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

第105章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105章

小说: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世界,人们是分为三六九等的,最上层的人就是士族阶层,这些人往往是朝廷官员,掌握着生杀大权;仅次于士族阶层的,就是有学问的儒士,其中个别人特别出众的,被称为鸿儒,锦尚就属于这个阶层出身的,这些鸿儒因为学问广博,所以很受人们的尊敬,往往一言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再后面一点的,就是地主阶层了,他们手里拥有大量的土地,只比士族阶层少了官职在身,靠吸食百姓的血汗过日子,这种人无不被百姓们所痛恨;其后是商贾,商贾的身份地位在这里是被无限贬低的,一般有身份的人是看不起商人的,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大量的钱财被握在商贾的手里,近些年来也就有越来越多的诸侯试图拉拢一些富商大贾,用以扩充军备,所以商贾的地位反而有了一些提高;商贾之后才是像王冶子这样靠一门特殊的手艺谋生的人,通常被称作匠师,这个行列里有铁匠、医官、厨师等等行业的分划;最后也是最底层的,是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寒门士子。

    王冶子是匠师,属于比较底层的一种人,除了一技之长,就别无长处了。当王冶子看到易老丈的书信之后,忍不住欣喜若狂!王冶子不是王密,他不是个官迷,王冶子高兴的是,自己的这门手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传承下去了。所以,没让元起等待多久,仅仅一个多月之后,王冶子就从关中一路北上,来到了蓟城。

    当元起亲眼看到王冶子之后,不由得稍微吃了一惊。在元起的印象中,凡是能被称为某一方面的大师的人,总是上了些年纪的,而王冶子无论是横看竖看斜着看,也不像是超过三十岁的样子。尤其是王冶子在洗漱过后,洗去了一路的风尘,刮掉了杂乱的胡须之后,俨然变成了浊世佳公子,不但相貌清秀,而且和铁匠惯有的孔武有力形象也是相去甚远。

    经过一番详谈和考察之后,元起确定了王冶子的工艺真的很出众,至少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匠师了。所以,元起放心的把军备司统领的职位授予了王冶子,并且给王冶子安排了一千名工匠和铁匠做学徒。这一千名学徒是元起早就准备好的,在易老丈写信之初,元起就已经让鲁肃着手征召了。为了这一千人,鲁肃可是煞费苦心,差不多把幽州境内三分之一的匠师都聚拢过来了。任职之后,王冶子直接向鲁肃索要一应所需的材料,并且定期上缴军备就可以了。除了鲁肃这个顶头上司之外,王冶子不用向任何人汇报自己的工作进程。

    对于元起的这一安排,王冶子也显得很满意,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更加专心的冶铁并制造各种武器工具了,不会有那么多的外力因素来打扰他。初期的工作,元起与王冶子商定,暂时以军用品为主,等以后再制造农用工具等物品。

    短短三个月之后,王冶子就上缴了第一批物资军备。这些军备全部都是用王冶子特制出来的浑铁打造的,除了大刀、长枪和弓弩之外,还有两万副浑铁重甲。这些重甲是按照元起的图纸制作出来的。元起借用了后世隋唐时期的铠甲样式,再加上一些适当的修改,敲定了这款铠甲的框架。在锻打过程中,王冶子一边锻打一边思索着铠甲本身的各种利弊,数次和元起进行讨论,最终制造出了这一批重甲。重甲共分三层,最里面一层是熟牛皮加透气的布料混着装订到一起,起到保暖、透气和减缓撞击力的作用;中间一层是用铜和铁浇灌到一起,然后绞制而成的合金丝,既能起到固定内衬的作用,也能起到分化外力撞击的作用;最外一层则是用浑铁打造的铠甲外形了,这一层的浑铁足足有五毫米厚,铠甲表面,印刻着鱼鳞的形状,这样既美观,也能增加铠甲的刚性。最后王冶子还让工匠在铠甲的表面涂刷了一层明亮的清漆,起到防锈和美观的作用。

    单单是一副这样的铠甲,就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要不是元起给王冶子下了死命令,让他尽快制作出两万铠甲来,王冶子不想刚一上任就完不成元起的要求,拼了命的日夜赶工,否则着两万副铠甲还不一定能完成呢。最后,这两万副铠甲被元起命名为浑铁明光铠,配备给了天归营和地归营的两万精锐。

    除了浑铁明光铠之外,王冶子还按照斩马刀的样式,精心赶制出来了近万把浑铁刀,虽然比不上斩马刀的锋利,但也相差无几了,元起把这近万把仿真度极高的斩马刀,也配备给了天归营和地归营精锐,使得两营精锐人手一把斩马刀。

    至于天归营和地归营换下来的装备,元起把原本是天归营装备的鱼鳞甲配发给了骑兵部队,当然不可能是每人一件,只有队率级别以上的头目,才能分到一件鱼鳞甲。而地归营原本装备的柳叶甲,则是配发给了步军,当然,也只是队率职位及以上的人才能得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元起相信在太始商会的财力支撑,以及王冶子的精湛技术之下,幽州军早晚会让这些装备变得普及,一想到以后幽州十五万大军每人一件铁甲护身,就让人憧憬不已,当十五万人身着整齐的铁甲,拿着浑铁武器他踏上战场,那将是多么震撼的场面啊。用不了几年,或许这个场面就会真实的出现在幽州军中。

