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纳粹德国海军的一号舰。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所建造的最大的、也是火力最强的战列舰。德国人为了纪念19世纪德国“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特地把这艘战舰命名为“俾斯麦”号。
“俾斯麦”号在1939年2月14日下水,于1940年8月24日正式服役。首任舰长为恩斯特·林德曼海军上校。
“俾斯麦”号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任务,就是在1941年5月18日实行的莱茵演习行动,伴随它一同出动的还有德军的重型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和多艘战舰。舰队当时由德国海军上将刚瑟·吕特晏斯指挥,主要目的是袭扰盟军的船舶以使英军派出护航运输队,转移地中海的英国皇家海军力量,令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的部队能顺利由克里特岛入侵利比亚。
在这次海战中,“俾斯麦”号被三发炮弹击中,二号燃料槽受损破裂,泄漏出大量重油,但其损伤程度相较于英国人的惨重损失,实在是微不足道。因为“俾斯麦”号在不到10分钟内,便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最引以为傲的舰队。
丹麦海峡的海战失利之后,英国人通过他们的“超级机密”,很快就确定了“俾斯麦”号的位置和行动意向,于是就集结了大量的军舰前来围击,这其中包括约翰·托维上将指挥的本土舰队和詹姆斯·索默维尔中将指挥的地中海H舰队。5月24日,“俾斯麦”号遭到从“胜利”号航空母舰上发射的剑鱼式鱼雷机的攻击,但仅造成了轻微的损伤。随后“俾斯麦”号转向前往法国圣纳泽尔以修理损伤。此时它的行动更加缓慢,英国海军抱着很大的希望,认为“俾斯麦”号马上就要被擒获。
可是到了5月25日凌晨3时左右,“俾斯麦”号却突然失踪了,监视它的英军“萨福克”号失去了它的消息,受伤的“俾斯麦”号在茫茫的大西洋里自由地游弋了大约30个小时。此时,“俾斯麦”号的舰长以为已经甩掉了追捕者,于是向柏林发电报告局势。但是在5月26日8时52分,英国秘密情报局的“炸弹”准确无误地截获了这个电报并且及时破译了它,于是,“俾斯麦”号的位置又在英军的海战图上确定下来了。“俾斯麦”号正全速向布列斯特前进。
英国人马上从北爱尔兰的洛厄恩派出了海岸巡逻机进行空中侦察,其中一架飞机发现“俾斯麦”号正在离布列斯特约700英里的洋面上向这个港口行驶。于是英军“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的两架携带鱼雷的“剑鱼式”飞机马上腾空而起与英国战舰一起发动攻击,“俾斯麦”号被3枚鱼雷击中,其中1枚击中舰尾,沉重的结构受到损坏后向下压迫到舵机,导致“俾斯麦”号的舵角卡死在15度。“俾斯麦”号再也无法躲开英国舰队的攻击,速度再度降低,而且很难控制航向。
5月27日晨,皇家海军派遣了大量军舰前往拦截“俾斯麦”号,包括“英王乔治五世”号与“罗德尼”号战列舰在内的8艘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另外还有2艘航空母舰,几乎集中了英国皇家海军约半数的力量。8点左右,“英王乔治五世”号与“罗德尼”号战列舰迅速接近“俾斯麦”号,并用16英寸和14英寸的主炮进行轰击。“俾斯麦”号由于舵机失灵,航向不定,还击效果不佳,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英军的上百枚大口径穿甲弹、数百枚小口径炮弹以及1枚鱼雷击中。英国“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随后在近距离又发射了3枚鱼雷,全部命中。10时39分左右,“俾斯麦”号终于舰身起火,黑烟翻滚,舰身翻转过来,最终沉没于布列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全舰将近2000人,只有110人被救起。
击沉“俾斯麦”号的胜利不仅仅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功劳,也应该归功于秘密情报局的“超级机密”。英国人的这一胜利表明,考文垂为了“超级机密”的安全而做出的牺牲是完全必要的。
1942年10月下旬,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部队的给养频频告急,如不能及时得到供应,他的部队将难以支撑下去。希特勒督促有关人员尽快派出军需船运送给养,并发电报通知了隆美尔。当隆美尔收到这封电报时,英国的布莱奇雷庄园已经把它破译了出来。
很明显,如果隆美尔得到这些军用物资,他就可能站住脚跟。所以,必须坚决阻止这些军需品的运送。然而德国人这次派出的5艘运输船沿不同航线行驶,而且海上大雾弥漫,如果这5艘船只都遭到袭击,那么“超级机密”就会有暴露的危险。
1942年10月26日,负责监督“超级机密”保密程序的温特博瑟姆用保密电话向丘吉尔说明了他进退两难的处境:哪一个更重要?是击败隆美尔,还是保护“超级机密”?
