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12章

扬帆1980-第12章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能没有要求呢?比如彩礼,你总得说出个大概。”

    “你这是难为我。咱们今天见面,主要目的是双方家长确认建平跟玉玲这个关系,至于下一步的结婚成家,我们真的没有什么要求,你们看着办就行了。”

    “玉玲她娘,你这看着办,倒让我们为难了。”周学成在一旁插话道。

    “没有什么为难的,我说看着办的意思,就是根据你们目前的家庭条件,差不多就行了,别勉强。只要玉玲跟建平处的好,彩礼多少我都认。”

    对方已经交了实底,陈秀华和周学成两口子没法再说什么,所谓定亲会亲家就那么回事儿,如果双方都是痛快人,也就几句话的事儿。

    待了半个来小时,结果比陈秀华预想的要顺利得多,往下没啥可说的了,她让周建平陪着玉玲母女聊天,自己跟周学成进厨房准备午饭去了。

    。。。。。。

    周学成夫妇决定把最东面的那间房子腾出来,简单收拾一下,给大儿周建平作为结婚用房。周建平不让父母花钱,他坚持自己出钱收拾房子。

    周建平对这种事并不在行,他再次找到叔伯二哥,周建良对此非常热心,“建平,结婚是人生大事,别听你爸的,我二叔就知道省钱,还简单收拾一下,亏他说的出口!随随便便,简简单单,对得起人家女孩吗?”

    “行啦,别说我爸了,他就那么个人。你就说说怎么收拾吧。”

    “你在一旁看着,我找人帮你收拾,包在我身上,收拾完了保证让你满意就是了。”

    “是不是又要找我那个同学宋成全?”

    “找他干嘛呀?他就是个干粗活的手,正儿八经收拾房子,那是细致活,他干不了。你别管啦,干活的人我跟你找,你就只管拿钱。”

    周建良果然从邻村找了个专门为别人收拾新房的师傅,周建平为此花了近三百块钱,外表原本很旧的房子,经他这么一装饰,内里不仅整洁美观,而且很有些喜庆气氛。

    有了新房,陈秀华和吴桂香定了个日子,周建平跟常玉玲在当年的元旦前夕喜结良缘。

    婚后,正直隆冬,是一年四季难得的农闲时节。

    早晨,天空飞着瑞雪,常玉玲起床很早,因为周建平还有上学念书的兄弟妹妹,她要帮婆婆陈秀华做早饭。

    打发走了上学的,常玉玲喊周建平起床吃早饭,“别人都吃完了,你抓紧时间,我好收拾碗筷。”

    周建平赖在床上不想动,“我不吃早饭了,你去收拾吧,收拾完了回来,我有事情要跟你商量。”

    常玉玲从厨房回来,在床边坐下,“说吧,你要跟我商量什么事儿?”

    “离我近点。”

    玉玲往前挪了挪。

    “把外衣脱掉,进被窝来。”建平说。

    “去你的吧!大白天的,你不怕谁闯进来看见?”

    “外面下雪,没人来,大冷天的,被窝里才暖和。”

    玉玲不为所动,周建平伸胳膊揽住她的腰,一把将她拽到近前,上下一顿乱摸,“你住手!”玉玲声音不大,但很严肃。

    “把外衣脱了,你进被窝来。”

    “你这馋猫,晚上还没够?”

    “我还要!”

    “去去去!要是咱们妈闯进来,那得多丢人?”

    建平还不罢休,又把手伸向玉玲胸前,玉玲一把将他推开,“别闹了!你要跟我商量什么?快说,要不我出去了。”

    “别走,真有事情跟你商量。”

    周建平这半年,除了筹备人生大事,他什么也没干,现在结婚了,但下个月就要过年,这段时间是啥也干不了啦,在他看来,这半年多的时光,浪费了一多半,春节后可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了。

    虽然没有干事,前段时间周建平脑子里却一直在思考,两三年来,自己贩运过香蕉,倒弄过二手服装,摆过地摊,多少也挣了点钱,但他认为这种靠买进卖出,投机取巧的生意,终究不是他想干的事情。

    “你说吧,我听着呢。”玉玲一本正经地说看着建平。

    “春节后我还得出去。”

    “去吧,为了筹备婚事,已经耽误你半年多了。”玉玲并不惊讶。

    “但是,我不想干以前那一行了。”

    “为什么?你已经趟出了门道,接着干多省心呀!”

    “我认为小打小闹没啥意思,摆地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除了挣口饭吃,成不了什么气候。而且,无论贩运香蕉还是倒弄二手服装,风险都很大,一旦进货看走眼,或中途出现个什么意外,就会赔的血本无归。”

    “既然这么认为,自有你的道理,但下一步你想干什么?”

