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石道 >

第193章

石道-第193章

小说: 石道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金价,可见这之间的利润有多大。

    当然,许会长也记得,在93年建造福寿园时,又着实为渔沟的大灵璧石走出山沟写下了重彩的一笔。

    当时许会长把渔沟镇上3米以上的大灵璧石一口气挑中了十几块,带上堆成山的石头,浩浩荡荡几十辆车,着实让渔沟火了一把。

    所以说现在福寿园中所能看到的庭院石作品,都是灵璧地表石的典型代表,而树立在这座著名陵园的石头,现已成为该园林的标志性构件。

    每次回忆起这些,许会长都非常怀念这样帮助到他的石友。

    另外许会长还记得十分清楚的是偶得“天鸡“的奇遇。

    95、9年期间,许会长几乎每季一次到灵璧下渔沟,而当时的灵璧县菜市场也偶有卖石头的农民在摆地摊。

    有一次许会长下乡回到县城,吃完早点走到菜市场的路囗遇到一个上海知青在摆摊卖石,他发现我们是同乡,就非常热情地再三邀请许会长去他家里选石,虽然当时许会长在渔沟选的石头已经满足了此行的目的,但盛情难却,许会长特地抽空去了他家。

    到了之后,看到满架满地都是象形石。

    当地人实诚,认为象形石比较容易出手,但能入眼许会长的比较少,出于礼貌,许会长象征性的买了几块。

    就在即将离开的时候,许会长突然发现窗台上有一块非常有意思的形似鸡的象形石。

    这一块特征显著的地表石,石皮石肤特别出挑,完整醇厚的皮壳包浆只要轻轻一抚,就有天然油性出来,而且动感、韵味十足,唯一的问题是以许会长当时对配座技艺的了解,此石入榫非常困难。

    受当时配座水平的限制,这个石头入榫后会有局部地方包裹不十分密合,甚至站不稳,但许会长还是深深地被它的神韵所吸引,特别是这种似起未起,蓄势待发,振翅欲飞的张力,可表现的艺术内涵非常丰富,于是许会长就毫不犹豫地以他的开价300元购入。

    回到上海,要想把此石完美地立起来还是面临配座、定位的难题,按照市面上常规的做法,有人建议将奇石的底面进行修治、凿平,而许会长斟酌再三,实在不舍得动手,就怕破坏其天然形态,导致其成为一块切底的商品石。

    于是许会长用一堆橡皮泥,反复压摸、塑性、尝试,突然之间灵感闪现,如果打破传统观念,将底座的沿口做成富有变化而上下波动的收口,虽然材料费贵一点,但上座后石头完全可以在不露根的条件下,将神韵风采全面地展露出来。于是许会长立刻着手,边设计边督促施工,精心琢磨、创作了题名为“天鸡“的作品,成为许会长早期藏品中的一个经典,屡获大奖。

    回忆起这段奇遇,真可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本是卖个人情,却在不经意间捡了个大漏。

    所以,现在一旦回忆起在灵璧的段时光,许会长总有非常多的感慨,怀念而享受那些过程。

    尤其是看到现在渔沟的繁荣,想想共同走过的历程,心里总是充满了兴奋与激情。

    对现在才开始收藏灵璧石的藏友来讲,这种捡的机会已非常罕见,尤其是四面可观的表层石。

    对地表石许会长想多说两句:这种表层石在自然环境下几乎完全裸露于地表,与大地的接触最少,在大自然的风化作用下其表皮具有独特的变化,特别是在面面交接的过渡区域,特别滋润,过渡自然,把玩的手感特别好。

第二百四十四集 “大鱼”出现() 
所以在《素园石谱》中对灵璧石就有“得四面者,多为石尖“的评价。

    什么是最稀有、最难得的特征,从古人的赏石理念起到许会长的实践检验,都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现代人在收藏灵璧石时,一定要重视石的温润性,灵璧石的石皮石肤非常丰富,地表石只需用刷子一刷就能体现出温润感,稍加抚摩,经人手的热量一接触,就会显现油性,这是最令人激动的,而现在市面上到处可见的从地下挖出的石头,这种特性已十分少见了,偶尔所得,必当十分珍惜。

    另外,在赏玩灵璧石的过程中还需知道,石头不是越大越好,虽然大石头更能体现一种气势,但在反映石头的整体韵味方面,大石头未必好于标准石,许会长认为大石头登堂入室是在资源逐渐匮乏,尤其是在适合赏玩的标准石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出现的无奈之举。

