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 >

第154章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第154章

小说: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师兄、小师弟,今天都好早啊……”四合院样式的寝舍庭院中房门接连打开,书院新的一天开始了。

    ……

    今天是端木教习的课程,老师是一人,学生也同样只有一个。因为今天这部分《九章算经》的内容其他学子早就通读,而陶朱台的新人只有许年一位。

    本来这种一对一的教学,端木教习是可以图方便省事直接叫许年去他的静笃书斋的,但是向来以律人先律己心态为人的他还是和平时讲课一样把课堂安排在了鸱夷讲堂。

    宽敞华丽的鸱夷讲堂中只有许年一个学子,适才端木教习讲学完毕之后,他正遵循着教习吩咐针对《九章算经》写着听课心得和总结。

    说实话,对于这陶朱台的立身神书九章算经,即便许年现在已经能够通读背诵,但学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前生的他便是文科生,也像大多数文科生一样对数学不感冒,偏科的厉害。

    如今面对这古籍版的数理之学,他的进度有些慢,远远没有达到端木教习的预期。

    “先生,请过目。”

    约莫两炷香后,许年将面前折页书写完毕,恭恭敬敬的递向前去。

    台下的少年小心的观察着先生的脸色,却见端木教习的眉头渐渐皱起,这是不满的表现。

    “许年,你的商功法和均输法理解上还是有些偏颇,以你之才不该如此。”

    端木教习放下手中少年所书折页,似是觉得少年对待九章算经的态度有问题,故而声音变得严厉、目光变得严肃,“陶朱台立身之学便是九章算经,虽然它威力不及讲武堂的《武论》,底蕴也不及文韬阁的《韬略》,但是只要有志于在知命之后有所突破之人都会前来精研修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知命之后便是耳顺、随欲、逾矩等境界,可九章算经和这些有什么关系?知命之后的修行者在书院中似乎也不超五指之数。

    “弟子不知。”心有疑惑的许年老老实实的作答。

    “九章算经,天道之理,知命境即为初窥天道反哺己身,耳顺境为熟知天道,可为己用;随欲境,欲乃理之界限,天道天理之内随心所欲;而逾矩境则是突破天道限制……”

    即便是想来心神稳定不溢于言表的端木教习在说道逾矩这两字时,也不由得面色和缓露出了向往之情——为元一书院赢下整座九秦山的希伊先生便是逾矩境。

    “借助神书施展神通术法,你以几分力出招,以什么线路出招,追求的是威力强、是速度快还是两者兼有,除却你本身的功法熟练度和本能理解外,这些角度、力度、线路等等都和九章算经有关,为什么同境界之人也有高下之分?这便是答案。”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理方能破理,若想终有所成,九章算经是绕不开的,你……明白吗?!”片刻的失神后端木教习复又面色严肃且加重了语气。

    “弟子明白!”

    此前的许年的确对九章算经有些不感冒,但现在听闻端木教习所言后,对九章算经他不敢再轻视了。

    审视自身,冷汗连连的少年发现由于自己进学以来甚是顺利不知不觉间有些心境上有些飘飘然,而端木教习的这番话,正好将其警醒。

    屋外虽有大雪,但是讲堂内没有火盆却温暖如春,这全赖于阵法之功。

    片刻的安静之后,端木教习的语声依旧严肃:“今天之后,书院年前的课程也就结束了,在这一段时间内,你要精读算经,每天写一篇心得,每七日交于我过目,不可有丝毫应付懈怠,你能否做到?”

    “弟子可以做到。”

    有严厉且负责的老师对学生而言是一大幸事,曾经也是老师的许年很是珍惜。

    “好,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七日之后去书斋找我。”端木教习见到少年真诚的目光,也稍觉欣慰,语声也温和了些。

    ……

    走出鸱夷讲堂,少年发现道路上的积雪又厚了寸许,踩在雪上咯吱咯吱作响激发了少年心中的那颗久违的童心,回想着九章算经中方田篇和勾股篇中的内容,他真灵运转施展功法,在雪地中跃起。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抛去不必要的动作,少年身形骤然加速;聚力于一点,力量最强,真灵汇聚与指端点向雪地;周长相同,圆的面积最大,少年高高跃起,以臂做枪凌空虚刺施展血战八方……

    这些内容在九章算经中都有提及,许年前生中所学几何、物理中也有涉猎,但是在端木教习敲打自己之前,他是没有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

    的确就如教习所言,自己曾经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且自己仗着有十二册必背神书打底,悟得神书越来越多,但其中精要掌握的却越来越少。

