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之后无华夏-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遥来到黄家客厅和黄胜、张凤仪见了礼。张凤仪似笑非笑的直打量眼前的美男子,把王遥看得浑身不自在。他终于受不了这样的眼神。主动道:“张将军来我黄家一趟,咱们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我们准备了几门火炮聊表心意,望张将军不要推辞。”
张凤仪有些不敢相信,她道:“火炮?王公子,下官没有听错吧?先生是准备送我们火炮。”
王遥道:“不错,这些火炮应该能够适应巴蜀的山地,以后白杆兵攻城拔寨就不需要拿命去填,当然攻击大城,坚城还有些不足,但是打个山寨已经绰绰有余。”
黄胜有意让王遥露脸她和秦良玉老夫人的家人搞好关系,黄胜对王遥道:“王遥你还不赶紧带张将军去试炮,还有安排人准备三十支燧发膛线枪一起送给张将军,别忘了多给些弹药。”
张凤仪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了,她和马湘菱就是来找徐光启老大人买火炮的,只是大明朝的火炮太笨重,在巴蜀实在难以用于实战。因为白杆兵都是主动出击去攻打叛军的山寨和城池。大明朝的火炮用来守城还可圈可点,用来长途奔袭就是个笑话了。
这时黄胜满脸严肃道:“我因为敬重秦良玉老夫人的人品,冒着风险给你这些杀器。但是你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可以、;;,,!!
第一百八十四章:得了便宜还卖乖()
黄胜见就是自己、孟丽娘和两个瓷娃娃也随意得很。房间里红彤彤的,原来孟丽娘今天点的都是红烛。
小妮子还真是搞文艺出身,有情调。一家人喝酒其乐融融,三个美人都来劝酒,黄胜虽然酒量好也有些不胜酒力了。
迷迷糊糊地黄胜感觉孟丽娘伺候自己洗完澡然后自己就睡着了,睡梦里感觉孟丽娘开始不老实,只觉得下面被温热包围了。
黄胜赶紧把美人楼在怀里亲热,只是奇怪了,今天怎么不容易进去呢?黄胜以为是自己酒喝多了,可能硬度不够,也没有多想。几度风雨后黄胜又睡去了。
一直睡到日上三竿,黄胜才悠悠醒来。有些不对,朵儿去巴蜀了,柔儿又不会主动跑来和孟丽娘一起伺候自己。因为黄胜已经感觉到了自己身边有两个女人。
两个瓷娃娃婵儿、娟儿初为人妇,见黄胜醒来一动都不敢动,黄胜瞬间就知道了怎么回事,他把两个小姑娘楼进怀里心疼道:“你们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呀?你们还小呢!万一怀孕了怎么办?太危险了。”
也不知道是婵儿还是娟儿道:“老爷,奴婢不怕危险,奴婢想给老爷生儿子呢,奴婢还要生好几个才行呢。”
黄胜有了犯罪感,十五六岁虽然不是幼女,可也是未成年人呀!况且还不知道她们有没有满十六岁,问孟丽娘她也不会说老实话。
黄胜搂着两个瓷娃娃说了许多忏悔的话,两个瓷娃娃都不乐意听,最后黄胜只好改口,以后会加倍疼爱她们,给她们妾的身份,两个瓷娃娃这才兴高采烈的依了。
孟丽娘鬼鬼祟祟来了,黄胜铁青着脸有些吓人。
孟丽娘一下子就跪了,她悲声道:“官人,婆婆找奴家谈心呢!婆婆想抱孙子,都想得魔怔了。奴家没办法,奴家也想有官人的儿子呀……嗯嗯嗯……”
黄胜多光棍,他从来不做于事无补的蠢事。他道:“我不是认为你事情办得不对,是因为我昨天迷迷糊糊地,都没有好好地给婵儿、娟儿初夜留下美好的回忆,这可是遗憾终生的大事呢!”
