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纪元:监守者-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焉。至于后来的坑儒,纯属某些人自找的,是方士集团首先坑了始皇帝,而后始皇帝才生气坑了他们,只不过牵连广泛罢了。
于是,大名鼎鼎的《帝世本》也没能逃过一劫,几乎被烧得渣都不剩,是七星观听说此事后冒险抢救,保留下几卷誊抄本。其中就有这部保存完好的《帝世本·太一》。
此卷是专门讲述一位名叫太一帝的人物生平。太一之所以被尊为帝,是两个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同禹一样,这位太一帝也是位治水高手。太一治的这条水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不仅不出名,而且非常小,跟一条溪流差不多,但放在先秦远古时代,此水可是大有来头,其象征意义远远超过黄河长江。
这条小河现代叫作耤河,上古谓之天水,寓意此河乃天河注水而成,天水这个地名便由此而来。在西汉武帝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地震,地震前有赤红地光闪耀,远达百里。武帝得知后遂命人占卜,得出结论是直接称呼天河恐冒犯神明,于是将此河更名为汉水,直至近代。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秦帝国还是汉王朝,两个朝代都在五行命理中属水。秦朝更是将天水视为自己宗族的发源地,从陇地天水出发,一步步巩固到汉中,以此为根基继而得天下。而汉朝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认为虽然高祖刘邦出身沛县,但发迹于汉中,同样视天水为自家的发祥之地,将天水更名为汉水便是证据。
在上古时代,太一帝治理的就是这么一条中华人文发源之河。占中国百分之九十一的汉族,之所以自称族名为汉,除了汉王朝的影响,谁说汉水的传说故事不在其中呢?
有治天水之功,太一位列帝尊理所应当。但东方晨和其他人还发现了此书记录中另一个不寻常之处,同时也算太一称帝的附加原因太一是女娲的儿子。
《帝世本》中不单有众多男性帝尊的故事,而且还有两卷女帝传记《帝世本·女娲》、《帝世本·女嫘》。
女嫘又名嫘祖,是她发明并教会了当时人们养蚕制衣之法,使大家摆脱了树叶兽皮裹身的窘境,位列帝尊无可厚非。那么女娲也出现在这部书当中,同样位列帝尊之位就值得一番深究了。
相传女娲有捏黄泥以造人、斩鳖足以立四极、采神石而补天等等丰功伟绩,当然都这些是神话传说了。如果用现代思维解构女娲的种种神举,她其实是位繁殖生育之神。说白了,女娲真实的功绩,可能是让妇女生产走向正规化,或许她还发明创造了与生产相关的原始医疗保健体系,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妇的死亡率。同时,女娲还是记载中第一个提出异族婚姻制度的先驱,率先倡导族群繁衍后代优生优育的原则。
因为上古时候的人们没有婚姻概念,需要繁殖时基本同动物无异,同一个宗族部落内部交配混乱不堪,出现既是兄妹又是儿女关系的乱状比比皆是,简直不忍直视。说白了就是乱伦司空见惯,乃是常态,大家都不以为意。
是女娲提倡教导人们要遵从异族异地通婚的准则,并且要认真负责地对待婚姻关系,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风俗。
仅从这几点来看,女娲人文始祖的名号当之无愧,该位列诸帝之首。可惜,始皇帝一把火,两卷女帝传记均已遗失,唯独保存下的《帝世本·太一》与女娲有很大关系。
东方晨看完这些资料后心想,如果女娲就是当年的风娓,那么她的姓氏为风,名娓,缘何传来传去真名反倒不见,独独留下女娲之名呢?
随着对晦涩拗口的《帝世本·太一》进一步解读,大家终于找到了答案。在太一帝某时与某人的对话中,来人问曰母氏为风,何为娲?
意思就是你母亲明明姓风,怎么叫娲了?
太一答曰吾母一日七十七变,人手足而鳞身,化蛇也。
山中有奇兽,人鱼也,婴啼人声,名曰六足人面鲵,又名娲。故所见者称之为女娲。
看到此段描述,东方晨顿时心中一惊她儿子倒是不避讳,侃大山中就把自己母亲的秘密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女娲一日多变,人手足而鳞身,化蛇。这无疑都是阿罗伊神仆两栖化的表现,那时候治天水可能从女娲时代就开始了,为了方便,风娓必定经常动用两栖变身。当时的人们也没什么见识,久而久之便习惯了风娓的两栖形态。
然而山中有奇兽。从太一帝自述中得知,这奇兽便是娃娃鱼无疑,学名大鲵。哦,原来是这样,阿罗伊神仆两栖化后的样貌,确实跟纤瘦一点的娃娃鱼差不多,只不过上半身还是人类样子。
而那个时代的人们还把娃娃鱼叫作娲,可能是音同而误写的结果,所以,久而久之,风娓这个名字反倒被大家遗忘了,都称她为娲。按照上古典籍对女性称谓的惯例,女娲之名不胫而走,流传至今了。
呵呵,如果《帝世本》所记载的是史实,那么所有的线索,便都指向同一个地方天水!
