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郎君-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初年,元朝残余势力从大都退往上都,后来分裂为三部:即分布于大漠南北的鞑靼部;游牧于漠西的瓦剌部;住牧于辽东边外的兀良哈人(即后来南移的朵颜、福余、泰宁三卫)。
分布于大漠南北的鞑靼部,慢慢壮大起来,现任首领是出自土默特的孛儿只斤,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后裔,达延汗孙,自称阿拉坦汗,而由他率领鞑靼军队,多次南下,对大明构成严重的威胁。
在嘉靖二十九年,一度兵临北京城下,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马市开了又关,鞑靼和大明打打停停,边境就不得安宁。
虞进知道,大明中期,最大的威胁就是南倭北虏,虏,指的就是鞑靼。
看这些鞑靼使者这么嚣张,不用说,估计鞑靼人又在交战中取得便宜,然后趁机来要挟大明,鞑靼首领孛儿只斤,一直谋求与大明互市,经常在冲突后对大明软硬兼施。
令人感到无奈的是,大明的军队一向是胜少败多。
要不然这些使者也不会这样嚣张。
以自己后来者的身份,虞进知道现在离和平,少说还有几年的时间才能达成,现在还得磨。
“算了,这种事,现在还轮不到我们担心,我们还是说正事吧。”虞进摇摇头,笑着对崔三娘说。
其位,不谋其政,职低言轻,担心也没用,还不如做好自己的事,那才是正途。
崔三娘闻言嫣然一笑:“还是虞公子说得在理,公子,奴家这里有上好的毛尖,还请公子品尝一二。”(。)
1
165 一封密信()
青儿再一次无言。
虞进和泰升商行的崔三娘时商量事情的时候,再一次把自己撇开,也不知二人商量什么,在密室里商量了近半个时辰,出门时两人都是笑容满面。
估计是谈得不错。
虞进对自己那是越来越提防,这让青儿有些气结,不过她倒没有发脾气,因为她知道,虞进这人受软不受硬。
越是针对他,反弹就越激烈,还不如静待其变。
前些日子,竟然当着自己的面,要求朱指挥使把自己调走,难保他不会再有这样的行动,想不到,自己变得这么讨人生厌了。
哼哼,早晚也得找回这个场子。
对于鞑靼使团的嚣张,虞进选择的是沉默,因为他知道一千次愤怒加一万次咒骂,还不如一次实际行动来得更为实用,再说,其位,不谋其政。
虞进是其位,不谋其政,而那些在其位、谋其政的人,就显得非常无奈、头痛。
最头痛的是五城兵马司和礼部。
都说二国交战,不斩来使,而现在面对占了上风的鞑靼部,人家一发狠,那是打到京城跟你谈判的,那些使者炫耀武力,蓄意滋事,扰乱治安。
不严办,有损大国的威严,也没有和大臣、百姓交代,要是严办,又怕激怒那些草原上的恶狼。
要是鞑靼首领脑子一热,再组团到中原“巡游”,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很多大臣都知道,这鞑靼使团故意闹事,也是事出有因,无它,嘉靖躲在西苑练丹,连朝都不上,更别说面见他根本看不起的“野蛮人”,鞑靼使团每次想谈。可是根本见不到面,那使书递上去,多是收到改日再议或考虑一类的托词。
要知道,从鞑靼跑来一趟京师。千里迢迢,这可不是一件美差。
出现了问题,上面解决不了,那就往上报,一层报一层。最后这问题还是落在嘉靖的御案上。
作为锦衣卫朱希忠,也因鞑靼使团的到来,神经变得高度紧张。
“贞卿,看你一脸愁容,怎么,那些鞑子又闹腾了?”西苑内;嘉靖难得面带笑意地问道。
刚刚服食完丹药的嘉靖,面色有些潮红,眼睛明亮,整个人显得亢奋,这是服食丹药后的表现。
服食丹药后。嘉靖都会感到有一种飘飘欲仙、越来越接近仙道的感觉,也就是这个时候,他的精神最佳、心情最好。
朱希忠侍候得多了,慢慢也摸到规律,算准时间来禀报。
“皇上果然慧眼如炬”朱希忠有些不忿地说:“昨晚鞑靼使团大闹本司胡同,打伤一名**和八名护卫,其中一个伤势颇重。”
本司胡同就是京城的“红灯~区”,很受鞑靼使团的欢迎,每次到大明,都是必去的地方。这些马背上的民族,从不掩饰自己的喜好,也不会注意什么外交影响。
每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精力旺盛。反正爷高就行。
这些未开化的蛮子,嘉靖嘴边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看到嘉靖并没有表示,朱希忠硬着头皮说:“这些鞑子,真是不安生,白天在街上纵马,强买强卖。还打伤一名劝架的南城兵马司副指挥,朝中官员和百姓的意见还很大,还请皇上及早拿个主意。”
嘉靖冷笑道:“何止鞑子不安生,朝中不少人也不安生。”
“皇上指的是。。。。。”
“朕不见这些蛮子,不少大臣上书提议,由裕王处理这件事,这些家伙,一天到底也不做正事,就会一个劲的斗。”
这事朱希忠早就知了此事,鞑靼使者飞扬跋扈,甚至连礼部的官员也不放在眼内,很难对付,在景王头智囊杨双智的推动下,很多官员上书,嘉靖不方便处理,可以交给裕王代为处理。