孟丽娘一下子就被黄胜逗乐了,她爬过来把脸贴在黄胜的腿上笑。
黄胜道:“婵儿、娟儿多好呀!多漂亮多可爱呀!我不是不喜欢,是不好意思下手。听好了,不是不想是不好意思。唉!王遥又要骂我禽兽了。”
这一下三个女人都乐了,黄胜顺势一滚把孟丽娘也拖到了床上,几个人嬉闹了许久方罢。
黄胜也就装着糊涂占了便宜,两个瓷娃娃对老爷可是百依百顺,她们都高兴着呢。从见到老爷的那一天就盼着被老爷收房,现在梦想成真当然喜不自胜喽。
两个瓷娃娃同进同出当然也同时伺候老爷,有时候老爷干糊涂了,和婵儿来了两回,娟儿连碰都没碰,那还是其次,有了两个瓷娃娃最不好的就是不可以说悄悄话。
因为黄胜认不出来谁是谁,跟这个说了悄悄话后,想补充一下,谁知美人傻傻的听不懂,原来刚才不是她。
黄胜在去倭国前就让秘书何湘给操江提督衙门去了公文,以游击将军包猛子一干武官的名义发出的。意思就是,海上波诡云谲,海盗、倭寇不可一世,特别浙地、闽地海域几乎成了海盗们的天下。
操江提督麾下学生军水师多次和海盗、倭寇较量,只是他们往南海逃遁,我部未获得浙、闽之地海域缴寇的将令,只能含恨退兵。
学生军水师深受皇恩当思报国,主动请命去南海为国杀贼。操江提督徐文爵当然立刻批复,他对先生用兵是绝对放心。打海盗虽然功劳有限,可也是自己袭爵后的第一场战功,魏国公还蛮期待。
请战公文到了南京兵部当然也是顺利过关,因为南京兵部没有跨地区调兵的权力,所以盛万年大人在公文上批示后转呈北直隶兵部。
大明朝兵部尚书崔呈秀倒是在第一时间就见到了这份有魏国公和南京兵部尚书批复的公文。
学生军,崔呈秀还有印象,他不敢擅专马上请示九千岁魏忠贤。
老太监见是南京来的公文,又是那个学生军心里就十分不待见,只是文书是请战,老太监心里也没底,不知道究竟这里面有什么猫腻。所以他来了个拖,想用时间来证明一切。
可惜老太监想拖,郑一官可不想拖延时间,他雄心勃勃的正在统一南海呢。郑一官自立门户后,从闽南招徕了郑兴、郑明、杨耿、陈晖、郑彩等部将。
他将部下分为十八先锋,结为“十八芝”,并从此改名为“芝龙”,而不再称“一官”。郑芝龙拓垦大业,势力不断壮大,成为这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之一。
朝廷闽地水师被郑一官打得溃不成军,龟缩在港口不敢应战了。许心素联合东印度公司荷兰人舰队来攻击郑一官都被如日中天的郑一官击退。闽地有名将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担任水师总兵官呢。
可惜虎生犬子了,俞咨皋却畏惧以海战成名的郑家水师不敢亲自出兵。巡抚朱一冯敦促俞咨皋限期扑灭郑芝龙。俞咨皋派遣千户马胜,百户杨世爵率船二十艘出港剿捕,结果二人皆战死。
俞咨皋无奈又派副总兵陈0希范带领归顺朝廷的大海盗杨禄、杨策等人前往应战。
可是刚一交兵,副将陈0希范先逃跑了。把总洪应计、张选举奋力作战,杨禄、杨策亦畏惧郑芝龙势大不敢上前。洪应计见形势危急,便举火,张选举则抱着火铳跳水而死。
俞咨皋听到战报,调闽安、兴化、泉、漳各镇之兵集中到闽地中左所(后世的厦门)。
郑芝龙听说后长笑道:“咨皋纨绔子弟?徒读父书,安知兵?”双方再战,俞咨皋又大败,逃往三叉河,郑芝龙纵之不追。
面对郑芝龙的挑战,畏缩观望、坐失战机,毫无建树的俞咨皋遭到弹劾,可惜南海糜烂无人敢去接替俞咨皋的总兵之职位。
所以俞咨皋现在留原任戴罪立功。朝廷敲山震虎,长腿副将陈0希范被缇骑逮去京师昭狱,一时闽地官场震动,大家都绞尽脑汁对付日益强大的郑一官。
最后众口一词就是诏安郑一官,可惜郑一官屡战屡胜正是风头无两之时,几次和朝廷文官接触,对大明朝开的价码很不满意。
郑一官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根本没有,他知道有多大本钱就能够做多大生意,他决定把大明朝打怕了,自己再接受招安肯定会要到更多的好处。
他劫掠闽地、粤地沿海,天启七年初郑芝龙率船队袭击闽南漳浦,劫掠金门、中左所和粤地靖海、甲子等地,不久又回师闽地再犯泉州、厦门,袭铜山,陷旧镇,击败金门游击卢毓英、水师总兵官俞咨皋的进剿,纵横东南海上,声势所向披靡,官兵疲於奔命,莫可奈何。
黄胜感到有些好笑的就是文人春秋笔法,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他的所作所为可圈可点。但是他老爸郑一官就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海盗,那些文人竟然写下了,郑一官虽然劫掠闽、粤但对百姓秋毫无犯,这样的笑话。
前苏联**的军队还烧杀抢掠呢,海盗竟然还秋毫无犯,竟然还有人相信,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能够把海盗团结在一起,当然就是因为能够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能够大称分金银,大口吃酒肉,肆意妄为的抢。
难道郑一官的队伍是以马列主义毛某某思想武装的革命军人?当然这些革命军人里还有许多偷鸡摸狗的败类呢。
郑一官不烧杀抢掠,他哪里有银子支撑如此庞大的军队?他开炮轰击城池时让老百姓都躲开?他击沉商船时把水手都救上船?
黄胜没有被把脑子洗了,所以他认为纯粹扯淡,郑一官就是一个海盗,和海盗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生了一个好儿子。可惜他的儿子也不待见他,最后和他分道扬镳了。
闽、粤告急的文书以六百里加急报往京师,朝廷已经被辽事搞得焦头烂额,如今又多了陕北民乱、南海匪乱。御史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的奏本堆了有几尺高,老太监魏忠贤面子挂不住了。
九千岁是皇帝的走狗,其实阉党就是帝党。魏忠贤对于胆敢对抗大明朝的势力,都跟他们势不两立。
只是南海鞭长莫及,又无水师可派。这时候崔呈秀和魏忠贤都想起来操江提督麾下的学生军水师,这一支小小的水师,只有一个营头的兵力,却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要去南海追击海盗。
魏忠贤当即表态道:“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