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唐宫妃策 >

第126章

唐宫妃策-第126章

小说: 唐宫妃策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又到了三寿端着托盘来请陛下翻牌子的时候,李淳微微愣了一下神,想起昨夜那位宝林说出的为数不多的几句话,于是随口问了一句:“含水殿和刘宝林同住的那个是谁?”

    三寿小心翼翼地回道:“回陛下,那是卢御女。”

    李淳点点头:“那今儿,就她罢。”

    那卢御女的性子委实温和,甚至于有些木讷,回话也总是细声细气的,一副小家碧玉的样子。

    宫里的女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两样拿得出手的绝活,这卢慕莳的拿手好戏就是唱小曲儿。

    她读的书不多,大字也识不得几个,写起字来歪歪扭扭,不过是能认识自己的名字罢了。但偏生她能唱好些时兴的曲子,从《关雎》一类的古风到李翰林的诗,听她唱起来倒是朗朗上口,很有一番意趣。

    她嗓子好,一唱就是一个时辰也不见沙哑。听到后来李淳自己都过意不去了,特地令尚食局给送了润喉的蜂蜜茶来。

    连着两三日,他都翻的是卢御女的牌子。

    先前也没听说她有这唱曲儿的本事啊,听着隔壁小曲儿唱得欢,刘清清这边却是有些坐不住了。明明都说好有福同享,怎的真有福了却只顾着自己卖骚了?

    听她那掐着嗓子唱曲儿的声音,刘清清就觉得恼火。到了第三天,刘清清终于忍耐不住,听见隔壁又唱上了,便命人把晚膳时的一道汤送到偏殿去了。

    待那一道汤送到陛下面前,宫女恭恭敬敬地道:“刘宝林见这晚膳的汤不错,特地命奴婢来给陛下送一盅。”

    这汤只有一盅,是给他的,可没说给卢慕莳。

    李淳有些好笑,却故意看向卢慕莳,问道:“前时朕不曾看顾你一二,在这含水殿里,可有人欺负你不曾?”

    这一盅汤,卢慕莳已经瞧出里头刘清清快要溢出的不满来。虽说也曾约定了有福同享,刘清清侍寝的第二日她也就侍寝了,可是她的牌子天天都在陛下面前搁着,谁知道是不是刘清清出的力?

    就算没有刘清清替她说话,这侍寝,还不是早晚的事!

    她便做出一副梨花带雨的委屈模样来,嘴上还小声道:“不曾有,陛下不必替妾操心。”

第一百三十九章 梅花忆() 
这话分明就是欲擒故纵之意,李淳何尝听不出来,前几日刘清清还说着相互扶持姐妹情深的话,到今日就变成了互相拆台。

    先前有了王霖琅的前车之鉴,此时李淳只觉得烦躁无比,也无心再听曲喝汤,索性站起身来,扬声叫六福:“去蓬莱殿!”

    六福连忙跑进来,见陛下脸色不虞,也不知这卢御女是怎的得罪了陛下,只好连声答应,“步辇就在外头,陛下这大晚上的真要去蓬莱殿么?”

    这时分忽然叫贵妃接驾,一点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况且贵妃此时说不定已经歇下了。这一位又是窝着火气过去的,到时候指不定又生出什么事来。

    六福心里正忐忑着,李淳自己已经想起来,他就这样从别的女人宫里去她那边,身上还沾染着别处的熏香和脂粉气,着实不妥。

    他叹一口气,“罢了,还是回紫宸殿罢。”

    连着好些日子,李淳都没往后宫去,每日不是在紫宸殿,就是去蓬莱殿看望两位皇子。不管是刘宝林,还是卢御女,或者裴宝林,都让他一想起来就觉得厌倦。这些女人们的明争暗斗,委实是看着都累。

    或者说,从一开始,他就只是在履行一个帝王的责任,从未对那些女子产生过任何兴趣。

    如今该给的荣宠也给了,他不愿再多看她们一眼。

    实在无趣了,就沿着太液池走一走,看看白雪红梅,倒也是难得的意趣。

    这一日天气甚好,虽然仍是冷,可难得的是阳光喜人,白晃晃地映着地上的白雪,连风也感觉仿佛不是那么冷冽了。

    冬日里没有黄河水患也没有耕种播种之类的事情烦扰,朝堂上都少了许多难题。

    李淳下朝之后便沿着太液池漫步,一时兴起竟围着太液池走了大半圈,渐渐的走近了后宫北面那几座宫室。

    前边便有了人声,似是几个女子嬉笑着在说些什么。

    六福正要命人去通传叫她们见驾,李淳一抬手制止了他。

    这些女孩子,尚年轻得很,也活泼得很,因为家族的利益而不得不被关进这座一生都不能再出去的牢笼,还是不要在这点小事上苛责她们了。

    他循着那人声,信步走过去。

    三四个宫装的女子,正在攀着一株极大的梅树,折那树上的梅花。其中一个女孩子,却是穿着湖蓝色劲装,一头青丝绾作简单利落的三角髻,身上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物,看着十分清爽可人。

    那湖蓝色劲装的女孩子身形十分矫健,攀到梅树顶上,循着底下同伴的指点,兴冲冲地去折顶上开得最好的一枝梅花。

    那女孩子身量不算高,眼见着那枝梅花离她还有些距离,她又在树干上寻了一处凸起,羊皮小靴稳稳当当地踩上去,一只手抓紧了旁边一条树枝,另一只手便捞到了那枝花,用力一折,便到了手。

    她看一看树下,似乎打算把花扔下去给同伴,可又看一看那好不容易得来的花枝,大约是怕扔下去弄坏了花瓣,索性把花叼在嘴里,两手攀着树枝,三下五除二地跳到地上,笑道:“怎么样,我就说没有我折不到的花罢?”

