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新儒学批判 >

第7章

新儒学批判-第7章

小说: 新儒学批判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汪澍白:《艰难的转型——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宏观考察》,第91页,湖南出版社191年版。

    ②汪澍白:《艰难的转型——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宏观考察》,第91页,湖南出版社191年版。

…… 35

    新儒学批判31

    朝,由于最终没能冲脱旧文化的束缚,所以没法保障新的封建王朝不会再出现。只要专制主义政治文化的土壤还在,就难以避免在这一土壤里生长出各式各样的专制主义政体的毒牙。袁世凯作了总统尚不满足,最后还是演了个龙袍加身的丑剧;清王朝的遗老遗少在辛亥革命的炮火轰击下气息奄奄,但在张勋“辫子军”的支持下,死灰复燃,又搞了个“丁巳复辟”的闹剧;……。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七十余年。七十年里,中国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的主题下,不能说没有作过艰难的探索和积极的追求。

    尽管我们今天可以指出他们的诸多不足,但在当时的情势下,他们每前进一步,既是十分可贵的,又符合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没有权力指责他们没有把工作做到一步到位。因为肩负着沉重包袱的人,行走只能是艰难的。

    也就是说,从这七十年的发展过程与步骤看,中国现代化的历程虽曰艰难,但趋向却是逐步朝着它所应该发展的道路上发展的。如果没有其他不利因素的扰入,20世纪的前半期,中国社会应该汇入世界历史一体化的洪流。但历史常常不以人们的意愿为转移,外部的不利因素往往导致一个民族历史发展路向的错位。

    20世纪的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外部环境变动的牺牲品。

    “五四”一代文化英雄与国民的灵魂拯救

    为什么中国的专制主义文化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怎样才能彻底清除专制主义的文化土壤?这是“五四”时期一

…… 36

    41新儒学批判

    代知识分子思考中国前途问题的主题。他们认识到,中国问题的根源既不在器物不如人,亦不在制度不如人,而是在于国民的素质低劣,他们称之为“国民的劣根性”。一方面,几千年的专制主义政治文化造成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另一方面,国民的奴性人格又致以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得以长期延续,僵而不死。国民素质得不到提高,即便建立起形式上的民主政治,那么新的政体也会在传统文化的积淀层里变为“逾淮之枳”。所以,救国必先救人,救人必先启蒙。所谓“启蒙”

    ,也就是把国民从传统的专制主义的精神牢笼里解放出来,医治其心理层面上的劣根性,使臣民意识变为公民意识。

    “五四”

    的先驱们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认识下呐喊的,斗争的。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引进,也不仅是某种政治体制的移植,而是深层次的文化更新。只有文化更新,才可能使技术的引进和政体的移植具有真正的意义。

    按照梁启超的分期,中国的救国图强之路在此之前已经走过两个历程。第一个历程为洋务运动,第二个历程为戊戌变法。这两个历程虽然在不断地向着世界历史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但步履维艰,都未能碰触中国封建文化的根本——孔孟之学。显然,如果没有一次深刻而强烈的文化震荡,仍然照着老路走下去,中国的前途问题将始终得不到解决。辛亥革命没几年,革命成果就浪淘沙流而去,中央政权落到北洋军阀手里,南方的革命党人试图通过政治斗争制约袁世凯,结果大失败。尔后又进行武装反抗,不料输得更惨。历史注定了中国的近代救国图强之路要进入第三期,即从文化的层面根本解决中国问题之一期。正如梁启超1922年所说的:“第

…… 37

    新儒学批判51

    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①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首倡这场文化革命的是团结在《新青年》杂志周围的一批进步文人。

    《新青年》为陈独秀所创办,初名《青年杂志》,诞生于1915年。

    该杂志的宗旨是唤醒国民的“伦理觉悟”。

    因为在这批进步文人看来,伦理觉悟乃“吾人最后之觉悟”

    ,即文化精神层面的大变革。

    不再视孔孟为圣贤,不再视君主为偶像,不再为传统所羁绊,不再为礼教而牺牲。旗帜鲜明,胆识诚嘉,直把文化批判的锋芒指向儒家学说和以之为基础的传统礼教。

    在这场颇具声势的新文化运动中,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一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二是对西方文化的迎接。

