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纪-第10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仙芝和程千里面面相觑,久久说不出话来。
只有王冲气定神闲,脸上没有丝毫波动。大唐会形成现在的格局,其实和武将无关,真正主导这一切的,是远在朝廷的圣皇。朝廷中的文臣指责武将好战,其实真正好战的是圣皇,正是因为他的支持,才有了大唐现在的格局和版图。
高仙芝和程千里还有些犹豫,但是王冲却知道,只要怛罗斯这边开口,圣皇一定会同意。
“大人,机会只有一次,如果这次不尽力的抽调兵马,等到怛罗斯失守,届时再抽调禁军也没有用了。”
王冲察言观色,加上了最后一块砝码。
“这……好吧!”
听到王冲最后一句话,高仙芝眼中变化不定,猛地一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千里,这件事情交给你和王都护一起负责。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就再没有任何退路了!”
前一句话还是对程千里说的,最后一句话,高仙芝扭头看向了王冲。只要牵扯上禁军,整件事情的性质就截然不同了,一旦战败,不管是王冲还是高仙芝,在仕途中,都将再没有出头之日。
“本来就没有退路。”
王冲淡然一笑,眼中连半分犹豫都没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一场战争,对于王冲来说,很久之前就没有退路了。
哗啦啦,片刻之后,一只鹰隼从怛罗斯冲天而起,迅速飞往京师的方向。由王冲起草,程千里配合,高仙芝盖上大印的奏折,很快飞往京师之中。和王冲预料的一样,王冲调派禁军的请求,在京师之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但是没有等到朝中的文臣弹劾,圣皇的一纸令谕,令所有人呆住了:
“准!”
简简单单的一个字,顿时压下了所有的争议,一场潜在的危机还没有爆发,就已经消弭于无形。禁军虽然身份特殊,但如果是圣皇下令调动,即便是朝中的文臣也无话可说。而王冲在奏折中请求调派的禁军总共是一万之数,正好是禁军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个数字绝对不少,但也不算太多,正好是朝中大臣忍耐的极限,同时又不会对禁军守护京师的职责造成太大的影响。
……
京城西北,一座雕栏画栋,飞檐斗拱,清新雅致的殿宇之中,一道魁伟的身影盘膝入定,一动不动,身上散发出潮水般的气息。而就在他身后,一柄七尺余长的乌兹钢长刀,矗立不动,将男子的身影衬托得伟岸无比。仔细看去,不管是那名盘膝入定的男子,还是身后七尺余长的乌兹钢长刀,全部都悬浮在半空中。修为能够达到悬滞半空,至少都是准将以上的级别。
禁军准大统领,赵风尘!
这道人影正是京城禁军之中的四号人物,同时也是崛起速度最快的存在。除了三大统领,现在整个禁军以赵风尘的权力最为庞大。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朝堂发难!(四)()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太师是三公之首,文臣领袖,显然他的一翻话,已经对圣皇产生影响。虽然仅仅是“朕知道了”四个字,并没有表明态度,但是相对于以往的朝争,这已经是极大的变化与恩宠。
“不妙!”
大殿之中,众武将心中一片沉重。有了太师这个砝码,圣皇的心意明显开始朝着文臣倾斜。怛罗斯情况紧急,告急求援的加急信已经来了好几封,如果不能通过决议,对怛罗斯出兵,王冲、高仙芝他们几乎必败无疑。
这可是两位帝国大都护啊!
大殿上,眼看着情况不妙,圣皇即将做出决定,就在此时,轻风卷动,一股气流从大殿内涌入进来,同一时间,所有人耳中都听到了一个声音: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声音未落,一股温和的气息,有如煦日阳光,普照大地一般,突然出现在众人的感知中。大殿门口,光芒一闪,一道苍老的身影,须发皆白,穿着一袭白色的布袍,身躯笔挺,跨过门槛,缓缓走了进来。
哗,看到那道身影,整个大殿突然一片哗然。
“九……九公!”
不知道是谁叫了出来,霎那间,所有的武将一片沸腾,而众多的文臣则是一片愕然,就连大殿上,刚刚准备回首坐下的大师,也是浑身一震,心中猛然沉了下来。
大唐九公!
盛世贤相!
整个大唐帝国德高望重,最受人推崇的存在。即便已经退位几十年,隐居于四方馆中,在朝野内外,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和声望。这一方面,恐怕就连太师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而“九公”两个字,就足以代表一切。
“父亲!”
王亘站在大殿上,心中一震,他也没有料到父亲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刚想过去,九公一个眼神,王亘脚下一滞,立即停了下来。
“太师,我们好久不见!”
