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祖师爷-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
其实依照道家看来,儒家的倡虽是好的,但却太过束缚己身,无法张扬一个人的本欲。
一有不慎,便是内以伤身,外以伤人。
而道家的仁,乃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
所以对于儒家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道家更加注重的乃是自然。
人之所好,不外乎有,得,是,居上,乐。
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
这时,杨子铭蹙眉道,“如此自然,是否太过消极?”
“守弱,无用,居下,偏安一隅而不知世事之艰辛,恭谦与人却不知人心之险恶。”
“道法自然,自然之道只针对个人本欲,但世人各异,本欲难同,难免争斗。”
杨子铭出身儒学,所以一听得道法自然是如此解释,便立时怀疑这种道会否太过消极。
一旁的祝明飞闻言也是点头。
倒是灵越皇与凌望鱼,两人均是微微皱眉,没有开腔。
只听殷明道,“你的怀疑很正确。”
“正是因为道法自然注重本欲,所以事事都讲究恭顺谦让,不争不抢,不多为不妄为。”
“但道家之意却并不求于此。”
“正如朝臣面对皇帝之时恭敬谦让,与面对下属之时恭顺谦让,其中谦让二字所代表的含义乃是不一样的。”
“道家更注重的乃是功成与弗居,生而不有的不为物累的超然。”
这时,韩孤离忽的问到,“可如此一来,道家之论是否太过玄乎?难得实际?”
“道”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用实质的东西来装载的所在。
它不是什么东西,也不是一种情怀,更不是一种感情。
道的本身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不存在,但又存在,它不现世,但又存世。
所以在常人眼中,“道”本身就太过玄幻,无法求得实际。
殷明点头道,“确然如此。”
“儒家所求仁义,乃是教人修身养性,独善其身之后兼济天下。”
“而道家则是追求个人的超然,这种超然乃是一种身在俗世之中却又不被俗世所恼的超然。”
“所谓自然而为,自然而生,不染物性,不为物累便是如此。”
韩孤离的疑问也是很多人常有的对于道的认知误区。
他们认为道本身就不存在,所以他们追求的东西也是不存在的,以此以为道家所言当真是无所作为。
其实不然。
道家之于国政,便是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劳,依法治国,宽邢简政,刑德并用,兼采百家等等一系列主张。
如果说这些主张也是无所作为,那什么才是有所作为呢?
如果说这些主张都是玄幻的,不切实际的,那么什么才是切乎实际的呢?
“自然者,应天而为也。”
“不妄求与妄欲,遵守本心,清静无为,则是自然。”
殷明的话音落下,众人皆是点头。
凌望鱼更是笑道,“顺应天命却又知天命,了天命,方得人间之乐。”
第576章 玄国阴阳()
最终殷明并没有在宇国立道家。
因为道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以“道”而核心,是诸子百家一门极为深奥和庞大的哲学。
所以道家之于文道,乃是万道之首。
而今的宇国灵越皇只是支持“无为而治”,宇国上下,无论是灵越皇还是百姓,他们对道家理论都还不纯熟。
因而此时还不是恰当的时候立道家。
不过殷明倒是相信经过他的传道,宇国上下应该很快就能领会道家真谛。
再加上凌望鱼在灵越皇身边辅佐,立道家乃是迟早的事。
殷明一行人在宇国没有停留太长时间,因为玄国传来消息,林秋蓉在玄国传道,得到了玄国上下的一致推崇。
她传信来告诉殷明,在玄国立阴阳家的时候到了。
殷明欣慰前往,毕竟她还是第一个传道得到全国上下支持的人。
大抵是因为林秋蓉对阴阳一道的极致体悟,再加上她对权力游戏的深刻体会。
所以她能洞悉当权者以及下属臣民们对于阴阳一道的种种疑惑与不解。
从而查漏补缺,恰到好处的填补。
如此一来,玄国上下自是对阴阳一道推崇备至。
玄国,京都,南玉城。
殷明一行人尚未入城,远远便看到城门口站满了人。
竟是玄帝领着一众臣属在城门口亲自迎接殷明!
