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妃策-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宥儿想了想,瘪着嘴,干巴巴地说道:“宥儿……想为父亲和母亲分忧。”
“胡说!难道做遂王就不能为父亲母亲分忧,不能胸怀天下了?”念云的目光锐利地扫过他的脸,在他印象中,阿娘一向都是慈爱有加的,何曾有过这般冷冽的目光?
宥儿不禁打了个寒颤,心里话便不由自主地说出了口:“因为……当太子,以后可以当皇帝……”
“是,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念云再次看向他:“那么,你告诉母亲,为何想当皇帝?”
他为何想当皇帝?宥儿感觉自己仿佛被念云那不怒自威的目光穿透,一时间仿佛不着寸缕地暴露在母亲面前,一点儿小心思也藏不住,心里早就想好的什么为了孝敬母亲尊母亲为太后,为了替黎民苍生谋福祉,为了护佑大唐之类的话全然说不出口。
说到底,他想当皇帝,为的不过是一个女孩子,而且这个女孩子还是他名义上的妹妹。
当着母亲的面,他当然没法说出口。
念云将他脸上的神色尽收眼底,语气也有些清冷,“你大哥待你不好么?”
宥儿连忙摇头:“大哥待宥儿很好,有什么好东西都要先留给宥儿。”
念云又问道:“那如果以后你大哥做了皇帝,你担心他会对母亲不好,或者排挤你么?”
宥儿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大哥不会的,大哥待阿娘之心,同宥儿一般。以后便是大哥做了皇帝,也必定会尊母亲为皇太后,给宥儿最好的封地,大哥不会害宥儿。”
既然他都知晓,那还不算无药可救。
念云又问道:“那你是担心什么,或者你觉得你的才学气度比你大哥强,能把天下治理得更好么?”
宥儿的脸开始青一阵白一阵了,有些手足无措:“这……宥儿才学不如大哥,先生时常叫宥儿向大哥学习,大哥处事的思虑也比宥儿周全,宥儿的确不及大哥。”
念云冷笑一声,“宥儿,我和你父亲是平日太惯着你了罢,既然你也明知道大哥处处都比你强,为何还要来说这种话?宥儿,须知太子是天下人的太子,皇帝更是整个大唐臣民头顶上的天,你若是仅仅觉得那十二旒冕戴在头上威风八面,便要知道那头顶上的责任有多重!”
一席话说得宥儿哑口无言。是了,他只想到做了皇帝便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娶他喜欢的人,却忘记了,他所要承担的,还有更重的责任。
念云见他低头默然,语气才慢慢缓和了一点,“宥儿,你父亲选定的太子,便是大唐天子之位的继承人,你既然知道自己资质不如大哥,为何要因此而生嫌隙?”
有一点,念云虽然没有说出来,可当她在提醒他家国天下的时候,宥儿忽然如醍醐灌顶,明白过来,落落并不是一件物品,她是一个活泼美丽的女孩子,只要落落的心在他身上,大哥便是皇帝,不也一样抢不走她?
宥儿只觉得无比惭愧,连忙恭恭敬敬地跪下:“阿娘教训得是,宥儿明白了,宥儿必定一心一意协助大哥,为大唐的黎民百姓谋福祉,绝不再生出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平白的害了自己。”
好歹他是听进去了。念云点点头,“如此,阿娘便放心了,你父亲亦会十分高兴看到你们兄友弟恭。”
宥儿这次是真听进去了,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母亲,儿子明白了。”
念云见他说得真诚,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明白了便好,不枉母亲疼了你一回。赶紧起来罢,地上又凉又硬的,别冻着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升平公主病重()
不久,陛下便下旨封邓王李宁为太子。
陛下正值盛年,圣旨既然也已经下了,也就不十分着急了,礼部不紧不慢地筹备着正式册封的典礼。
郭鏦为着避嫌,也有好些日子没往蓬莱殿来了,只是偶尔递了那么几次纸条进来,得知了念云的意思以后,也没再说什么,似乎也就顺着念云的意思了。
这一日念云正翻着书,却听得说郭驸马来了,她也有些纳罕。按说这立太子的事还没过去,可他这次却没递纸条,而是亲自向陛下请旨进宫来,也不知是为的什么。
念云还没来得及起身去迎,便见郭鏦已经大踏步进来了。郭鏦向来不是个性子特别急躁的人,更多的时候是维持着一种谦谦君子的模样,但今日的他神色中好似有一种拂不去的忧思。
念云有些诧异,也就正色迎了上去,“三哥哥,外头可出了什么事么?”