    这样的石头作为园林供石应该是有其价值,但比起标准石的表现韵味,还是略有不同。

    其实真正有赏玩意义,能够全面完整表现灵璧石经典走势、皮质、变化过渡和陈列的,规格体量一般不宜超过120(参照盆景比赛的要求,最大型的比赛盆景也不超过120),这样规格的赏石既能最好地体现出层次感和各种精华特征,又可以在眼角所能扫到的范围内,把所有美感集中体现在一块石头上。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也须提出来,目前在市场上看到的灵璧石已超越了原先的区域,是放大的地域概念,但这也是资源稀缺的表现,一定要学会辨别,加以区别,这并不会撼动灵璧石的主流地位。

    许会长有一个夙愿,希望圈内外人士能对灵璧石有一个充分了解,也期盼圈内有识之士能将所有好的灵璧石收集汇编一本《灵璧石大观》,这样对以后整体评价灵璧石也有重大的参考意义,许会长也愿意将最好的灵璧石放在这部大作中。

    凭着对古玩杂项的理解和功底,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会长也开始为奇石设计、研究、安装底座。

    经他设计的奇石底座,均能很好表现奇石的观赏效果,同时又能使底座独立的成为艺术品,一时被誉为“当代的底座官窑”,而广为传颂。

    1990年,中国第一届赏石展在上海举办,结果许会长的藏品一举成名。

    他送展的两块奇石,其中名为“中流砥柱”的奇石获得金奖,另一块则获得银奖。

    1997年,许会长的展品再次崭露头角,在第四届亚太赏石展上,他的6块奇石全部获奖,其中两方灵壁石夺得金奖,两块获得银奖,两块获得铜奖;

    其后的许多年里,许会长在参展过程中,几乎每次参展都能获得金、银奖,并在2004年第六届亚太赏石展上再获一金一银。

    许会长一口气介绍完他的玩石历史,似乎意犹未尽。

    九龙从许会长的描述中,听到了《素园石谱》四字,顿时来了精神,他问许会长,自己只知道有《云林石谱》,这《素园石谱》到底怎么回事?

    “我这么给你说吧,《云林石谱》作于宋代,是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

    “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惟录绾书';,其馀石谱';悉削而不载';,足见其权威。

    “故剖析该书的赏石观,既益于承前,更泽于启后。

    “《云林石谱》书成于南宋绍兴三年,作者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浙江山阴人,平生好石,乃时风所薰。

    “宋代重文轻武,上至皇帝,下至臣民,迷石者众,同时赏石趋于细腻、含蓄、超脱。

    “在此背景下的《云林石谱》,提炼总结,含蕴挥发,体现了宋代文人赏石观之精髓。

    “《素园石谱》,因林有麟居所名';素园';而得名。

    “本书是迄今传世最早、篇幅最宏的一本画石谱录,其中录入名石或名石品102种(件),大小石画计249幅,是当今石友了解古代(主要是明代)赏石概貌的重要历史参考文献。

    “例如其中有关明代供石底座的描摹,绮石(雨花石)的纹理描绘,乃至';宣和六十五石';(宋徽宗';花石纲';遗石)的描写,等等,均为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

    “虽如此,但有人发现其内容有颇多错讹,比如许多历史名石的形象都是作者所臆测的,多有与现存实物不符者。”

    《素园石谱》图文并茂,已经很接近现代赏石理念了,九龙忙问许会长此书哪里能找到,这时电话铃声却不合时宜地在许会长身边响起,许会长在接电话过程中,不时露出焦急神色,在把电话放下的瞬间,许会长便迫不及待地告诉九龙俩人,渔沟镇“大鱼”冒出来了,他必须马上赶过去,否则被人截胡,他会遗憾一辈子。

    他似乎觉得就这样把客人赶走不妥,便问九龙俩人,要不要跟他去看看这条大鱼,开车很快的,五个多小时就到。

    一听到“大鱼”俩字,九龙两眼放光,这机会难得,暂且把《素园石谱》的事放下,去看看专家是怎么玩转古典赏石的,也算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吧。

    说实话,灵璧石既然排名古典赏石之首,肯定有它的非凡之处,到产地去,也可以了解一下当地人是怎么玩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灵璧石造假的太多了,一般人很容易吃药,可是怎么造假的,总要眼见为实吧。

    所以,九龙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赖总迟疑片刻,最终还是答应前去。

    其实,他是很想马上去昆山的,可九龙都答应了,他总不能自个走了吧,这样不地道。

    许总很快就开来了宝马车,仨人一路前行,不到五个小时,就到达渔沟镇。

    渔沟,坐落于安徽灵璧县的东北部,因古有钓鱼台而成名,境内盛产磬石而扬名,是久负盛名的磬石之乡。

    渔沟最主要的特产就是灵璧石了。

第二百四十五集 当机立断() 
目前,灵璧石乃为中外藏石界所瞩目,从个人藏石到石馆陈列,多以灵璧石为上,灵璧石已远销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据说渔沟镇从事奇石经营的人数就达到。5万人。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这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对灵璧石的高度评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