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山-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奸猾的少年才不会做那丢一堆红薯捡一个红薯的愚笨事来,只是匆忙奔跑中用余光瞥了下那还在翻滚的红薯,记好位置,准备将赃物放到路边,再去捡回。
天不遂梁上君子愿。
可能是鄂老头刚才的叫喊太过大声,被附近的村民察觉到,这时正有几个健硕汉子举着粪叉,急赤白脸的朝这边狂奔过来。
二蛋顿时慌了,扯着嗓子喊道:“大淳哥,过来帮我拿下啊,喂,你跑啥啊。鄂师傅,你来帮帮我啊,卧槽,老头你会飞吗!”
二蛋本来想让大淳和鄂老头接应一下,可是那俩光吃不干活的清高人士,却撒丫子狂奔。尤其是年过古稀的鄂老头,即使身上挂满包袱,也比起逃命时的大黑也不逞多让,那大脚丫子撩起的滚滚烟尘,真有足下荡起两黄龙的磅礴气势。
看得二蛋目瞪口呆,咬了咬牙,两条腿也狂奔起来。
庄稼地里的汉子们看到那三个偷儿跑的飞快,也没有再去追赶,蹲在原地喘着粗气,腾出口中功夫来,粗俗的叫骂此起彼伏。
这红薯冬日里不易种植,只有挨着温泉仅存的一片肥沃土壤才能产出,而且产量极低,每年只有几百斤。这可是他们费尽心机好不容易才种出来的,还指望着拿着本村的特产去城里换些年货,没想到被那小兔崽子偷了不少,这能不急坏了地里刨食的百姓吗。
被骂了起码祖宗上百代的三人跑出十来里地,找个避风的地方,看到没人追过来,开始享受赃物。
冬日里的红薯,多稀罕呐。
二蛋将七八个红薯埋入土里,架起火堆,手插在袖口里耐心等待。看到火候已到,拿木棍扒开火堆,将泥土挑开,诱人香气瞬间蔓延开来。
勾的二蛋口水直流。
正准备拿起一个最大个的红薯开始享用,不料被一只粗糙大手打在手背上,火辣辣的疼,香气扑鼻的烤红薯瞬间被人抢去。
“鄂师傅,有你这样的吗!上午那只肥鸡就是俺玩命偷来的,你只给俺留个鸡屁股。这红薯也都是俺偷的,俺烤的,你不帮忙也就算了,还抢最大的吃,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要不要脸!”
被打劫的二蛋义愤填膺,但没敢强行去抢回来,而是叉着腰,翻着白眼,朝着那无赖强盗大声训斥。
鄂老头大手使劲一挤,那金黄软嫩的红薯破皮而出,张开大嘴,一口就吃个干净,随后还翻了个比少年还白的白眼,含糊不清说道:“你不是经常说嘛,这脸皮不顶吃,不顶喝,有个鸟用。”
被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家伙,欲哭无泪。
大淳憨憨笑着,将坑里较大的一个红薯丢到二蛋手中,笑道:“俺说让你平日里别做那么多坏事,你偏不听,这用都师傅的话说就是,好人自有好人运,坏人自有坏人磨,这被人欺负的感觉咋样,带劲不?”
二蛋鼓足腮帮子,仰着脖子嚎叫道:“天理难容!!!”
好在鄂禅这个活饕餮只吃了四个,给俩徒弟留了四个,红薯被瓜分后,三人继续前行。
“鄂老头,咱这是去哪?”二蛋不是爱记仇的性子,刚才被夺红薯凌辱,不一会儿就被他抛到脑后,在路上边走边跳说道。
鄂禅拿细小木棍剔着牙,随意说道:“北林国,泾州。”
初次听说这个地名的少年歪了歪脑袋,问道:“那是啥个鬼地方?”
鄂老头扔掉木棍,满足的打了个饱嗝,答道:“去了就知道,问那么多作甚,还怕老子把你卖了不成?就你这好吃懒做还胆小的怂货,估计倒贴银子,人家都不要。”
被讥讽的少年不敢大声还嘴,只能低声嘀咕道:“活是俺干的,被人家追打也是把俺落在最后,出力还不讨好,还不如在家里枕在妞妞腿上睡觉舒服。”
一个时辰后。
没吃饱也没喝足的二蛋摸了摸干瘪的肚皮,哀怨说道:“这还没到?你能给俺弄点吃的不,俺可没劲去偷东西了。”
鄂禅斜眼望着他,指了指他身上包袱,笑道:“你丈母娘不是给你塞了那么多烙饼吗,忘了?”
二蛋眼睛一亮,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盘膝坐在地上,掏出一张饼来,狼吞虎咽,心中想道:还是李大婶疼俺啊,知道路上吃的不好找,给准备了这么多好东西。他望向身边犹如小山般的包袱,似乎也没觉得那么累赘了。
塞了两张饼,二蛋这才站了起来,袖口蹭掉嘴边的油腻,问道:“师傅,再走两天,能走到你说的那个,啥都能吃着的地方不?”
二蛋起初不太愿意下山,都是鄂老头忽悠他说,去的那个地方有最好的骏马让他骑,有最美味的珍馐让他随便吃,这才同意出行。要不无利不起早的事,他能干?
鄂老头连正眼都没瞧他,答道:“这才哪到哪,早着呢。”
二蛋苦着脸又道:“远不远啊,这要啥时候才能到?”
