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唐宫妃策 >

第227章

唐宫妃策-第227章

小说: 唐宫妃策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有可能,我从来都希望你不是大唐的帝王,这江山社稷,都与我们无关。

    淳,我愿这梦境,永远都不要醒来。

    梦中那人似乎也落了泪,泪水滚烫地落在她的脖颈里,她紧紧地抓住他衣衫,低声喃喃:“淳,不要哭,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梦到你一次,你怎能哭?”

    他将她抱起来,安放在榻上,替她脱去外衣和鞋袜。她一直都像个耍赖的孩子一样抱着他的腰,“淳,你不要走,陪着我……”

    “我不走……”

    她于是放心地睡去。

    梦里有他的怀抱,她舍不得醒来,哪怕明知只是梦境,却放任自己沉湎其中。

    这是许多年来她头一次贪睡未起,既没有去早朝,也没有早早起身换上庄重的衣裳等着众妃嫔过来问安。茴香贴在门上听了许久,似乎也无什么异样,想着太后多年来辛劳,难得贪睡一回,也就没叫她。

    可梦还是要醒的。

    念云睁开眼睛的时候,天已经大亮,窗外明晃晃的日光照进来,暖洋洋的。昨夜因为贪恋月光,也不曾拉上窗幔,倒给了太阳一个可乘之机。

    她躺在床榻上,外衣整整齐齐地挂在床榻的围栏上,鞋袜放在榻下。因为昨夜梦见他来,所以她习惯的睡在大榻的一侧,给他留出了位置。但那一侧显然并没有人睡过的痕迹,半幅锦被盖在自己身上,剩下的那一半,根本不曾打开。

    她朝地上望了一眼,酒坛子尚在桌上,玉碗碎裂在地上。那是吐蕃进贡来的羊脂玉雕的呢,说来也价值连城。

    一切都无甚异样,只是没有他的痕迹。

    她坐起来,太阳穴跳了两跳,她伸手去按了按太阳穴,叫茴香进来服侍她洗漱。

    茴香早已候在外头,听见她叫,连忙拿了脸盆手巾等物进来,见她坐在榻边,笑一笑道:“难得娘娘睡了个自在的好觉。”

    “哀家梦见陛下……”她悠悠地叹一声,茴香意识到她说的“陛下”并不是李恒,而是先帝。

    她也不好接话,只得默默替她梳头,过了一会儿才换过话题,“娘娘,郭驸马来求见,听说娘娘还睡着,不叫打扰,这会儿还在外头等着呢。”

    “三哥哥来了,怎么不早说?”念云一惊,连忙叫茴香把发髻梳得简单一点,匆匆换上衣裳,便叫郭鏦进来。

    这时玉竹带着人进来摆了早膳,叮嘱道:“娘娘少用一点儿,略垫一垫,待会就到午膳的时间了。”

    念云不理会,朝着郭鏦招手,“三哥哥,你也来用一点,早晨上朝想必站着也饿了罢?”

    郭鏦看看玉竹,道:“你们也下去用点东西罢,我同太后坐一坐。”

    茴香猜他大约有什么话要同太后说,也寻了个理由出去了,屋里只剩下兄妹两个,念云道:“你也不是不知道她们几个,都是身边的老人了,有什么话这么神神秘秘的?”

    郭鏦道:“连着茴香绿萝,还是当初从郭家陪嫁出来的,都是信得过的人,我知道,但还是有几句大逆不道的话,不想给旁人听去了。”

    念云嗤笑了一声,拿过一个蒸卷,“行了,这些年来你说过的大逆不道的话还少吗,我也只当你有些口无遮拦罢了。好在外人面前,你到底咬得紧,没落下什么话柄。”

    郭鏦仔细打量着她的面孔,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好似真的老了些。称呼从贵妃变成太后,装束也从素雅清淡变成了暮气沉沉,而她要操的心,比从前更多了。

    李恒身为皇子的时候,虽然也未必对她的话言听计从,但是那时候没有什么直接的矛盾,母子之间的相处还算融洽。而现在,他开始慢慢的受到身边人的挑唆,开始不满足于凡事屈居太后之下,连他的一个三品婕妤都敢对她露出尖牙利爪。

    从前无论是他,还是念云,或许都过于溺爱与放纵这个孩子了,替他遮挡掉了所有的风雨,却没有想到使他变成一个既没有担当也没有足够才智的庸才。

    即使念云能忍,他这身为舅舅的,却不能忍。

    他试探着问道:“听说昨儿,陛下同娘娘有些不愉快?”

    “不愉快?”念云诧异:“昨儿我梦见他……”

    话说出口,才忽然意识到他说的“陛下”是指恒儿,偏生她心里却一直都觉得她的陛下是李淳,她总是不愿叫他“先帝”。

    她带着几分不自然,放下食物,在湿帕子上擦了擦手,然后又忍不住揉太阳穴,“哦,恒儿啊,那个孩子,哎,一说起来哀家就觉得脑仁疼。”

    “念云,为何你总是不愿意接受先帝已经驾崩的事实,其实在你心里,一直都觉得陛下只是个孩子,对不对?”他顿了顿,“而且,你也清清楚楚地知道,陛下恐怕不足以托天下,那你有没有想过,以后,你我无力看管了,或者陛下不再愿意让你我替他看管了,该怎么办?”

