到了周建平的目的。

    “我知道扩产面临很多困难,但是看见开发出来的市场得不到满足,感觉很可惜。”周建平神情凝重。

    等了半个多小时,菜品终于上齐,服务员跟三位客人倒满了酒,周建平举起酒杯,“感谢姐夫跟兴伟一直以来对建平的支持和帮助,我敬两位!”

    三人碰杯后同饮,放下杯子,吃了些菜,徐继明问:“建平,现在销售形势看来很好,回款怎么样?压款多不多?”

    “回款不错,压款百分之十左右。”

    “形势的确很好。兴伟说你想扩产,你有没有让财务拢账,这半年多厂里有多少利润?”

    “因为真正满负荷生产的时间才两个多月,前期主要理顺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培训员工。昨天我让财务拢了一下帐,据说有些利润,但不是太多。”周建平道。

    “计算利润时是否将应收账款包括在内了?”

    “没有包括应收账款,只拢了可支配资金。”

    “嗯,你对扩产有没有详细计划?”

    “还没有具体计划,目前只有初步想法。一方面,现在这个产品的销量确实上来了,设备满负荷运转状态下,库存也不多;另外,我从顾客和基层销售人员那里了解到,我们的产品虽然质量不错,价格优势明显,但花色品种单一,‘健生牌’也只有饼干这一种产品,花色单调,品种单一,不利于消费者对‘健生牌’这个品牌形成印象,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为了改善这一不利局面,我才产生了扩产的想法。”周建平道。

    “想法很好,按照这个思路去做,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可是建平,扩产需要资金呀!而你手头的自有资金又相当有限。”徐继明终于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可不是嘛。购设备,扩地盘,盖厂房,哪一样没有钱也无从谈起啊!”周建平哀叹道。

    “姐夫,既然建平的思路正确,健生食品厂的发展势头良好,你们银行能不能再给他支持?”每到关键时刻,都是马兴伟替周建平把他想说又不好说出口的话说了出来。

    “换做其他企业,你这种情况银行很愿意支持,但建平跟健生食品厂的情况有点特殊,我怕上面很难同意,上一次的流动资金贷款就费了好大的劲。”徐继明道。

    “有什么特殊的,不就是因为建平是承包经营吗?只要他企业挣钱,按时给你还本付息,你银行管他什么经营方式?”马兴伟说。

    “兴伟,你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建平的承包经营倒不是太大问题,关键是健生食品厂这个单位太特殊了。健生食品厂本身,现在被建平承包经营,但它以前的一百多万贷款,债务人却是街道办事处,在这件事没有明晰的情况下,想要得到银行进一步的贷款支持,恐怕非常难。”徐继明分析道。

    桌上的气氛变得凝重,除了喝酒,三人都不说话,沉默了一阵,马兴伟道:“姐夫,健生食品厂以前的老贷款我早就听你说起过,这一晃起码得有五六年了吧?”

    “那一百多万贷款不是一次发生的,前前后后经过了近十年时间,有一部分是我的前任主任给办的。”

    “就是嘛,拖了这么多年,你们银行就没想彻底解决吗?”马兴伟道。

    “银行恨不能想个办法马上解决才好呢。”

    “那好,我给你们出个主意,赶快把问题解决了,免得跟现在的健生食品厂参合在一起,耽误建平的事。”马兴伟道。

    “喲嗬!看不出来嘛,兴伟兄弟居然懂得金融行业的事,有好主意干嘛不早说出来?”徐继明认为马兴伟在开玩笑。

    “首先声明,我对金融行业一窍不通,以前事不关己,我没必要操那份心。”

    “既然不懂金融业,你能出什么好主意?”

    “这几年我在抽空学习法学课程,参加自考,马上就要本科毕业了。健生食品厂以前拖欠你们的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