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与少女-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噌!!唰——呼——”“哇啊!”他浸了几秒钟又迅速地拿了起来,直接在剑刃上烧起来的大火让几名铁匠学徒都吓得大叫一声后退了几步。但迈克尔不为所动,戴着厚实猪皮手套的手一把抹掉了上面的火焰紧接着又再度放了进去。
“——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两周以来的努力和投资成败就在此一刻。
“没有声音……”迈克尔的眉毛高高地抬了起来嘴角的弧度越来越大,他从石槽当中举起了剑胚,黑漆漆油腻腻的一手半剑的剑条又平又稳,没有一丝一毫的弯曲。
“拿、拿测试台过来!”老铁匠这样喊着,所谓的测试台是一个在木墩子中间开了一道裂缝的柱台模样的东西,他等待着整把剑在空气当中完全地冷却下来,然后把剑刃夹在了缝隙的中间,开始用力地扭曲它。
水平。六十度,五十度,整把剑被老铁匠扭到了四十度的层次,旁边的铁匠学徒们有许多都再次后退,他们生怕这把剑直接就折断剑刃飞出来伤到了自己。
“没有断……”扭曲到达了三十五度左右,但这还只是个开始,几名年长的铁匠学徒望着自己的师傅,迈克尔全神贯注,然后缓缓地松开了手中的长剑。
“晃呜呜——”
依然平直,并没有因为扭力就彻底地维持在弯曲的模样。
“噢我的天啊……”迈克尔捂着自己的胸口连连后退。他最为亲近的几位学徒担忧地冲了上来,但老铁匠挥了挥手表示自己只不过是过于兴奋了而已。
“我想我们……我想我们造出了一把国王宝剑!”
……
时间辗转,不多久,又过去了一周的光阴。终于拿到了崭新的长剑的米拉。心满意足地感受着自己手中武器那优良的平衡性。
光滑而又笔直的剑刃搭配和亨利的大剑如出一辙的倒V型护手,单单从外表上来看,它也已经是一把惹人怜爱的优秀兵器。
但比起这些,女孩更加在意的却是在要付款的时候,迈克尔所说出来的话语。
“怎么好意思要钱呢。”老铁匠如是说着,铁矿、黏土、砖块、沙子和玻璃。木炭加上炼制的人工,耗费了如此的精力打造出来的这一把剑在女孩看来就算要上上万丹诺也并不为过,但对方却只是摇了摇头,认真地对着贤者说道。
“您给予我们的,可远远超出了这一次锻造的价值。”
事情落下了一个帷幕,在充斥着铁匠的小镇二人并没有办法找到什么合适的工作,因此他们选择了继续前进。
或许该说是意料之中吧,在贤者与洛安少女离开以后,桑帕齐亚的边陲城镇伊恩谢尔,开始流传出拥有能够锻造出国王宝剑的传奇铁匠的事情。
这一件事在之后令许多想要一把好剑的冒险者乃至于贵族慕名而来,但只有很少很少人知道的一件事情是。
这一切的开端,仅仅只是亨利觉得米拉需要一把更好的长剑罢了。
“知识真伟大。”包括护甲的维护费用和亨利新防具的锻造还有武器在内全部都不需要花钱就拿走了,洛安少女骑在马上,眉笑颜开地这样说着。
“是是是……”前方的亨利回过头看着她,然后又看向了前方。
太阳就快要落山,一人一马,继续向前。
……
注释:真刃,指的是双刃剑顺势那一侧的剑刃,也就是你握剑的时候朝向敌人的那一侧;弱部,将一把剑的剑刃部分平等地分割成两个部分的话,靠近把手的部分叫强部,靠近剑尖的部分叫做弱部。这类规范性的用语一般情况下较少有人采用,所以此前也未曾描写过,这里是用于行家之间的对话要快速指出部位所在的用意,以后大概也不会出现太多,各位看着稍微记一记就行了,不用在意。
另外,这一章作为中国人的各位读者老爷其实可以骄傲自满一下,因为本章当中描述的炼钢法是中国汉代就有使用记载的,而同时期的欧洲人就只会用锤子徒劳地敲去杂质,所以大家其实可以当成是优秀的中国古文明炼钢术吊打欧洲土鳖XD(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节:索拉丁高地(一)()
因为坦布尔山脉的存在,莫比加斯西海岸的整体地形,都呈现出一股不规则的此起彼伏的模样。
最北方只有少数蛮族流寇居住的寒冷荒野,那边的土地面积比之亚文内拉都更为狭窄,像是一柄贵族式的穿刺剑那逐渐收缩的剑尖一样,到了末端,是自坦布尔山脉延伸出来的巨大裂口,水手们称之为安西西比的巨大海峡。
这里是海鸟和小型飞龙的天国,海面数百米以下延绵万里的海沟里头存在着丰富的海龙类生物,人类史上曾经有最为疯狂的冒险家拼死深入海峡在地面上的部分,然后成功地从那其中盗取了海龙的龙卵,成为一时间许多人都赞不绝口的伟大壮举。
顺着坦布尔山脉往南下去,安西西比海峡东侧需要走出和整个西瓦利耶的国土面积一样漫长的距离才能够望见陆地,深入这片无人森林步行漫长的距离,你就来到了奥托洛帝国的边境。
