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之后无华夏-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家也要这样,就根据我的课文来,并且要求人都要学习汉语拼音,黄兄你太有才了。”黄奕高高兴兴的去安排了。
“茶凉了,我去打点热水。”王遥见势不妙逃之夭夭。黄胜道:“王遥你别跑,我的肩膀还没有揉呢!”
在正月初六的那一天黄胜看到了另外二十个小弟,真是小弟,都比较矮小,营养不良的样子。黄胜很满意,一张白纸可以绘出绚丽的图画,对这些没有未来的贫苦孩子,给他吃饱就是他的主人,教他们识字算数就是他们的恩师,别说还给他们零花钱以贴补家用了。他们从小接受的是封建教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明朝人没有被文化给革命过,是懂得感恩的。
黄胜表扬了包猛子,何水生二人,因为听了他二人一一介绍这些孩子的家庭环境,生活境况后就知道他们对每一个人都知根底,都是挑的最需要帮助的孩子,可能这些孩子是最瘦小的,黄胜却能够肯定,他一定能够把这些孩子调教成为大明最强大的战士之一。
王有贤、张应福、许祖民、黄嘉兵、夏勇、江训发、何为贵、常与第、许由……,这些孩子们家境都比较贫寒,家里都是兄弟众多,平时混个饱肚子都难。他们今天来到了黄家,黄家给他们留下的第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吃到白米饭了,每人一大碗,还有大肉丸子两个。
接着这些孩子们都被要求洗澡,还要用青盐刷牙,然后黄家给每个人都发了统一的新棉衣,那棉衣真好看,穿在身上真暖和,这些孩子都高兴得鼻子发酸,在自己家里父母面前,他们都不曾记得有那一天能够吃这么好,穿这么暖和过。
还有就是先生,哦!不对,是三位先生,他们都是笑嘻嘻的,一点都没有瞧不起这些穷孩子,还对他们关怀备至,夜里还有孩子发现先生来查房,替蹬掉被子的人重新盖好被子。
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队伍,从此黄胜三人的生活有了改变,每天带着二十二个小弟跑操,练结阵刺杀,还分别教他们汉语拼音,算数,写字,当然还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一般情况都是王遥教算数,黄奕教识字也就是语文,黄胜讲政治,黄胜当然不会讲忠于革命忠于党,黄胜讲的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其中也加了一些忠于自己的私货。
到后来黄胜的政治课反而是最受欢迎的,因为黄胜总是讲民族英雄的故事,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又如冉闵,霍去病,狄青,每一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这些少年的热血被英雄故事的激情燃烧起来了。
每天的操场上,就是黄胜三人来明朝时的晒场,少年们都在亢奋地嘶吼着,他们不断前进、刺杀,前进、刺杀,黄胜高吼道:“苦不苦?”众人也大吼:“不苦,练不好武艺,护不了娘亲,才会苦。”黄胜又吼道:“累不累?”众人大吼:“不累,顿顿干饭,天天吃肉,谁敢累!”
成功者一定是阴谋家。黄胜想成功,所以不得不搞些阴谋。
这一天,黄胜刚刚讲完政治课,张妈就找来了,声音有些高:“少东家,你教这些孩子读书是万家生佛的善事,老奴不敢说什么,但是也不能顿顿吃干的,天天吃肉啊,家里已经没有余钱了,你母亲,把陪嫁的玉镯都拿去当铺换银子了,还不肯让你知道,老奴看不下去,拼了责罚也要来告知少东家!”说罢哭拜于地。张妈倒是真哭,真是心疼银子,也真的认为不应该给学生们吃这么好,还给月钱。
黄胜听了一声惨叫:“娘!儿不孝啊!”就奔了出去。
晚上,少年们晚饭只吃了一半,第二天早上同样如此,中午没有一个人去领肉,把负责打菜的王网扣搞糊涂了,问他家四小王连发,王连发斩钉截铁的说:“爹,你对先生说我们再也不要吃肉了。我们会好好读书,认真练武。我们哪里也不去,就跟着先生。”
这时外面响起黄胜骚包的声音:“跟着我就应该吃肉,就应该吃干的。”
黄胜摇着折扇踱了进来,后面跟着王遥,黄奕。
“哗”二十二个学生都跪下了。王网扣和另一个打饭的,不知道怎么了,看到学生们跪了,也跪了下来。
“我们可以吃稀饭,我们不要月钱,我们不要吃肉,我们只要跟着先生学习,我们还可以干活,可以种地。我们永远跟着先生,嗯、嗯、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哭道。
学生们真的哭了,幸福生活刚刚开了个头,他们刚刚找到了组织,就可能烟消云散了,怎么不伤心。
然后黄胜很骚包地仰望天空,两行热泪滚滚而下,他假假地叹道:“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你们啊!”