    这时有人已经看到了缓步走近的李淳,立时止住了笑声,还伸手轻轻扯了一下正得意洋洋的女子。

    “怎么回……”一个“事”字还没出口,女子猛地回头,已经看见了站在不远处的李淳。

    他今日穿的是一件朱红色的常服,身上系着玄色狐裘大氅,头上的玉冠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倒看不大出身份来。只是身上散发出来的王者之气,昭示着他的身份似乎不寻常。

    女子只是愣了一愣,随即大声问道:“你是什么人,怎的擅闯后宫之地?”

    后宫重地,能来的男子除了他还有谁?这小女子真是有趣得很。

    李淳忍住笑,存心逗她一逗,于是向前作了一揖,“我是郯王。因入宫来谒见陛下,陛下正在紫宸殿议事,命我且在大明宫中随意转转,不想误入后宫。不知这位小娘子如何称呼?”

    郯王李经乃是李诵的第三子,是陛下的三弟,论序齿该是在李源之下。但李源自被先帝过继过去做了先帝的第六子之后,郯王便顺势升为了李诵的次子。李诵登基以后,李经才获封了郯王。

    那女子见他生得俊美秀逸,风度翩翩,一派玉树临风之态,说是个亲王倒也可信。于是福一福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是小女子唐突了,望云楼七品御女萧梅忆见过郯王殿下。”

    原来是那新来的御女,不过,他好似听说这个御女从进宫开始就一直病着,以致于一向都没把她的绿头牌拿出来的?

    可看她这活蹦乱跳的样子,哪一点像病人了!

    李淳于是笑笑,状似无意问道:“原来是萧御女,本王好似听贵妃嫂嫂提起过,御女自入宫来一直病着,如今可大好了么?”

    萧梅忆面上闪过一阵尴尬,顿了顿,才缓缓道:“托陛下的福,前几日才刚好些了。”

    李淳道:“既然是久病初愈,还是莫要在这雪地里站久了。”他看一眼萧梅忆手里的梅花,促狭之意顿起,轻笑道:“御女这是替陛下折的梅花么?不如本王替御女带给陛下,也省得劳烦御女亲自跑一趟了?”

    萧梅忆可没打算拿这太液池边到处都是的梅花去献什么殷勤,她都躲了这好一阵子安闲了,辛辛苦苦爬那么高的树折来的梅花可是打算插到自己屋里的。

    “这太液池边梅花甚多,想来每日里姐妹们都送了不少去,怕是不差梅忆这一枝罢?”

    李淳仍旧是温和地笑一笑,“御女此言差矣。宫中众妃嫔都以为陛下喜欢的该是腰带荷包等物,却不知其实缺的正是寻常之物。本王方才从紫宸殿出来,觉得紫宸殿里什么都好,就差一枝插瓶的好梅花呢!”

    这整个大明宫都是陛下的,说起来连她自己都是陛下的,她能说花不是折给陛下的么!

    纵然有些不愿意,萧梅忆仍是只得屈身行了个礼:“如此,那就烦劳郯王殿下替梅忆带给陛下了。”

    李淳接过那一枝红梅,看着她那有些不情愿的小脸,连日来心中郁结的阴霾都一扫而光,又笑着补了一句:“本王看萧御女的病既然已经痊愈,这就去同贵妃嫂嫂报一声喜,好把御女的绿头牌添上!”

    萧梅忆回头瞪了一眼这多管闲事的人,没好气地回道:“就不劳殿下费心了,梅忆自己会去回禀娘娘!”

    李淳满意地点点头,扬一扬手里的红梅,笑道:“如此,那本王就告辞了,后会有期!”

    还后会有期呢,他一个亲王,误闯一次后宫也就罢了,还想着以后再有机会来不成?

    萧梅忆一跺脚,轻哼一声,带着几个宫女便噔噔噔跑了。

    到了晚上三寿端来绿头牌给他翻的时候,他便特意留意了一番,见仍然没有萧御女的牌子,便问道:“怎的没有望云楼那个萧御女的么?”

    三寿回道:“萧御女今儿下午才向贵妃娘娘回禀说是病愈了,娘娘正派御医去查看呢,故而没来得及放她的牌子。”

    李淳道:“既然如此,什么时候准备好了,朕什么时候再翻牌子罢。”

    自有了新人入宫以来,陛下对这些新人的态度一向都是不冷不热,翻哪个都无所谓似的。今日怎的竟为一个萧御女转了性子不成?

    可陛下既然这么说了,这绿头牌是有没有都得翻了。三寿连忙道:“这会子想必御医已经查验完毕了,奴才这就去让萧御女恭迎圣驾。”

    李淳点点头,打发他下去了。

    这边三寿已经把今儿的事回禀了贵妃娘娘,念云倚在榻上铺着的狐狸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