西侧的陆地比起东侧要更早一些出现,就好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随着南下,它会变得愈来愈宽。穿过几个和南方的五国地区类似,但总计有七个大大小小王国在纷争不休的这片寒冷又贫瘠的土地,在南北的交界线处存在的是过去西海岸的最强王国西瓦利耶,以及其它的几个对她虎视眈眈的王国。
夏季已到,粮食收割的季节来临了,广袤无垠的因茨尼尔平原上许许多多的农民都在忙碌着,但不同于往年,一道长长的边境城墙处于他们和另一侧的亚文内拉之间,一个又一个的西瓦利耶士兵在上头来回地巡逻着。夏季是战争的季节,充沛的粮草通常都被用来耗费在这种“运动”上头,但今年的西瓦利耶显然是无法对着亚文内拉发起攻击了——因为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亚文内拉在各种意义上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由平缓宽阔的平原过渡到狭窄的山地地形,占据了整个坦布尔山脉北面凸出部位的亚文内拉境内欣欣向荣,有了一个大帝国作为盟友加上各种对于商人的优惠政策,条条大路被建立了起来。商人们的马车络绎不绝,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食物、香料、奢侈品和源源不断的财富。
目光继续移动,凸出部分结束在断戈峡谷。从里戴拉地区开始整块陆地都向下凹陷,这里平原和盆地融合在一起。密密麻麻的雨林和黏土还有凶猛的大型爬虫是本地的特产,艳阳高照是这里常有的景象,这里同样是一片混乱,即便越过了常年彼此征战的五国地区,余下的三四个国家也是如此。
但当我们走出了盆地地区。随着地势开始再次向上攀爬,不止为何,居民们也开始变得祥和了起来。
原因或许和那些在稍大一些的城镇甚至多数的村庄都会存在的白色教会的教堂拥有一些关系,当年在内战当中战败的拉曼人往西逃离的那一个分支不单单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和技术,连带着的,还有他们的那一部分宗教和信仰。
拉曼帝国本身的分崩离析,和当年帝国的皇室有关,但却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原因就能够概括得了的。历史永远都要比后人所记述的更为复杂,它不会是简单的黑与白,直接一个缘由导致了结果。而是像把一把石子撒入水中一样扩散开来许许多多的涟漪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总体而言能够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关于拉曼帝国分裂的原因,归结到最后,人们都会认为和宗教上的分歧密不可分。
关于信仰上面认知的不同,是导致整个国家从平民阶层到公民阶层再到贵族阶层之间产生不可化解的矛盾的根本起源。在内战当中战胜留下来的那一部分成为了帕德罗西帝国的国教耶提纳宗,而战败西迁的这一部分则是自称为白色教会的部分。
世人在称呼整个宗教的时候通常都会以白色教会这个俗称概括,但当特有所指的情况下,就会用耶提纳宗和白色教会来区分彼此。
总而言之,西迁的这一部分拉曼人,因为战乱而从南方盆地地区绝迹,而在他们有留下文化或者后裔的地方。不论是亚文内拉还是西瓦利耶,又或者是眼下接近索拉丁高地的这一部分区域,教会,拔地而起。
虽然信教者的一些讲究在普通人看来是愚蠢而又不可理解的。例如他们在遇到危险的劫掠者或者是野兽的时候会下跪开始祈祷请求神明的庇护而不是转身逃跑;又或者在决斗打架的时候会举起各式神徽大喊:“神明赐予我您的威能”而不是把那个木头或者熟铁制成的东西往对方的脸上招呼。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于崇尚献祭和征战的各地的本土信仰,宣扬洁净和律己,奉行禁欲主张以及节俭行为的白色圣教对于混乱贫瘠而又多灾多难的地区而言,确实拥有许多正面的作用。
亨利和米拉在来到这里的一路上不时有看到教会在为穷人派发食物的场景,虽然只是面粉糊制成的汤和一些什么都没有添加的薄饼。但对于因为战乱而流落至此的难民们来说,这仍旧是难得的一餐。
民以食为天,流离失所连果腹都无法做到的难民和贫民们获得了食物,而教会则通过这种行为扩大了自己在当地的信仰影响力,各取所需。
——米拉并没有对这些东西投入太多的个人感情。
一来是亚文内拉那边虽然并不是全民普及但也拥有不少白色教会的教堂,在与亨利相遇之间米拉已经多多少少地体会过这种东西。而之前在修道院遇到的那一幕也令女孩印象深刻,虽然之后肯定是被爱德华王子给解决掉了,再加上之后学习所了解的一些东西,总之现如今的她已经不会像是当初那样简简单单地因为一两件片面的事情就冲动地留下过好或者过坏的印象。
世事是复杂的,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