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回古代-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紧接着没多久,远在上蔡的孟郑也收到了‘家书’。
前来送信的郑海,孟郑便微微地蹙起了眉头,轻声不解道:“夫君要做什么?”
倒是一旁的蔡仲,似乎有一点想法,猜测道:“是不是伯父的去世,其实让他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所以现在想帮忙,可又不知道应该帮点什么,所以,才会想出……”
听了蔡仲的分析,采苓却是哼哼道:“之前有点木木讷讷的,现在人倒是不算太坏。”什么叫不算太坏,秦心是根本没坏过好吗。
“那现在该怎么办?”郑海便问道。
“不妨同意他吧。”蔡仲说道,“毕竟这也是出于好心。不过……我听说他也是上过小学的,而且颇有学识。所以其实,不妨可以安排职务给他。为什么他要选择去种田,实在是想不清楚。”
这时候郑海便不由得站出来为秦心说一句话了,郑海道:“准确地说,姑爷说他不是种田,姑爷说这是‘做实验’。”
“什么是‘做实验’?”孟郑于是问。
“姑爷说‘做实验’就是把一件事情做无数次,然后找出最有利的做法,我记得姑爷好像是这么说的。”郑海。
联想到自己的夫君有时候还是挺神秘的,孟郑最后于是道:“姑爷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吧。”可能,她夫君也的确有一点想为她分担的意思在里面。想到这里,孟郑的心里面便不禁一暖。;**;:1
第二十二章 准备干活()
时间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三月份。.ΩM
过了仲春的祭祖和外出郊游,三月份之后的主要活动便是要着手开始春耕。
而秦心这边,也是很快便见到了郑庆的那位兄弟。
以及……
郑庆他那位兄弟身后庞大的‘家族’。
足足有三十多四十人。
包括老的嫩的,男的女的,不过大多数人的年纪,还是在十多到二十之间,无论男女,都青涩的很。
听闻姑爷来了,便由家主郑力在外迎接,其余年纪小的,都好奇地躲在墙角门后的地方观望。
秦心来的时候,这家人其实也正准备外出。
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姑爷,这就是我的弟弟,郑力。”
在郑庆的引荐下,秦心不自觉地往前伸出了右手,然后在对面完全懵逼的情况下,又尴尬地收了回去。
“你好。”
“姑姑爷好。”
郑力是一个表面有点强壮魁梧的壮年,不知道是平时就有锻炼的原因,还是就干农活炼成的,反正,虽然算不上虎背熊腰铁臂虬须,但那一身肌肉给人的视觉效果,还是有点震撼。
只不过,如今就是如此强壮魁梧的一个人,见到秦心,却也不得不表现得有点诚惶诚恐。
秦心接下来便直入主题,问郑力,大概今天要做什么,你大哥都有跟你说了吧?
郑力点了点头。
而力点头,那秦心也不多说了。之后,便和郑力一家人一同出。
一行人,二十多个,浩浩荡荡地出。
路上,正好遇到来交货的郑海——两把大铁铲,之前秦心给郑海的时候只有两个铲头,不过现在,郑海已经让人把木柄给上了。
得到这两件,等下动手的时候效率应该可以快上很多。毕竟,秦心也不想浪费别人一家人太多的时间来帮他,怕耽误了别人春耕的时间。
这个时代,一夫百亩,一个成年人就要耕一百亩的田,任务量是很重的,秦心自然不能让自己的游戏之作变成人家的负担。那样的话,他心里面也会过意不去。
但其他人之前根本没有见过的这两铲,所以完全是没有那种心理准备。现在突然海交给秦心的两把铲,尤其是两把铲上那锋利的铲刃。
“姑爷!能不能让老仆我”
“你想就没关系。”
郑庆拿到铲后,便仔细地打量了起来并摸了摸。现这东西的刃虽然很薄,但却异常坚韧,便有点震惊地问道。
“姑爷,这是……”
“耒耜。”秦心答道。
的确,按照这个时代的话来说,铲,跟耒耜,就是一类的东西。都是用脚踩,把尖端刺进土里,然后再利用杠杆原理来翻土。秦心很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要是他不买两把铁铲,就凭现在大家手上的木制石制耒耜,他的挖土开沟要挖到什么时候。不过冶铁史花了38块,中国农具展史花了25块,这两把铲连带邮费花了36块,现在秦心,也立刻就变得一穷二白了。最最让秦心不解的是,这两把铲竟然还要他付邮费!这是最气的!
“这东西……”郑庆喃喃道。旁边的郑力,也是东西。
郑庆很快便拿来试了试。
来到路边稍软一点的泥土处,往地上一戳,轻易便入了三分。然后眼尖的郑庆又铲上末端那微卷的卷沿,“那个是用来踩的。”秦心提醒道。也正是这个卷沿,竟然还要多收秦心一块钱。郑庆用力一踩,整把铲便轻易地入了一半。然而这还不是水田,如果是泥土要更软一点的水田,那可想而知,说不定整把铲的铲头,都要没入到泥土里去。而且……这也太省力了!