郭鏦摇摇头,迟疑了一下,在茴香搬来的椅子上坐下,声音有些沙哑,缓缓道:“倒不是外头出了事,而是家里有些事。母亲她……病了,我想要你请个旨回去看看。”
她同母亲不够亲近,这些年来也不过是维持着面子上的好罢了。即使她和郭家骨子里还是密切相关的,她始终都维护着郭家,父亲母亲所做的一切也到底还是为着她好的,可她永远都不能像姊姊生前那般同他们相处。
说不上怨,就是不够亲近。从前德宗皇帝在的时候,母亲身为德宗皇帝的妹妹,还时不时地往大明宫里来走动走动。可自从她进大明宫以来,也有几个年头了,但母亲却从未进宫来看过她。
关于这些年来父亲母亲的一切,她基本上都是从郭鏦口里听来的,从她出嫁离开升平府以后,他们留在她心里的标签仅仅是“郭家”,是她并肩作战的后盾,而非血浓于水的亲人。对于她来说,也许心里真正被当成母亲的人,始终都只有韦姑姑。
谢自然当年抱走她的时候,不仅仅是带走了她的人,更是用一句“克爷娘”斩断了她和父亲母亲之间一切温柔的羁绊。
母亲从未有一天真正把她当做郭念云来疼爱,而她也只是以郭家嫡女身份嫁出来的贵妃。
母亲这个时候病了,并且郭鏦特地为这件事进宫来,也就意味着她不是寻常的小病,而是病得很严重了。无论念云同她关系好不好,亲近不亲近,她都是她母亲,是大唐曾经荣宠一时的公主,是郭家的当家主母,所以郭鏦才来请她。
无论她和母亲的关系如何,于孝悌之义上头,贵妃这个表率也都必须做得妥妥帖帖,让朝中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看着。
念云当即便问道:“母亲是什么病,现下如何了,郎中怎么说?”
念云同母亲关系淡淡,但郭鏦却是被母亲捧在手心里宠大的。他面色十分凝重,眼下有淡淡的两片乌青,形容略显憔悴,看得出这段日子也没有休息好。
他没有回答,念云心中有数,便也没有追问,轻轻拍拍他的手背安抚他,当即起身道:“我这便去向陛下请旨,回家照看母亲几日。”
郭鏦点点头,也无心久留:“如此,我先回府了。”
念云回头便命绿萝帮她整理几件衣裳首饰,并准备好回家的礼物和赏赐等,一面又叫人去太极宫接婉婉。
如今宥儿大了,封了遂王又在单独住着,自然不用她带着,到时候直接以遂王的身份来便是。但婉婉不同,公主轻易不得出宫的,她带着让母亲和三哥哥看一看也好。
这边等着李淳公事忙得差不多了,已经在外头等了好一会的念云连忙就进去了,李淳也知晓她们母女关系如何,自然知道她这样急着回去怕是升平公主不好了,也未拦着,当即便许了。
太极宫到蓬莱殿,一个来回也需要些时间,念云一面等着婉婉,一面看着茴香替她收拾着东西。
茴香如今是有经验了,那些厚重而繁复的一概不必带了,只简单地收拾了些日常穿的比较素净的几套,简单地装了一只箱笼,毕竟亲仁坊离的也不远,便是到时候有什么事了回宫也取也不妨。胭脂水粉也没有多带,到底她是回家省亲侍疾,无需浓妆艳抹。
又等了些时候,等到天擦黑,那边婉婉才坐着步辇过来了,念云看了一眼她身后下人抬着的两三只箱笼,正要出言责怪她身边的丫鬟,就见她身后又钻出来一个小姑娘,穿着一身天青色的衣裙,原来是落落。
落落跟着来做什么?这孩子眉眼生得跟舒王越发相似了,连衣裳也和她生父一般,偏爱天青色一类似烟雨迷蒙一般的浅色,带着去怕会叫母亲想起当年的许多事来。
当年母亲正是把刚回到升平府的郭木叶许给了有“妨妻亲王”之名的舒王,后来舒王又是那样的下场,总归是一件令人唏嘘的事。
念云顿时板起了面孔:“落落回去。”
她待落落一向都很慈爱,似乎从来都是微笑着的,极少这样沉着脸,因此落落在触到她目光的瞬间显然有些惊怕地低下头去。
但仅仅只是低下头去看了看自己的脚尖,又仿佛脚尖上有什么东西刹那间给了她勇气一般,又倔强地抬起头来,“母亲,落落听说外祖母病了,也想去探病。”
念云心里那句“她算不得你外祖母”到底还是没说出来,就算那不是她外祖母,也还是她姑奶奶。
她有些无奈,稍微放柔了声音,道:“落落,你听母亲话,回公主院去。探病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还怕给你们过了病气。”
落落的小眼圈马上就红了,似乎受了极大的委屈,咬了半天嘴唇,还是倔强地开了口:“落落只是想跟母亲婉婉一起去。”
声音不大,可是坚定而倔强,甚至是掷地有声。当年她是当着兰心的面答应要把落落和婉婉一般看待的,此时她带婉婉去,却要把落落排斥在外,的确有些不妥。心里真正的那个不带她去的理由,总归是不能说出来的。
落落这孩子虽然没说像男孩子一般调皮捣蛋,甚至看起来可以称之为文静娴雅,可就是热衷于外出。只要一听说哪里有机会能出宫门,她便一定要想办法跟着出来。
念云叹一口气,见她东西都收拾妥当,只带了一只不大的藤条小箱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