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 >

第152章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第152章

小说: 带着经典必背在异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刻,

    叮的一声轻响,漆黑的左刺应声而出!

第229章 有故事的老先生() 
“你,你姓萧?萧玉染是你什么人?”

    且说萧飞燕伸出左手轻轻一提丝毫不费力便从那乌沉沉石块上取下了荧惑左刺,随即在少女将右手放在漆黑中闪着金芒的荧惑右刺上时,老先生面色动容,不由得便是问道。

    虽然老先生说话的语气很是平静,但许年还是能从那份强行的平静下看出隐藏着的急切。

    “先生,你认识我家玉染祖母?”

    萧飞燕颇为诧异的话显然是对老先生所言做出正面的回答。

    老先生点了点头却是不语,似乎在回忆和沉思,武库之中十分安静,就这样了持续了大约三四百息的样子,一声有些释然或者说是如释重负般的轻叹后,老先生的话再次稳稳传来。

    “几十年了……既然你姓萧,这对荧惑交给你也是无妨。”

    目光在那对漆黑的双刺上缓缓扫过,忽地老先生的嘴角不自然的内抿一下后又极是迟疑的道,“玉染……现在怎么样了。”

    异于平时的声音语调,不同寻常的称呼,难得的情绪波动,和提及萧飞燕祖母萧玉染时的迟疑表情……这些都说明眼前的老先生和曾经萧飞燕的祖母有异于常人的关系。

    “回先生,上次在永平郡王府见到祖母已经是两年之前,祖母的气色还好,现在已是不问世事与王府后院参禅礼佛。”

    少女言罢却又是很好奇的问道,“先生见过弟子祖母?,莫非这对双刺是弟子祖母少年时行走江湖的兵刃么?”

    老先生伸手一招,那对漆黑的荧惑双刺仿佛有灵性很是不愿意一般从少女的双手中略作挣扎,但最终还是在那元气牵引中飞了过去。

    “那块石头为陨星精石,天然便有磁性,这对荧惑双刺也是由那年的陨星之精所打造,这对荧惑被你的祖母以萧氏秘法钉在陨星石上。”

    老先生将双刺内侧正对着靠近,但听啪的一声轻响,双刺合一;随后便是默运真灵将其分开以外侧相对,但见右刺骤然上升,不过随着左刺翻转,右刺有倏尔受到牵引之力回到老者右手,“荧惑因有磁性且又有秘法运行,常人是从这陨星石中拔不出来的。”

    老先生挥一挥手,双刺似是欢快的一声轻鸣便复又到了少女手中:“左刺曰荧,以荧惑西陨星之铁所铸,长二尺三寸三分,重二斤三两,灌注真灵可引动赤月及星耀之力;其右刺曰惑,同样是以荧惑西陨星之铁打造,长二尺三寸三分,重二斤三两,灌注真灵可引动银月及星耀之力,双刺合则无坚不摧,分则机巧百变……”

    老先生从双刺的材质、长度、重量、功效、使用等诸多方面介绍着,语声和缓,眼神落在其上却闪着莫名的神采、显得格外留恋。

    “……取走双刺之后,你要勤加练习,其中机变之处还需要熟悉才能形成战斗力。”越说道最后老先生的目光和语气也越来越温和。

    “谢先生指点。”听得荧惑双刺的种种神奇和与自家的关系,萧飞燕好奇的同时又格外惊喜。

    “既然拿到了兵刃,那就走吧。”将适才两人所给的文书凭证拿出,凌空在上面虚划上几笔,老先生当先反身走向楼梯。

    脚步声嗒嗒响起,前面的老者依旧是半似凌空半似踏地。

    “先生,这把枪怎么如此怪异?净土禅院?净土禅院的兵器也放到我们元一武库么?”到达楼梯口处,许年忽然发现了一柄枪杆成双,枪矛镂空的火红铁枪,这明显和他平时所见不同,而且通过标签上仅有寥寥几个字,许年也知道了这柄奇怪的铁枪并非大宋之物。

    不知为什么,此刻的老者一反适才的沉默少言在听得许年询问后,便在楼梯口处这柄奇怪的双杆镂空铁枪前停下。

    “这并非是枪,而是大夏净土禅院的火鸦金刚杖,归属于禅院主持座下怒目尊者所有。”老先生言罢有继续前行,走上了向下的楼梯。

    “净土禅院怒目尊者的兵刃,怎么会放在我们书院武库?他不要了吗……额,我知道了。”少女心直口快的刚刚出言相问,便又止住了。

    身前正在缓缓向下的老先生似是没有听见,边走便继续着适才的讲述,如同一个尽职尽责博物馆讲解员:“我们元一武库中的兵刃、盔甲等物,并非仅仅来自书院内部打造,其来源还有捐赠,沽卖两种方式。若是你们今后下山行走,从宝藏内或别人的手中得到明阶及以上的符兵,若是觉得无甚大用可以带回书院武库捐赠,若是不愿无常捐赠,也可以在评估后卖给书院,这样也能够得到对等价值的学分奖励。“

    “那么说这柄金刚杖是书院前辈打败净土禅院高手得到的么?”