拔出来,郑庆再一铲面,木制石头制的耒耜都有崩断的可能性,刚开始,郑庆还有点担心,这东西这么薄,会不会崩断,所以刚刚用力把土翘起来的时候,他都不敢太用力,但是现在一无损,而且,用手敲了敲,感觉还是那么坚实。
“姑爷,这东西……”郑庆。
“铁制的。”秦心道,“等下一个人在前面掘,一个人在后面把土铲起来。两人配合起来的话,效率上应该能快上不少。”
郑庆听到秦心说是铁制的,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人都还不知道铁是什么东西,因为铁在自然界中虽然多,但往往是以矿石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中很难纯的铁。或许,早在几十,甚至几百年前,某位聪明的古人已经曾经误打误撞地炼出过铁,但那些都只会是个例,可能仅仅只炼出了一个手指头的量不到,就被贵族拿了来当装饰品,并且带入了墓葬。在秦心所在时代的《尚书·禹贡》篇中,即夏朝中,铁是以贡品的面目出现,其地位仅次于金而先于银,足证铁在当时的珍贵。另外,经过考古现,古人对铁的现,很可能是因为在炼铜的过程中,使用了同时夹杂有赤铁矿的孔雀石,在一起冶炼的时候,逐渐对铁开始有了认识。
但不管怎么样,现阶段来说,尤其是郑家这里来说,估计还没什么人,对铁有什么太深的认识。更不用说,秦心说‘铁’字的时候,用的还是普通话,这些人就更是对铁听得有点稀里糊涂。这不怪秦心,毕竟平日里,大家都不谈铁,他怎么知道这个时代的‘铁’的音是什么。
这个时代,用的还是上古汉语,非要比喻的话,可以新疆话也可以闽南语等,总之,你要回到这个时代,你听到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音。这也解释了,有时候,秦心为什么听完别人的话,要愣一愣,毕竟,本体还是他,而他,一直是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当别人用上古汉语和他对话的时候,他就必须要调用原主的知识库才能应对。就像做英文翻译。
“姑爷,这个‘铁’是什么东西?”
估计,郑庆也是这不像是铜制的,于是问道。;**;:1
第二十三章 太神秘了()
要解释‘铁’是什么,说实话有点难。.ΩM
原本呢,秦心是不打算解释的。不过,这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如果能让郑庆现在便知道‘铁’的存在,那以后他研究炼铁的时候,他的人无形中就会多出一个。
“‘铁’,就跟铜一样,都是冶炼出来的。”
秦心便一边走一边解释道,当然,现在解释的都是些很浅显的东西。即使这里的人听了,也还是不会知道该怎么炼铁。
秦心只是把自己拿出铁的这件事变得常规化,不至于让这里的人认为是什么之类的。
另外,秦心还把炼铁的难度刻意说的很高,从而断了其他人对炼铁的想法。
所以,听完了秦心的解释后,郑庆便觉得有点可惜。
“要是现在这里人手一把这样的铁耜那该多好。有了这种利器,绝对能让耕作的效率提升一倍。”
郑庆:“姑爷,那这个……”郑庆是想问怎么来的。因为郑庆记得,秦心来的时候,明明手无寸铁。甚至连身上换洗的衣服,还是他临时向一般平民家采购回来的。
然而秦心只是庆。郑庆便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原因,他也不好接着再问下去。不然,就容易犯了忌讳。
不过这样之后,郑庆也突然便觉得自己姑爷有点神秘了起来。
……
当秦心和郑庆结束了谈话,那边好奇的人,也已经把那两把铁铲给传了个遍。
郑力得到铁铲,试着铲了很多次,简直就如同不世武将获得绝顶神兵,兴奋得道路两旁都被他挖得坑坑洼洼。
不过的确,相比起木耜石耜,铁铲不但坚韧不怕损坏,而且,从力学上来说,因为刃更薄,破土的时候也比前两者要更省力一些。
“别在那里先到大田去吧。”
郑庆便说,其他人听了,却是巴不得立刻就找块真真正正的田地来试试。
……
很快,人便来到了一块水田前。
当那些年轻不懂事的人还在连铁铲都觉得好玩,而且玩不释手的时候,秦心这边,也是把自己的意图一一说给了郑庆和郑力听。而郑海,则是在一边好奇地当着旁听。
“这里,我想挖一个大坑。”
“这里还有这里,我想挖四条沟。宽,大概这么宽。深,大概这么深。”
“还有田埂的外围,也同样围着田埂挖一圈。”
郑海听完了秦心的话后,也是好奇,问秦心。
“姑爷你挖这么多坑坑沟沟是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