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晋颜血 >

第72章

晋颜血-第72章

小说: 晋颜血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往杨彦白身,可以在街头说书,借此邀结人望,如今他已是秩比两千石的大员,如果再这么做,不说朝庭的脸面会因此无存,即便是他自己也会被人轻视。

    官与民,从来就是两个阶层,官可以亲近民,关心民,却不能尊卑不分,毕竟官员的最基本职责就是管理和组织,或许有知恩图报,感激泣零之人,但大多数人仍是畏于刑而滥于宽,仅靠施恩不足以结义,当官就要有当官的架子,恩威并施方是御下之道,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

    杨彦的身份已经变了,他也只能抱以一声叹息。

    其实这些在盐市做生意的商贾土豪,可能一辈子都没去过江北,并不知道杨彦在朝庭的地位只是等同于淮北流民帅。

    不过也有一些侨人眉头微微一皱,分明是知悉了杨彦的底细。

    果然,有嘀咕声传来:“我就是从郯城过来的啊,那里几乎没人了吧,羯贼游骑不时侵扰,朝庭都放弃了,去那里就藩哎,但愿杨郎莫要后悔啊!“

    ”哼!“

    曾聘请过杨彦担任他家西席的胡烈冷哼一声:“府君鸿鸪之志,安能晓以你区区燕雀之辈?你一个街头卖胡饼的说来还是沾了杨郎油之光才以得名声大燥,又有何资格妄议府君?”

    “这”

    这人讪讪着退开。

    胡烈又向杨彦长身一躬:“当日老朽便知府君不俗,但今见之,仍是耳聩心惊,对北地形势老朽略有所闻,虽此去郯城艰险重重,但府君非常人行非常事,老朽在此,谨祝府君建功立业,名震海内!“

    ”多谢胡老丈吉言!“

    杨彦笑着抱拳。

    民众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向杨彦恭贺,杨彦一一抱拳回礼。

    不片刻,有人吞吞吐吐问道:”府君既已荣任,不知来此“

    杨彦从怀里掏出三国演义与西厢记的手稿,抱拳道:“杨某没法再为父老们说书,不过三国演义已录出前九十八回,今欲寻人腾抄传播,若是有谁愿意,杨某可将手稿赠与他,并附送西厢记一篇。“

    从第九十九回开始,司马懿正式登场,杨彦可不想找死。

    ”哦?“

    围观众人大为动心,杨彦的字虽然不能说与风靡大江南北的卫氏相比,也因身份上的劣势,不入士人法眼,却是颇具清奇之妙,越看越有韵味,前一阵子他开的药方,已经有寒门庶人在收藏鉴赏了,甚至有些人让自家子侄照着临摹,学他的字。

    毕竟卫氏的字,通常的寒素之家缘悭一面,而寒门在书法上,确实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胡烈抢先施了一礼:“府君可把书稿交于老朽,老朽着府上门生,日夜腾抄百份分发四周乡民。”

    “好,有劳胡老丈!”

    杨彦毫不犹豫的手稿递了过去,胡烈如获至珍,小心翼翼的接来手中,满脸喜色。

    周围不时有人发出懊恼的声音,深恨自己慢了一步。

    其实杨彦给谁都无所谓,他主要是想传播西厢记,西厢记宣扬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严重挑恤,而张生以寒门卑子娶得身为世家女郎的崔莺莺为妻,也是对时人价值观的极大颠覆。

    这就是明明白白告诉你,只要努力上进,你也有机会封候拜相,娶得如花美眷!

    与之相比,三国演义宣扬忠义,几百年的老套路,现实价值反而不如西厢记大,杨彦同时拿出西厢记和三国演义,是以三国演义作为西厢记的掩护,胡烈承诺腾抄百份传播,自是乐见其成。

    “既如此,那杨某就告辞了,他日再来,当与诸位把酒言欢!”

    即然目地达到,杨彦拱了拱手,便上马离去,后面一片恭送声。

    回到荀府,又过两日,荀崧回来了,把杨彦叫到书房,带着丝歉意道:“贤侄啊,按理来说,方伯就任需去吏部留下名籍,昨日老夫找到吏部大尚书言及此事,那个谢公言语间似有推托之意“

    说到这,荀崧再也说不下去了,摇头看着杨彦。

    杨彦也很无语,在吏部登记需要提供阀阅,他贫下中农出身,哪有阀阅可登?很明显,吏部大尚书谢裒也不想因在吏部簿册上留下杨彦的名字从而使自己的仕途沾上污点,有意淡化此事。

    说白了,杨彦就是淮北流民帅的待遇,朝庭给个名份,其他自己看着办,况且不仅仅是登记阀阅方面的问题,方伯就任,朝庭需要为其派驻长史或郡丞,以起牵制掣肘之用,但是谁吃饱了撑着去郯城给杨彦当副手?这事也未有提及。

    虽然朝庭的轻视让人不舒服,但是在本意上,这何尝不是杨彦想要的结果呢?

    穿越来此,不做反贼难道做顺臣?

