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宋天朝1630 >

第170章

大宋天朝1630-第170章

小说: 大宋天朝1630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王博倒是有些庆幸天竺军撤退了,否则就现在的宋军的情况,防线上真实处处都是破绽,要真是全面开战的话,天竺军还真是有可能势如破竹。而这次开战的话,战后的结果就绝对不是只是局部的损失了,那样甚至会有可能导致宋军全盘的崩溃。

    王博想着想着汗流浃背,知道自己绝对是犯了一名统帅在战场上的大忌,小觑了对手。

    别的不说,就单单看看天竺军的这次突袭,短短几天时间内,击中兵力,重点突破,突破之后十分有序的纵深挺进,天竺军在这次局部攻势中动用的不过五六万左右的兵力,其中的尖刀精锐也就是两万多,但是硬生生歼灭了他手下一万多,击溃五六万,整个宣武军战死一名团指挥,数名营指挥,被打的几乎全盘溃散。

    然而这些在王博眼里还不是最可怕的,这里面恐怕最大的还是因为宋军对天竺军的新式战法不熟悉的缘故,被打蒙了,这个原因王博完全可以理解,在他看来这种失败是可以原谅的,并不算真正的失败。

    最可怕的是天竺军明明已经占据了战场优势,明明可以继续追击扩大优势的情况下,却是一声令下全面撤退,撤退的速度甚至比来的时候还快,这就有些可怕了。

    他是一员老将了,知道能完成这样的战术动作的军队意味着什么。

    战争中的撤退从来都是一门技术活儿,一不小心就可能演变成大溃败,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而对面的天竺军却是完成的如此从容不迫。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这支天竺军队的职业素养已经达到了极为可怕的高度,令行禁止,能发能收,自古以来能做到这个程度的军队可不多。

    这样的军队几乎不可能完全击败,有了这种战场执行力的军队在战场上几乎是先天上就已经居于不败之地。

    而能够训练出这样一支军队的统帅,又该是多么可怕。

    这时候的王博开始有些觉得,这次天竺和大宋之间的这次战争进程很可能不会像是他们原先想象的那样简单了。

二百四十八章揪心() 
刚刚弄出的战争债券,似乎是解决了短时间内天竺军的粮饷的问题,但是整个战场形势依然没有完全改善,现在的天竺军仍然没有打仗,特别是打大仗全面决战的实力。

    毕竟现在的满剌加还没有完全落入天竺手中,天竺军占领满剌加的土地在没有被完全消化吸收之前仍然不能转化成实际的战力,现在的满剌加对天竺来说更多的是负担而不是财富。

    现在的满剌加天竺占领地虽然沿海港口的确都相对稳定一些,但是内地,那些曾经威风而倒的地方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宋军到来的消息,想要迎合宋军大军的到来。

    整个满剌加如今倒是有大半地方没有被掌握在天竺军手上,仅仅就只是天竺军主力被宋军拖在西海岸附近的这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乡野之地里不知有多少豪强奋起,有多少英雄打着宁王故旧的旗号揭竿而起。

    捣毁道路,骚扰各地兵站,甚至攻打县城,几乎就没有这帮乌合之众们不敢干的,这些家伙们虽然战力不强,但是却极为韧性,宁王衣钵毕竟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了数百年,乡野之间多有从者。

    一时间天竺两个月攻占满剌加的神话竟然便有崩溃的迹象,原本天竺官吏们眼中的肥肉竟然有变成一块泥泞之地的倾向。

    这种情况,凡是熟读战史的人都知道,天竺人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稳定住局势,那么这次征服战争就真的会有反复的可能。

    征服一块土地并不像天竺人原先想象的那么容易。

    这一切全都怪眼前正在和天竺对峙的宋军,李哲看着眼前的地图有些头疼,只要不击退宋军这种情况就无法改变。

    但偏偏,他手上甚至连再来上像是上次一战的那种局部战斗的筹码都没有了。天竺军在他手上实现了全火器化,但这就意味着这支军队对后勤的依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都要更重。

    现在的天竺军或许防守的能力还是有,但是进攻,却是真的没有余力了。

    总而言之,现在压在李哲头顶上的压力可是不轻。

    “亚奇地区的建设进行的怎么样,弹药厂还没有投产么,我们现在需要张钰马上给我们提供弹药补给。”

    李哲挥动着手臂,喊道。

    厅中都督府的幕僚们互相对视一眼,终于还是有人上前道:

    “都督!上次张大人发过来的公文说,只需数日之内弹药厂就能投产,给我们准备的补给最快还需要——”幕僚看了一下墙上的日期,续道:“三天,只需要三天就能给我们准备好了。”

    “三天!”

    李哲看了一眼地图,

    “三天后从班达亚齐出发,那就是说还需要十天以上时间。”

    李哲看着地图,眼神坚定,

    “没事,那我们就再坚持十天时间!通知港口舰队,时刻待命,我需要他们绝对封住海峡,决不能让大宋的水军到我们的屁股后面去。”

    “是!”