看来,有必要去那里亲自查访一番了!
。
六百二十二章 古井()
2060年10月底,东方晨和所罗门来到甘肃省天水市。两人稍作一番休整,便用作战服伪装成一副学者面孔,开始四处打探相关传说。
当地人说起女蜗头头是道,但都是些神怪玄幻的东西,东方晨想要的信息毛都没有。没有办法,只好向当地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专家询问,可得到的结果与教科书无异,任何一个高中生都知道。
最后,还是阿卡玛出了主意,建议东方晨直接实地调差耤河。东方晨内心一动这倒是个突破口。于是便采纳了阿卡玛的建议,与所罗门租车前往耤河。
等真到了地方,东方晨才发现这条河当真小得可怜,说是水沟都不为过。不过这也从侧面证实上古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治理此河的真实性。
那时可是原始部落时代,生产力和劳动能力能有多强?也就刚够生存而已,如果需要治理水道,必然选择距离聚居地最近的河流,而且河流的流量还不能过大,否则就是吃饱了撑的。
那时治理水道的方法,绝不是改变河水流径和流向,只能挖凿引流渠,将河水导入田地,形成灌溉系统。女娲太一时代的治水,大概就是这么一项工程。
可毕竟几千年桑田沧海,要想通过现有地貌与河道复原上古时代的情形谈何容易?这个时候,东方晨的全息式考古就派上了用场。手铲联合上千枚“探针”日夜不停地在耤河流域附近忙碌,期间东方晨也没闲着,遇到水文地貌环境十分复杂的时候,便用“刽子手”的低能脉冲模式侦测一番。
第二日午夜,大家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在一段疑似耤河古河道的地段,全息图像显示,有十余条线状区域,色谱明显异于周围环境。这十几条线状图,垂直于地面,相互排列间距不等,而且线条长短不一,但所有线条底端全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只有上端高低不等。
东方晨皱着眉头看了半天,最终咬牙道“排除神怪玄幻因素,能弄成这样的,只能是人为。
必须得挖掘开来看看!”
这之后,东方晨带着所罗门赶到随机一处线状图所在地,四下左右一看,此地居然在一处果园之中。
怎么办?如果此时贸然在别人家果园挖掘,势必会惊动果园主人,到时候闹起来,附近十里八乡的居民都来凑热闹,事情还怎么继续?
没办法,东方晨只好挑另一处线状图指示地,结果挑来挑去,剩余线状图指示地不是在农舍就是在田地。最后实在没办法,东方晨将心一横,决定挑一处距离线状图所在地僻静之所,打算先行挖掘下去,然后朝着线状图区域方向横向掘进,用侧面迂回挖掘的办法抵近目标点。
经过上千“探针”近一个半小时的工作,地下隧道挖掘进度终于挨近线状区域。东方晨一马当先,最后交叉点的挖掘他打算亲自来。等终于身处所谓的线状区域时,根据全息图像数据和实地土质对比,他发现这道在全息图像上显示的线状区域,仅仅只有不到一米的直径,如果考虑到土质差异,清除线状区域内迥异于外层土质的土壤杂质后,目标区域应该是一个直上直下的圆筒状结构。
“我的天,这,这是一口井啊!
原来是这样,这十几条线状图,是上古时代,女娲太一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所挖掘的一口口水井啊!”
东方晨多少天来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他自信已经找到了最有价值的线索,坚信离真相不远了。
有井,就有地下水脉。难怪那些线状图的底端全都处于同一水平面,那是挖到地下水系了,水井见水时自然便会停止挖掘。可十几口水井同时挖掘到同一层深便挖到了水,这未免也太巧了吧?
难道?是这样?那个时候,沿着所有水井挖掘线路,有一条地下河?
东方晨越想便越觉得是这么回事,虽然此时这口古井已经干涸并被杂土填满,但并不代表曾经的地下河也消失了,那条地下暗河很可能在这么多年间多次改变水道,但一定就在附近,不会太远,更不会消失。
想到这里,东方晨便命令所有“探针”以古井为起点,朝下方散开钻探搜索。没过三十分钟,手铲便传来报告东方晨所在方位十一点方向,距离113米,深度157米,发现一条地下河。
东方晨大喜过望,嘱咐手铲指挥一半“探针”做好回填掩饰工作,自己则带着所罗门,由另一半“探针”开路,快速向地下河挺进。
不多时,轰隆隆一阵闷响过后,前方所有土石滚落开来,传来水流的哗哗声。地下河到了,东方晨与所罗门二人从坑道钻出,视野范围内一片开朗,正是一条宽达三十余米,水流平缓的地下暗河。
面对此情此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东方晨再也安奈不住激动心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