    王冶子制造的浑铁,其特质比普通的铁更坚硬,延展性行也更好,用浑铁做出来铠甲和武器,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最为精良的军备了,天归营和地归营的两万精锐,在使用过浑铁军备之后,无不交口称赞,从而对王冶子变得十分尊敬起来。这让王冶子的心里十分舒服,自己的技艺能得到两万精锐的认可,这是比什么都要高的奖励。王冶子此后冶炼浑铁、打造军备也就更加有劲、更加用心了起来。

    还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就是经过数月的打造,马上三宝已经被大批量的制造了出来,元起麾下正规军的每一名骑兵,其战马都配备了马上三宝,经过试验之后,不但骑兵们称赞不已,就连赵虎、马越这些大将也很是欣喜。高桥马鞍使骑士坐在马上更加稳当,不容易掉落马下;双边马镫不但使上马更加容易、快捷,而且解放了骑士们的双手双脚,让他们不必再时刻用双腿夹紧马腹,也不必在用一只手随时抓着缰绳了;马铁蹄则是增加了战马马掌的坚韧,让战马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时,不会再被划伤马蹄。随着马上三宝的应用,元起麾下骑兵的战斗力陡然间提高了五成!

第一百一十三章 张龙到来() 
幽州的一切,在一众文武官员的治理下,有条不紊的向良好的方向发展着。忙了数月之后,元起终于把手头亟待解决的事情暂时都处理完了,一切都上了正轨,元起也就不再事事都详细过问了,难得的空闲了下来,每天拉着锦衣的柔荑,在蓟城内大街小巷闲逛,或者去附近的山中游览山中景色。

    然而好景不长,元起和锦衣的缠绵只持续了三天,就被孙策打破了。这一早,元起拥着锦衣,像往常一样踏出州牧府大门,想要去街上买一些食材回来,元起已经答应锦衣,要亲自下厨料理午饭。古时候男人的地位是尊贵的,除了厨师之外,绝少会有人为自己的妻子做饭,元起的这一决定,让锦衣喜不自胜,心中泛起了无限的甜蜜。

    可是两人刚刚走出府门,就看到一身戎装的孙策拉着缰绳立在门外。孙策看到元起和锦衣出府,立刻拱手行礼道:“弟子拜见师父、师娘。”孙策来到幽州的时间也不短了,可是直到如今,每次听到孙策称呼自己为师娘,锦衣总是觉得比较别扭。

    元起伸手捏了捏锦衣的柔荑,示意锦衣不要在意,然后坦然的对孙策说道:“伯符,你有何事?”经过扶摇子的首肯,孙策已经正式拜在了元起门下,成为了元起的开山大弟子。

    “师父,嘿嘿,是这样啊,前些日子你忙的很,某也不好意思打扰你,可是现在你不忙了,是不是可以指点一下弟子的武艺了?”孙策厚着脸皮说道。

    无力的翻了个白眼,元起向锦衣的方向努了努嘴,道:“某怎么不忙?没看到某要陪你师娘出去吗?”孙策像是没看到元起的暗示一样,理直气壮的说道:“师父啊,前两天我听赵将军谈笑间说自己的往事,其间说到高兴处,赵将军说了句:儿女情长,则英雄气短矣。徒儿不知其意,所以就来请教师傅了,你看…”

    锦衣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随即用衣袖掩着嘴角,柔声说道:“伯符一赳赳武夫,也知道拐着弯说你了。夫君去指点伯符武艺,衣儿自己去买食材就可以了。”

    元起狠狠的瞪了孙策一眼,然后向锦衣很正气凛然的说道:“为夫英雄,断不会让人说某贪恋温柔,不假政事。”随后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午饭一定让某亲自下厨,你买好了食材派人到军校场告诉某一声。”

    锦衣掩嘴笑着点了点头,就转身离去了。

    元起和孙策策马来到军校场举起手中混元戟,斜指天空,口中说道:“伯符,你的枪法刚猛有余而韧性不足,咱们就先从这一招格挡开始。”

    孙策欣喜的答应了一声,然后就策马向元起冲来,手中重枪灌聚起力量,重重的轮向元起的混元戟。

    元起朗声说道:“看好了!”斜向举起戟杆,迎向了孙策的重枪。

    铛——

    一声巨响过后,元起和孙策错马而过。孙策的一记杀招,在元起精妙的格挡之下无功而返。拍马奔出十几步之后,孙策调转马头,手中枪笔直的指向元起,但是却没有再次发起进攻,而是低下头思索了起来。元起也不打扰他,安静的坐在马上,等待着孙策。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了。孙策抬起了头,开口问道:“师父,某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一招格挡,看似简单,却每次都能在细微处有所变化,从而应对各种不同的攻击呢?”

    元起说道:“你能发现这招格挡之中的细微变化,已经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