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AR女神-第6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的情况呀。”
对于这个问题,宫健明显早已经想过。他现在也只能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没办法,咱们之前也没有想过,赵家居然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只能期待着,那位货郎能够打听到一些消息。不管怎样,这些都要等他过几天,回省城与咱们见面的时候才能知道。”
事情现在就是这个样子,货郎出发的时候,他们兄弟两人是与货郎约定好的。不管货郎在那个县城中,能够打听到多少赵家的情况,在开榜前一日的时候,他们都要在省城中见面。
现在那货郎在那个县城中具体情况又是如何,打听消息是否顺利,这些事情,兄弟两人都是没有办法了解和控制的。两人也只能无可奈何的,都互相对视了一眼,这才都是紧皱眉头,总觉得这件事情估计会很难办。
他们兄弟两人都没有想过,赵家居然有这样独特的祖训。毕竟一个地方望族,怎么可能完全只靠着自己,也就能发展起来。而且把全族人都关在一起,不与外人接触,这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事情,也不知这赵家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个规模的。
越想越是郁闷,宫羽不由得开口抱怨道:“这赵家怎么会有这样的祖训?他们不与外人交流,那赵家怎么生存到现在,甚至发展成为一方望族的呢?”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毕竟一般人想象起来,也很难想象一个封闭的家族,怎么可能越来越发展壮大的。对于这个问题,弓宫健倒是也打听了一些。
“我倒是听那些人说了几句,这赵家祖上曾经做过很大的官,家族的底蕴非常强。那时候他们家的财产也比较雄厚,后来是因为受人构陷,不得不辞官回到了祖籍。可能就是因为那次是被外人所诬陷,所以赵家的祖先这才留下了,限制家族成员与外人接触的这条祖训。而就凭借他们家的那些财产和以前的人脉,所以他们家倒是稳稳的在县城中发展了起来。”
听到宫健这样介绍,宫羽也觉得也只能是这样解释的。否则一个家族根本不与外人交流,又怎么可能站得住脚雄霸一方呢。但他仍然是觉得,这件事情的确很让人匪夷所思,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从赵荣身上并没有看到,有关赵家这样排外的这条祖训的体现。
毕竟从一开始他见到赵荣,除了明显可以看出来这位小兄弟,对于一些常识和基本的人情往来,是一窍不通以外,倒真是没有看出,赵荣对于其他人那样排外的思想。而赵荣对宫羽更是热情的很,根本就看不出,这赵家还有这样的祖训。
这边宫羽在半低着头回想着,自己与赵荣相遇相识相处的那段时间里的点点滴滴,想从蛛丝马迹中看出,这赵家是否真的像大哥所说的那样排外。而另一边,宫健却是错误理解了自家二弟的表情。
他还以为自家二弟还在纠结于刚才的问题,觉得赵家这样独立于世间的确是很难存活,却是确确实实的存在于那个县城中,更是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
之前他也是很好奇这件事情,所以着重于打听了这些信息,现在他当然很乐于把这些信息,分享给自己的二弟。
“据说那赵家隔几代,就会出现一位惊采绝艳的人物。而且赵家人格外的团结,内部斗争极少,所以一旦出现这样天才级的人物,那他必然就会成为赵家的家主。在这样的一位家主带领下,赵家就会迎来一阵发展高峰。”
想起那几位秀才,提到赵家祖上出现的那几位天资卓越的家主,宫健也很是感慨,看来老天对于赵家还是格外的疼宠的,否则为什么在他家往往隔几代人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位英明的领导者。
“就因为赵家出过这么几位睿智的家主,而往往在这几位家主在任期间,赵家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扩充。所以即使他家一直有那样的祖训,但他们家的底蕴,却一直是非常厚重的。并且据说现在他们赵家在那个县城中有赵半城的称号,可见赵家在那个县城中已经是个庞然大物,一般人都招惹不起。”
再联想到那几个秀才,在提起赵家时那种既羡慕又有些忌惮的表情,宫也很理解他们的感受。毕竟在他们生活的城镇中,田家也是那样一个,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庞然大物。
但是田家的行事作风与赵家却是完全相反。可以说田家是渗透于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哪里你都能看到田家标记的店铺,生活中更是离不开田记的影子。如果说赵家在那个县城中是需要忌惮的一个对象,那么田家则是受广大群众欢迎,并且息息相关的一个势力。
提起赵家那几位惊采绝艳的家主,宫健的话锋一转:“对了,上一次赵家出现,有望带着赵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家主,应该就是赵荣提过的,就是他那位大伯父。”
宫羽现在也是想起了,赵蓉荣是曾经提起过,他大伯是在外地当官的时候去世了的。只不过赵荣提起这个人的时候,也只是说了数句之后就不再提起了。而现在大哥提起这个人,而且语气有些推崇,这让宫羽的兴趣又上来了。他不由得开口询问:“大哥,难道你也听别人提起过,赵荣的那位大伯吗?”
