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7年是苏联革命胜利60周年,菲尔比意外地被邀请到克格勃总部发表演说。这是他逃到莫斯科14年后第一次公开发表演说。面对济济一堂的同行,菲尔比大声说:“今天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我们不但要庆祝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60周年,我们还要庆祝苏联足协成立50周年……”结果礼堂里爆发出哄堂大笑。这番话听起来是菲尔比的一种幽默,其实是他趁机发泄内心的不满。因为下面他接着说,他到莫斯科这个伟大的城市已经14年了,今天才有幸第一次拜见诸位。从他的这些话里,不难听出他在苏联的遭遇是很不快乐的。
事实上,菲尔比当年在苏联的确是过着一种暗无天日的日子。克格勃不但不信任他,反而处处提防他,总认为他是“双重间谍”。所以不要说重用他,甚至连他的行动自由都要受到限制,即使是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旅行,也处处有人跟踪和监视。
1988年5月11日,76岁的菲尔比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在临死之前,他并没有要求将他的遗体运回英国安葬。在逝世前的两个月,他在接受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希望能在某个合适的时间去英国访问,但是他绝不会留在英国。“我从20岁开始就立志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几十年来我的信念一直没有变,莫斯科才是我真正的家。”
菲尔比死后,苏联政府还是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后来苏联作家布洛维克还为菲尔比写了一本书。在菲尔比逝世三年前的1985年6月,布洛维克获准第一次采访了菲尔比。在后来的三年中,他根据谈话录音整理出了500多页的手稿。当时布洛维克是想通过菲尔比这个传奇式的人物来让自己出名。但是直到菲尔比去世后,他的书还没有写出来。1988年菲尔比去世后,他再一次向克格勃总部提出要求,希望能查看一下菲尔比的档案。得到批准后,布洛维克走进了卢比扬卡的档案馆,找到了菲尔比的档案。在那长长的档案箱外面有一行字迹:档案号5581。第一卷。绝密。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
布洛维克相信,他是第一个接触菲尔比档案的局外人。通过查阅档案,布洛维克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那个包括大名鼎鼎的菲尔比在内的、对英国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的“剑桥五杰”,生前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克格勃的信任!尽管在生前,菲尔比和他的同伙们为克格勃提供了那么多价值无法估量的重要情报,而且一直是对苏联忠心耿耿,但是他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信任。
但不管怎样,在20世纪的世界间谍史上,哈罗德·金·菲尔比无疑是一颗最为耀眼的间谍之星,也是英国情报机构不能言说的伤,不堪回首的噩梦。
第十四卷 改变信仰,“间谍王子”投靠苏联
第五十章 朝鲜之行让他成了克格勃的间谍
双重间谍达斯科·波波夫功成身退,成了大英帝国的英雄;而另一位曾是英国情报机构的双重间谍却让英国人恨之入骨——此人就是在世界间谍界享有“间谍王子”之称的双重间谍乔治·布莱克。
乔治·布莱克1944年成为英国军情六处特工之后,不久就投靠了前苏联,其双重间谍身份直至1961年方才暴露。事隔半个世纪之后的2007年11月12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还为乔治·布莱克举行了授勋表彰的仪式,以庆祝这名双重间谍85岁的生日。
2007年11月12日晚,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总部灯火通明,一场特别的庆祝活动在这里举行。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前总理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向布莱克颁发了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友谊勋章,并宣读俄罗斯最高领导层发来的贺电。在隆重的表彰大会上,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发言人谢尔盖·伊万诺夫说:“布莱克提供的信息总是迅速、准确,极其重要。布莱克所提供情报的重要性再怎么高估也不过分。”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在那些日子里接连表彰了好几位前苏联时代的著名间谍。11月2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还高调表彰了当年成功窃取原子弹秘密的科瓦利。这位在2006年去世的间谍获得了俄罗斯国家勋章,因为他的间谍行动帮助前苏联加快了原子弹的研发。
对于俄罗斯如此大张旗鼓地表彰前苏联时期间谍的做法,西方媒体认为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在五个月前的2007年6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向1985年叛逃英国的前克格勃上校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举行了授勋仪式,所以这可能是俄罗斯对英国的回应。第二个原因,就是英国与俄罗斯之间关系在那些年因接二连三的“间谍案”持续紧张。尤其是俄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中毒案发生后,英方要求引渡嫌疑人、前特工安德烈·卢戈沃伊,遭到俄方拒绝,于是英国就在2007年7月宣布驱逐4名俄外交官。