    又可以说,这两个主题是二而一的东西,即以迎接西方文化为手段驱散传统的阴影,或者说以驱散传统的阴影为手段以迎接西方文化。

    不管这是一个主题还是两个主题,首先必须对中西两方的文化作出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

    认识与评价是取舍的前提。

    在此以前,无疑是魏源、曾国藩、张之洞,还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所以未能为中国选择一条确实可行的文化之路,根本缺陷就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缺乏理性的认识

    ①《钦冰室文集》之三十九

…… 38

    61新儒学批判

    和评价。在他们那里,民族文化传统始终未曾从根本上怀疑过,他们学习西方文化,也只是些皮毛的东西。因此,欲解决国民的“伦理觉醒”问题,关键就要从根本上转换人们对两种文化的评价体系。

    可以说,新文化的英雄们几乎都在这方面作过努力。

    新文化运动一开始,陈独秀就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他认为,西人意识与中国传统意识分属性质上截然相反的两种观念形态。西方人以战争、个人、法权、实利为本位,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以安息、家族、情感、虚文为本位。

    具体说就是:一,西方人好战健斗,“恶侮辱,宁斗死”

    ,故能称霸世界,不被他族所灭;中国人懦弱谦和,“恶斗死,宁忍辱”

    ,故难免被他族所征服。二,西方人崇奉个人主义,一切以“个人之自由权利与幸福”为原则;中国人则奉行宗法制,以家族为本位,“个人无权利,一家之人,听命家长”。

    三,西方人以法治为本位,“不独国政为然,社会家庭,无不如是”

    ;中国人以情感为本位,“一切惟以感情为条件”。四,西方人务实,中国人务虚。实利虽有“刻薄寡恩之嫌”

    ,但“人自为战,以独立之生计,成独立之人格”。中国人虽然耻于言利,但却付出了人格缺失的代价。这样两种文化,在陈独秀看来,实为“南北之不相并,水火之不相容也”。

    ①

    陈独秀在一部中国现代史上,人们可以根据某种政治评价尺度将其思想分作几个阶段,并可以将其政治思想当作非正统的思想加以批判。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他在近百年中国

    ①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1卷4号。

…… 39

    新儒学批判71

    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是显赫的,也是值得重视的。

    这是因为,他不仅首先点燃了烧向旧文化大厦的烈火,而且他当年所点燃的火炬,20世纪末的中国人还依然握在手里。

    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英雄,除陈独秀外,还有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尽管“五四”以后,这些文化英雄不免观念岔歧,分途发展,但于“五四”运动以前,在对待旧文化的态度上,都表现出了如谭嗣同所说的“冲决罗网”的精神。

    李大钊与陈独秀同为当时北京大学的教授。

    《新青年》创刊以后,李大钊坚定地站在陈独秀的文化主张一边。

    1917年初,他就写过《矛盾生活与二重负担》一文,指出中西文化“二者分野,俨若鸿沟。既无同化之功,亦鲜融洽之效”。原因是,中国“累代之专制政治戕贼民性泰甚”

    ,“助长好同恶异之根性”。这样一种文化只能是“知拒而不知迎”

    ,“知避而不知引”

    ,加之“吾国历史之悠久,有吾民族固有之文明,逮夫近代文明汹涌东渐,一方迫之愈急,一方拒之愈甚”。

    ①

    《新青年》创刊不久,守旧派辜鸿铭、林琴南、杜亚泉等人群起而攻之,不仅对陈独秀等人进行人身攻击,而且尽力抬高儒家文化的思想地位,用崇古怀古的方式抵制西方文化的传入。杜亚泉以“伧父”的笔名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将中国文明称之为“静的文明”

    ,西方文明为“动的文明”。动静虽可互补,但仍需以静为根底。在他看来,两种文化之关系,不是引西方文明为中国图存之方,而是“吾国

    ①《李大钊文集》》(上)

    ,第254页。

…… 40

    81新儒学批判

    固有之文明正足以补西洋文明之弊“。

    ①很显然,此种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于新文化的传播是极其不利的。对此,李大钊写成《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就文明的“静”与“动”的问题发表了与杜亚泉完全不同的看法,认为虽然中国文明并非一无是处,但近世以来,中国文明“已处于屈败之势”

    ,西方文明“实居优越之域”。他的结论是:时下的中国人不要企望什么用东方文明去救西方文明之弊,而是要“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②

    正是在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对传统的封建礼教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批判。19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