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宋-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七条基本准则说完,刘行最后又是微微思索之后,再补充上了一条:明确规定出来,在天枢院成立一个专门的衙门,负责监管保险行当的经营与钱资流向等诸事,户部从旁协助监管。
一听这最后一条。赵鼎的脸上露出不情愿的神色道:“太傅,这章规您让我户部商定。这行当以后却又不让我户部来管。那岂不是让我户部,给别人做了嫁衣吗!”
按照最近一次户部对北朝八个省的户籍普查,现今北朝地面上总计有四百三十七万三千户、两千四百三十余万人。
按照每个人日后每年出一个龙元来投保计算,这便是一个每年可以进账两千四百多万龙元的新的钱资来源。
两千四百多万,或许看上去数字不是很大。但赵鼎知道,刘行也清楚。这等于是大宋朝曾经最富庶的时代里全年的赋税收入了。
如此一笔巨大的资金,刘行让户部给别人做嫁衣,吝啬、守财奴一般的赵鼎如果不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刘行反而会感觉到奇怪。
他既然说了,刘行也不想对他藏着太多。
浅浅一笑。刘行道:“赵先生、赵尚书,敢问您现在是个什么品秩呀?”
忽闻此言,赵鼎不明所以然的愕然看向刘行:“何意、太傅您何意?这不是在商谈保险行当之事,却又怎地来敢属下的品秩扯上关联了?”
依然淡笑着,刘行故作神秘地道:“天枢院参知是从一品、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正二品。如果我告诉你,以后建立的保险监管司将是一个参知职衔做基础,而你赵大人将是第一任保险监管司的兼领知事,您还认为是在给别人做嫁衣吗?”
听完这话,赵鼎瞬间露出了笑容,笑眯眯地望着刘行道:“太傅您的意思是让我以未来的保监司知事,兼领天枢院参知之职吗?”
轻轻点了点头,刘行也是神秘地笑道:“不错,因为天枢院里,有人现在是该下到地方去做做官、重新去体恤一下民情了。有些人啊,朝堂坐久了,就忘了根本、变得开始不再是那么全新为民。对于这样的人,只能让他重新去接接地气,去体察民情。”
“啊?”
惊闻此言,赵鼎面色大变。满是惊诧之中,他问道:“太、太傅,您所指是何人?”
“是谁与你无关,你只管做好准备,随时进入天枢院、成为下一个参知吧!”他问,刘行却不想答。
因为刘行很清楚,如今自己身边这群大臣们之间,实际上暗中都有着彼此交际的。
宗泽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便是私下交际起到了很大原因。张所之所以经常在说话的时候有人听、少有人反对,也全是因其私下里是个交际能手。
朋党之初、源于投缘,对于身边已经形成了一个抱成团、暂时没出现分歧形成竞争的单一朋党,刘行不想去制止。但是有人真的在暗中捣鬼,天策卫已查到了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刘行也不会姑息放纵。
但是这些,都与赵鼎无关。因为他与那个人交际虽然很深,却并未参与其行事。可是如果被他提前知道了自己想要做出一次重大人事变动,那个被变动的人是谁,难保不会走漏风声、搞不好就要出点什么乱子。
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出于这种考虑,刘行还是决定不告诉赵鼎那人是谁。(。。)
第386章 全民大保单(四)()
相处愈久变相知,赵鼎当然知道刘行如今的为人处事。刘行既然不告诉他,他也就不再追问。
也正在此时,马车停在了天枢院的临时别院门前。
刘行带着赵鼎下车一走进院子、步入正堂,早已等候其中的宗泽便先迎到门前问道:“刘太傅,有何要紧的事,竟让我等大半夜地紧急来见?”