此外还有一个政治上的原因,那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本人是克格勃的老特工,一直为自己的经历感到骄傲。他接连表彰间谍的做法显然是想弘扬爱国主义,而这对于即将于当年12月2日开始的俄罗斯杜马大选非常有利。
总之,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高调表彰布莱克,总是有道理的。因为布莱克的间谍生涯的确充满着传奇色彩。他当年曾令英国情报机构损失惨重,后又成功越狱逃亡前苏联。尽管对外情报局依然没有透露他的行踪,但布莱克却说自己一直过着“充实”、“幸福”的生活。
有一篇文章竟然是这样诗化地描写着布莱克的晚年生活——
莫斯科郊外的早上,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在一座别墅前的草坪中,两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悠闲地交谈着,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他们的妻子则在一旁烤着牛肉……倘若此情此景让远在英国的秘密情报局得知,定然羞愧难当,气急败坏。因为,这两位老人都是秘密情报局的叛逃者,克格勃的间谍明星。其中一位是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间谍”的金·菲尔比,另一位与菲尔比一样,也是苏联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的获得者,继菲尔比之后创造世界谍报史又一个奇迹的乔治·布莱克。
乔治·布莱克原姓贝哈,1922年11月11日生于荷兰鹿特丹。父亲艾略特·威廉·贝哈是出生于埃及的犹太人,后来加入了英国国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艾略特参加了皇家海军,并且因为作战勇敢而被授予大英帝国的勋章。
布莱克的父亲在46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后,13岁的布莱克来到埃及的叔叔家生活。他的叔叔就是后来成为埃及共产党领导人的亨利·库里尔。在开罗,布莱克与他的叔叔朝夕相处了三年,年轻的布莱克受其叔叔影响,接受了早期共产主义教育。但是,布莱克性格内向,与周边的人格格不入。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很有学习语言的天赋,但是他总是表现得很怪异,善于伪装,喜欢打扮成各种各样的形象,不仅有英国海军上将,还有修道士,甚至著名的阿拉伯间谍劳伦斯。
1939年,布莱克回到荷兰上中学。德国人的入侵打破了他的少年梦,这时的布莱克显得成熟多了。一位英国朋友劝说他回到英国,可是德国人的狂轰滥炸阻断了布莱克回家的路。1940年,德国入侵荷兰,盖世太保逮捕了布莱克,把他关进了德国的集中营。虽然集中营由党卫军严加看守,但年轻的布莱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后还是设法逃了出来,并顺利地逃到了叔父的家。不久,布莱克参加当地的荷兰地下抵抗运动,充当抵抗运动的信使,执行了几次传递情报的危险任务。战后,布莱克因此还获得了荷兰女王授予的四级拿骚十字勋章。就在这个组织被德国人渗透打击的时候,为了躲避盖世太保的追捕,布莱克再次接受朋友的邀请回到了英国。
布莱克回到英国后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成为一名普通水兵,他被安排到一艘扫雷艇工作。这时,他的上司无意中发现他会说英语、荷兰语、法语和德语等好几种语言,就把他介绍到一个军官委员会去培训。由于他的培训成绩出色,被晋升为英国皇家海军后备队的中尉,并在海军情报部门工作了一段时间。
布莱克曾被派到朴次茅斯接受潜艇训练,但是他对潜艇一点也不感兴趣,在一次训练时竟然晕过去了。他的上司最后又把他调到海军情报局工作,这样他终于如愿以偿,开始了他的情报生涯。
布莱克到海军情报局不久,就调到了特别行动执行局的荷兰处工作。这对布莱克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这个部门的前任因为在“北极行动”中的耻辱而被革职,这让布莱克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后来,他又来到盟军远征军司令部做德文翻译,翻译德国人的文件,有时还帮忙审讯德国俘虏。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布莱克被调到蒙哥马利的司令部工作。二战结束后,他因为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而被授予海军上尉的军衔,在汉堡的军舰上出任情报官。在这个职务上,布莱克忘我地工作,整日地忙碌于报告与备忘录中。大家对他的努力有目共睹,但是他看不起那些同事。在布莱克的眼里,那些人的水平简直太差了,是一些非专业的情报人员,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不过,上司还是对布莱克非常赏识。
就是在汉堡,一个转机摆在了布莱克的面前。秘密情报局的肯尼恩·科恩在一次检查的时候,发现布莱克正在看一本俄语语法书,当他得知布莱克正在自学俄语的时候,不禁对他欣赏有加,这么一个具有上进心的人肯定会大有前途的。
此时秘密情报局的工作重心早就转向了苏联,布莱克不仅勤奋,而且还对俄语感兴趣,是非常难得的,科恩果断地认定这是一个理想的情报人员。他告诉布莱克,现在外交部正在招募外交人员。布莱克早就在军舰上待够了,因此毅然申请了复员。1947年,由于特别情报处官员肯尼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