    众人齐齐听命。

    满剌加西海岸,天竺军和宋军依然在漫长的对峙中。

    ……………………………………

    远在数千里外的天竺,孟州,安王宫承恩殿,天竺女王赵婕妤带着麾下的大臣们正在会见来自大宋的使臣一行。

    这已经是双方一个月来的第三次会谈了,双方都对对方提出的和议十分的不爽,天竺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打出的胜仗,自是不愿意同意大宋的和议,而大宋则是深深以为天竺不过是昔日麾下的小弟,竟然在和谈中如此胆大包天,真是岂有此理。

    大宋钦使张家玉坐在上首座上眯着眼,仿佛是在假寐,像是完全没有将眼前剑拔弩张的情形看在眼里似得,心里却在不住的感叹。

    如今的天竺果然是不同了,单从对待他这一行来自大宋的天使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

    原先的天竺从来在大宋面前从来都是一副听话的小兄弟的状态,但是自此一战之后,天竺的这些朝堂上的大臣们,有些甚至是他离开天竺之前就认识的那些老臣们,言语之间也有诸多改变。曾经的宗主国大宋在他们眼里仿佛已经不再是宗主国,而是前来抢夺他们嘴里的食物的敌人一样。

    这种转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因为自己国家实力的上升么?

    不知不觉间天竺是真的已经成长成为这盘天下棋盘上的棋手了,虽然还显稚嫩,但是这一战是真的让天竺人脱胎换骨一般。

    他一向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自己的家乡,也曾极为看好家乡发展的潜力,但是却无论如何没想到如今的天竺竟能发展到如此地步,这种发展的速度超过了他之前的预计。

    看来这一切都是和朝堂上崛起的那位现在还在前线的那位大都督有关了,毕竟这一年多来情报资料上显示的许多国家的变化都和其有关,说到这儿,他又悄悄瞅了上面的女王一眼,而眼前这位坐在王座上的女王能够不惜以自身为代价绑住那位奇才,又肯放手给了那位以施展才华的空间。

    这样的君王同样也不简单。

    虽然他在之前的确是借着自己对天竺的清晰的了解借力打力给了天竺经济一定的打击,但是这种手段在这个时代却还没有什么致命的影响力。对他的这次和谈并没有起到什么预期中的效果。

    眼前的这个女王虽然年轻,但是却意外的有一种英明君主才具有的磅礴大气,在谈判桌上丝毫没有受到这样的盘外招的影响,让他的几番计谋都没有得以得逞,这就让他有些失策了。

    他们原本是拖着这场谈判,觉着时间是站在自己这方,但是现在这样,几乎半个月了,天竺前方竟似也同样也一点也不急,无论是眼前的这个年轻犹如少女般的女王和其他的谈判大臣们都一样沉稳,在谈判中步步逼近,一点也没有预料中的慌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他们前方一群失去了后援的天竺疲兵对上大宋的十几万雄兵还有什么变数不成?

    身在天竺,无法获知满剌加的战争实情,竟然让他这样的老臣也有些感觉揪心。

二百四十九章谈判() 
“满剌加必须回到宁王王室的手中,这是我们这次谈判的基准,不容许改变,否则我们做在这里就没有意义了,我大宋决不允许旗下的任何藩属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谈判的副使,年轻的礼部郎中施全义正辞严的道出一番声明,这是一个礼部的年轻后进,虽然年轻,但是身在大宋朝廷礼部,这种场合见识的可绝对不少,丝毫没有怯场的感觉,即使是面对的一国之主,可谓是真正表现出了身为大宋对外官员的仪态。

    这让天竺谈判团中的一干年轻人看起来相形见绌,大宋毕竟是大宋,在后备人才的底蕴上果然是天竺远远无法企及,就是这个一个年轻官员出来,就把天竺一方的人给比下了。

    所谓的外交谈判,同样是一种气势的比拼,双方很多时候争论的胜负,就在彼此的一言一行之间,所以说,外交人员首重仪表这是很有道理的。

    这方面身为中央帝国的大宋实在是超出了天竺太多太多。

    这一番字正腔圆的陈词真的是振聋发聩,舌绽春雷,言语中都似乎包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仿佛对方说的是如此的正确,而己方却不自觉的低人一头的感觉。

    张家玉也跟着缓缓点头,为麾下的小将的表现感到欣慰。

    “哼!”

    上首女王一声冷哼,却把刚才宋使一番陈词布下的气场完全散去,场内众人闻言一凛,登时神情严肃。

    “说得倒是轻巧,如果你们还是这样胡搅蛮缠的,我看这谈判也就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了。满剌加现在就在李卿手中,你们干脆自己去拿吧!还谈个什么劲儿!”

    女王不耐烦的带着鼻音哼道,声音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