    于是杨彦笑道:“谢尚书自有其深意,彦之也从无半分怨言,日后若有机会,找吏部补上也不为迟。“

    站荀崧身后的荀灌扑哧一笑:”谢裒不过是怕丢人罢了,哪来的深意,其实入不入吏部只是个名份的问题,用以据资选官之用,杨彦之,我可能说话不好听,但实情便是如此,朝庭不可能召你回朝任职,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仅在名份上被朝庭羁縻,暗地里落个逍遥快活呢。“

    杨彦愕然看着荀灌,心道你这娘子别当着你那刻板老父说那么明显啊,这不是找喷吗?

    果然,荀崧脸一沉:”灌娘你虽为女流,却怎能做此狂悖之言,贤侄莫要理她,他日你若真是建功立业,自有老夫找上吏部为你出头!“

    杨彦暗暗叫苦,只能施礼道:”有劳荀公了。“

    见着杨彦的无奈神色,荀灌又是扑哧一笑,很明显,杨彦的窘境还是很能给她带来欢乐的。

    荀崧也不满的瞪了荀灌一眼,便站起来道:“人手已为你备妥,贤侄且跟我来。“

    ”荀公大恩不言谢!“

    杨彦郑重施礼,跟着荀崧父女去往校场。

第101章 去期来临() 
(祝大家新年快乐,心享事成,阖家团圆,肥肥美美,再谢谢好友书友20170903214322771的打赏)

    校场里,整整齐齐站着两百名府卫与五十名带刀侍婢,由荀华与荀虎领着,尤其一些带刀侍婢,凤目中还嚼着泪珠,满脸的不舍离情。

    “参见郎主,参见女郎!”

    见着荀崧和荀灌,众人齐齐施礼。

    荀崧摆了摆手,便向杨彦道:“贤侄,你与我荀氏有大恩,今以这两百五十锐卒助你,另有一百匠户还在为你筹备,其余金帛俗物不须言说,你莫要和老夫客气。”

    说完,向边上打了个眼色,荀灌捧上一匣子簿册,递向杨彦道:“杨彦之,我让荀华、荀虎都跟着你,这是他们的身份籍属,你拿着吧。”

    杨彦浑身微震,郑重的接过木匣,一一看向众人。

    每个人也都在看着他,神色复杂难明。

    许久,杨彦拱手道:“蒙诸君不弃,与杨某共襄盛举,杨某又怎敢以家奴驱使诸君?今将名籍奉还,若是愿与杨某共赴郯城,杨某视之为腹心,祸福相依,甘苦与共,他日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必有诸位名姓,若是各位另有考量,杨某也视之为友,绝不埋怨!”

    说完,就把木匣塞到了荀华手上。

    这等同于释放奴籍,还自由之身,荀华反而懵逼,望向了众人,很多人也是两眼迷惘。

    荀崧为杨彦挑选的府卫不是随便选的,几乎都曾随荀灌去郯城接回裴妃,与杨彦有袍泽之谊,事先也通过了信,做过思想工作。

    既然是荀崧的命令,本身对杨彦也有或多或少的钦佩与好感,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只是没想到,荀府竟然会把他们的名籍交与杨彦,杨彦又还给了自己。

    对于现代人来说,追求自由是天赋的人权,虽然人身依附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在法律上,任何人都是自由的,而对于古人,骤然得到自由,就有点类似于被从家里赶出去了,失去了主心骨,再也没有依靠。

    一时之间,校场上一片安静。

    荀崧叹道:“诸位俱为一时之选,至少也有将校之才,居于我府,不过是蹉跎岁月,龙困于野,倒不如随着彦之为国效力,因功立业。

    彦之其人,堪称翘楚,有情有义,诸位跟随,老夫倒也放心,但老夫丑话在前,虽彦之敬重你等,交还名籍,不以家奴视之,却不可恃宠生娇,目中无主,以免败坏我荀氏清名!“

    荀灌给荀虎和荀华施了个眼色。

    二人回过神来,执手施礼:”参见府君!“

    ”参见府君!“

    众人纷纷施礼。

    杨彦双手虚托,郎声道:”诸位不必生分,称我将军即可!“

    ”参见将军!“

    这一次,声音更大,也多了份激昂的情绪。

    诚然,将军比府君更显亲切,但是在最初的懵逼过后,陆续有人体会到了被放归名籍的妙处,先不提杨彦能否带着他们建功立业,光是姓荀,这就了不得!

    各大家族的旁枝庶出,其实不完全由本宗所出,有一小部分是由赐予宗姓的家奴放归而来,若干代以后,尤其是战乱年代,人口大量丧失,宗谱族籍散落,顶着同样的姓氏与郡望,外人无从分辩本宗与家奴之别,这就给了家奴鸩占鹊巢的机会。

    很多传承久远的古老家族,血脉究竟纯不纯,谁也说不清楚。

    当然了,这不是说荀虎等人有意识的想取代颍川荀氏,而是杨彦放归名籍,给了他们一个成为荀氏旁枝庶出的机会,将来他们的子弟长大成人,不必与人言家生子,可堂而皇之的称自己乃颍川荀氏之后。

    士族专权,自是令寒门心羡,恰八王之乱直至五胡乱华,无数的名门望族家业断绝,不乏有钻营之徒动起了歪心思,冒认祖宗,伪造阀阅获得进身之机。

    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毕竟谁也不是傻子,蛋糕就那么大,多一家来分,就意味着自家要让渡一部分,所以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冒认祖宗成功,绝大多数都是耗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