“再走一个月吧。”
“走一个月?他娘咧!这么长时间?早知道这么远小爷就不跟你来了!这不活受罪啊。”二蛋咬着牙槽,一脸愤恨,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看到他站在原地发牢骚,大淳拉住他胳膊,笑道:“快点走吧,到前边了让师傅给你弄点好吃的。你不是要闯荡江湖吗?这里不就是江湖吗。”
二蛋阴沉着脸,看了看前面负着手怡然自得的师傅,又看了看满身包袱的自己,还有旁边幸灾乐祸的大淳哥,呼啸的冷冽北风吹得头都疼。
这些跟自己想象中的江湖,绝对不一样啊。
还记得书中所描述的那种大侠,哪个不是一袭白衣,一骑白马,腰间悬挂绝世名剑,走到哪里都有人阿谀奉承,吃饭喝酒都是别人请,从来没自己掏过银子。碰见行凶的歹人,都不用出手,念两句口诀就能刺对方的大窟窿!
那才是他梦想的江湖啊。
二蛋极不情愿的跟在俩人后面,耷拉着脑袋默默前行,可能是觉得这漫长路程实在难捱,他赶紧小跑几步,到了师傅面前,指了指自己的细腿:“那你给俺弄匹马吧,俺这小身板怕走不到就得玩完了啊。”
鄂老头瞪了他一眼,不屑道:“行了吧,看你天天在村里祸害的那个样,给你安上俩翅膀都能飞了,拿出那个劲头来,能走十个来回。”
大淳在旁憨憨笑道:“二十个来回也能走下来。”
鄂禅去容州灭烈威门之时,就弄了不少金银回来。他不是大侠,也最鄙夷那种大侠,人都杀了,死人身上的财物还留着干啥?等着别人来捡现成的?纯属脑子有病。
所以现在的鄂老头绝对称得上是个富翁,怀里的金银足够买上几十匹马,他不买马匹代步,并不是要刻意虐待二蛋和大淳。上千里的大步快行,其实是要打磨下筋骨经络,等俩孩子的身体到达极限后,到了泾州那里,服用丹药效果才能更好一些。
二蛋不理解师傅一片苦心,边走边埋怨,像个嫁错了人的小媳妇。
越往北走,气候越是寒冷,三人的身上也裹上了厚厚的棉服,两个少年的脸蛋被寒风刮的红扑扑的,初有北地人常见的肤色。
再往前行,便是秦岭。
第二十七章 将军关()
秦岭。
这条长达几千里的玉带,将中原沃土分作南北。
秦岭自古便称作中原龙脉,南望巴蜀,北邻八百里秦川,其中流淌的河流,浇灌孕育了十几代王朝。
传闻先秦时李圣人,在此著出被奉为道家无上瑰宝的道德经后,飘摇升仙,此后便被视作道教起源之地,引得无数修道弟子来此瞻仰叩拜。
更有前朝不少诗词大家来此饮酒赋诗,流传出许多千古佳句,引得无数士子趋之若鹜,都来这秦岭上相仿相效卖弄风流,不过大多都是东施效颦,与先贤的文采,差距甚远。
鄂禅三人正好行至此地。
正值寒冬,官道上并没有什么行人,二蛋扛着大包小包,垂头丧气迈着步伐。
出行十几天了,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足,还得早早起来赶路,这让他叫苦连天,直嚷嚷要回村子里去,可每次迎来的都是鄂老头吹胡子瞪眼,碰到他老人家心情不好时,头上还得被弹几个脑瓜崩。
哎,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呐!
正当他长吁短叹时,突然飘来了一阵极为浓郁的炖肉味,二蛋眼睛瞬间睁大,鼻子快速耸动几下,真他娘咧香啊!
往前望去,一间不大的茅屋临街搭建,挂着一幅幌子,写着“百年老店”四个字。浓浓白烟从屋子的烟囱上不断涌出,弥漫四溢的香气,正是这间小食肆传来。
二蛋扭过头,本想要招呼师傅和大淳哥去那里解解馋,没料想,不等他张口,两个身高马大的人影从身旁疾驰飞过,径直冲进那间食肆。
“师傅,大淳哥,等等俺啊!”
被遗弃的二蛋高声呼喊。
饭馆里不大,仅够放下三张桌子,这时还不是饭点,还没有什么客人,微胖的老板正在熬制锅中的肉食,看到有人进入店里,手脚麻利的将桌子擦拭干净,笑盈盈问道:“客官想吃点什么?”
鄂禅大马金刀坐下,指着锅中问道:“你那里面弄的是啥?”
小店老板赔笑答道:“那是炖的牛肉,本店特色,从俺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手艺,您老尝尝不?”
鄂禅大手伸出,沉声道:“五斤。”
听到客人这么豪爽,小店老板心里乐开了花,这年头日子都不好过,这么大的主顾也不容易碰见,不过这么大的量也有点骇人,他赶忙解释道:“这牛肉顶饥,平常人吃半斤就饱了,要不我先给您先上两斤,您先吃着?”
鄂禅挥挥手,笑道:“不用,直接上!”
小店老板干笑两下,准备去切牛肉,忽然听到那老头又说道:“你俩吃多少,自己要。”
“俺吃三斤。”
“俺也吃三斤。”
大淳和二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