    “具体目标还没有,现在只有个想法。”

    “你连具体目标都没有就盲目外出,家里人也不放心呀!”玉玲担忧道。

第12章 等待与找寻() 
“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又不是小孩。整天待在这个偏僻的村子里,机会永远也不会找上门来,即使外面有大把的机会,与我也毫无关系。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出去了才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建平早就准备好了这套说辞。

    “既然打定主意了,那你就去吧,我不会拖你的后退,只是你盲目外出,实在让人放心不下。”玉玲的担忧,不是周建平几句话就能消除的。

    “没那么可怕,车到山前必有路。况且,两三年前我只身闯广州,现在的形势比那时好多了,各方面环境都比前两年宽松得多。”周建平宽慰道。

    正月二十二那天,周建平离家来到华兴市,他要去看望一位高中时的同班同学,这位名叫马兴伟的老同学,高考成绩还比不上周建平,但他是城市居民,老父亲在一家地方国营企业当厂长,高中毕业后,马兴伟就被安排到他父亲的企业上班了。

    虽然家庭条件相差甚远,但周建平跟马兴伟的性格脾气差不多,常言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在一个六十来人的班级中,他俩最谈得来。尽管周建平的衣着和生活条件跟马兴伟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但马兴伟并不嫌弃,每当星期天下午返校时,从家里带了什么好吃的,马兴伟总愿意跟周建平一起分享。

    下午,周建平在华兴市的大商店里转了几圈,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两瓶地方名酒和一条烟,还有几斤苹果。傍晚时分,按照毕业时留下的联系地址,周建平找到了马兴伟家的住地,这是离市中心有一段距离的一片工厂住宅区,大概有几十幢旧式楼房,这些楼房的外形几乎完全一样,表面只有两种颜色,要么裸露着砌墙的红砖,要么呈现出水泥的灰色,而且每栋楼都是五层,如果不是楼的侧面写有醒目的楼号,外人根本无法分辨。

    经过一番打听,周建平找到9号楼2单元,他爬上3层,来到302号门外,并再次回忆是否记错,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周建平举手敲门,一连敲了两次,“谁呀?”随着问话声,门开处,一位年轻女性出现在门口。

    “请问这是马兴伟家吗?”

    “你找兴伟?兴伟,来客人了!”女人一边扭头往里喊着,一边把周建平让进屋。

    “谁找我呀?”还没见人,先闻其声。

    “兴伟,老同学,我来看你啦!”周建平高声应道。

    “哎哟哟!建平老同学,欢迎欢迎!”马兴伟快步来到门厅,“你这是干啥?”他指着周建平手里提着的东西。

    “我来看看你呀!”

    “来就来吧,跟我还这么客气?”

    “一点小意思,给老人的,不成敬意。”

    “嗨!你真的很见外,跟我哪用得着这个?呃,我介绍一下,建平,这是我爱人小敏,小敏,这是我高中时期最好的同学周建平。”

    “你好!”

    “欢迎欢迎!”马兴伟的妻子主动伸手,跟周建平握手相迎。

    “兴伟,别站着说话,请客人坐下说话。”小敏提醒道。

    “哦,是啊,咱们进客厅坐下说话。”

    所谓的客厅,就是门厅再往里的一处平时吃饭的地方,除了一张饭桌,还有两张简易沙发和一张茶几。这是比较典型的旧式两室一厅结构,整体面积大约有七十来个平方。

    “兴伟,怎么没见着伯父伯母?”

    “在我结婚之前,单位给他们分配了新的住房,就把这套旧房子留给我了。建平,你也结婚了吧?这几年你在忙些什么?还在学校时你就是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不可能回到村里心甘情愿当个农民吧?看样子也不像。”马兴伟问道。

    “我去年底才结婚,比你晚一些。毕业这几年,我是酸甜苦辣都尝过了,说起来一言难尽。”

    “兴伟,你也不问问客人吃过晚饭没有?”小敏提醒道。

    “是啊,见面光顾说话了,建平,你吃晚饭了吗?”

    “吃过了。”

    “这才七点来钟,你在外面办事,上哪儿吃饭?不行的话我陪你再吃点。”

    “我真吃过饭了,不跟你客气。”

    “吃过了也不要紧,咱俩多年没见面了,今天你来我家,真是喜出望外,我让小敏随便弄两个菜,咱们一起喝一杯,再聊一聊这几年的经历。”

    “兴伟,喝酒就免了,随便聊聊天吧。”

    “你不用管了。小敏,麻烦你帮我们服服务。”

    十来分钟后,小敏准备了三样菜,端上桌子后她就进里屋了。

    “我们下班早,六点来钟就吃晚饭了,咱们俩坐下来不是单纯地为了吃喝,但聊天说话不喝点酒也没有意思,建平你说是吧?”马兴伟的父亲是几千人的厂长,从小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生活方面自然少不了讲究。

    “老同学,我可没有这些讲究,说话聊天喝杯水就很好。”周建平说。

    “既来之则安之,你听我的就行了。”马兴伟从储存柜里拿出一瓶白酒,启开瓶盖,给两人面前的杯子都倒满了酒,他端起酒杯,“老同学,为了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