    这一次念云口里咀嚼着的食物都好像凝滞了。怎么办?她不是没有想过,可她潜意识里就不愿意想下去。

    她又能如何呢,行废立之事么?可恒儿是她的儿子,她唯一的儿子!

    “念云,我不想看见你受委屈,不管是来自哪里的委屈,任何委屈。”郭鏦站起来,走到她身边,忽然在她面前跪下来:“念云,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什么?”念云大惊,“三哥哥,你这是做什么!”

    郭鏦死死地盯着她的眼睛,张口说出惊世骇俗之语:“废李氏自立,效仿武后,君临天下。”

    “不不不,这不可能!”念云惊得从凳子上跳起来,自立,当女皇,这怎么可能?

    “郭家荒年施粥,开设医馆,赈济灾民,已经做了数十年,耗费钱帛无数,当然也赢取了无数的美誉。德宗皇帝驾崩之际,太后只身退数万边军,元和初年亲征李錡,虽然刻意隐秘,但朝中也颇有些人知道内情。

    先帝在时,便常嘱太后临朝摄政,如今也一直垂帘听政,众臣心里都清楚,太后之才,远胜于陛下。而且,本朝已有武后身为女帝的先例,天下人再接受第二位女帝,想必没那么困难。”

    念云仍是用力地摇头,“不,淳把他最珍视的天下交到我手上,我不能……”

    “念云!如今母子离心,恒儿难当大任,难道你就眼睁睁地看着先帝留给你的天下慢慢毁于庸人奸妃之手吗!先帝留给你的是李氏的江山,可百姓并不会在意天下到底是姓李还是姓郭,他们只需要一个更适合坐在那里的人来统治!”

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书() 
对于念云来说,她感谢郭家这数十年来给予她的支持和帮助,但是做女帝,这件事未免太惊世骇俗,她并不愿意去做。

    虽然郭鏦说得没错,本朝有过一个武媚娘,众人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一个女帝,这是天时;恒儿的才智平庸,且耳根子软,容易听信奸人佞臣,文武群臣都看在眼里,且并无更合适的人选,这是地利;而郭家的声望和权势,她这数十年来积累的名声,这是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可是,他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当年武媚娘称帝的时候,任用酷吏,疯狂杀戮,戕害了多少李氏皇族的反对者,又给黎民百姓带来过多少灾难才换得的稳定和支持?

    彼时大唐正处在鼎盛时期,加之后来又有玄宗皇帝的开元盛世,这才延续了大唐的百年国祚。可现在呢?李淳这十余年来,虽然也颇有政绩,要说元和中兴也使得,但到底再怎么中兴,已经无法和从前的盛世相提并论。

    倘若她再来一次,让这万里河山改姓了郭,恐怕等她百年之后,带来的将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李氏皇族不复存在,而郭氏因为她后继无人,身后或许会引起一阵争夺储位的血雨腥风,到时候,恐怕郭氏的江山也未必能保得住。

    彼时,恐怕只会落于外姓人之手。

    则天皇后最后还能自己削去帝位,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但她呢?若是因她而失了大唐的江山,她便成了大唐的罪人,无颜去地下见大唐的历代帝王,无颜见淳。

    郭鏦不会在意这些,因为对他来说,他或许只会在乎她一人,所以他见不到她受委屈,才有此一说。

    可她郭念云,她不光是郭家的女儿,还是李家的媳妇。这一时的意气,到底还是争不得的。

    她和恒儿之间的矛盾,还是只能试图去化解,并不能效仿武氏废立。

    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武婕妤。

    这武婕妤想来是个有野心的,胆子也足够大,在这大明宫里竟敢同她这个太后作对,甚至于企图离间皇帝和太后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她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这个女子,可以说她是不畏强权,也可以说她初生牛犊不怕虎,总之作为一个没什么大背景却如此嚣张的三品妃嫔,出身和家境决定了她没有太深远的见识,总以为有了皇帝的宠爱就是一切。

    而这宠爱,还不完全是靠她自己,而是靠着她有一张和落落相似的脸。

    对付这样的女孩子,就需要让她明白两件事,第一,皇帝的宠爱实际上太过于单薄,很多事情不是靠宠爱就能解决的。第二,即使皇帝护着你,若是有人想要想死,也有一万种方法。

    郭太后坐在那铺着熊皮的宽大大椅子里,抬手吩咐绿萝,“去把掖庭局的花名册拿来给哀家看看,那武婕妤家里祖上三代都是做什么营生的,家中还有些什么人。”

    这段时日武婕妤可谓春风得意,陛下每日都留宿在承香殿,太后也并没有再找她的麻烦,甚至于蓬莱殿看起来简直是败给了承香殿一般,甚至还陆陆续续送了些相当贵重的赏赐过来。

    连她自己都未免狐疑,难道那雄踞大明宫十余年,美名贤明遍天下的郭太后,竟真的只是全仰仗先帝的宠爱和郭家的权势么?她只是这么略施小计,就让堂堂太后毫无办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