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平王府在西陲势大,就这样结束也算不错。”潘良策看着离去的赵德秀一行人低声说道。
或许吧,许年点点头心道。
“谢、谢谢。”
不注意间,忽然听到耳旁传来一声道谢,转头看去,是腼腆不善言辞的赫连十九正向着刚才仗义执言的桑家二小姐躬身作揖,不过紧张之下不是抱拳左手放在了右拳上,就是脚下踩到石块身形不稳,面对灵秀娇俏的桑家二小姐,粗豪的草原少年手无足措的样子引起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不用谢啦,姐姐给我说过赫连部的功绩,我还有一匹来自赫连部的踏雪马呢,于公于私我都得出面,更何况我就是看那小人模样的赵德秀不顺眼呢……”
“我、我是赫连部赫连十九。”
局促的草原少年听着少女快活的话语,余光偷瞧着少女娇俏的面庞,忽然憋出了一句话报上了姓名,一语出口但见少女一怔止住话语用奇怪的目光打量着他,他心下又极是紧张茫然。
“咯咯,赫连十九,恩,我记住啦,我是西凤桑家的桑奕奕!”
片刻后,活泼少女咯咯一笑学着赫连十九的样子作揖躬身行了个文试礼,随即便笑着跑开去了她那清雅英气的姐姐身旁。
“小妹,此间事了,咱们走了。”
言罢两女向着许年等人微微颔首后,身形一动罗袜生尘离开湖畔便是渐行渐远。
此时虽然赵德秀等人离开了但是湖畔少年们由于有两位桑家绰约姐妹的存在踟蹰间并未离去,不少人想要上来自报家门在两位无论家世还是容貌皆为上上之选天人之姿的姑娘面前留下印象,其中也包括许年和潘良策等,只是踌躇间未曾开口,便被草原少年抢了先,而后佳人即刻离开了此地,再想前去结识只有等待下次渺茫的机会,这让少年们心下多有懊恼后悔之感。
“赫连,潘兄、叶兄、刘兄,咱们也回去吧。”
“也好,左右也失去了兴致,不如回寝舍休息。”
人群已是散开,许年几人经过这事也没了游湖的兴致,于是向寝舍区返程而去。
“幸好这是在元一书院地界上无人敢造次,否则依那赵德秀往日的传闻,咱们几个都落不了好下场。”路上潘良策心有余悸的说道。
“是吗,梁州的书院我不打算去报了,那边的条件其实不错的,唉!”叹气的是刘项,刚才的事情让他患得患失。
“咱们能取得元一入试资格就不怕没书院收,只是可惜刚才没能和桑家两位姑娘搭上话,说起来我还不如赫连呐!”叶德章倒是想得开,玩笑似的调侃了几句。
“说这些还早,明天才是发榜日,结果还未可知呢,若是能考入前二百进入六系会试,即便是得罪了承平王府,梁州书院也敢收进学。若是能考入前八十,进入元一,承平王府又如何!”
气氛活跃之下,潘良策心思也想开了,几句话说的甚是有豪情。
许年将同伴的话语听在耳中,心中暗赞一声诸人心态调整速度,临大事而有静气这种素质也极是难得。
回到寝舍区后,几人各自找了本书翻看闲读下午再未出门,至此无事只待明日放榜。
……
双月在天边只余朦胧灰边,东方的太阳已经露出了点点红芒,朝霞将至今日又是晴天。
朝廷看榜使者、入试新人再加上准许入内的新人亲友,此时的元一村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放榜之日是元一村每年最热闹的日子,也是村民们最开心的日子。
武试之时有盘口小赌怡情,而放榜之日呢,各色元一小吃摊杂货摊齐齐出动,天南地北到此的人们怎么也要尝尝当地小吃,带点特色工艺品回去,穷家富路行走在外的人们钱包颇丰,出手也大方,据书院陶朱台对元一村数据的统计,每年这个日子是村民增收最快的一天。如果这个世界也有GDP的话,考试经济当是元一村的强势经济增长点和助推器。
今天一大早天还未亮的时候,胖书生方望就急急叫醒几人去元一村广场听榜,也幸亏是来得早,不然即便众人有入试号牌可以进入前半区那也得费好大劲挤过那厚厚的人墙。
“辰时放榜,到时都噤声仔细听着,现在还要再等半个时辰。”许年几人的接任书生方望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众人小声嘱咐着。
此刻若有人在九秦山腰向下看,可见元一村广场上有一道长长的简易木栅栏将近两千少年和亲友团分开;亲友团所在后半侧又有二十余凉棚整齐有序的点缀其中,里面熙熙攘攘,叫卖声不断,那就是元一村村民们设置的小吃摊和杂货摊了。进场之时许年也曾看到这些小摊,从摊主面上喜悦的笑中可以看出村民们的满足于幸福。
的确,相较于时有天灾战乱发生的双月大陆,这里背靠元一书院生活安定,进学有书院高阶学子为蒙童启蒙;医病有甘露院的先生定期下山坐诊;耕种有天工馆实验的新式农具;天时不好有教习引天地元气施云布雨;各种产出有陶朱台商队运出售卖……如此种种便利,村民所要付出的只是低廉的赋税和并不繁重的徭役。
经过几天的短暂了解,许年发现这里像极了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大同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衣食无忧病有所医、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简直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大宋仙境福地之说,大夏西天佛国之谓、金帐王庭长生天之称在到过元一村的人看来也就是这般模样了。
“我听说昨天你们和承平王家的赵德秀起了冲突?”