玄帝已是五十出头,两鬓斑白,国字脸上鹰鼻微翘,一双大眼炯炯有神。
林秋蓉就站在他的身后,此刻见得殷明到来,神色并未显得多么高兴,反倒有些淡然。
阴阳家向来主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无论是阴阳还是五行,概括起来便是“阴阳消长,五行转移。”
所以阴阳家对世间万物的在意程度并不高,在他们眼中,世间一切都是有名无形的存在。
而阴阳家所追求的乃是天人合一的极限。
所谓天人合一,便是自身之道与天道相合。
天道谓之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和道家“道生阳,阳生阴,原阴阳生八卦,太极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理论相同。
所以在从极限追求上来看,阴阳家和道家其实是殊途同归,只是阴阳家更玄幻。
也正是因为如此,阴阳家对现实世界的在意程度,较之其他学说流派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林秋蓉便是典型的阴阳家信徒。
“夫子远道而来,此番幸苦,朕已在宫内准备晚宴为夫子接风洗尘,还望夫子赏脸。”
玄帝乃是一个狂热的武徒。
在八国之中只有武道修行才是正道的时代,玄帝为追求武道巅峰,可谓是奋不顾身。
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与高手较量,以增进自己的武道修为。
这在玄国乃是人尽皆知之事。
而玄帝也的确是一个武道天才,年不过五十,便已然踏入真圣境,这在八国国君之中乃是绝无仅有的佼佼者。
而他与灵越皇有所不同。
灵越皇虽也醉心武道,可并不狂热。
灵越皇也不会为了追求武道顶峰而不惜一切代价去增进自己的修为。
在这一点上,灵越皇更为理智。
亦或许正是如此,所以灵越皇才会支持无为而治,而玄帝则更相信阴阳家的天人合一。
玄国一众臣属见得殷明,皆是恭敬行礼。
殷明的目光在众人脸上微微一扫,而后落在了林秋蓉脸上。
林秋蓉仍旧保持着冰霜一般的神色,不见喜怒,瞧得殷明目光投来,也只是微微点头。
进得京都,都城中的百姓们也早已得到文道祖师即将前来的消息,全城百姓分列道路两旁,躬身迎接,莫敢不尊。
这都是玄帝的功劳。
因为玄帝对武道的极致追求,所以在得知文道也能增进修为的时候,他果断选择了崇信,几乎不带任何疑虑。
对于他而言,世间一切只要能增进修为,他都会崇信。
而文道恰好又是站在武道的对立面,这对玄帝的诱惑力就更大了。
因为他习惯了从武道层面来寻求巅峰。
而今得知文道学说也能增进修为,他岂能不感到新奇?
一旦有了这种新奇的想法,那他对文道的探寻也就更加热衷。
如此,无论是玄国大臣还是玄国百姓,自也是对文道推崇备至。
玄帝在玄国,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因为他乃是当年古皇朝国师的后裔。
古皇朝的国师,位同亲王,世代国师都深受古皇宠信,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百姓们对国师也自是推崇备至。
古皇朝分崩离析之后,国师建立玄国,世代国君都称之为玄帝。
也正是因为如此,玄国上下对玄帝自然忠心耿耿。
进得皇宫,刚一落座,玄帝便命人开始宴席。
林秋蓉率先开口道,“夫子,陛下有意在玄国立阴阳一道,恳求夫子应允。”
殷明乃是文道祖师,换句话说,他便是世间文道的首主。
所以任何一国要立文道之家,必先得询问殷明的意思。
即便是玄帝也不例外!
玄帝闻言也是躬身请言,“林姑娘之阴阳学说,可谓博大精深,朕醉心武道多年,第一次听到如此学说,深感新奇。”
“故,欲立阴阳,以窥天人之境。”
有些话,一旦说得太清楚,就会失去它原本应该具有的意味。
所以玄帝并未把话说得太清楚。
他的确醉心武道多年,也的确对文道深感新奇。
但窥究天人之境却不是一言两语便能达到的。
而阴阳一道的极限追求虽然就是天人合一,但也并不是仅仅依靠阴阳之道就能达到。
玄帝的意思是,他立阴阳,殷明传立学说,以此让阴阳一道在玄国有一个明确的理论基础。
这样一来,阴阳家在玄国势必被发扬光大,他也就可以顺其道而为之,窥探天人之境。
只是他的意思很含糊,或者说很隐晦。
这主要源于他并不知晓殷明在玄国立阴阳的意见。
因为他得到消息,殷明并没有在宇国立道家。
灵越皇如此支持无为而治,甚至不惜与前大帅动武,可殷明却始终没有在宇国立道家。
这让玄帝心中甚是担忧。
他担心即便自己支持阴阳学说,殷明也不会在玄国立阴阳家。
第577章 传《易传》()
殷明点头。
殷明没有故作疑虑,径直点头答应了玄帝。
玄帝见状当先一怔,而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多谢夫子。”
他没想到殷明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