王遥心里那个气啊,恨不得把黄胜掐死,他在后世被统治者忽悠了几十年,已经算是看透了一切。黄奕心里那个崇拜啊,很不得也跪下去。
三人看看火候足够了,把学生们一一扶起,对学生们说,前几天是有困难,因为有人欺负咱们家,卖‘神线衣’的货款没有收到,现在因为看到黄家有这么多能打的家丁他们怂了,银子一分不少的给了黄家,所以以后一切照旧,学生们还是天天有肉。
黄胜趁机用这个编的故事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政治课,核心就是拳头大才会有道理,武力才是王道。学生们每天都在庄子周围跑操,刺杀,格斗,看到的人不知凡几哪里有人去怀疑真假。于是学生们的学习和训练热情空前高涨。包猛子、何水生也趁机给学生们压力,每天都加练一个时辰。、;;,,!!
第十六章:来者不善()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大明天启四年二月十六,黄胜久久凝视着官道的尽头。在一个月前父亲的背影就消失在那片烟柳轻絮里,泰州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可是如今父亲不得不抛下这江南的繁华去那未知的北方,不知道他能不能适应北方的寒冷和风沙,都是功名惹的祸,不知多少士子它蹉跎一生,不知多少家庭它感伤离别。
黄胜喃喃自语:“我错了吗?难道我是个天生的阴谋家?”
我的梦想父亲奔波两千里,难道我就没有一点对他的爱,难道我只是利用他对我的爱心?人世间只有父母的爱才是无偿的,其他所得到的都是换取的,这是哪位哲人说的,记不清了。但是黄胜来到明朝,和这一世的父母相处半年时间,他却深深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
记得在正月初,父亲成天陪着自己三人,每天都来看他们写字,作八股文,每一次都不厌其烦地细心讲解,恨不能把自己半辈子所学都能够一股脑地塞进自己三人的脑子里。父亲知道此去北方,路途遥远结果难料,所以特别珍惜最后的时光。黄胜三人都有成年人的经历,如何不能够体会,所以他们乖得很,每天勤学苦练,八股文功底到是精进了许多,老师教比他们自学效果好多了,况且这还是一个全心全意他们的好老师。
黄胜在书写的时候偶然抬头,每次都能看见父亲深邃眼眸里那温柔的目光,每次黄胜的心灵都会被震撼到。终于黄胜按捺不住了,带着黄奕、王遥找父母谈心。每次和父母谈心时黄胜都有意带上他们,习惯成自然,次数多了父母包括的人都会把他们当做家里的一分子,就会少了很多隔阂。
黄胜劝父亲去北方时带上自己三人,北地民风彪悍多些人胆子壮一些。
父亲说什么也不肯,现在家业大了,他家要好几年,家里没有男人如何放心得下。黄胜退而求其次,要求父亲带上包猛子和何水生,父亲还是不肯,他说,你们收了很多人是不错,可都是孩子,你们自己也是孩子,只有包猛子他们两人是成年人,要留在家里看守家业。黄胜没办法,他总不能说其实我比你年长吧。
没办法,但是黄胜还是不肯放弃,软磨硬泡了几日,每次一开口就是这个事情,把父亲搞烦了,才从黄胜的学生里挑了两个跟班,算是书童。一个是王遥家老四王连发,一个是河东李家二小名字叫李有理。总算不让父亲孤苦伶仃了,黄胜心里才好受了一点。
父亲临走的前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叙话,母亲告诉父亲家里事情太多,又不好太分儿子的心,所以姨娘现在是她的左膀右臂暂时不能跟着去相公体谅,又要求相公到抚宁安顿下来后再买一妾。
黄胜、黄奕、王遥三人听了目瞪口呆,这也太幸福了,家里大妇竟然劝自己的丈夫纳妾。古代是男人最幸福的年代,没有之一。搞不懂怎么还会有女穿,什么女人这么找虐,从属于女人的最好时代,穿越到迫害伟大妇女的万恶旧社会。
这时姨娘竟然也帮腔,她说,北地听说不怎么太平,有好多辽东的百姓流落到关内,相公可以寻个好人家的女子。咱们家又能够多一个人帮衬了。
王遥傻眼了。还好自己现在是男人,要是做这个时代女人,以她的性格估计下场一定很悲催。
父亲连黄胜要送他到高邮的提议都拒绝了,因为他在回家过年的时候就是和几个长期在北地经商的商人一起回的泰州,约好一同去高邮,并且一同顺路去抚宁,他们是去三海关。这几个商人和吴家熟识,和父亲相识就是在吴家,他们知道父亲是未来抚宁知县的幕僚很恭敬,商人多精明啊,和官府交好那会吃亏。黄胜知道吴之屏是去上任,一路官驿,随从众多,应该不会很辛苦。
黄胜得知这一切心放下来了一大半。所以没有坚持,就送父亲到那边的官道。
黄胜正想得出神,听见王遥的声音传来,回头看见王遥牵着蜜儿和屏儿的手一路说笑着走来。蜜儿手上还拿着一只风筝,也叫纸鸢。王遥看见黄胜喜滋滋地对黄胜道:“我在和屏儿,蜜儿搞公关呢,自从你安排她是指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