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醉梦仙侠传 >

第84章

醉梦仙侠传-第84章

小说: 醉梦仙侠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整一个下午,姬孩都只是躺在卧榻上,大睁着两眼,自己内心里甜甜地回味着妹姜对自己态度的转变。回想着一次次与妹姜的相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只有这一次,他感觉妹姜的态度开始有变化了,从淡漠、厌恶、鄙视,到今天的对于自己的惊鸿一瞥,以及和自己目光对接时的主动避让。还有那种淡淡的羞涩,这真是太迷人了。

    姬孩明白。这说明不管以前的自己如何差劲,现在的自己则已经在妹姜的心目中开始改变形象了。

    晚上,姬孩也没有起床,母亲问他吃饭不吃,他也只说自己困得很,不想吃了。就还是那样大睁着两眼,无法自拔地沉浸在了那种近乎于疯狂的单相思之中,这样的痴迷程度,也不知妹姜知道了又会做何感想。

    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就是这样具有着近乎是荒唐的爱情执著,一旦自己的心目中锁定了爱情的目标,他就会迅速地将自己的爱情对象神圣化。也许这只是经历过了农耕文明熏陶的民族,才会有的一种爱情锁定吧。这种根植于潜意识深处的爱情锁定,就像是许多小动物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对于自己母体的追随一样,是天生的。定居农耕的生活方式,只是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人类的这种天性。所以,没有经过彻底的定居农耕时代洗礼,而目前其意识形态却在人类世界中占统治地位的西方观念中的爱情,其目标就只是自由和*。而真正的中国人的爱情,其目标则只是挚爱与忠贞,这种爱情原则,历来都是受中国社会所尊崇的独一无二的信念。

    姬孩不是后世中国人中的那种腐儒秀才,第二天一清早醒来,他的痴迷状态就有了很大的好转,再回想起昨天见到妹姜的场景,他突然就回想起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太巫姬望派人去买丝线做琴弦的一幕。琴弦是很坚韧的,用丝线可以做琴弦,那么自己一直发愁的弓弦,是不是也可以用丝线来做呢?

    于是,他就想应该前去拜望一下太巫姬望才对。是啊,我们都知道,没有太巫姬望的招魂歌唱,哪里会有他姬孩的今天呢?姬孩确实是应该去拜望一下太巫姬望。

    想到这里,姬孩看了看自己家徒四壁的房屋,没有什么像样的可以作为礼物的东西呀。想一想,自己还是不能空着手去的,那样太不礼貌了。中国人的“礼”,是一种内心的尊卑约束,也同时是一种外在的物质化交往方式。于是姬孩向母亲说明了自己的心意,母亲就说:“你确实是应该去看望一下你太巫伯父,就把昨天腌制的那半条鹿腿送去吧。”

    姬孩说道:“拿去了,母亲您吃什么呢?”

    瞽姆说道:“我平时就不愿意食浑,肉吃不吃,对我来说都无关紧要,你就拿去吧。”

    姬孩回想,母亲的确是很少吃肉,于是他便辞别了母亲,拿了鹿腿出门去了。

    走过门前一处荷塘边的时候,姬孩就掐了一片荷叶,将肉给包裹了起来。

    姬孩在这村子里面,现在已经是相当的熟识了。当他来到太巫姬望的院门口时,就听到一阵奇特古朴的音乐声从太巫的院子里面传了出来。姬孩心想,这一定是太巫在抚琴了。

    姬孩站立在院门口,细听那琴曲,只觉有一派恬淡冲和之气,如徐徐清风扑面而来。宛如是鸥鹭忘机。异类同游;又好似月映万川,清辉普照。俄而又觉有秋风乍起,黄叶飘飘,真如同是——山间无意坠落,恰随流水出幽林,田园牧歌秋向晚,别有幽情夕照明。

    在琴曲渐渐寂寥安静之后。姬孩以为是已经曲终人定了,正待要进入院子,却只听得铮然一声,瞬间就又如同是刀剑齐鸣,战鼓咚咚,好似那乱军阵中突然就杀入了一支劲旅,直冲得阵地上是一片的人仰马翻??????正在激烈之时。却突然的又是“铮”的一声。琴曲便立马急停。姬孩不明就里,便仍就站立在院门口等待着。

    这时只听太巫姬望在屋内说话道:“燕生,你可听懂了我的琴心了?”。

    就听燕生回答说:“正忙着为您烧茶呢,不曾细听。”

    又听太巫姬望说道:“这是根宫调的旧弦,很不容易断的,莫非是有知音者在旁。琴心共感所致?燕生,你出去看看。可是有人到访?”