分明就是让裕王出丑,进一步打击他的威严。
算是祸水东引。
朱希忠小心翼翼地问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嘉靖面不改色地说:“既然这么多人想看裕王的表现,那就交给裕王,朕也想看看,裕王这些年,可有长进。”
“臣遵旨。”
“还有一件事”嘉靖突然有些森冷地说:“鞑靼犯边,连破三镇,陈其学难辞其疚其限期回京述职,王崇古锤炼得差不多了,你去知会一下徐阶,把他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陈其学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弹纠不避权贵,可惜只是一介书生,既无兵略之才,又无指挥之能,屡战屡败,不少将士白白牺牲,孛儿只斤率人连破三镇,和陈其学的无能有很大关系。
本来有心锤炼一下陈其学,没想到经不起考验,嘉靖反应得很快,马上知错就改。
朱希忠恭恭敬敬地说:“臣,遵旨。”
嘉靖一声令下,裕王马上就成了大明负责议和的代表,全权处理与鞑靼议和的事,而这次议和的底钱是,既不能失大明的体面,也不能答应过份的要求。
大明的祖训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嘉靖虽说不是孝宗一脉,但身上流的也是朱家的血脉,丧权辱国的事自然不能做。
消息传到裕王府,裕王有些担忧,但是高拱和张居正都欢欣喜鼓舞。
失去主持秋祭的机会,对裕王府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现在代表大明跟鞑靼的使者谈判,也是一个的机会,只要表现得好,就可以弥补因秋祭失去的威望。
受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受了挫折,就是连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也没有,这次和鞑靼使团谈判,就是一个为自己正名的机会。
有时候,危机就是转机。
坚定信心后,裕王马上行动。
改善两者的关系,也表了表明自己的善意,裕王鞑靼的使者色勒莫请到裕王府商议。
对这次会谈,裕王府可以说非常重视,丫环下人全部出动,在裕王府打扫卫生、张灯结彩,裕王还亲自加了一只烤全羊的大餐,就是让这位名为色勒莫的使者有一种受到尊重、宾至如归的感觉。
色勒莫,在鞑靼的意思是利剑的意思,而色勒莫也是鞑靼首领孛儿只斤手中的一把利剑,年仅二十出头,就凭着战军功升到千户一职,作战勇猛、擅长游击,是鞑靼新一代领的佼佼者。
到了大明的京师后,大明皇帝一直不接见,礼部也是在敷衍,这让色勒莫无奈之余又很愤怒,无奈是鞑靼有犯边的能力,但是实力不足以对大明构成严重的威胁,都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草原的勇士都南下,自己老窝也有被别人端的危险,愤怒是大明的皇帝直接把自己丢在一边,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
自己说什么也是使者,见不了面,那首领交代的事也没法办。
幸好在自己的“努力”下,大明派了裕王跟自己谈,这可是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大明君王的人,色勒莫暗暗表示满意。
然而,就是在色勒莫带队准备从驿站出门到裕王府赴宴时,一个士兵拿着一封信跑过来禀报道:“千户大人,在门口捡到一封信,指明是由千户大人亲启。”(。)
PS: 终于赶上了,求票票!!!
1
166 故意挑衅()
夕阳西下,只余金黄的一抹余晖,华灯初上,彰显人世间的繁华。
天还没有黑透,裕王府就张灯结彩,在裕王的授意下,裕王府上下都对此非常重视,就是曾担任讲官的高拱也陪在裕王的身边,协助裕王接待来自鞑靼的使者。
主要是裕王以前保护得太好,待客的经验不多,国与国之间的搏弈,兹事体大,要是闹出了笑话,有损国体,到时丢的不仅是裕王的脸面,还有大明的脸面,有个人在身边提点是很有必要。
高拱是裕王最信任的人,名为师徒,情如父子,裕王担任这么重大的任务,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高拱。
“都准备好了吗?”裕王安坐在大厅,开声问道。
“回殿下的话,一切都准备好了。”一个管家模样的恭恭敬敬地应道。
裕王点点头,转而吩咐道:“吩咐下去,一会都机灵点,不要丢了我大明的体面。”
“是,殿下。”
看到裕王有些紧张,一旁的高拱压低声音安慰道:“殿下不必紧张,我大明是天朝上国,区区鞑靼,不过是蛮夷小国,虽说他们最近有些嚣张,但实力不如我大明,有事要据理力争,万万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