第1044章 扼腕()
再联想到那几个秀才,在提起赵家时那种既羡慕又有些忌惮的表情,宫也很理解他们的感受。毕竟在他们生活的城镇中,田家也是那样一个,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庞然大物。
但是田家的行事作风与赵家却是完全相反。可以说田家是渗透于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哪里你都能看到田家标记的店铺,生活中更是离不开田记的影子。如果说赵家在那个县城中是需要忌惮的一个对象,那么田家则是受广大群众欢迎,并且息息相关的一个势力。
提起赵家那几位惊采绝艳的家主,宫健的话锋一转:“对了,上一次赵家出现,有望带着赵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家主,应该就是赵荣提过的,就是他那位大伯父。”
宫羽现在也是想起了,赵蓉荣是曾经提起过,他大伯是在外地当官的时候去世了的。只不过赵荣提起这个人的时候,也只是说了数句之后就不再提起了。而现在大哥提起这个人,而且语气有些推崇,这让宫羽的兴趣又上来了。他不由得开口询问:“大哥,难道你也听别人提起过,赵荣的那位大伯吗?”
听到二弟的问话,宫健点点头笑着说:“是啊,我看那几位秀才可是,很是推崇赵荣的那位大伯呢。据说这位赵大人可是号称有天才之名,小小年纪就取得了功名,在当地可是非常有名的。”
宫羽却是有些不以为然。在他心里,什么样的人物也比不上自家大哥。就看这次来省城参加举人考试,宫羽可是具体观察过,那些住在状元楼里的应试学子们。他可是没见过有任何一个学子,是比大哥更年轻的。在他心里,自家大哥才是那个最厉害的人物。
这样想着,宫羽也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我还没有见过比大哥更厉害的人呢。赵荣那位大伯,大哥说他小小年纪就考中功名,可是大哥不也是这样的吗?至少这次来参加举人考试的那些学子,我可没有看到比大哥更年轻的了。这次要是大哥中举了的话,估计是最年轻的一位举人吧。”
宫羽的话刚落,宫健就一边摆手一边笑了起来,“二弟,你也太看得起你家大哥了。不说赵荣那位大伯了,就是往上数几十年前,可是出现过一位十六岁就中了进士的少年天才呢。你大哥我今年都十八岁了。可能也就是这一届考试参加的学子们年纪都偏大,否则比你大哥更年轻,更有才的人物可是大大的存在呢。”
听了宫健这一番话,宫羽却是满心的不服气。他哼了一声,这才说道:“是,也许出现过比大哥更年轻的举人,或者是进士,但是大哥你是什么时候,才开始重新拾起书本,打算参加科举的呢。那可就是今年年初的事情啊,只用一年时间,就能够考下举人的话,我相信没有谁能够做到。”
这一点宫健倒是听进去了,但他还是谦虚的说道:“也不能这样算呀,二弟。毕竟你大哥之前也曾经上过私塾的,虽然后来因为家里原因,我不在上私塾了,但是私底下,我也没有停止学习呀。毕竟你大哥那时候,可是靠着给书店抄书挣几文钱的。那些书虽然说大哥我没有学过,但是抄一遍可是比任何人去私塾里学更为牢靠呢。所以说基础打好了,我才能够用一年时间来决定自己走这条科举之路。”
虽然知道大哥说的是实情,但是宫羽仍然是不服气的。他觉得大哥实在是太过谦虚了,毕竟他是从来没有遇见过,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过哪一位大人物,能够只读了一年多的私塾之后,纯靠自学就能够参加科举,最终还能考一下功名的。
可是看着大哥那一副完全并不在意的模样,宫羽也知道大哥并不骄傲于自己取得的成就。可能在大哥眼中,自己做的那些事情,都是理所当然或者是不足为道的,但是大哥做的每一件事情,在其他人那里却是只有仰望的份儿。而宫羽更是对自家大哥崇拜之极。
最终他并不想和自家大哥争论什么,毕竟这都是大哥取得的成就。但宫羽仍然坚持的说了一句:“那不管怎样,反正大哥是读书人里面最能挣钱的,能赚钱的人里面学问最高的。我就不信那些参加举人考试的人,或者往年所有的学子们里面,能有像大哥这样既能读书又能够挣钱养家的人。”
对于宫羽的这一番话,宫健倒是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推辞了。他仔细回味了一下,好像自家二弟说的也对呀。毕竟的确是自己想出的主意,这才把一家人从贫困的边缘拉了回来。虽说不知道为什么,但那些书本上的内容好像早早的,就已存在了脑中。
宫健自己想不明白这些问题,但是他却知道,自己所做的那些事情,好像都不是太值得别人推崇的,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