丘吉尔踌躇了好半天,才下令击沉这些船只。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甘愿冒“超级机密”被暴露的风险的几次不多的行动之一。
10月27日天刚亮,20架英国轰炸机分别从卢卡和哈勒法机场起飞,在托布鲁克沿海雾中追上了第一艘运送给养的“普罗什比纳”号。在战斗中,皇家空军的20架飞机损失了6架,但“普罗什比纳”号还是被击沉了。后来,皇家空军的飞机又在托布鲁克西北的雾中借助照明弹发现了“特里波里诺”号油轮。这艘船也被击沉了。它的伙伴、另一艘油轮“奥斯蒂亚”号于28日拂晓也被鱼雷击沉。同一天拂晓,皇家空军的飞机在托布鲁克以北10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扎拉”号,也用鱼雷击沉了它。它的同伴“布里俄尼”号虽然勉强进入了托布鲁克,但在卸汽油之前也被英国飞机击沉了。
隆美尔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恰恰在他的部队进入这次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时,英国人却一夜之间几乎把他的全部军需品报销了,这种高度的“巧合”使隆美尔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他给德国本部发了一份长电,要求调查一切可能泄密的来源,搞清楚在海上有雾的情况下英国人到底是怎么发现这些运输船只的。但是,直到战争结束,德国人最终也没能弄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到了1943年,英国和德国之间的情报战几乎到了白热化。当时德国已经在自己使用的“哑谜”密码机上进行了改装,加了4个转轮,从而使英国的密码破解工作更为困难了。仅此一项,英国就增加了6000多人,每天破译2000多个信号。尽管英国的破译工作进展迅速,几乎能将所有截获的密码破解,但是,这却是一种高成本的付出。
1943年开始的时候,邓尼茨指挥的德国潜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经常在大西洋出没。然而仅仅是在5月的前20天里,德国海军就损失惨重,41艘潜艇沉没在大西洋里了。这时英国人从“超级机密”中知道邓尼茨开始担心他的密码和通信联络是否可靠,他发给各潜艇指挥官的信号清楚地表明,他认为英国人对德国海军部的潜艇战争计划的内幕已有所了解。英国海军部曾多次非常突然地指挥船队改变航向,绕开有潜艇群的海路,这样做除非掌握了准确的情报,不可能有其他原因。防火防盗防早安社区
德国海军部也在解读英国海军部的密码,最后得出结论说,英国船队之所以改变航道,不是由于德国海军通讯部门的内奸透露了情报,就是由于英国潜艇追踪室的人诡计多端,也可能两种原因都有。这次调查仍然没有怀疑“哑谜”的安全性。
这时,邓尼茨不得不把他的“狼群”从大西洋上撤回。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德国的潜艇更是损失惨重。但直到二战之后撰写回忆录的时候,邓尼茨还是信誓旦旦,认为德国海军的密码没有问题。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正是英国人的“超级机密”,让他的“狼群”葬身于大西洋的波涛之中,从而也成就了英国大西洋海上战役的骄傲。
第十六章 粉碎“沙漠之狐”的“蝴蝶梦”
在北非战场上,后来成为德国陆军元帅的一代名将隆美尔同样败在英国秘密情报局的手下。
隆美尔是希特勒的爱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获得了三枚十字勋章。1938年,隆美尔调任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并陪同希特勒巡视捷克斯洛伐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隆美尔受到希特勒的重用,1940年2月,他被任命为德国王牌军第7装甲师师长。在德军闪击西欧的侵略战争中,隆美尔指挥第7装甲师冲锋在最前面,一路所向披靡,先后攻克比利时、阿拉斯、索姆,直捣法国西海岸,被法国人称为“魔鬼之师”。
1941年2月,隆美尔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国非洲军团司令,前往北非援救被英军打得一败涂地的意大利军队。他到达北非的黎波里前线后,立即作了一次侦察飞行,得出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结论。他指挥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打得英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隆美尔因此名声大振,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接着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隆美尔之所以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及时获取了有关英国的情报,而在情报的搜集过程中,“康多尔小组”功不可没。这个“康多尔小组”的领导者是约翰·厄普勒。
1942年4月,厄普勒到达北非,他身上除了带着两部美国牌子的无线电收发报机之外,还带有一本小说《蝴蝶梦》。“康多尔小组”的密码就是来自于这本小说。
“康多尔小组”的第二号人物是蒙卡斯特尔。他是厄普勒的同事,也是他的好朋友。在开罗,他们认识了一个叫黑克麦斯·法赫米的著名肚皮舞舞女。不久,法赫米小姐就透露了自己的间谍身份,承认自己为穆斯林和埃及军队里面的自由军官反英组织提供情报。她的情报主要来源是她的情人——驻开罗英军总司令部的一位名叫史密斯的少校。
当厄普勒透露自己是为隆美尔工作时,法赫米小姐就安排他们认识自己的情人史密斯,并且让他们等史密斯外出或者是睡觉的时候,偷看他的秘密文件。厄普勒把有用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