对着老元帅微微抱拳一笑,刘行道:“宗太师,您先请坐、您先请坐。”
对宗泽,刘行一直以来都是看上去经常不屑他那一套仁义道德、忠义礼智信的做人理念,可是老元帅的功绩却让刘行在内心深处一直都处于对他的尊重之中,所以说话时自然也就不会总是一副高高在上、威压的态势。
见刘行如此说,宗泽转身坐回到了次座的座位上。
他一坐好,刘行便冷冷地扫视了一圈房间内的众人,而后高声道:“诸位,连夜叫起各位前来与会,是因为我想到了一个既可减轻民众给朝廷带来的负担,又可以促进我朝治下经济发展的新方略。”
听到刘行这句话,所有人的眼睛全都瞪大了、望向刘行,他们的脸上全都写满了惊诧、不解。
看到他们那副表情,刘行只是淡淡一笑,走到正位上坐下后说道:“我知道,各位都在疑惑我为何说这样的话。民乃国之本,朝廷理应承担对其的保障之责。朝廷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了,又不能去搞从前那种一个事七八个人、甚至十几个人都可以去做的亢员制。所以我便想出了将一些事推出去,以民治民、以商保民、以商富民。”
以民治民。这段时间以来刘行下令对各级咨议机构进行的大举重定、重新推选后。初步的以民治民已经让堂内所坐着的这些人看到了一种全然不同的景象。
从前的大宋。是一个勾当几个人去做,都是代表皇家、代表朝廷去做。既然是官吏,自然就会在处理许多事务的时候,思维模式首先出于官本位角度,从而总是有各种事务办得无法让民众完全满意。
可是自从新的咨议机构当选后,那些各级的咨议因为摒弃掉了过去的种种朋党、乡党、宗亲党和师生党关系,在诸多事情上开始真正做到群策群力。
当那些咨议全都将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参与到上至一省、下至一村的治理中去。产生的效果实际上既大大减轻了各级衙门的工作量,又极为有效地对各级衙做出了督导、建议的作用。
如此一来,乐得清闲的地方官员们,如今是对新咨议制度那是一个称颂不已、高呼精妙不休。
有了新咨议的成功,所以众人对于以民治民这个说法还是容易理解的、
以商富民,自从刘行扫荡河东、收复山西以后,这个北朝一直贯彻执行的便是打破固有社会等级的差别。
商人摇身一变,从下九流俨然变成了上九流,许多地方官甚至还要去主动攀交一些大商号在当地的管事人。
当官的为何要主动结交商人,难道是想索贿、想借机为自己敛财吗?难道北朝给的相当于南朝五倍、甚至十倍的俸禄。还不能真正达到“高薪养廉”的效果么?
答案是否定的,那些地方官员去主动攀交商人。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两个。
第一个原因,那些跨越多个州县、甚至是省份的大商号,如今正凭借刘行不断整合之下变得财雄势大。只要地方官与当地为那些大商号负责的人处理好关系,那些大商号便有可能加大在某个地方上的投入、使那个地方的经济迅速蓬勃发展起来。
政绩,民生的最大政绩被刘行直接以一系列新法劈手夺走,地方官想要做出政绩来,就只能依靠商人去尽量做好、做出符合刘行富民政策的措施来。
如此便形成了商人不在位微言轻,反而让地方官们趋之若鹜的新现象。
第二个原因,新咨议制度迅速革新以后,从前那些真正会给地方官制造诸多麻烦的各种“党”被瓦解、赶出了咨议机构。
增补进去的人是什么人呢?大多数都是商人,至少有四成以上的席位,大多数地方都落入到了商人的手中。
咨议评定地方官政绩,地方官想要以后升迁,不再是只要巴结好上官、不的最御史,不做出格的事情就可以了。
如今想要升迁,吏部官评、御史廉考之外,还有一个刘行极为看重的就是“咨议评”。
想要升官,吏部、御史、咨议一个不能能少,四成甚至更多的商人咨议手中有钱粮,又有了如今的发言权,自然而言就让地方官们变得掉头赶紧去巴结了。
而事实证明,地方官反过去巴结商人这件事,还真就是一件好事。至少在很多地方,现在真的出现了官商关系好,大批投资注入该地使得当地的富民方略大步走向目标
所以只要当官的会做人,如今这个绝对大多数行业都被官督商办大型商号控制的国家里,他们既可以帮助刘行快速实现人人锦衣玉食的目标,又能为他们带去更多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机会。
商人们呢?自然也会通过这些投资、经营,获取大笔利益,从而实现一种刘行所讲的“双赢”局面来
然而让所有人吃惊的,并不是这两点,而是刘行的那一句“以商治民”。
商人虽是如今地位上升了,不再是下九流了。
可是写出了吕氏春秋的那位吕不韦,甚至是首用美人计的范蠡。或是本身就是商人,或是骨子里就是商人的性格,结果给他们奇货可居、唯利是图后,对一个国家造成的伤害有多深,却是没人能忘记的。
难道、难道刘行要让北朝之内出现大批奉行“奇货可居”人生信条的吕不韦吗?还是想让这片广袤的天地,出现大量的工于心计、唯利是图的范蠡呢?
心中猜得出这些人的担忧,刘行又是淡淡一笑道:“各位请放心,我不会允许我朝出现吕不韦,更不允许出现坑害大批百姓、只为成就个人名利的范蠡。我说的以商治民,是让商人帮助我朝给全民做一份大保单,让商人来帮助我朝保障全民生老病死。”(。。)
第367章 梁兴惩奸细、三老下朝堂(一)()
让闪人帮助朝廷来保障全民生老病死。
刘行此言一落,坐在一旁的张所马上抢先开了口:“太傅,这保障全民的职责在朝廷,为何要去给那些商人做?您口口声声言说不会允许我朝出现吕不韦,难道不知道一旦将权柄交与商人,他们定然会变成一群吕不韦吗?”
“雷震!”
张所的话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