王九龄拄着一根拐仗,望着殿上微微一笑,随即踏步走了上来。
“九公!”
“九公!”
“九公!”
……
看着这道苍老的身影,大殿内,所有的文武大臣,不管是文道还是武道,纷纷尊敬的低下头来,朝着两侧退出,为九公让出一条通道。就连太史令颜文彰这样的存在,也神色一肃,脸上露出敬仰的神色,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退到一旁。
作为大唐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九公在朝堂中的影响是所有人难以想象的,甚至很多朝中的大臣都是听着九公的传说长大的。
哒!哒!
九公手上拄着一根白色的木头拐杖,缓缓地向着大殿中走来,清脆的声响在整个太和殿回荡。
“九龄见过陛下!”
走出数丈之后,九公突然停下脚步,微微躬身,朝着大殿上方,珠帘后的那道身影,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你也来了。”
一个声音从大殿上传来,声音依旧高高在上,威严浩荡,但却如吹皱的池水,透出一丝温和的味道。
圣皇和九公,一君一臣,君仁臣恭,相得益彰,共同开创了大唐三十年,前所未有的盛世,传为大唐的佳话。虽然九公已经辞去相位,退隐几十载,但是在朝野和圣皇心中显然还有不凡的分量。
另一侧,太师心中一沉,九公和圣皇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话,但是其中流露出来的君臣之谊却看得太师眼皮狂跳。
“九龄,这次可是为了令孙而来?”
太师开门见山道,眼神凌厉无比。
“是,也不是。”
九公笑了笑,坦然道。
“大唐的律例,廷议之中,所有相关人员,包括亲属,一概回避。这一点九龄不会不知道吧。”
满朝文武,能直呼“九龄”这两个字的,也就只有身为文臣领袖的太师了。二人都是两朝老臣,而且同样已过古稀。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九公微微一笑道。
“但是,王冲是你的亲孙子!”
太师眼神凌厉,逼视着九公道。
“呵呵,仲谧还是和当年一样,一点都没变啊。”
九公淡然一笑,如春风拂过,将太师的攻击化为无形。太师德高望重,就连蒋元让、颜文彰这样的老臣、重臣,甚至包括宋王、齐王这种皇室亲王,也得在太师面前恭恭敬敬,能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叫出太师字的,恐怕除了九公之外,其他也就没有人了。
“怛罗斯的事情,虽然是因我那顽劣的孙子而起,不过,所涉及到的,却是朝廷‘战’、‘和’的根本,所以,王冲虽然是我的孙子,但却并不避讳。”
九公伸开拐仗,继续往前走。
朝堂之上,所有人的目光纷纷都望了过来,集中在九公身上。九公走的很慢,但却很稳,看着身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奇异的和谐感,就好像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大殿上方,太师的脸色早已变得铁青无比。这不是普通的廷争,而是涉及到文武之争的根本,这个时候,他最不希望的见到就是王九龄。
“刚刚太师的话,九龄也听到了,这一次九龄破例离开四方馆,踏足朝廷,只想说一件事情,‘以战求和则和存,以和求和则和亡’。所以当年,老臣为相的时候,东西突厥汗国寇边,尽管可以选择和谈,但是老臣还是义无反顾带领大军出征突厥大草原,击溃突厥人。正是因为这一战,才取得了之后十几年的太平,突厥人不敢再轻易寇边。”
“大食人和帝国素无来往,如果未战即求和,未免使对方心生怠慢,低估大唐,以后的战争恐怕无穷无尽,所以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也为了天下的百姓,老臣以为,尽快驰援怛罗斯才是上策。”
说完最后一句,九公身板挺直,衣袖微拂,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大殿上针落可闻,九公德高望重,名满天下,是大唐的贤相,盛世的缔造者,以他的身份,说出这番话来,是真正的掷地有声,拥有非凡的分量。因为这不仅仅是他在怛罗斯事件中的观点,同样也是为相几十载,说出来的治理心得,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否定九公,就等于否定大唐的盛世,以及现在的太平。
一时间,整个大殿里死寂无比,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思忖的神色,就连颜文彰和郑成礼、周太钦等人也是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太好了。”
廊柱下,宋王长长的松了口气。九公居然会离开四方馆,在这个时候赶到,就连他都没有料到。太师是两朝老臣,地位极重,就连他这个亲王在太师面前说话,份量也是不够。如果不是九公,恐怕怛罗斯的事情就要尘埃落定,真的撤兵了。
大唐在西域的经营,将要彻底的毁于一旦。大食、乌斯藏、西突厥三方会盟,之前的辛苦将要毁于一旦,祸患从此无穷无尽。
“该死的老东西,坏我好事!”
此时最气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