等待之中,方望漫不经心的提了一句。
“呃……不错,事情是这样的……”潘良策将昨天在柳湖畔发生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方望听后,哈哈一笑道:“昨日柳湖那边的持律弟子看了全程经过,算那小子机警没有真个动手,若是赫连真有个差池,即便他是承平王的次子也讨不到好去,这事已经汇报上去送往承平王府让承平王那边发文处理,对赵德秀的申斥今早就到了,他的侍卫和跟班都给撤了回去,只留了个等候消息的人在此,当然他若是考不上元一书院,回去还有家法等着!”
胖书生简短几句话尽显元一书院的霸气和超然地位,王府子弟又如何,在书院地界犯事了也得受处理!
许年等人闻之,对书院的向往更深了,对接下来的放榜也更加期待了。
第70章 祭文 发榜进行时()
在昨日柳湖冲突之后,许年等人本以为会受到来自赵德秀接下来的报复,不曾想在几人还有些忧心忡忡的时候,元一书院就将这后顾之忧给解决了。经此一事,想来即便赵德秀想要找回场子也得好好思量后果,或者就是做得极其隐秘不被人发觉。
暂时了了这桩心事后,许年和同伴们都怀着紧张和激动的心情等候着放榜来临的那一刻。
太阳如约升起,金色的阳光穿过云层投射出万丈霞光,将大地染成灿烂金黄色的同时,也照在那广场中褶褶生辉的汉白玉日晷上,正中的晷针投射出一道斜斜的影子,影子缓缓移动、缓缓移动,就在和一刻度重合的同时,犀皮大鼓随之响起。
咚咚咚!隆隆隆!
来自广场正中的轰鸣鼓声震撼在人们的心中,来自九秦山山林的飒飒山风吹动人们的衣襟,广场上不由得分外安静,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从九秦山上绵延而下的石板山路上。
每年的两试放榜誊录之事都格外严密,参与审核评阅的讲郎和督查们或许知道几份卷子的成绩,但并不知道那是何人所做,只有书院山长,六系教谕,十八教习和两三个誊录讲郎知晓最终的结果,出于不被外界打扰和保密的缘故,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提前知道榜上成绩和名次。
成功或失败、榜上有名或名落孙山、畅意而笑或者郁郁而归……一场得意或失意的世间百态图即将在此处上演。
未知与期待这才是来自元一放榜日人生百态中特殊的魅力。
隆隆鼓声中,金色霞光中,三个身影在远处蜿蜒的山路上渐行渐近,行进的速度似缓实快,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就见到了来人的身影,当先一人头戴峨冠身着朱红袍服的,此为文韬阁教谕方安极,发榜大事自然是需要一名德高望重身份超然的长辈来做镇,方教谕正是最恰当的人选。
这是自己主持元一发榜第几个年头来着?应该是第十八次吧?
方安极缓缓前行,人群在他的身前自动分开,让出通往发榜高台的道路,随着他修行境界的提高,心境也更加沉稳,但此刻还是不由得想起十八年前自己第一次主持发榜时那令自己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的情景。
跟在他身后的是两位年轻的讲郎,一人手捧金册,一人手捧玉榜,从那微微颤抖的双手和红润的脸色看来,两位年轻讲郎的心情也是极不平静,或许记起了当年自己考入元一时的情形——发自内心的欣喜、来自同伴的羡慕、出自父母的欣慰……
方教谕是修为精深的儒雅长者,丰神俊朗自不待言,两位年轻讲郎朝气蓬勃、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神采奕奕,三人行在人群中聚集了不知道多少期许的目光,脚步虽轻却责重千斤、人数虽少但众心所系!
终于方教谕三人来到了发榜高台,高台由砖石垒成,台上陈设简单,一棚、一墙、一桌、一椅,棚用来遮阳、墙用来贴榜、桌用来置物,椅用来歇息。
上台,转身。
鼓声骤停,但整个广场上依旧雅雀无声,无论是身处前方的入试新人还是隔在后面的村民亲友都伸长了脖颈看向高台。
方教谕第十八次站在发榜高台上,他如往年一般伸出左手,身后左侧的青年讲郎随即便将手中金册双手递过——金册所载是前二百名的考生的等次代号籍贯名字。
他身后右侧的青年手中所捧卷轴共有三卷,其一为正榜记录前八十名单,副榜记录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