    “不错,此火鸦金刚杖是行走山下的冯副山长师弟击杀怒目尊者所获,最终捐赠给了书院武库。”

    从老先生平平缓缓的语声中,少女似乎看到了书院前辈们和帝国高手战斗取胜的场景,心驰神往之下一张小脸不由得兴奋的红了起来。

    “其他书院也一定是有这样的武库吧。”经过摆放着各种符兵长刀的架子,门口已在不远处,许年抓紧时间向这位此刻很是和善的老先生询问着。

    “据我所知,各大书院都是有的,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其他书院的藏品数都不及元一武库的十之一,而且其他书院也不会向我们元一这般敢于开放武库兵刃的兑换。”莫名之间,老先生的话语中尽显骄傲之意,满是沟壑的面容上,那双目却满是少年豪情!

    “如此说来,我们书院的武库不仅数量质量上冠绝天下武库,还可以称之为元一学子的武库喽。”许年不失时机的微微一笑道。

    “那是自然。”

    来到武库门口,腰板挺直的老先生驻足不前,许年两人向老先生行礼之后推开大门,但见一束阳光洒落,身处逆光中的老先生没有丝毫老态,更显的神秘且不凡。

    好一个有故事的老先生。

第230章 冬日夜晚() 
秋风秋雨中,萧瑟清冷的秋天也渐渐过去,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了雍熙三年的十二月八日,前生今世的历法相同,但节日却有所不同,就比如今天的十二月八日。

    前生中应是家家户户熬制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腊八节,而双月之下却只是很平常的一天。

    今天同寝的鲍付去静室研修了,许年左右也是无事,从膳食院中买了精心挑选的八样米粮,又借了学长的炉子和锅具,就这般坐在窗边熬起了记忆中的腊八粥。

    香香的米、微苦的杏仁、甜甜的大枣……第一次喝腊八粥应当是在孤儿院中,由于经费有限那年的腊八节每个孩子之分到了一小碗,那时候的腊八端起小小粥碗的自己与寒冷的冬夜中有着别样的温暖。

    砂锅中咕嘟咕嘟冒着泡,里面的八样米粮在其中翻滚,随着粥越来越粘稠,香气也是愈来愈浓郁。

    双月初升,看着窗外的圆月,许年还是想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

    思的是曾经的温暖、曾经的触动、曾经的美好……

    “小师弟我还回来啦,咦?你在煮什么?这么香?”一阵脚步声中,鲍付腋下架着一本书推门而入并使劲的用鼻子嗅了嗅。

    “今天在老家是个节日,要喝粥的,所以我就从膳食堂要了些米粮,鲍师兄你来的刚好,也来尝尝。”许年从回忆中醒转,微微一笑看向自己着颇为莽撞的舍友,手下却是麻利的取出两只瓷碗。

    “这粥叫什么?”鲍付看着上面大枣、白米、花生等物有些好奇。

    “今天是十二月初八,在我们那是腊八节,要喝腊八粥的,这个是你的,尝尝,小心烫。”许年笑眯眯的递过去一碗黏稠的米粥。

    “嗯,知道知道了,咝……不错,不错……咝……呼。”

    在一阵毫无形象的吸溜中,鲍付满足的将碗中之粥喝完,“青龙城有这节日么?我怎么没有听过?”

    “我小时是住在青龙山脉,而不是青龙边城。”边纠正着学长的错误用词,许年又递上了一碟清脆咸甜适口的酱笋,这是许年自己从竹林中发现并腌制的,“再尝尝这个小菜。”

    “唔。”许年又给鲍付添上一碗,鲍付也不客气风卷残云般又是一阵扫荡,最终是惬意的打了个饱嗝,“咱们大宋幅员辽阔,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节日不同也很正常,中州和书院这没有腊八节,过上十几天却是有封年节的,那声势浩大比过年还热闹呢。”

    “什么是封年节?有什么讲究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么?”许年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很是好奇。

    “这个嘛,据说在九秦帝国早期就有了。”

    看着端着瓷碗细嚼慢咽的许年,鲍付笑呵呵的道:“按照旧俗,每至除夕前几天,各行业都要停工歇业,因此被称为“封年”。封年又包括好多类别,其中山下的衙门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商号关门歇业称为“封门”;粮行将斗口用红纸封上,称“封斗”;裁缝用红绳将剪刀缠在一起,称“封剪”;还有的井栏上贴上红纸条,三五日内不汲水,称“封井”;梨园戏馆停止演出称“封台”等等,这就是封年节的由来。”

    “哦,忙乎了一年,各行各业无论赔赚都要休息,人之常情。”许年此刻想起了藏书楼中对封年节习俗的记载: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封印之日,各院部掌印司员必应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故每当封印已毕,万骑齐发,前门一带,拥挤非常,园馆居楼,均无隙地矣。印封之后,乞丐无赖攫货于市肆之间,毫无顾忌,盖谓官不办事也。亦恶俗也。

    “不错,说白了也就是这么个理。”

    鲍付眼珠一转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