    浮于表面而不求其深理,这或许就是自己数月来修为不得寸进的原因。

第233章 封年节 传承() 
大宋雍熙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封年节。

    卧龙大道两侧在十八日晚便高高挂起了红灯笼,封年节庆典的气氛也从灯笼高挂的这晚便浓郁起来,参与准备庆典的不仅有学子还有乐呵呵行动起来的先生们,书山艰深难行,修行之日苦闷寂寞,有热闹的节日稍作调剂正好应了劳逸结合这句话。

    十九日的清晨,冬日虽寒却有明媚的阳光,但凡阳光到处皆似有初春之暖意。

    在进入元一书院的元一门殿之前,书院隆承三十八年、三十九年,雍熙元年,二年、三年五期学子合计四百八十余人整整齐齐的横着排成五个阵列。

    此时此刻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所有书院学子统一着装。

    头上戴的是前低后高的黑色儒巾,儒巾之后垂着软带一双;身上穿的天蓝色为底的澜衫,这种澜衫虽整体为淡淡天蓝色但在领口、袖口、衣襟侧边、底边和双摆等边缘处全是近乎黑色的深青,如此天蓝和深青的对比显得学子们更为精神抖擞,英气勃勃。

    封年节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祭祀大典便从这晨光初至时开始了。

    “时值封年之节,朔风不减冬寒,青松翠柏却现春意,元一上秉承昊天之意,下承黎民之心,修持神书之力……”元一门殿二层楼台上面向诸位学子讲话的是书院掌舵人冯副山长。

    许年作为雍熙三年学子中的佼佼者,是和两位赵家小王爷,和桑家姐妹两人一同站在第一排的,也正因此能将二层门楼上的冯副山长的样子看个真切。

    正所谓人靠衣装,今日大典中的冯副山长自然不会穿那一身劳作时的老农打扮,今天的他身着深黑色缀回字金边的祭袍,头戴高高的黑色峨冠,辅以颌下一把飘逸的银色短须,让其精气神也与常日完全不同。仅仅是一眼看去,便觉的副山长大人身板如同渊临岳峙的九秦险峰之松柏,更遑论细细再观之后,老者那引人注目、褶褶生辉的眼神。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出席书院封年祭的冯副山长此刻精气神俱在,可谓神完气足,他正在以真实的自身为写照在向在座学子们表明什么才是人中龙凤般的君子风度和气质。

    许年看在眼中,赞在心里,要知道在他的所见所闻中,即便是前生的电影电视剧中他也没见过有这般的君子之风。这样的外表气质当是先得老年爷眷顾,然后又一直经历着神书典籍磨炼而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两相合并才能出现的。

    从那并不宽阔的臂膀上许年似乎看到一位曾经气吞山河乾坤万里如虎的的英雄豪杰……

    冯副山长不常出现在诸位学子面前,今次的许年借着这宣读祭词的机会好好的观察了一番这位地位尊崇的元一书院掌舵人。

    “……礼仪既备,令月吉日,诸子前行!”

    不知为什么,如此本应是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祭文经由冯副山长之口宣读下来却显得那样有煌煌天威,似是真的能够上体昊天,下接苍生。

    在冯副山长的祭文宣读声结束之后,数百名学子齐齐三躬身,这三躬身虽姿势大体相同,但是弯腰角度和含义却有显著区别。

    其一躬身,身姿直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拱手而拜,此为上祭昊天;

    其二躬身,身姿微弯,与直立时约呈三十度角,同样是左上右下拱手而拜,此为拜至圣先师,苍生黎民——实际上晚辈向长辈行礼也是这般躬身作揖。

    其三躬身,身姿弯曲,与直立时约呈六十度角,一样是左上右下的拱手行礼,此为三拜社稷大地。

    许年在进学之处的元一礼仪课上就知道了这般行礼的深层次意义:如此三次躬身行礼,对应着天人地三者,符合现下朴素的世界观。

    而这三个不同的躬身角度却更有其含义,祭祀上天之时身姿直立说明读书人修行者顺应天意却不盲从;祭拜先贤与先民行长辈礼则是感念先人之功德,表示永不忘记;祭祀大地近乎六十度的弯腰则说明了世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养于斯的大地母亲极尽尊重感恩之心。

    如此三躬身而拜,对天地人的就表面上和内涵中的尊敬程度而言,应当是地为首,人为重,天为末,其中隐隐有着付出与索取,敬畏与奋斗、传承与延续的至理。

    队伍缓缓前行,雍熙三年的学子们人数最多,也是排在最末尾,跟着诸位学长学姐们走在卧龙大道方正干净的石板路上。

    道路两侧有高高挂着的红灯笼,静室和讲堂门楹边上有写在红纸上的吉祥话和吐故纳新、迎财辟邪的桃符……一切的一切都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队伍的目的地是元一正殿份属东西两侧的文庙和武庙。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四百余学子排列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元一正殿前的广场,首先是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