    姬孩正立在院门口,燕生挑帘子出屋,一眼便看到了他,就回头对太巫姬望回禀道:“是前些天里您救活了的那个姬孩来了。”

    太巫姬望闻听此言,喜出望外,忙说道:“快让他进来。”

    姬孩怀中抱着用荷叶包裹着的鹿肉,进得屋来就向太巫姬望深深鞠躬行了一个礼,说道:“给伯父请安了,这是我母亲要我给您带来的一点礼物。”

    太巫姬望高兴地笑着,略显艰难地从琴桌后面站起了身来,说道:“谢谢你的母亲,以后来伯父这里,千万不要再给我带什么礼物来了,我一个孤老头子,食用两全,应有尽有,没有什么需要的了。”说着就接过了姬孩手中的荷叶包,打开一看,就吩咐燕生道:“去厨房割下三分之一留下,将余下的还包好,再包一包海盐,一会儿一并交与姬孩带回去。”

    姬孩推辞道:“伯父,这是我母亲要我带给您的,我怎么能又拿回去呢?”

    太巫姬望抬手做出制止的手势,认真地说道:“一定要带回去,我也已经留下不少了,那包海盐,是族里人从商族人那里货贸交易时带回来的,回家告诉你的母亲,她的牙齿不好,可以用熟麻蘸着海盐来洁齿,然后再用温热的清水漱口,就会好些的。你坐下来,我有话要对你说。”

    姬孩答应着,就在琴桌旁坐了下来。

    太巫姬望目光沉静地看着姬孩,缓缓说道:“孩子,你刚才在外面听到我弹琴了吗?”

    姬孩回答道:“听见了。”

    太巫姬望又问道:“那你说说看,你都在我的琴声中听到了什么?”

    姬孩望着桌子上的琴,那是一张五弦琴,上部面板呈弧形,下部的底板平平正正。列为读者朋友不知,这种琴,就是后世里中国流传的所谓古琴,此时代尚在周文王早期,所以也就只有五根弦,只是到了周文王后期,才由周文王姬昌和其子周武王姬发各加了一弦,遂成为了七弦的定制。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这琴的样式,上面弧圆,下面平整,正合了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其中龙龈凤首、龙池凤沼,雁足凤足等等的称谓,更是满含了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在里面。这里我们就不在一一细说了。

    单说姬孩不自觉地就用手指也拨拉了两下琴弦,听着那奇特古朴的清幽乐音,姬孩很是感慨地说道:“刚才站在院门口有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初听,就好像是眼前有一派田园牧歌的祥和风景,再听就又好像是看到了您在林间漫步,在泉水边静坐,闲看开落,乐曲中充满了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但是,在一个突然的停顿之后,就又好似平地里跃起了千军万马,一片杀伐斗乱之声,好像是甚为惨烈,就在泰山即到之时,却又峰回路转,正不知接下来要如何呢,琴弦也就断了。”

    太巫姬望听得出神。手捻银须,若有所思。

    姬孩问道:“伯父,不知我所理解的乐曲的意义,和您所要表达的心意是否一致啊?”

    太巫姬望说道:“我不是在想这个问题,我是在想,我们召平的周人中。果真的是要出现英杰了吗?”

    姬孩莫名其妙地问道:“伯父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太巫姬望目光慈爱地看着姬孩说道:“孩子。现在村中人到处都在传说,说你是我们周族先代勇士附体了,你以前可并不是这样的啊。”

    姬孩默然。只是也定睛凝望着太巫姬望。

    太巫姬望说道:“我们周部族历来崇尚仁德为怀,你知道什么是仁吗?”

    姬孩摇了摇头道:“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仁,就应该是好心善心吧。”

    太巫姬望赞许地说道:“对。仁,就是仁爱好生之心和善生利物的行为,不仁,则就是杀生灭活的心性和作为。见到正在旺盛生长的东西,就发自内心地想要让它活,而对于自己的亲人,则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亲人活。而就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那种大义。这就是仁。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自别于禽兽而自称为是人吗?”

    姬孩回答道:“人,仁同音,是不是说只有仁爱好生的才是人,除此,就不是人,那些对物类滥施残害的。虽或具有人形,然而却万万的不是人。而那多少具有些好生之德的禽兽,也可以说是具有着一些人性了,对吗?”

    太巫姬望大喜过望,高兴地说道:“哎呀,真是没有想到啊!我们的姬孩竟然能够如此的触类旁通,不仅知人,而且还知天了。你的父亲在天有灵,也理当欣慰了,我们周人世世代代历尽磨难,现在就是到了要勃兴的时候了。”

    姬孩也兴奋地问道:“伯父,您这是在夸我吗?”

    太巫姬望说道:“是,是的,我是在夸你,也是在以此来告慰我们周人列祖列宗的在天英灵啊!”

    太巫姬望此刻激动万分,说道:“孩子,一会儿我再告诉你一个消息,你一定会高兴的。现在我要给你讲一讲我们周人关于仁的思想。”此时燕生端来了两盏茶,太巫姬望示意姬孩自取一盏,姬孩就将靠近自己的一盏茶端到了自己的面前,然后就看着太巫姬望,准备聆听教诲。

    太巫姬望呷了一口茶,然后说道:“你知道我们周人所认知并遵行的仁,是来自于哪里吗?”

    姬孩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

    太巫姬望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其实你已经是知道了,只是灵犀未点,还未透彻罢了。仁,是上天的意志,是天道运行的原则。世间的万品物类都是上天所造,任何生灵都同样秉承了上天的意志,只是履行这种原则时的方式不同而已。”

    姬孩迷惑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